一种四线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257发布日期:2019-06-05 23:4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线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机,尤其涉及一种四线覆膜机。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器材的玻璃盖板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贴附一层保护膜,以避免玻璃盖板受到损坏,或者在生产环境中空气中的尘埃等微小颗粒掉落到玻璃盖板表面。以往通常由输送机构(一般采用输送带)单列输送玻璃盖板,沿输送机构的一侧设有覆膜工位,生产人员直接从输送机构上取下玻璃盖板,在工位上进行覆膜工作。

随着机械自动化的普及,越来越的企业采用机械手取代人工来进行玻璃盖板的输送,但是传统的玻璃盖板单列输送的输送方式已不能满足机械手将玻璃盖板从输送机构上移动到覆膜工位的运送速率。另一方面,玻璃盖板在输送机构上以平放状态进行输送,机械手的两个夹部分别从玻璃盖板的两边外侧同时向内移动,夹住玻璃盖板的两条侧边,使玻璃盖板固定在两个夹部中间,玻璃盖板受到来自两个夹部相对的压力,并且玻璃盖板的侧边与机械手夹部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玻璃盖板从输送机构移动到覆膜工位的过程中,玻璃盖板的侧边容易造成刮擦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四线覆膜机,这种四线覆膜机能够对玻璃盖板进行四线覆膜,并且防止玻璃盖板发生刮擦磨损,提高玻璃盖板的输送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四线覆膜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转移机构和覆膜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覆膜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处于输送机构的一侧,转移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处于输送机构和覆膜机构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四条并排设置的输送通道;所述覆膜机构包括四台覆膜装置,其中两台覆膜装置沿输送方向前后设置在四条输送通道的一侧,另外两台覆膜装置沿输送方向相对应的设置在四条输送通道的另一侧;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四只机械手和分别控制四只机械手进行平移、升降的四个机械手移动机构,每只机械手安装在相应的机械手移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四只机械手分别与四条输送通道一一对应;机械手包括支座、左夹部、右夹部、以及用于驱动左夹部、右夹部相向移动的夹部调节机构,夹部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左夹部包括左支块、左旋转气缸和左爪,右夹部包括右支块、右旋转气缸和右爪;左支块和右支块分别安装在夹部调节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左旋转气缸安装在左支块上,右旋转气缸安装在右支块上;左爪和右爪均设有竖直部和勾部,竖直部的下端与相应的勾部固定连接,竖直部的上端连接在相应的左旋转气缸或右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各条输送通道上和各台覆膜装置的覆膜工位上均设有供相应的机械手的左爪和右爪活动的抱夹空间。

上述输送通道可采用现有的各种输送方式,比如通过调速电机配合输送带、输送链或者输送辊等,输送通道沿其输送方向的两侧通常设有挡板,防止玻璃盖板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移位;玻璃盖板在输送通道上处于平放状态,玻璃盖板在输送过程中,玻璃盖板的两条侧边处至少存在一对相对的一段处于上述抱夹空间上方,便于机械手的左爪和右爪在抱夹空间处将玻璃盖板夹起。例如采用多根并列的输送辊进行输送,每根输送辊上均套设有四组输送轮,沿输送方向处于同一列位置的多组输送轮作为一条输送通道,输送辊之间间隙作为机械手的抱夹空间。

上述左旋转气缸和右旋转气缸用于使左爪和右爪在松开和抱夹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松开状态时,左爪和右爪的竖直部分别处于玻璃盖板相对的两条侧边外;当左、右爪从松开状态转变为抱夹状态的过程中,左、右旋转气缸分别驱动左、右爪的竖直部绕其连接在相应的旋转气缸输出端的一端向下转动,形成一个抱夹的动作,直至竖直部分别竖直处在玻璃盖板相对的两条侧边外并贴近相应的侧边,此时左爪和右爪的勾部处在玻璃盖板下表面处并对玻璃盖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

上述覆膜装置均可采用现有的覆膜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左爪和右爪均包括分爪连接条和多个分爪;分爪连接条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左旋转气缸和右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多个分爪的竖直部的上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相应的分爪连接条上。分爪连接条的长度方向通常与所抱夹的玻璃盖板的侧边相对应,以确保各个分爪与玻璃盖板侧边的相对位置准确。分爪通过其竖直部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相应的分爪连接条上,生产者可以根绝不同尺寸的玻璃盖板选择分爪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保证玻璃盖板在抱夹及移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上述分爪可拆卸安装的分爪连接条上,可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分爪竖直部的上端设有卡块,分爪连接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卡槽;也可以采用螺丝锁紧的方式,分爪竖直部的上端开有螺孔,分爪连接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夹部调节机构包括左连接块、右连接块、调节螺杆和至少一根导杆,各条导杆和调节螺杆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平行;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上,导杆的中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上,导杆被支座划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左连接块上设有供调节螺杆的左端穿过并与调节螺杆转动配合的通孔,调节螺杆的左端安装有旋钮,调节螺杆的右端与右连接块转动配合,调节螺杆处于支座的左边部分设有左螺纹段,调节螺杆处于支座的右边部分设有右螺纹段;所述左支块和所述右支块上均设有螺孔和至少一个导孔,左支块的螺孔与左螺纹段螺纹连接并通过左支块的导孔沿导杆的左半段移动,右支块的螺孔与右螺纹段螺纹连接并通过右支块导孔沿导杆的右半段移动。在使用机械手抱夹玻璃盖板之前,可通过转动旋钮,使左支块和右支块在调节螺杆的左螺纹段和右螺纹段上同时进行相向或相离移动,使左爪和右爪之间的距离符合玻璃盖板的尺寸。

另外,可以在支座上设置多个供上述导杆和调节螺杆穿过的通孔,各个通孔在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各根导杆的中部穿过相应的通孔并与支座紧密接触配合,进一步优化调节螺杆和各根导杆在支座上的设置方式,使整个机械手结构更加简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械手移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平移导杆、平移座和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和平移导杆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平移导杆处于相对应的输送通道和覆膜装置之间,平移座安装在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并能够沿平移导杆移动,升降机构安装在平移座上,所述机械手的支座安装在相应的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平移机构可采用伺服电机配合同步轮、同步带来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杆在相应的输送通道与覆膜装置之间来回移动,结构简单并且定位准确;升降机构可采用气缸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平移导杆总数为两根,两根平移导杆前后设置,每根平移导杆的两端分别处于相对的两台覆膜装置的上方;沿同一根平移导杆移动的两只机械手所对应的输送通道互相错开。由于四台覆膜装置的其中两台覆膜装置前后设置在四条输送通道的一侧,另外两台覆膜装置相对应的设置在四条输送通道的另一侧,可采用前后各只设置一根平移导杆,平移导杆的两端分别处于相对的两台覆膜装置的上方,对整个机械手移动机构进行优化;而为了防止沿同一根平移导杆移动的两只机械手在进行玻璃盖板的抱夹过程中发生碰撞,通常将沿同一根平移导杆移动的两只机械手所对应的输送通道进行错开,比如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条输送通道,其中一根平移导杆上的两只机械手分别对应第一、第三条输送通道,另一根平移导杆上的两只机械手分别对应第二、第四条输送通道,以留出足够的空间供机械手进行抱夹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四线覆膜机采用四条并排设置的输送通道对玻璃盖板同时进行输送,然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机械手将玻璃盖板从输送通道上抱夹而起并送至相应覆膜装置的覆膜工位上,提高玻璃盖板的输送效率和覆膜效率;而机械手采用左、右两个旋转气缸来分别控制左爪和右爪,左、右旋转气缸分别驱动左、右爪的竖直部通过输送通道上的抱夹空间绕其连接在相应的旋转气缸输出端的一端向下转动,形成一个抱夹的动作,直至竖直部分别竖直处在玻璃盖板相对的两条侧边外并贴近相应的侧边,左爪和右爪的勾部均处于玻璃盖板下表面;在机械手抱夹住玻璃盖板时,左爪和右爪的竖直部只是贴近相应的侧边,并没有对侧边产生压力,在玻璃盖板的移动过程只充当限位的作用,防止玻璃盖板发生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左爪和右爪的勾部对玻璃盖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使得玻璃盖板的侧边在移动玻璃盖板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从而防止玻璃盖板的侧边在夹取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刮擦磨花,确保玻璃盖板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2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四线覆膜机,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转移机构3和覆膜机构;输送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输送机构2包括四条并排设置的输送通道201;覆膜机构包括四台覆膜装置4,其中两台覆膜装置4沿输送方向前后设置在四条输送通道201的一侧,另外两台覆膜装置4沿输送方向相对应的设置在四条输送通道201的另一侧,覆膜装置4均采用现有的覆膜机;转移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处于输送机构2和覆膜机构的上方,转移机构3包括四只机械手301和分别控制四只机械手301进行平移、升降的四个机械手移动机构302;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根并列的输送辊202进行输送,相邻两根输送辊202之间的间隙203作为供机械手301活动的抱夹空间,输送辊202采用调速电机驱动,每根输送辊202上均套设有四组输送轮204,沿输送方向处于同一列位置的多组输送轮204作为一条输送通道201,玻璃盖板平放在一组输送轮204上进行输送,相邻两根输送辊202之间的间隙宽度通常不超过玻璃盖板长度的一半,处于最外侧的输送通道201边缘通常还设有挡板205;

机械手移动机构302包括平移机构3021、平移导杆3022、平移座3023和升降机构3024;平移导杆3022总数为两根,两根平移导杆3022前后设置在机架1上,每根平移导杆3022的两端分别处于相对的两台覆膜装置4的上方;

平移机构302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平移座3023安装在平移机构3021的动力输出端上,平移机构3021采用伺服电机配合同步轮、同步带来驱动平移座3023沿平移导杆3022在相应的输送通道201与覆膜装置4之间来回移动,并且沿同一根平移导杆3022移动的两只机械手301所对应的输送通道201互相错开,在本实施例中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条输送通道201,其中一根平移导杆3022上的两只机械手301分别对应第一、第三条输送通道201,另一根平移导杆3022上的两只机械手301分别对应第二、第四条输送通道201;升降机构3024安装在平移座3023上,升降机构3024可采用气缸,机械手301安装在相应的升降机构3024的动力输出端上;

如图3所示,机械手301包括支座3011、夹部调节机构3012、左夹部3013和右夹部3014,夹部调节机构3012固定安装在支座3011上并且用于驱动左夹部3013、右夹部3014相向移动;夹部调节机构3012包括左连接块30121、右连接块30122、调节螺杆30123和两根导杆30124,支座3011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30111和一个第三通孔30112,两个第二通孔30111和第三通孔30112在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两根导杆30124的中部穿过相应的第二通孔30111并与支座3011紧密接触配合,调节螺杆30123的中部穿过第三通孔30112,两根导杆30124和调节螺杆30123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平行;两根导杆30124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连接块30121和右连接块30122上,导杆30124被支座3011划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左连接块30121上设有供调节螺杆30123的左端穿过并与调节螺杆30123转动配合的第一通孔301231,调节螺杆30123的左端安装有旋钮301232,调节螺杆30123的右端与右连接块30122转动配合,调节螺杆30123处于支座3011的左边部分设有左螺纹段,调节螺杆30123处于支座3011的右边部分设有右螺纹段;

左夹部3013包括左支块30131、左旋转气缸30132和左爪30133,右夹部3014包括右支块30141、右旋转气缸30142和右爪30143,左支块30131和右支块30141上均设有一个螺孔和两个导孔,左支块30131的螺孔与左螺纹段螺纹连接并通过左支块30131的导孔沿导杆30124的左半段移动,右支块30141的螺孔与右螺纹段螺纹连接并通过右支块30141导孔沿导杆30124的右半段移动;左旋转气缸30132安装在左支块30131上,右旋转气缸30142安装在右支块30141上;左爪30133包括分爪连接条301331和多个分爪301332,分爪连接条301331安装在左旋转气缸30132的输出端上,右爪30143包括分爪连接条301431和多个分爪301432,分爪连接条301431安装在右旋转气缸30142的输出端上,各个分爪301332、301432均设有竖直部30151和勾部30152,竖直部30151的下端与相应的勾部30152固定连接,竖直部30151的上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分爪连接条301331、301431上。

上述分爪301332、301432可拆卸安装在相应的分爪连接条301331、301431上,可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分爪竖直部的上端设有卡块,分爪连接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卡槽;也可以采用螺丝锁紧的方式,分爪竖直部的上端开有螺孔,分爪连接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纹槽,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