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压紧式输送剪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225发布日期:2019-06-05 23: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压紧式输送剪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棉纸巾自动输送剪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压紧式输送剪切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洗浴中心、酒店、宾馆、医院、学校等公共场合使用棉巾,都是人为抽取式。为提升用户体验,共享型自动棉巾售卖机横空出世,可以方便为顾客提环保、卫生、体验舒适的一次或多次重复使用的棉巾。即用户通过网络付款后,售卖机自动输出并切割指定长度的棉巾。

现有的输送、切割棉巾的机构中,由上下传动棒将棉巾在上下通道板之间输送,上下通道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用于刀片的通过,以将棉巾切割。现有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切割时,棉巾上侧通过上传动棒与上压棒之间的压紧力,下侧通过下传动棒与下压棒之间的压紧力,两处压紧力综合将棉巾压紧,以减少棉巾在被切割时的晃动量。然而实际情况中,夹持在上传动棒与下传动棒之间的棉巾仍具有微量的长度冗余,即棉巾在切割时仍会产生晃动,进而造成切割出来的棉巾切口处不平整,影响产品外观及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压紧式输送剪切机构,在棉巾切割前就将棉巾进行压紧绷直,消除棉巾的长度冗余,最大程度上降低棉巾在切割时的晃动量,使棉巾切口处平整,提高产品外观及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压紧式输送剪切机构,包括壳体及开设在壳体上下两侧的进口和出口,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可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以及位于主动轮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和主动轮规格相同的直齿轮与主动轮啮合的上传动棒和下传动棒;所述上传动棒和下传动棒水平相对侧分别设有通过压紧机构与其传动配合的上压棒和下压棒;还包括竖向平行设置在壳体内的两块上通道板和两块下通道板;其中两块下通道板和一块上通道板呈平板状,另一块上通道板竖向呈平板状,上部贯穿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该上通道板,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设有扭簧的上通道板上部远离另一上通道板一侧垂直一体成型设有一块压板;所述压板宽度方向两侧均窄于上通道板;待切割的棉巾由进口进入壳体内,依次经过上传动棒和上压棒之间、上通道板、下通道板、下传动棒和下压棒之间,再由出口伸出;还包括刀片;所述刀片垂直上通道板和下通道板之间的间距设置,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做切割棉巾的运动;还包括连接于驱动机构上,在切割方向位于刀片前后侧的两个压紧轮;所述压紧轮可随驱动机构带动刀片做切割棉巾的运动时同步运动,并在刀片切割棉巾前将压板压下,使上通道板上部克服扭簧作用力转动,上通道板下部向棉巾方向翘起,对棉巾产生预压紧作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轨、行走电机、主行走轮和从行走轮;所述滑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行走轮连接;所述从行走轮与一设置在行走电机周向的第一支杆连接后,与主行走轮共同卡装在滑轨上;所述刀片与行走电机连接后,可沿滑轨由棉巾宽度方向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做切割棉巾的运动;所述两个压紧轮通过第二支杆与行走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上传动棒和上压棒、下传动棒和下压棒轴心处的立柱,以及将上传动棒和上压棒之间的立柱、下传动棒和下压棒之间的立柱通过套环连接的拉簧。

优选的,所述上通道板的下方两侧导有第一圆角。

优选的,所述两块下通道板的上方相对侧导有第二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带动刀片运动的驱动机构上设置与刀片同步运动的压紧轮,且压紧轮在切割方向有两个分别位于刀片前后侧,并配合上通道板上的扭簧及压板,实现了棉巾在切割前得以绷紧绷直,得以消除棉巾的长度冗余,最大程度上降低棉巾在切割时的晃动量,使棉巾切口处平整,提高产品外观及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切割棉巾时在图2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不切割棉巾时状态示意图;

图5为切割棉巾时预压紧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完成切割棉巾后持续压紧状态示意图;

图7为棉巾切割结束后状态示意图;

图8为上传动棒和上压棒传动配合示意图;

图9为上通道板、下通道板侧面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二在图2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壳体1、进口2、出口3、主动轮4、直齿轮5、上传动棒6、下传动棒7、上压棒8、下压棒9、上通道板10、下通道板11、扭簧12、压板13、棉巾14、刀片15、压紧轮16、滑轨17、行走电机18、主行走轮19、从行走轮20、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立柱23、套环24、拉簧25、第一圆角26、第二圆角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9,一种预压紧式输送剪切机构,包括壳体1及开设在壳体1上下两侧的进口2和出口3,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可由电机(常规设置,图中未示出)驱动的主动轮4,以及位于主动轮4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和主动轮4规格相同的直齿轮5与主动轮4啮合的上传动棒6和下传动棒7;所述上传动棒6和下传动棒7水平相对侧分别设有通过压紧机构与其传动配合的上压棒8和下压棒9;还包括竖向平行设置在壳体1内的两块上通道板10和两块下通道板11;其中两块下通道板10和一块上通道板呈平板状,另一块上通道板10竖向呈平板状,上部贯穿设有扭簧12;所述扭簧12一端连接于该上通道板10,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所述设有扭簧12的上通道板10上部远离另一上通道板10一侧垂直一体成型设有一块压板13;所述压板13宽度方向两侧均窄于上通道板10;待切割的棉巾14由进口进入壳体1内,依次经过上传动棒6和上压棒8之间、上通道板10、下通道板11、下传动棒7和下压棒9之间,再由出口3伸出;还包括刀片15;所述刀片15垂直上通道板10和下通道板11之间的间距设置,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做切割棉巾14的运动;还包括连接于驱动机构上,在切割方向位于刀片15前后侧的两个压紧轮16;所述压紧轮16可随驱动机构带动刀片15做切割棉巾的运动时同步运动,并在刀片15切割棉巾14前将压板13压下,使上通道板10上部克服扭簧12作用力转动,上通道板10下部向棉巾14方向翘起,对棉巾14产生预压紧作用。

工作过程:

S1:主动轮4在电机驱动下输送棉巾伸出指定长度后停止运动;依据图1的布置,主动轮4逆时针转动,主动轮4外圆周即为其直齿轮,其与上传动棒6和下传动棒7上的直齿轮5啮合。如上述,涉及的三处直齿轮5规格相同,因此可保证上传动棒6和下传动棒7产生精准的同步运动,确保输出给客户的棉巾长度,并结合上压棒8和下压棒9的压紧作用,使棉巾12可顺利向下输送。输送过程中会通过两块上通道板10和两块下通道板11。

S2:驱动主动轮4的电机停止运动,驱动机构带动刀片15做切割棉巾的运动。参见图4,在不切割棉巾时,两个压紧轮16都位于压板13与上通道板10之间的空隙处,刀片15及两个压紧轮16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沿图4中箭头方向运动,接下来进入图5的状态,在刀片15接触到棉巾14之前,即在切割棉巾之前的预压紧状态,刀片15前方的压紧轮16将压板13压下,使上通道板10上部克服扭簧12作用力转动,上通道板10下部向棉巾14方向翘起,对棉巾14产生预压紧作用,棉巾14在切割前得以绷紧绷直,因此得以消除棉巾的长度冗余,如图3,并最大程度上降低棉巾在切割时的晃动量,使棉巾切口处平整,提高产品外观及用户体验。

该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压紧过程与切割过程的运动同步,即在刀片15的切割运动之前,完成压紧动作。

完成切割后,由于刀片15后方还具有一个压紧轮16,参见图6,可保证压板13处于持续压紧状态,避免刀片15还未完成切割,但刀片15前方的压紧轮16已不再对压板13产生压紧作用,而上通道板10自动在扭簧12自动复位,棉巾14不再被绷紧,且会产生跳动式放松,切割的棉巾反而不再平整的问题出现。刀片15后方的压紧轮16则确保了刀片15完成切割完全脱刀后,上通道板10再在扭簧1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状态如图7。

S3:完成切割后,客户由出口3将被切断的棉巾取出。

以上驱动主动轮4运动的电机控制,以及驱动机构带刀片运动的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成熟的现有技术,且控制原理并非本申请的主要创新点,故在本申请中不做赘述。

如图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驱动机构包括滑轨17、行走电机18、主行走轮19和从行走轮20;所述滑轨17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行走电机18的输出轴与主行走轮19连接;所述从行走轮20与一设置在行走电机18周向的第一支杆21连接后,与主行走轮19共同卡装在滑轨17上;所述刀片15与行走电机18连接后,可沿滑轨17由棉巾14宽度方向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做切割棉巾14的运动;所述两个压紧轮16通过第二支杆22与行走电机18连接。由于棉巾会采用木浆棉制成,因此其具有一定韧性,切割时,不宜采用平行棉巾宽度方向一刀切的方式,该方式不易切断,优选采用如图9中,从宽度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做切割运动。进而要求驱动机构带动刀片15做垂直图1中纸面方向的运动。当然,本实施例采用的驱动机构仅为实现该切割方向的一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还可变更为其他形式。

如图8,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上传动棒5和上压棒8、下传动棒7和下压棒9轴心处的立柱23,以及将上传动棒5和上压棒8之间的立柱23、下传动棒7和下压棒9之间的立柱23通过套环24连接的拉簧25。上传动棒6和上压棒8、下传动棒7和下压棒9会带动其轴心处的立柱23转动,但套环23为活动套接在立柱23上,立柱23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只要保证拉簧25始终出于拉紧状态,有向内运动的趋势,可压紧棉巾14即可。当然,本实施例采用的压紧机构仅为压紧目的的一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还可变更为其他形式。

如图9,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上通道板10的下方两侧导有第一圆角26。在设计时,将刀片15尽可能的靠近上通道板10下部的小开口设计其位置,结合该种设计,再在上通道板10的下方两侧导第一圆角26,第一圆角26就可对刀片15起导向作用,使刀片15最大可能的贴近上通道板10的下方,保证每一次切割都沿图示切割线进行,而不是上通道板10和下通道板11之间间距的某个位置,便于控制每条切割出来的棉巾长度的一致性。

实施例二

如图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块下通道板11的上方相对侧导有第二圆角27。基于棉巾的厚度通常设计为0.3~0.7mm,上通道板10的下部小开口的开口尺寸通常设计为2~3mm,上通道板10的下部开口与下通道板11的上部开口之间的距离存在通常设计为5~10mm,因此,棉巾14由上通道板10运动到下通道板11时不容易对准,无法顺利进入下通道板11,进而错位运动到通道板之外,造成没有棉巾由售卖机取货口出来,甚至影响主动轮等结构的正常运转,后果较为严重。因此这里设计第二圆角27,直接扩大了下通道板11上部开口的尺寸,因此方便棉巾14由上通道板10顺利进入到下通道板11内,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