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捆扎装置撑开器的脱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833发布日期:2019-05-24 21:4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自动捆扎装置撑开器的脱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捆扎装置撑开器的脱筋机构,用于将套在撑开器上的环形皮筋向前推动脱离皮筋撑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包括脱筋板和用于驱动脱筋板前后移动的气缸,环状的脱筋板的中部设有正多边形的开口,在每一该开口的内角各设有一个与撑开器的皮筋撑杆对应的撑杆凹槽;气缸的缸体与撑开器的基板连接,气缸前端的活塞杆与该脱筋板连接。基板的各角各装有一个用于驱动撑杆径向移动的驱动装置,那个将多根撑杆在脱筋板开口的中心合拢,此时捆扎机的皮筋转送装置将一个环形的皮筋套在合拢的撑杆上,然后各撑杆分开(移动到脱筋板开口内的各角,将皮筋撑开(此时被捆扎的产品移动到被撑开的皮筋内);然后脱筋板向前移动将皮筋推动脱离撑杆,皮筋收缩套在产品上,完成捆扎。为了那个有效地将皮筋推出撑杆,现有的脱筋板各内角的凹槽与撑杆紧密配合,但由于皮筋为橡胶制品,质地柔软,弹性好,所以撑杆上的皮筋在用脱筋板脱出时经常卡在撑杆上。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必须停机进行处理,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捆扎装置撑开器的脱筋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撑开器上的皮筋在用脱筋板脱出时进出卡在撑开杆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捆扎装置撑开器的脱筋机构,包括脱筋板和气缸,环状的脱筋板的中部设有正多边形的开口,在该开口的每一内角各设有一个与撑开器的皮筋撑杆对应的撑杆凹槽;该气缸的缸体与撑开器的基板连接,气缸前端的活塞杆与该脱筋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凹槽的边缘与该皮筋撑杆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大于皮筋的厚度;在相邻的两个该撑杆凹槽的之间设有朝中部凸出并向前侧弯曲的皮筋推板,该皮筋推板靠近该撑杆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脱筋板开口各内角的撑杆凹槽与撑杆之间留有大于皮筋厚度的间隙,即皮筋的在撑杆上的移动不再靠撑杆凹槽的滴鼻推动皮筋来完成,而是通过设在撑杆凹槽两旁的皮筋推板完成。有效避免了脱筋过程中皮筋被卡在脱筋板与撑杆之间的问题,并能够防止皮筋不能被脱离皮筋撑杆的情况,提高了脱筋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安装在撑开器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筋板的另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撑开器)基板,2、脱筋板,21、突出部,22、皮筋推板,23、撑杆凹槽,3、皮筋,4、撑杆,5、气缸,6、需要捆扎的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捆扎装置撑开器的脱筋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脱筋板2和气缸5,矩形环状的脱筋板2的中部设有正四边形的开口,在该开口的每一内角各设有一个与撑开器的皮筋撑杆4对应的撑杆凹槽23;气缸5的缸体与撑开器的基板1连接,气缸5前端的活塞杆与该脱筋板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凹槽23的边缘与该皮筋撑杆4之间设有间隙(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撑杆凹槽23的尺寸),该间隙大于皮筋3的厚度。该实施例的脱筋板2在每一该撑杆凹槽23的两旁各设有一个朝中部凸出并向前侧弯曲的皮筋推板22。两个皮筋推板22的宽度较小(只有3-10mm)。当然,还可在两个皮筋推板22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皮筋推板22。所述的皮筋推板22向前侧的弯曲为折线弯曲或弧形弯曲。

在所述的脱筋板2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的突出部21。

参见图4和图5,在相邻的两个该撑杆凹槽23的之间设有一个整体的该皮筋推板22。

本实用新型脱筋板2的开口形状也可是其他正多边形,如三角形、六角形,对应的撑开器设有三根或六根撑杆4。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气缸5推动脱筋板2向前移动(图3中向右移动),脱筋板2开口内沿的多个皮筋推板22挂在已经套在撑杆4上的皮筋3的各边,并一起向右移动,直至将皮筋3移出撑杆4,套在需要捆扎的产品6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