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193发布日期:2019-04-09 22:23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礼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包装,包装盒除了满足基本的放置物品的功能外,还需要能够便捷的取出所放置的物品。在有些包装中,桶状的包装盒内会存放若干个小包装盒用于存放物品。还应该在使用时能够打开方便,以及方便取出小包装盒内所存放的物品。现有的桶状的包装盒,是将小包装盒依次放入包装盒内,若想拿出小包装盒只能从上至下依次将小包装盒取出。如何简便的将小包装盒及存放在小包装盒内的物品取出,成为研究的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使得内盒中的物品方便取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包括盒侧板和盒顶板;所述的盒侧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所述的盒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的第一顶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顶板与第七侧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第六侧板、第七侧板和第八侧板上依次对应固定设置有第一内盒、第二内盒、第三内盒、第四内盒、第五内盒、第六内盒、第七内盒和第八内盒;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一顶板叠合形成第一盒体;第五侧板、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和第二顶板叠合形成第二盒体;所述的第一内盒、第二内盒、第三内盒和第四内盒错层设置;所述的第五内盒、第六内盒、第七内盒和第八内盒错层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内盒、第二内盒、第三内盒和第四内盒呈上升的阶梯状设置;所述的第五内盒、第六内盒、第七内盒和第八内盒呈下降的阶梯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包括8块侧板组成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有错层的设置有子盒,使得该灯笼式包装礼盒能够从子盒内较为便捷的取出所存放的物品。而且两个盒体现内设置有8个内盒,可以盛放更多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组装成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第五侧板;16-第六侧板;17-第七侧板;18-第八侧板;21-第一内盒;22-第二内盒;23-第三内盒;24-第四内盒;25-第五内盒;26-第六内盒;27-第七内盒;28-第八内盒;31-第一顶板;32-第二顶板;4-第一盒体;5-第二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8片式灯笼包装礼盒,包括盒侧板和盒顶板。盒侧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第五侧板15、第六侧板16、第七侧板17、第八侧板18。即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可转动连接,第二侧板12与第三侧板13可转动连接;第三侧13板与第四侧板14可转动连接,第四侧板14与第五侧板15可转动连接,第五侧板15与第六侧板16可转动连接,第六侧板16与第七侧板17可转动连接,第七侧板17与第八侧板18可转动连接。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第五侧板15、第六侧板16、第七侧板17、第八侧板18为纸板通过铜版纸粘接而成。

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第五侧板15、第六侧16板、第七侧板17和第八侧板18上依次对应固定设置有第一内盒21、第二内盒22、第三内盒23、第四内盒24、第五内盒25、第六内盒26、第七内盒27和第八内盒28。即第一侧板11上固定有第一内盒21,第二侧板12上固定有第二内盒22,第三侧板13上固定有第三内盒23,第四侧板14上固定第四侧板14,第五侧板15上固定有第五内盒25,第六侧板16上固定有第六内盒26,第七侧板17上有第七内盒27,第八侧板18上有第八内盒28。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内盒均为无盖设计。

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和第一顶板31叠合形成第一盒体4,第五侧板15、第六侧板16、第七侧板17、第八侧板18和第二顶板32叠合形成第二盒体5。若形成第一盒体4,则需要第一内盒21、第二内盒22、第三内盒23和第四内盒24错层设置。若形成第二盒体5,则需要第五内盒25、第六内盒26、第七内盒27和第八内盒28错层设置。

盒顶板包括第一顶板31和第二顶板32。第一顶板31与第二侧板12相连接,第二顶板32与第七侧板17相连接。第一顶板31与第二内盒22位于第二侧板12的同侧,第二顶板32与第七内盒27位于第七侧板17的同侧。

作为优选,第一内盒21、第二内盒22、第三内盒23和第四内盒24呈上升的阶梯状设置,第五内盒25、第六内盒26、第七内盒27和第八内盒28呈下降的阶梯状设置。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