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4870发布日期:2019-04-29 11:3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



背景技术:

洁净电梯主要用于电子、光电、医药、生物、精细化工工厂车间或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等,适用于洁净度要求在class100~100000级的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洁净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洁净电梯也应尽量符合洁净空间的原则,不将灰尘带入、不让灰尘产生、不让灰尘堆积以及快速排除灰尘。所以洁净电梯的设计原则应本着减少灰尘进入,避免灰尘产生、避免灰尘堆积以及能够尽快排出灰尘的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灰尘的带入,避免灰尘的堆积,并能快速排除灰尘,实现洁净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轿厢设置在井道域内,井道域的上方为电梯机房,井道域外侧的楼层通道低层为低洁净区,高层为高洁净区;井道新风送风口位于井道域的上部、并设置有风机过滤机组,井道出风口位于井道域的下部,电梯机房设置有机房出风口;

井道域的的洁净度等级一般低于轿厢内一个等级,轿厢与井道之间的压力差不小于5Pa;井道域与非洁净区连接时,井道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力差不小于10Pa;

井道的净化循环流程为:井道外的新风和楼层通道厅门高洁净区内漏风→井道域和机房→井道域通过井道域下部井道出风口和楼层通道厅门低洁净区外漏风排出/机房通过机房出风口排出;

轿厢包括内层轿厢和外层轿厢,轿厢下部设置有回风过滤器,内层轿厢与外层轿厢通过回风过滤器连通,轿厢内的空气在空气流动的作用下,原空气通过轿厢下部安装有回风过滤器的回风口进入外层轿厢,即内、外轿厢壁夹层空间;轿厢顶部设置有风机过滤机组,所述风机过滤机组具有两个进风口,一个进风口通过轿厢回风管连通外层轿厢(即内、外轿厢壁夹层空间),由内层轿厢经回风口进入外层轿厢内的空气通过该进风口由风机过滤机组(FFU)过滤后重新进入内层轿厢;另一个进风口连通井道域,从井道提供轿厢所需的新风进风量,以此补充轿厢与井道内的压力差以及轿门间的缝隙而泄露的空气。

轿厢的净化循环流程为:轿厢内部空气对流→轿厢下部排风→轿厢回风管→轿厢顶部送风FFU+过滤器→回到内层轿厢。

轿厢内形成单向流,由于轿厢与井道内的压力差及轿门间的缝隙,轿厢内的空气会泄露出来,这部分空气由轿厢顶部的FFU补充。

进一步的,井道出风口和机房出风口均安装有风机组。

优选的,轿厢上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风机过滤机组,轿厢下部两侧均设置有回风过滤器,两组风机过滤机组分别通过轿厢回风管连通两侧外层轿厢,增加循环效率。

优选的,轿厢壁与轿厢壁之间采用非金属材料连接、并采用密封胶密封,轿厢壁与轿底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以保证其密闭性。

进一步的,由于轿厢的门框与门板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不能进行完全密封,故轿厢的门框与门板之间安装有密封板,以减小门框与门板之间的间隙,减小间隙间的流动性,密封板固定在门框的顶部。

进一步的,轿厢的门板与地坎之间设置有门导靴和长封板,以减小门板与地坎之间的间隙,更好的防尘。

进一步的,轿厢壁与轿厢壁、轿厢壁与轿顶的拼接直角位置设置有阴角条。阴角条具有圆弧形的过渡面,将轿厢内的直角拼接处变为圆角,防止积尘。

优选的,轿厢顶部设置有高效无隔板空气滤清器(GKYS),GKYS过滤效率99.99%@0.3μm-99.999%0.12μm。

优选的,所述风机过滤机组的通风机箱与过滤器为分体结构,更换拆卸方便。

通风机组选用低噪音震动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设计合理,满足洁净电梯洁净空间原则,尽可能的减少灰尘的进入,避免灰尘的堆积以及可以快速排出灰尘;

井道新风送风口、井道出风口与井道域的合理布局可以尽可能的避免灰尘的进入;双层轿厢设计形成净化循环,可以将轿厢内的灰尘排出;轿厢内的连接方式以及密封处理、结构改进都可以有效减少灰尘的进入,避免灰尘的堆积,更好的实现洁净轿厢和洁净电梯,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道净化循环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井道净化循环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通风循环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通风循环流程图;

图5是轿厢壁与轿厢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轿厢壁与轿底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门板与门框之间密封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门板与地坎之间长封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长封板的侧视安装图。

图中,A、井道域,B、轿厢域,C、电梯机房,D、低洁净区,E、高洁净区,1、井道新风送风口,2、井道出风口,3、机房出风口,4、风机过滤机组,5、风机组,6、轿厢,7、轿底,8、内层轿厢,9、外层轿厢,10、回风过滤器,11、轿厢回风管,12、非金属材料,13、密封胶,14、门板,15、门框,16、密封板,17、地坎,18、长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洁净电梯的洁净系统,轿厢6设置在井道域A内,井道域A的上方为电梯机房C,井道域A外侧的楼层通道低层为低洁净区D,高层为高洁净区E;井道新风送风口1位于井道域A的上部、并设置有风机过滤机组4,井道出风口2位于井道域A的下部,电梯机房C设置有机房出风口3。

井道出风口2和机房出风口3均安装有风机组5。

井道域A的的洁净度等级比轿厢域B低一个等级,轿厢与井道之间的压力差不小于5Pa;井道域A与非洁净区连接时,井道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力差不小于10Pa。

井道的净化循环流程为:井道外的新风和楼层通道厅门高洁净区E内漏风→井道域A和电梯机房C→井道域A通过井道域A下部井道出风口2和楼层通道厅门低洁净区D外漏风排出/电梯机房C通过机房出风口3排出。

轿厢6包括内层轿厢8和外层轿厢9,轿厢6下部靠近轿底7处设置有回风过滤器10,内层轿厢8与外层轿厢9通过回风过滤器10连通,轿厢6内的空气在空气流动的作用下,原空气通过轿厢6下部安装有回风过滤器10的回风口进入外层轿厢9,即内、外轿厢壁夹层空间。轿厢6顶部设置有风机过滤机组4,所述风机过滤机组4具有两个进风口,一个进风口通过轿厢回风管11连通外层轿厢9(即内、外轿厢壁夹层空间),由内层轿厢8经回风口进入外层轿厢9内的空气通过该进风口由风机过滤机组4(FFU)过滤后重新进入内层轿厢8;另一个进风口连通井道域A,从井道提供轿厢6所需的新风进风量,以此补充轿厢6与井道内的压力差以及轿门间的缝隙而泄露的空气。

轿厢6上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风机过滤机组4,轿厢6下部两侧均设置有回风过滤器10,两组风机过滤机组4分别通过轿厢回风管11连通两侧外层轿厢9,增加循环效率。

轿厢壁与轿厢壁之间采用非金属材料12连接、并采用密封胶13密封,轿厢壁与轿底7之间采用密封胶13密封,以保证其密闭性。

由于轿厢6的门板14与门框15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不能进行完全密封,故门板14与门框15之间安装有密封板16,以减小门框15与门板14之间的间隙,减小间隙间的流动性,密封板16固定在门框15的顶部。

轿厢6的门板14与地坎17之间设置有门导靴和长封板18,以减小门板14与地坎17之间的间隙,更好的防尘。

另外,轿厢壁与轿厢壁、轿厢壁与轿顶的拼接直角位置设置有阴角条。阴角条具有圆弧形的过渡面,将轿厢内的直角拼接处变为圆角,防止积尘。

轿厢的净化循环流程为:轿厢内部空气对流→轿厢下部排风→轿厢回风管→轿厢顶部送风FFU+过滤器→回到内层轿厢。

轿厢内形成单向流,由于轿厢与井道内的压力差及轿门间的缝隙,轿厢内的空气会泄露出来,这部分空气由轿厢顶部的FFU补充。

轿厢顶部设置有高效无隔板空气滤清器(GKYS),GKYS过滤效率99.99%@0.3μm-99.999%0.12μm。

所有风机过滤机组4的通风机箱与过滤器均为分体结构,更换拆卸方便。通风机组选用低噪音震动的风机。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