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出罐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636发布日期:2019-06-05 23: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出罐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罐机,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出罐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



背景技术:

三片罐数码印罐机便是对这种三片罐进行图案装饰的数码打印机,数码打印机无需出菲林制版,全彩一次成像,定位精确,废品率低,数码打印机高科技产品完全取代丝印移印转印等传统工艺。三片罐数码印罐机在对三片罐的罐身进行图案装饰的数码打印后,需要使三片罐的罐身脱离芯棒,由于三片罐由管状体的罐身、罐底和罐盖组成,三片罐打印时罐身与罐底处于分离状态,所以不能使用传统高压气体吹离罐身的方式进行出罐。

目前市场上的数码印罐机都采用了芯棒静止状态下的出罐方式,这样就要求芯棒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既要有静止状态,也要有旋转状态(打印时);这样每一个芯棒就必须有单独的控制,可以控制其在需要的时候静止或者旋转,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每一个芯棒都使用一个伺服电机来独立驱动。但这样一方面整个结构太过复杂,重量重、尺寸大,不利于设备的高速运行;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大量的伺服电机,成本会非常的高,且伺服电机运动起来有各种线路、通信等问题需要解决,速度及可靠性就必然有所下降。

为了提高印罐机的效率,出罐的速度也必须提高,因此该三片罐印罐机采用了旋转出罐的方式。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印罐机印罐的效率以及配合旋转进罐的方式,必须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又能满足无罐底的罐身快速脱离旋转的芯棒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出罐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该三片罐数码印罐机可将无罐底的罐身快速脱离芯棒,该三片罐的罐身是由金属铁、钴、镍等可以被磁性物质吸引的材质制成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出罐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包括一印罐主机以及环绕印罐主机设置的多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一出罐工位,该出罐工位上设置有接罐装置;所述印罐主机包括多套芯棒组件,该芯棒组件包括能够自转的芯棒;

其创新在于:所述芯棒包括一芯棒本体以及沿轴向凸设于芯棒本体外端的罐身嵌套部,以此在芯棒上形成一圈绕芯棒周向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磁铁以构成一环状磁吸面,该环状磁吸面用于抵靠并吸附三片罐的罐身端口边缘;

所述芯棒上设有一推动结构,该推动结构包括沿芯棒径向设置的推臂以及一驱动部件,且推臂的端部沿芯棒径向延伸并突出于罐身嵌套部的外周面,作为作用于罐身端口的推动部;所述芯棒上对应推臂开设有避让槽;

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推臂沿芯棒的轴线方向运动,以此,所述推臂的推动部具有两个工作状态:推出状态和回缩状态;在推出状态下所述推臂的推动部位于环状磁吸面的外侧,在回缩状态下所述推臂的推动部位于环状磁吸面的内侧;

当印罐主机的某一芯棒转至出罐工位时,所述推臂的推动部转至推出状态作用于三片罐的罐身端口,使之脱离环状磁吸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腔体、活塞以及推杆,腔体设于芯棒内部,所述活塞设于腔体内,活塞外周与腔体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推杆于活塞上朝芯棒的外端侧延伸设置,该推杆上设有所述推臂;所述腔体内位于活塞朝芯棒内端的一侧作为第一工作腔,该第一工作腔经通道接气源,以使所述活塞沿芯棒的轴线方向上朝外端侧运动,所述活塞上作用有弹簧,该弹簧的作用力方向是推动活塞朝芯棒的内端侧运动。

2、上述方案中,所述推杆上在推臂的内侧套设有一弹簧压力调整板,该弹簧压力调整板与芯棒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是压簧,它一端抵靠于活塞上,另一端抵靠于弹簧压力调整板。

3、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腔体、活塞以及推杆,腔体设于芯棒内部,所述活塞设于腔体内,活塞外周与腔体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推杆于活塞上朝芯棒的外端侧延伸设置,该推杆上设有所述推臂;所述腔体内位于活塞朝芯棒内端的一侧作为第一工作腔,所述腔体内位于活塞朝芯棒外端的一侧作为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均各经通道接气源。

4、上述方案中,所述罐身嵌套部包括一直段部和一锥部,所述锥部位于直段部外侧,且锥部是以其大端与直段部连接;所述推臂的推动部在推出状态下到达或超出所述直段部和锥部的连接处。

5、上述方案中,所述接罐装置为接罐通道或容器,该接罐通道或容器的外侧辅助设有一吸罐装置;所述吸罐装置包括一吸罐支座,该吸罐支座上设有一挡磁板,该挡磁板面向芯棒的一侧作为吸附面,背向芯棒的一侧设有第一吸罐磁铁,该第一吸罐磁铁上作用有驱动部件使之远离挡磁板或接近挡磁板。

6、上述方案中,所述接罐装置为接罐通道或容器,该接罐通道或容器的外侧辅助设有一吸罐装置;该吸罐装置为电磁铁。

7、上述方案中,所述接罐装置包含一传送带,该传送带的带面朝向芯棒,其上设有接罐位,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或带面背部设有第二吸罐磁铁;所述第二吸罐磁铁的磁力将芯棒上的三片罐的罐身吸附到接罐位上,再通过传送带传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三片罐数码印罐机的驱动部件驱动推臂沿芯棒的轴线方向运动,以此,所述推臂的推动部具有两个工作状态:推出状态和回缩状态;在推出状态下所述推杆的推臂沿避让槽从芯棒本体运动到罐身嵌套部,所述推臂的推动部从环状磁吸面的内侧运动到外侧,该推动部作用于三片罐的罐身端口,使三片罐的罐身脱离环状磁吸面;在回缩状态下推臂沿避让槽从罐身嵌套部运动到芯棒本体,所述推臂的推动部从环状磁吸面的外侧运动到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满足此种三片罐的罐身快速脱离芯棒的要求,也可以满足芯棒在自转状态下脱离三片罐罐身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推罐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罐身在推罐结构的作用下高效、稳定地脱离自转下的芯棒;本实用新型的接罐装置巧妙地利用罐身具有可被磁铁吸引的特性,使自转的罐身能够稳定、高效地到达接罐装置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推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送进驱动机构;2、芯棒轮盘;3、自动驱动机构;4、芯棒组件;5、芯棒;51、罐身嵌套部;511、直段部;512、锥部;52、环状磁吸面;53、避让槽;54、腔体;55、活塞;551、推杆;552、推臂;553、密封圈;56、第一工作腔;58、弹簧; 59、弹簧压力调整板;6、罐身;61、罐身端口;7、吸罐装置;71、吸罐支座;72、吸罐气缸;721、移动铁块;73、第一吸罐磁铁;74、挡磁板;8、滑轨;9、传送带;91、第二吸罐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以铁罐为例):

参见附图1~6所示,一种旋转出罐的三片罐数码印罐机,包括一印罐主机,该印罐主机包括一芯棒轮盘2、设置于芯棒轮盘上的多套芯棒组件4、驱动芯棒轮盘旋转的送进驱动机构1、驱动芯棒组件的芯棒主轴旋转的自动驱动机构3;每一所述芯棒组件4的转动芯棒主轴支撑于芯棒轮盘2上,芯棒组件4的芯棒主轴的轴心线与芯棒轮盘2的旋转中心线垂直相交。

以所述芯棒轮盘2的中心为基准点,所述芯棒组件4与芯棒轮盘2中心相对的一侧为内侧或内端,反之为外侧或外端。

所述环绕印罐主机设置的多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一出罐工位,该出罐工位上设置有接罐装置;所述印罐主机包括多套芯棒组件4,该芯棒组件4包括能够自转的芯棒5。

所述芯棒5包括一芯棒本体以及沿轴向凸设于芯棒本体外端的罐身嵌套部51,以此在芯棒5上形成一圈绕芯棒周向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磁铁以构成一环状磁吸面52,该环状磁吸面52用于抵靠并吸附三片罐的罐身端口61边缘。

所述芯棒5上设有一推动结构,该推动结构包括沿芯棒5径向设置的推臂552以及一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腔体54、活塞55以及推杆551,腔体54设于芯棒5内部,所述活塞55设于腔体54内,活塞55外周与腔体54内壁通过密封圈553密封配合,所述推杆551于活塞55上朝芯棒5的外端侧延伸设置,该推杆551上设有所述推臂552;所述推臂552沿芯棒5径向布置,且每个推臂552的端部沿芯棒径向延伸并突出于罐身嵌套部51的外周面,作为作用于罐身端口61的推动部,所述芯棒5上对应推臂552开设有避让槽53;所述腔体54内位于活塞55朝芯棒5内端的一侧作为第一工作腔56,该第一工作腔56经通道接气源;所述活塞55上作用有弹簧58,该弹簧58的作用力方向是推动活塞55朝芯棒5的内端侧运动;以此,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具有两个工作状态:推出状态和回缩状态。

在推出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腔56经通道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推动活塞55带动推杆551沿芯棒5轴线方向往芯棒5外端运动,所述推杆551的推臂552沿避让槽53从芯棒本体运动到罐身嵌套部51,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从环状磁吸面52的内侧运动到外侧。

在回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腔56不再通入高压气体,所述活塞55上的弹簧58复位推动活塞55,所述活塞55带动推杆551沿芯棒5轴线方向往芯棒5内侧运动,所述推杆551的推臂552沿避让槽53从罐身嵌套部51运动到芯棒本体,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从环状磁吸面52的外侧运动到内侧。

当印罐主机的某一芯棒5转至出罐工位时,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转至推出状态作用于三片罐的罐身端口61,使之脱离环状磁吸面52。

所述推杆551上在推臂552的内侧套设有一弹簧压力调整板59,该弹簧压力调整板59与芯棒5螺纹连接;所述弹簧58是压簧,它一端抵靠于活塞上,另一端抵靠于弹簧压力调整板59,通过调节弹簧压力调整板59上的螺丝来调节活塞55运动的距离。

所述罐身嵌套部51包括一直段部511和一锥部512,所述锥部512位于直段部511外侧,且锥部512是以其大端与直段部511连接;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在推出状态下到达或超出所述直段部511和锥部512的连接处;紧靠所述环状磁吸面52吸住三片罐的罐身6有一定的困难,所述直段部511与三片罐的罐身6轻微过盈配合将罐身6卡在所述罐身嵌套部51上,所以推臂552的推动部在推出状态下需将罐身端口61推到或超出所述直段部511和锥部512的连接处以便罐身6脱离芯棒5。

所述接罐装置为接罐通道或容器,该接罐通道或容器可以是一滑轨8,该滑轨8用于输送从芯棒5推出的罐身6,所述滑轨8设有一三片罐放置位和一三片罐出罐位;所述三片罐放置位高于三片罐出罐位,以此被推出的罐身6落到三片罐放置位并从三片罐放置位受重力作用滑至三片罐出罐位。

进一步,可以在所述滑轨8的三片罐放置位附近放置一吹气装置,该吹气装置将三片罐放置位的三片罐吹出滑轨8。

该接罐通道或容器的外侧辅助设有一吸罐装置7;所述吸罐装置7包括一吸罐支座71,该吸罐支座71上设有一挡磁板74,该挡磁板74面向芯棒的一侧作为吸附面,背向芯棒5的一侧设有第一吸罐磁铁73,该第一吸罐磁铁73上作用有驱动部件使之远离挡磁板74或接近挡磁板74。

所述挡磁板74为尼龙材料所制,尼龙所制的挡磁板74可以防止被磁化。

所述驱动部件为吸罐气缸72,该吸罐气缸72的活塞杆端部设有一移动铁块721,该移动铁块721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吸罐磁铁73相互吸引,该第一吸罐磁铁73用于吸出芯棒5上三片罐的罐身6;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磁力需要选择适合的第一吸罐磁铁73,更换简单,只需将第一吸罐磁铁73吸附在移动铁块721上即可。

当推杆551将罐身6推到罐身嵌套部51的直段部外端时,处在接近挡磁板74状态的第一吸罐磁铁73将罐身6从罐身嵌套部51上吸到挡磁板74的吸附面上,然后第一吸罐磁铁73通过吸罐气缸72远离挡磁板74,减弱第一吸罐磁铁73对罐身6的吸附性,罐身6便落到三片罐放置位,然后通过重力作用从三片罐放置位滑离滑轨8。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腔体54、活塞55以及推杆551,腔体54设于芯棒5内部,所述活塞55设于腔体54内,活塞55外周与腔体54内壁通过密封圈553密封配合,所述推杆551于活塞55上朝芯棒5的外端侧延伸设置,该推杆551上设有所述推臂552;所述推臂552沿芯棒5径向布置,且每个推臂552的端部沿芯棒径向延伸并突出于罐身嵌套部51的外周面,作为作用于罐身端口61的推动部,所述芯棒5上对应推臂552开设有避让槽53;所述腔体54内位于活塞55朝芯棒5内端的一侧作为第一工作腔56,所述腔体54内位于活塞55朝芯棒5外端的一侧作为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56和第二工作腔均各经通道接气源;以此,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具有两个工作状态:推出状态和回缩状态。

在推出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腔56经通道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推动活塞55,所述活塞55带动推杆551沿芯棒5轴线方向往芯棒5外端运动,所述推杆551的推臂552沿避让槽53从芯棒本体运动到罐身嵌套部51,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从环状磁吸面52的内侧运动到外侧。

在回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工作腔56不再通入高压气体,所述第二工作腔通入高压气体,第二工作腔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55带动推杆551沿芯棒5轴线方向往芯棒5内侧运动,所述推杆551的推臂552沿避让槽53从罐身嵌套部51运动到芯棒本体,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从环状磁吸面52的外侧运动到内侧。

当印罐主机的某一芯棒5转至出罐工位时,所述推臂552的推动部转至推出状态作用于三片罐的罐身端口61,使之脱离环状磁吸面52。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吸罐装置为电磁铁(并未在图中显示)。

实施例四:

参见附图2~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罐装置包含一传送带9,该传送带9的带面朝向芯棒5,其上设有接罐位,所述传送带9的带面上或带面背部设有第二吸罐磁铁91;所述第二吸罐磁铁91的磁力将芯棒5上的三片罐的罐身6吸附到接罐位上,再通过传送带9传送。

上述驱动部件仅为举例,驱动部件也可以是气缸、电机配合丝杠螺母结构、电磁铁配合复位弹簧等。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