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热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7893发布日期:2019-12-24 21:0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加热酒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加热酒盒,属于酒瓶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自白酒问世,人们就喜欢喝温酒。因为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更普遍温酒。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酯类等,除此之外还有乙醛、甲醇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如:乙醛在白酒含量很少且乙醛增加白酒的辛辣味感,饮者就会头晕,导致醉酒的首要因素就是乙醛。但是醛的沸点低,所以温酒过程中,可以使部分醛类挥发掉。同理,甲醇对人的视觉神经有害,但其沸点较低,当温酒过程中,甲醇就会部分变成气体挥发。但是所加温度不能过高,不然白酒内乙醇大部分挥发掉,饮用时还会烫伤胃。

市场上加热白酒通常采用开水加热的方式,把酒瓶放倒盛满热水的容器当中,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不方便,而其他加热方式通常采用专门的设备,采用电的方式加热,需要预热,在野外或者没有电源或热水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加热的目的,造成操作及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加热酒盒,实现对酒类的自加热,同时挥发掉一部分酒中的有害物质,方便、实用、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自动加热酒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上设置有注水口及排气口;在盒体底部设置酒瓶支架,酒瓶支架为与酒瓶形状匹配的盲孔结构,盲孔上沿外延至盒体内壁;酒瓶支架上设置有蜂窝空隙,发热剂置于酒瓶支架与盒体之间的盒体底部。

在盒体上设置有监测盒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盒体内设置有与水量刻度相对应的温度刻度线。

水与发热剂反应产生热量的温度不大于130℃。

盒体为金属材质和/或内衬食品级塑料或纸质材质和内衬食品级塑料。

蜂窝间间隙及蜂窝最大孔径均为1-3mm。

水面上部酒瓶通过蒸汽加热,水面下部酒瓶通过水温加热。

注水口及排气口可为同一个。

酒瓶支架上部为盒盖,酒瓶支架所在部位为盒体。

盒盖与盒体、酒瓶支架三者之间均对酒瓶形状有自适应能力,形成对酒瓶的限位约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方便快捷,通过在酒瓶支架上设置蜂窝空隙,使加热时温升均匀;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把加热剂放入耐热盒体内,添加适量清水,等待约4~15分钟即可通过水蒸气及温水共同作用实现对酒水加热,同时可去除广口酒水中的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自动加热酒盒,如图1所述,包括盒体2和盒盖1,盒盖1上设置有注水口及排气口6;在盒体2底部设置酒瓶支架3,酒瓶支架3为与酒瓶形状匹配的盲孔结构,盲孔上沿外延至盒体2内壁;如图2所示,酒瓶支架3上设置有蜂窝空隙,发热剂4置于酒瓶支架3与盒体2之间的盒体2底部。

在盒体2上设置有监测盒体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盒体中的温度,以更好的调节用水及放置发热剂4的量;盒体2内设置有与水量刻度相对应的温度刻度线5。

盒体2为金属材质和/或内衬食品级塑料或纸质材质和内衬食品级塑料。

水与发热剂4反应产生热量的温度不大于130℃,不至于对盒体及酒的含量造成破坏。

水面上部酒瓶通过蒸汽加热,水面下部酒瓶通过水温加热。蜂窝间间隙及蜂窝最大孔径均为1-3mm,利于水蒸气的排出,增加了换热接触面积,延长水蒸气与白酒瓶的换热接触时间,同时部分换热后冷凝的水蒸汽通过蜂窝间隙回到包装底部。

酒瓶支架3上部为盒盖1,酒瓶支架3所在部位为盒体2。注水口及排气口6可为同一个,也可以打开盒盖倒入水。

盒盖1与盒体2、酒瓶支架3三者之间均对酒瓶形状有自适应能力,形成对酒瓶的限位约束。本实用新型可酒瓶与酒盒构成一个产品进行包装销售;也可以将酒盒作为通适结构,对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酒水进行适应性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

以500ml白酒为准,使用时,把加热物质放入耐热包装内,自动加热酒类包装采用圆形和/或方形,材质采用铁质和pp5组合件和/或单一件,结构强度高,质量轻,最高可耐温130℃的高温;内部附有托酒瓶架,用来固定酒瓶,防止运输搬运过程中损坏酒瓶,采用蜂窝设计,结构强度高,质量轻。蜂窝空隙利于水蒸气的排出,增加了换热接触面积,延长水蒸气与白酒瓶的换热接触时间,同时部分换热后冷凝的水蒸气通过蜂窝间隙回到包装底部。顶部开有排气孔,便于换热后的水蒸气排放。

工作过程:把附带的加热剂包装打开,放入包装底部,添加适量清水即可,整个过程与酒瓶内的白酒隔离不产生接触。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