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7062发布日期:2019-07-10 10:4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节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特殊节结构。



背景技术:

特殊节结构:塔机上负责承接塔身和下支座的部套。塔机安装作业时,特殊节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然后下支座安装在特殊节上。

特殊节是塔式起重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整台塔机的作业性能。特殊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塔机的工作性能。

现有技术中塔机安装作业塔身标准节安装完后,上面加有特殊节,发货时会相应的增加一节标准节的安装和运输,增加整机结构重量和相应费用。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塔式起重机的特殊节结构设计都是采用单一的结构形式,塔机安装的作业范围狭小。

现针对新一代“S”机型塔机产品,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特殊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殊节结构,是基于塔机标准节和特殊节的安装作业灵活性所设计的,既能充当标准节高度又能起到顶升引进效果。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特殊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节结构为具有标准节高度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整体为对称结构,

所述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主方管、上水平方管、中水平方管、横梁、下水平方管;

四根主方管竖直设置,为方形框架的柱结构;上水平方管、中水平方管、横梁、下水平方管从上往下依次水平布置连接在四根主方管上,为方形框架的梁结构;四根主方管的顶端通过上水平方管连接支撑,四根主方管的底端通过下水平方管连接支撑,四根主方管的中上部设置中水平方管,中下部设置横梁;

在四根主方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按照标准节相应的位置关系连到主方管上;特殊节结构顶端,连接套上表面的与主方管的上表面水平对齐;特殊节结构底端,连接套的下表面与主方管的下表面水平对齐,便于特殊节与下支座、塔身标准节相连接;

主方管外侧连接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的支板上设置有销轴孔,配合销轴用于与套架上的耳板相连,起到顶升引进的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特殊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斜腹杆、下斜腹杆,上斜腹杆、下斜腹杆按照方形框架对角线方向水平布置,分别连接到对角线位置的两个主方管顶端、底端内侧的连接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特殊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爬梯顶端、底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上斜腹杆、下斜腹杆上。取消之前的爬梯楔套、开口销连接,方便运输和工作人员上下塔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特殊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平台,顶部平台连接在相邻两主方管内侧,顶部平台的角钢上表面和主方管上端面齐平,此次平台设计不占特殊节运输空间,又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的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特殊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平方管与对应相连的主方管之间连接设置有斜方管,斜方管上端焊接在上水平方管中部底侧,斜方管下端焊接在主方管侧面,且靠近中水平方管上端面;两个斜方管成“八”字型布置,上水平方管与两个斜方管形成“K”型方管结构。

所述中水平方管与对应的横梁之间连接设置有斜方管,斜方管上端焊接在中水平方管中部底侧,斜方管下端焊接在横梁上端面,且靠近主方管侧面;两个斜方管成“八”字型布置,中水平方管与两个斜方管形成“K”型方管结构。

进一步的,在斜方管和上水平方管、中水平方管连接处内侧面焊有贴板;增设贴板目的是防止方管焊缝开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梁与主方管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具有两个直角边,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横梁底端面连接,另一直角边与主方管侧面连接,筋板的目的是增强横梁整体承受强度和刚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特殊节结构,具有标准节的高度,塔机安装时既能作为标准节又起到顶升引进的效果,能够减少一节标准节的使用和运输,另外特殊节结构顶部设有休息平台,方便工作人员爬塔和休息,腹杆结构采用“K”型方管形式,保证特殊节结构的整体强度。提高整台塔机安装顶升作业的灵活性、稳定性。此种设计增大塔机吊装作业时的使用范围及承载重量的灵活性。具有以下优点:

(1)特殊节的高度可以充当标准节使用,使得塔机安装迅速、简捷。

(2)爬梯和平台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更容易爬塔维修作业,提高整台塔机安装作业的灵活性。

(3)腹杆结构采用“K”型方管形式,保证特殊节结构的整体强度。生产加工方便,且易于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水平方管1、主方管2、连接套3、中水平方管4、斜方管5、横梁6、筋板7、下水平方管8、斜腹杆9、支腿10、贴板11、爬梯12、顶部平台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特殊节结构,包括由主方管2、连接套3、上水平方管1、中水平方管4、斜方管5、横梁6、筋板7、下水平方管8、上下斜腹杆9、支腿10、贴板11、爬梯12、顶部平台13所拼焊成的结构焊件。所述特殊节结构为具有标准节高度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整体采用对称结构,水平方管和斜方管绕着中心轴阵列旋转布置,增强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首先四根主方管2按照一定距离和位置放置,上水平方管1、中水平方管4、横梁6(主要由槽钢和方管组成)、下水平方管8从上往下依次按照相应的距离和位置关系拼焊到四根主方管2表面,组成一个整体结构焊件。

四根主方管2竖直设置,为特殊节结构的方形框架的柱结构,四根主方管2的底端通过下水平方管8连接支撑,四根主方管2的顶端通过上水平方管1连接支撑,四根主方管2的中上部设置中水平方管4,中下部设置横梁6;

在上水平方管1与对应的中水平方管4和主方管2组成的方形结构中设置两个斜方管5,两个斜方管5成“八”字型布置,斜方管5上端焊接在上水平方管1中部底侧,斜方管5下端焊接在主方管2侧面,且靠近中水平方管4上端面;在斜方管5和上水平方管1焊接相交处内侧面焊有贴板11,斜方管5、上水平方管1、贴板11组成“K”型方管形式;

在中水平方管4与对应的横梁6和主方管2组成的方形结构中设置两个斜方管5,两个斜方管5成“八”字型布置,斜方管5上端焊接在中水平方管4中部底侧,斜方管5下端焊接在横梁6上端面,且靠近主方管2侧面;在斜方管5和中水平方管4焊接相交处内侧面焊有贴板11,斜方管5、中水平方管4、贴板11组成“K”型方管形式,增设贴板11目的是防止方管焊缝开裂。

在四根主方管2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套3,连接套3按照相应的位置关系焊接到主方管2上,特殊节结构顶端,连接套3上表面的与主方管的上表面水平对齐;特殊节结构底端,连接套3的下表面与主方管的下表面水平对齐,便于特殊节与下支座、塔身标准节相连接。塔机安装作业时,特殊节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然后下支座安装在特殊节上。在塔身标准节的上端、下支座的底端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与特殊节结构相同的连接,塔身标准节、特殊节、下支座从下往上依次布置,特殊节上的连接套3与塔身标准节、下支座上的连接套对齐,然后螺栓穿过连接套、螺母紧固,实现塔身标准节、特殊节、下支座之间的连接固定。

上、下斜腹杆9按照方形框架对角线方向水平布置,焊接到对角线位置的两个主方管2内侧的连接套3上。

爬梯12是由弯管、横杆、护圈拼焊成的结构件,其上下两侧弯管表面分别焊接到上、下斜腹杆9上,取消之前的爬梯楔套、开口销连接,方便运输和工作人员上下塔机。

横梁6两端底部沿主方管2方向延伸设置筋板7,所述筋板7具有两个直角边,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横梁6底端面连接,另一直角边与主方管2侧面连接,筋板7的目的是增强横梁6整体承受强度和刚度。

支腿10是由封板、支板、导向板组成的焊件,其结构焊件焊接到主方管2外侧对角线表面上,支腿10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板上设置有销轴孔,配合销轴用于与套架上的耳板相连,起到顶升引进的作用。

顶部平台13是由角钢、钢板网拼焊成的结构件,整体平台焊接到4相邻两主方管2内侧,顶部平台13的角钢上表面和主方管2上端面齐平,此次平台设计不占特殊节运输空间,又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的空间。

特殊节整体结构高度设置成塔身标准节高度,既能充当连接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的过渡桥梁,又能充当塔身标准节的作用,提高塔机安装作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本实用新型在塔机标准节的基础上更改腹杆及横梁结构,结构设成“K”型方管形式,保证特殊节结构的整体强度;主方管上增加四个支腿,四个支腿与套架相连,起到顶升引进的作用,将特殊节的高度设成与塔身标准节高度一致,在塔机安装时可以起到减少一节标准节的运输和安装。另外,在特殊节结构顶部设有平台,方便工作人员爬塔和休息,这种特殊节结构设计使得塔机的安装作业更加灵活、更加有选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