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594发布日期:2019-05-31 21:4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桶。



背景技术:

塑料桶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生活用品,也是五金商店常见的一种容器。在一般情况下,桶的使用用途单一,如用于存放一种物品或者一种液体。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2784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桶。它包括桶体和桶盖,桶体左右两侧外表面设置跨接的把手,结构注塑工艺简单,把手拆卸方便。

但是,在该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将多种物品同时存放时,则必须采用分类隔离包装后才能同时存放在塑料桶内,又或者用塑料桶泡洗衣物时,将多种颜色的衣物一同放进塑料桶内进行浸泡,容易相互染色,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桶,具有将塑料桶进行分隔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料桶,包括桶体和第一提拉手,所述桶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槽,多个所述分隔槽环绕所述桶体的轴线拼接并内嵌在所述桶体内,所述桶体沿其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多根第一凸棱,所述分隔槽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棱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分隔槽通过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与所述桶体滑动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分隔槽分别通过第一凹槽与桶体对应的第一凸棱滑动内嵌进桶体内,不仅方便对桶体进行分隔,使得桶体可以存放不同的液体或者进行分隔浸泡衣物,而且第一凹槽与第一凸棱的配合,方便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内,同时使得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内后,通过第一提拉手提拉桶体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松动,当需要桶体内分别装有多种颜色的涂料时,将不同颜色的涂料装进分隔槽内,分隔桶内嵌进桶体后,再通过第一提拉手对桶体进行移动,不用单独对每一个分隔桶进行移动,提高效率,同时,当不需要将桶体进行分隔后,将内嵌进桶体内的分隔槽取出,分别进行盛放液体或物品,具有一桶多用的优点。

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槽接触的邻边上分别交替间隔设置有第二凸棱和第二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槽通过第二凸棱和第二凹槽的配合卡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分隔槽在内嵌进桶体前,通过第二凸棱与第二凹槽的相互卡接进行配合,再将配合后的多个分隔槽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一凸棱的配合内嵌进桶体内,使得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后,分隔槽与桶体以及相邻的两个分隔槽之间在运输桶体时不易发生松动,减少分隔槽内液体的晃动。

进一步,所述桶体的外侧在背离所述凸棱的一面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提拉手的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穿过所述通孔卡接在所述凸棱与所述连接片之间,所述第一提拉手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上的凸棱外侧设置连接片,弹性块的尺寸大于通孔,将第一提拉手的弹性块收缩卡进通孔后,弹性块膨胀变大,方便第一提拉手与桶体的连接,在通过第一提拉手对桶体进行提升时,再通过弹性块抵接在连接片上,对桶体进行提升,同时将第一提拉手连接在连接片上,通过第一提拉手对桶体进行提升时,连接片承受大部分载荷,减少桶体受力,并减少对桶体本身的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一提拉手上设置有用于手握的防滑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提拉手上设置有方便使用者手握的防滑套,一是提升使用者在通过第一提拉手提升桶体时的舒适感,另一方面增大使用者手握第一提拉手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每个所述分隔槽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提拉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后,需要将分隔槽提拉出桶体时,方便通过在分隔槽上转动连接的第二提拉手对分隔槽进行提升,当不使用第二提拉手并将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后,第二提拉手转动与分隔槽上表面贴合,使得第二推拉手不占用过多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桶体上螺纹连接有桶盖。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上螺纹连接有桶盖,方便通过桶体储存一些物品和液体时,对其进行遮挡,防止灰尘以及杂物的进入。

进一步,所述桶盖靠近所述桶体一侧覆盖设置有与所述分隔槽的上表面抵紧的橡胶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后,再将桶盖螺栓连接在桶体上,并使得橡胶层与分隔槽上表面抵紧,提升桶体对多个分隔槽运输时,橡胶层将分隔槽抵紧在桶体内,减少液体在分隔槽内的晃动。

进一步,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圈橡胶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底部设置有一圈橡胶环,在提升桶体后,需要放置桶体时,橡胶环可以减缓桶体底部与放置层的冲击,减小对桶体本身的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多个分隔槽分别通过第一凹槽与桶体对应的第一凸棱滑动内嵌进桶体内,方便对桶体进行分隔,使得桶体可以存放不同的液体或者进行分隔浸泡衣物;

二、第一凹槽与第一凸棱的配合,方便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内,同时使得分隔槽内嵌进桶体内后,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松动;

三、将内嵌进桶体内的分隔槽取出,分别进行盛放液体或物品,具有一桶多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塑料桶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隔槽与桶体的配合关系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提拉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桶体;2、第一提拉手;3、分隔槽;4、第一凸棱;5、第一凹槽;6、第二凸棱;7、第二凹槽;8、连接片;9、通孔;10、连接轴;11、弹性块;12、防滑套;13、第二提拉手;14、桶盖;15、橡胶层;16、橡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桶,包括桶体1和第一提拉手2,第一提拉手2与桶体1转动连接。桶体1上螺纹连接有桶盖14,桶盖14靠近桶体1一侧粘接有橡胶层15。第一提拉手2上中部包覆设置有用于手握的防滑套12,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套12由橡胶制成,同时桶体1的底部粘接有一圈减震的橡胶环16。

结合图2和图3,桶体1内嵌有多个分隔槽3,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槽3为两个,同时横截面为类半圆形,每个分隔槽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提拉手13。桶体1沿其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两根互相对称的第一凸棱4,第一凸棱4与桶体1一体成型制造而成。分隔槽3设置有与第一凸棱4配合的第一凹槽5,分隔槽3通过第一凸棱4与第一凹槽5的滑动配合内嵌进桶体1中。两个分隔槽3接触的邻边上分别交替间隔设置有第二凸棱6和第二凹槽7,两个分隔槽3通过第二凸棱6和第二凹槽7的配合卡接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5、第二凸棱6和第二凹槽7分别与桶体1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结合图1和图4,桶体1的外侧在背离凸棱的一面粘接有连接片8,连接片8上开设有通孔9,第一提拉手2的两端通过连接轴10连接有弹性块11。弹性块11的尺寸大于通孔9,将第一提拉手2的弹性块11收缩卡进通孔9后,弹性块11膨胀变大,弹性块11卡接在凸棱与连接片8之间。

具体工作过程:当需要将桶体1分隔后分别装入物料或者液体时,将两个分隔槽3通过第二凸棱6与第二凹槽7的相互卡接进行配合,再将配合后的多个分隔槽3通过第一凹槽5与第一凸棱4的配合内嵌进桶体1内,使得分隔槽3内嵌进桶体1内。当液体需要长期储存在桶体1内时,在桶体1上螺纹连接上桶盖14,对桶体1内的液体进行遮挡。

当不需要将桶体1进行分隔后,通过螺栓连接打开桶盖14,通过提拉第二提拉手13将分隔桶取出,同时可以分别在分隔槽3和桶体1内盛放液体或物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