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本机同向串行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937发布日期:2019-12-17 21:4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锯本机同向串行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锯本机的输出装置,尤其是一种锯本机的同向串行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行业中印刷书本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经常会将书本制版、印刷、装订为双联本或三联本。也就是说,书本在制版、印刷、装订过程中是两本或三本一起进行套印并装订的,以得到一个两本或三本连在一起的书芯,形成所谓的双联本或三联本,本发明中统称为长书芯。然后将双联本或三联本切割分开,再经过后道装订工艺得到成品书。

将双联本或三联本切割分开通常使用的设备是锯本机,也称剖本机。锯本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以切割双联本为例,锯本机内设置有书芯传送通道,传送通道的底板13上沿传送方向设置有苦于传送带16,底板13两侧设有上挡板12、下挡板14,底板13上还设置有一个旋转刀片14,传送带16将长书芯17自左向右传送,旋转刀片15将长书芯17分割成短书芯a、短书芯b,传送带16将两个短书芯送出。在此情形下,短书芯a、短书芯b是以同向、并行方式输出的。

切割三联本时,锯本机内使用两个旋转刀片,切割四联本时,锯本机内使用三个旋转刀片,依此类推。但长书芯经切割后得到的短书芯都是同向、并行输出的。

为了对接书芯的后道装订工艺,往往需要书芯按同向、串行方式传送给下一道工序。常规的方法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将书芯手工放置在下道工序的传送带上,将书芯的同向并行传送改为同向串行传送。在流水化生产的条件下,生产速度快,采用人工的方式,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出错,生产效率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将锯本机切割分开的书芯同向、并行输出自动转换成同向、串行输出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锯本机同向串行输出装置,包括托板、左挡板、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分别安装在托板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横挡板,所述横挡板安装在托板的后端右侧,并在左挡板与横挡板之间形成一个缺口,在托板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书芯传感器,书芯传感器的位置与其下方书芯位置相对应,所述右挡板的外侧安装有气缸,右挡板的内侧安装有推板,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右挡板与推板连接,还设置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气缸的运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的活塞杆长度应能满足将书芯推送到最左侧位置,同时,为保证书芯不被推送挤压变形,应适当调整气缸的作用力大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托板的宽度略小于书芯的宽度,以确保被推送至左侧书芯位置的书芯能借助锯本机传送带的作用,帮助书芯传送到下道工序传送装置的输入口。

更加优化地,为适应不同尺寸的书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在托板上设置滚筒,滚筒的旋转方向与书芯传送方向一致,以确保书芯能顺利进入下道工序传送装置的输入口。

上述技术方案即适用于双联本的剖本机,也适用于三联本剖本机,相应的书芯传感器的数量及其下方对应的书芯位置数量为2个或3个。如果选用2个书芯传感器,则仅适用于双联本的情形,如果选用3个书芯传感器,则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三联本的情形,也适用于双联本的情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书芯传感器可选用光电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近距传感器等。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一端与锯本机的输出口对接,另一端的缺口位置与下道工序传送装置的输入口对接,控制电路实时控制各书芯传感器检测其下方是否有书芯,并控制气缸运作;锯本机将切割分开得到的书芯以并行的方式传送至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上,此时最左侧的书芯与缺口位置对应,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被传送至下道工序,而右侧位置的书芯被横挡板挡住,不能继续前进;当各书芯传感器同时检测到其下方有书芯时,控制电路不控制气缸运作,左侧书芯先行被送到下道工序传送装置输入口;当左侧书芯位置空出时,而其他书芯位置还有书芯时,则控制电路驱动气缸运作,推板将右侧的书芯推送到左侧缺口位置,该书芯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被送至下道工序传送装置输入口,从而实现书芯的同向、串行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通过书芯传感器检测其下方是否有书芯,并进一步气缸运作,其控制逻辑关系如下:

左侧书芯位置有书芯时,气缸不动作;

左侧书芯位置无书芯,且右侧任一书芯位置有书芯时,气缸动作;

左侧书芯位置无书芯,且右侧书芯位置均无书芯时,气缸不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可靠、方便实用的特点,可以节省操作人工成本,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除适用于锯本机外,还适用于其他需要将同向、并行传送转换为同向、串行传送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锯本机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其中:1为锯本机输出口、2为本实用新型、3下道工序传送装置输入口、12为上挡板、13为底板、14为下挡板、15为旋转成片、16为传送带、17为长书芯、18为短书芯、21为托板、22为左挡板、23为右挡板、24为支架、25为书芯传感器、26为横挡板、27为推板、28为气缸、29为书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3,对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锯本机同向串行输出装置,包括托板21、左挡板22、右挡板23,所述左挡板22、右挡板23分别安装在托板21的左、右两侧,还设置了横挡板26,所述横挡板26安装在托板21的后端右侧,并在左挡板22与横挡板26之间形成一个缺口,在托板21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架24,所述支架24上安装有2个光电传感器25,2个光电传感器25的下方对应2个书芯位置,所述右挡板23的外侧安装有气缸28,右挡板23的内侧安装有推板27,气缸28的活塞杆穿过右挡板23与推板27连接,还设置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气缸28的运作,托板21上设置有滚筒,滚筒的旋转方向与书芯传送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适用于双联本锯本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光电传感器的数量选用3个,对应的书芯位置也为3个。本实施例既适用于双联本锯本机,又适用于三不是个锯本机。

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通过书芯传感器检测其下方是否有书芯,并进一步气缸运作,其控制逻辑关系如下:

左侧书芯位置有书芯时,气缸不动作;

左侧书芯位置无书芯,且右侧任一书芯位置有书芯时,气缸动作;

左侧书芯位置无书芯,且右侧书芯位置均无书芯时,气缸不动作。

上述实例例在使用时,一端与锯本机的输出口对接,另一端的缺口位置与下道工序传送装置的输入口对接,从而实现将锯本机的同向、并行输出书芯转换成同向、串行输出。

上述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可靠、方便实用的特点,可以节省操作人工成本,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