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2056发布日期:2019-06-13 10:5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积热水或水等液体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在热水瓶、电热水瓶、水壶、电水壶等贮热水容器中,存在以可从外部看见容器内的液体的量的方式设置有液量显示部者。为了进行此种液量显示,已提出并实施了各种结构。

例如有如下的方式:利用透明管形成排出管,排出管构成从内部容器的底面至上部的排出口的液体路径的垂直方向部分,且从设置在包装外壳的前表面上的透明窗看得见排出管(及其内部的水位)。内部容器与排出管平时连通,内部容器内的液面的高度与排出管内的液面的高度相等。因此,只要可看见排出管内的液面,便可知道内部容器内的液体的水位(剩余热水量)。即,排出管作为液量显示管发挥功能。

作为在包装外壳的前表面上设置透明窗的方法,通常采用在包装外壳的前表面上设置开口部,并在此开口部中装配厚的透明树脂制的面板(水量面板)的方法。另外,也将印刷有文字等的薄的树脂制的装饰片粘贴在水量面板的前表面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3216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电热水瓶中,在设置在包装外壳的前表面上的带段开口部中安装有水量面板。带段开口部具有段部及从前表面朝内侧大致弯折成直角的凸缘部。凸缘部形成在带段开口部的左右两侧,具有规定的纵深。另外,在从段部至凸缘部的弯折部分中,切口部分开来设置。另一方面,在水量面板中形成有从水量面板的边缘部向外突出的第1突起。所述第1突起是用于与包装外壳的带段开口部的从段部至凸缘部的弯折部分中所形成的切口部卡合来进行水量面板的定位固定者。

在此结构中,通过带段开口部的从前表面朝内侧弯折的凸缘部来进行水量面板的定位固定。因此,在包装外壳的构造上,水量面板的配置位置产生制约。因此,难以在电热水瓶的正面构件的端部附近配置透明面板。

因此,期望一种不在正面构件侧设置用于进行透明面板的固定的如凸缘部那样的结构,而将正面构件及透明面板安装在电热水瓶的本体中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种不论正面构件中的透明面板的位置如何,均可适当地安装透明面板的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包括:表面构件,形成液体容器的表面的一部分;透明面板,配置在所述表面构件上所形成的面板配置孔中;以及本体部,具有所述表面构件及所述透明面板的安装面。所述表面构件及所述透明面板在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安装面上滑动来安装。而且,在所述本体部中的所述透明面板的设置区域中,沿着所述透明面板的滑动方向而设置有具有比所述透明面板的尺寸还长的尺寸的开口部及凹部的至少任一者。

在具有所述结构的液体容器中,表面构件及透明面板通过在本体部的安装面上滑动来安装。在本体部中的透明面板的设置区域中,沿着透明面板的滑动方向而形成有具有比透明面板的尺寸还长的尺寸的开口部及凹部的至少任一者。

根据此结构,可首先使透明面板与开口部或凹部的下方部分对位,其后与表面构件联动来使透明面板滑动,而朝安装面中的透明面板的设置区域配置透明面板。因此,可将透明面板安装在本体部的适当的位置上。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可将透明面板适当地安装在本体部的安装面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的外观结构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所示的电热水瓶中卸下了正面构件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从图1中所示的电热水瓶中卸下了正面构件及水量显示面板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在图2中所示的电热水瓶中,水量显示面板位于滑动位置的下方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从图1中所示的电热水瓶中卸下了正面构件及水量显示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的本体部,安装正面构件及水量显示面板之前的状态的剖面图。此图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电热水瓶的A-A线部分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的本体部,安装有正面构件及水量显示面板的状态的剖面图。此图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电热水瓶的A-A线部分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中所包括的正面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图8中所示的正面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中所包括的水量显示面板的立体图。

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0中所示的水量显示面板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中所包括的水量显示片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电热水瓶(液体容器)

11:本体部

12:正面构件(表面构件)

13:水量显示面板(透明面板)

13a:第1开口部(面板配置孔)

14:排出口

19:水量刻度片(片构件)

21:安装面

24:槽部

37:肋部(突起部)

42:钩部

45:空间保持用侧壁

50:排出路径

51:玻璃管

61: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个零件标注同一个符号。这些零件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省略关于这些零件的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容器的一例的电热水瓶1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作为电热水瓶来实现者,可广泛地应用于在容器的侧面包括用于显示液量等的透明面板的液体容器。例如,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热水瓶、水壶、电热水瓶等。

<电热水瓶的整体结构>

首先,一面参照图1一面对电热水瓶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表示从其正面侧观察电热水瓶1时的外观。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电热水瓶1的图1中所示的侧面(即,设置有排出口14的侧面)称为电热水瓶1的正面(或者前表面)。而且,将位于与电热水瓶1的正面相向的位置上的侧面称为电热水瓶1的背面(或者后表面)。另外,将从正面侧观察电热水瓶1时位于右侧的侧面称为右侧面(或者仅称为右侧)。另外,将从正面侧观察电热水瓶1时位于左侧的侧面称为左侧面(或者仅称为左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当表达为电热水瓶1的上部或电热水瓶1的上方时,是指将电热水瓶1载置成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电热水瓶1的上部或上方。同样地,关于电热水瓶1的下部(或底部)或下方这一表达,也是指将电热水瓶1载置成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电热水瓶1的下部(或底部)或下方。

如图1所示,电热水瓶1主要包括:本体部11、正面构件(表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透明面板)13等。

本体部11主要包括:内部容器17(参照图7)、排出路径50(参照图3)、排出口14等。

在内部容器17中蓄积热水。内部容器17例如具有真空隔热结构,可在内部容器17内进行保温。另外,在内部容器17的外侧包括加热器。因此,当在内部容器17内蓄积有水或温度比较低的热水时,可使用加热器对内部容器17内的水进行加热。

排出路径50从电热水瓶1的底部朝上部的排出口14延长。在排出路径50内设置有电动泵。通过使电动泵运转,内部容器17内的热水经由排出路径50而朝上方汲上来,并从排出口14中排出。排出路径50在本体部11内的比中央略微右侧,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垂直地延长(参照图3)。

正面构件12是配置在本体部11的正面(安装面21(参照图2))的面板状的构件。如后述那样,在正面构件12中形成有两个开口部(具体而言,水量显示面板用的第1开口部13a及排出口14用的第2开口部14a)。水量显示面板13或排出口14分别从各开口部中露出。

水量显示面板13是透明的树脂成形构件。水量显示面板13沿着正面构件12的右端部来配置。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侧配置有排出路径50(具体而言,透明的玻璃管51)。因此,电热水瓶1的使用者可通过透明的水量显示面板13来辨认排出路径50内的水位。另外,如后述那样,在水量显示面板13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之间配置有水量刻度片(片构件)19(参照图12)。由此,使用者可知道内部容器17内的热水的大概的剩余量。

<电热水瓶的正面部的结构>

继而,对电热水瓶1的正面部分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2中,表示从电热水瓶1的本体部11中卸下了正面构件12的状态。另外,在图2中,表示水量显示面板13安装在本体部11的正规的配置位置上的状态。另外,在图2中,省略显示在水量刻度片19中的刻度的图示。在图3及图5中,表示从电热水瓶1的本体部11中卸下了正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13的状态。在图4中,表示使水量显示面板13滑动至正规的配置位置上之前的状态。另外,在图4中,省略显示在水量刻度片19中的刻度的图示。

正面构件12是相对于位于本体部11的正面的安装面21来安装。除设置有排出口14的区域及安装水量显示面板13的区域以外,安装面21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安装面21上形成有正面构件安装孔22(以下,仅称为安装孔22)、水量显示面板配置用的凹部23(以下,仅称为凹部23)、槽部24及开口部61等。

安装孔22沿着安装面2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而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2形成在与设置在正面构件12的背面的插入部36(参照图9)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将插入部36插入至安装孔22中,而将正面构件12支撑固定在本体部11上。另外,如后述那样,正面构件12通过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从下方朝上方滑动移动来安装。因此,安装孔22沿着伴随正面构件12的滑动的插入部36的移动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的形状。

凹部23形成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中。凹部23相对于安装面21朝背面侧凹陷几毫米左右。在正面构件12已被安装在本体部11上的状态下,水量显示面板13位于凹部23与正面构件12的背面之间。即,水量显示面板13的端部夹在凹部23与正面构件12的背面之间。

槽部24沿着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在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个。槽部24形成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附近。槽部24形成在与设置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的钩部42(参照图11)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如后述那样,水量显示面板13通过与正面构件12一同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从下方朝上方滑动移动来安装。因此,与安装孔22同样地,槽部24沿着伴随正面构件12的滑动的钩部42的移动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的形状。

开口部61沿着排出路径50的配置位置而形成。另外,开口部61形成在与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凹部23形成在开口部61的周围。如图2所示,在安装有水量显示面板13的状态下,开口部61的下方部分63未由水量显示面板13覆盖而露出。如此,开口部61沿着水量显示面板13的滑动方向(本体部11的上下方向),具有比水量显示面板13的尺寸还长的尺寸。通过此结构,当使水量显示面板13与正面构件12一同沿着安装面21滑动时,可使水量显示面板13在接近形成有凹部23的设置区域的状态下移动。

<正面构件的结构>

继而,对构成电热水瓶1的正面部分的正面构件12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8及图9中,表示正面构件12的外观。图8是从表面侧观察正面构件12的图。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正面构件12的图。

正面构件12是大致平面状的构件,但对应于排出口14的区域变成朝前方突出的形状。在正面构件12中,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中形成有第1开口部(面板配置孔)13a,在对应于排出口14的位置上形成有第2开口部14a。

第1开口部13a沿着正面构件12的一侧的端部(图8所示的例子中为右侧)而形成。第1开口部13a的大小比水量显示面板13的整体尺寸略小。由此,当已将正面构件12安装在本体部11上时,可在第1开口部13a的端部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的凹部23之间夹入水量显示面板13,并支撑水量显示面板13。

另外,第1开口部13a的大小比水量显示面板13的壁厚部41的大小略大。由此,当将水量显示面板13从正面构件12的背面侧嵌入第1开口部13a内时,可使壁厚部41从第1开口部13a朝前方突出而露出。

如图9所示,在正面构件12的背面形成有插入部36及肋部(突起部)37等。

插入部36以从背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插入部36沿着正面构件12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而形成有多个(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左右两侧各三个(合计六个))。另外,在正面构件12的背面的中央附近也形成有一个插入部36。各插入部36插入至形成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的各安装孔22中。另外,如图9所示,插入部36具有其前端朝上方弯曲的形状。由此,在将正面构件12安装在本体部11上后,可抑制插入至安装孔22中的插入部36从安装孔22中脱落。

肋部37形成在第1开口部13a的下端部的下方。肋部37以从正面构件12的背面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肋部37沿着安装正面构件12时的滑动方向(上下方向)而大致平行地设置。另外,肋部37的高度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地变高。即,肋部37朝向第1开口部13a侧具有上方的倾斜。

通过设置此种肋部37,当将水量显示面板13在已与正面构件12对位的状态下安装在本体部11上时,可抑制水量显示面板13相对于正面构件12发生位置偏移。即,当使正面构件12相对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朝上方滑动时,可通过肋部37将水量显示面板13推上去。由此,可使水量显示面板13与正面构件12的滑动移动适当地联动,并可相对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正确地安装正面构件12与水量显示面板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肋部37于形成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的开口部61的下方部分中,形成在如从左右两侧夹入开口部61的位置上。通过此结构,当从正面构件12的外部施加了压力时,可抑制水量显示面板13朝下方偏移。

另外,肋部3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9中所示的形状。肋部37只要是如从正面构件12的背面突出那样的形状即可。例如,作为其他形状,也可以是沿着第1开口部13a的下端部在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上延长的形状等。

<水量显示面板的结构>

继而,对水量显示面板13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0及图11中,表示水量显示面板13的外观。图10是从表面侧观察水量显示面板13的图。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水量显示面板13的图。另外,在图12中,表示配置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的水量刻度片19。

水量显示面板13主要具有:壁厚部41、钩部42、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3、下方支撑部44及空间保持用侧壁45等。

壁厚部41以朝水量显示面板13的表面侧隆起的方式形成。通过形成壁厚部41,水量显示面板13的表面除其外周部的附近以外,变成从平坦面隆起了一段的形状。另外,如图11所示,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41a变成大致平坦的形状。

钩部42在背面41a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各设置有一个。钩部42具有如从背面41a朝后方突出那样的形状,设置在与形成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的槽部24对应的位置上。

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3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上端部设置有两个。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3具有如从背面41a朝后方突出那样的形状。各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3设置在如从左右两侧夹入构成排出路径50的玻璃管51的上方的位置上。

下方支撑部44设置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下端部。在下方支撑部44中设置有两个从背面41a朝后方突出的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4a。与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3同样地,各玻璃管保持用突起44a设置在如从左右两侧夹入排出路径50的下方部分的位置上。

另外,下方支撑部44的横宽(左右方向的长度)以与形成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的开口部61的横宽一致的方式设定。由此,当将正面构件12安装在本体部11上时,下方支撑部44嵌入开口部61的下端部中(参照图4)。如图4所示,此时在开口部61的上方部分62中不存在水量显示面板13。

而且,若使正面构件12朝上方滑动,则水量显示面板13也配合其而朝上方滑动。由此,当正面构件12位于正规的安装位置上时,下方支撑部44从开口部61的下端部略微朝上方移动(参照图2)。如图2所示,此时在开口部61的下方部分63中不存在水量显示面板13。

空间保持用侧壁45沿着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41a的外周来设置。水量刻度片19配置在空间保持用侧壁45上。即,水量刻度片19的周围由空间保持用侧壁45保持,且配置在空间保持用侧壁45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具体而言,凹部23)之间。另外,在水量刻度片19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用的空白部48。此空白部48以与水量显示面板13的下方支撑部44对应的方式配置。

通过所述结构,在水量刻度片19与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41a之间形成空间。即,可避免水量刻度片19与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41a接触。此空间发挥作为隔热层的功能,因此排出路径50周围的热难以朝水量显示面板13中传达。因此,可抑制水量显示面板13因热的影响而变得白浊,并可抑制显示在水量刻度片19中的刻度的辨认性下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未设置水量刻度片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在水量显示面板13上印刷有水量刻度。

<关于正面构件的安装>

继而,一面参照图6及图7,一面对相对于本体部11安装正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13的程序进行说明。在图6中,表示将正面构件12安装在本体部11上之前的状态。在图7中,表示已将正面构件12安装在本体部11上的状态。

当将正面构件12安装在本体部11上时,首先将水量显示面板13嵌入正面构件12的第1开口部13a中。此时,水量显示面板13以壁厚部41从第1开口部13a中突出,下端部位于肋部37的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正面构件12进行对位。

而且,如图6所示,相对于本体部11,使正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13与从其正规的安装位置略微下方进行对位。此时,正面构件12的各插入部36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的各安装孔22的下端进行对位。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水量显示面板13的各钩部42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的各槽部24的下端进行对位。在图4中,表示此时的水量显示面板13在安装面21中的位置。

其后,使正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13朝上方(图4及图6中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滑动。由此,排出口14从第2开口部14a中突出。另外,正面构件12的各插入部36朝各安装孔22的上端移动。另外,水量显示面板13的各钩部42朝各槽部24的上端移动。在图2中,表示此时的水量显示面板13在安装面21中的位置。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1中,正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13通过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滑动来安装。在本体部11中的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中,沿着水量显示面板13的滑动方向而形成有具有比水量显示面板13的尺寸还长的尺寸的开口部61。

通过此结构,首先可使水量显示面板13与开口部61的下方部分63对位,其后与正面构件12联动来使水量显示面板13滑动,而朝开口部61的上方部分62中配置水量显示面板13。由此,可将水量显示面板13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另外,在现有的电热水瓶中,在设置水量显示面板的正面构件的开口部中,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水量显示面板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凸缘部113)。另一方面,在正面构件的背面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必须设置用于相对于本体部支撑固定正面构件的结构(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插入部36)。因此,在构造上难以将开口部配置在正面构件的端部。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瓶1中,相对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具体而言,与钩部42卡合的安装孔22)来安装水量显示面板13。因此,无需在正面构件12侧设置用于把持水量显示面板13的构造。由此,可使第1开口部13a靠近正面构件12的左右任一个端部来配置。因此,可从正面构件12的范围更大的区域中,自由地选择水量显示面板13的配置位置。

另外,在将水量显示面板13安装在正面构件12上的构造中,必须在从第1开口部13a中露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壁厚部41)的周围设置范围比较大的法兰部。相对于此,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本体部11侧安装水量显示面板13的结构中,壁厚部41的周围的薄壁部的区域只要由第1开口部13a的端部与本体部11的凹部23夹持便足够。因此,与现有的构造相比,在水量显示面板13中,可减小未从正面辨认的区域的尺寸。另外,也可使水量显示面板13中的从第1开口部13a中露出的面积扩大。

(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包括:正面构件12(表面构件),形成液体容器的表面的一部分;水量显示面板13(透明面板),配置在所述正面构件12上所形成的第1开口部13a(面板配置孔)中;以及本体部11,具有所述正面构件12及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安装面21。所述正面构件12及水量显示面板13在所述本体部11的所述安装面21上滑动来安装。而且,在所述本体部11中的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中,沿着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滑动方向而设置有具有比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尺寸还长的尺寸的开口部61。另外,在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中,也可以沿着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滑动方向而设置有凹部23。凹部23也可以在水量显示面板13的滑动方向上具有比水量显示面板13的尺寸还长的尺寸。

另外,在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优选为在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背面41a上设置有从此背面41a中突出的钩部42。另外,优选在所述本体部11的所述安装面21上,在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设置区域的端部形成有使所述钩部42插入的槽部24。而且,优选为当安装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时,所述钩部42在所述槽部24内移动。通过此结构,可将水量显示面板13支撑并固定在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上。因此,可抑制正面构件12的背面侧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在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优选为在所述正面构件12的背面,在所述开口部61的下端部的下方设置有肋部37(突起部),且当朝所述本体部11上安装所述正面构件12及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时,所述肋部37从下方支撑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根据此结构,可使水量显示面板13与正面构件12的滑动移动适当地联动。因此,在滑动移动时,可抑制由正面构件12与水量显示面板13的位置偏移所引起的水量显示面板13的损伤的产生。另外,可相对于本体部11的安装面21正确地安装水量显示面板13。

另外,在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中,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的端部也可以夹在所述本体部11的所述凹部23与所述正面构件12之间。

另外,在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在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与所述本体部11之间进而包括显示液体量的刻度的水量刻度片19(片构件)。而且,优选为在所述水量刻度片19与所述水量显示面板13之间形成有空间。根据此结构,空间发挥作为隔热层的作用,可使来自本体部11的热难以朝水量显示面板13中传递。因此,可使本体部11(特别是排出路径50)与水量显示面板13的距离变得比较短,而可抑制液体容器的大型化。

本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进行限制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非所述说明来表示,且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另外,将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互组合而获得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