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8857发布日期:2019-06-21 23:5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搬运仓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



背景技术:

各行业使用最广泛的零部件仓储运输装置主要有纸箱、木箱和仓储笼。其中纸箱和木箱仅适用于装运重量较轻的物品,且不利于重复利用;当物品重量较大时,通常会使用仓储笼,特别是可折叠仓储笼进行装运。现有的可折叠仓储笼是将钢丝点焊形成网面,再用铰接和连接销将各网面进行连接形成的,它的六个网面靠铰接环和连接销的互锁形成笼体。若铰接环直径偏大,笼体容易摇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差;铰接环直径偏小,网面无法折叠,不利于空置仓储笼的存放;并且这种装置四侧若承较大挤压力很容易变形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包括上翻板、插销、钢丝网、合页、下翻板、角钢、螺钉、底板、支脚、导槽、导杆套、工字导杆、卡销、上横梁、支撑梁和下横梁,所述下翻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并在底板的四角设置角钢,并在角钢上加工与下翻板配合的通孔,同时角钢通过螺钉连接底板,同时在角钢的下方设置支脚,所述上翻板设置在下翻板的上方,并在上翻板与下翻板的连接处设置合页,所述插销设置在上翻板和下翻板的上方,并在上横梁和支撑梁上设置与插销对应的销孔,同时在插销上设置卡销,所述下横梁设置在下翻板的两侧,并在角钢上加工与下横梁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撑梁设置在下横梁的上方和上横梁的下方,并在支撑梁和下横梁之间以及支撑梁和上横梁之间交错设置导杆套和工字导杆,同时在导杆套内设置与工字导杆配合的导槽,并且下方的导杆套与上方的工字导杆配合,上方的导杆套与下方的工字导杆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钉共16个,与底板的四角对应,设置在角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梁共四个,分两组设置在下翻板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网分别设置在上翻板、下翻板、底板、上横梁、导杆套与工字导杆和支撑梁组成的框架,以及支撑梁、下侧的导杆套与工字导杆和下横梁组成的框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脚共四个,并与角钢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采用角钢限制下翻板和侧面的导杆套与工字导杆的转角,同时由导杆套和工字导杆配合实现侧面框架的升降折叠,同时增加结构强度,保证侧向稳定,并采用上翻板和下翻板对折进行折叠,便于装卸货物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升降折叠式仓储笼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折叠式仓储笼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升降折叠式仓储笼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折叠式仓储笼中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折叠式仓储笼中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翻板1、插销2、钢丝网3、合页4、下翻板5、角钢6、螺钉7、底板8、支脚9、导槽10、导杆套11、工字导杆12、卡销13、上横梁14、支撑梁15和下横梁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升降折叠式仓储笼,包括上翻板1、插销2、钢丝网3、合页4、下翻板5、角钢6、螺钉7、底板8、支脚9、导槽10、导杆套11、工字导杆12、卡销13、上横梁14、支撑梁15和下横梁16,所述下翻板5设置在底板8的上方,并在底板8的四角设置角钢6,并在角钢6上加工与下翻板5配合的通孔,如此下翻板5可绕角钢6向内翻转折叠,同时由角钢6限制下翻板5的转角范围,同时对下翻板5进行支撑,保证装载货物时,下翻板5的稳定,同时角钢6通过螺钉7连接底板8,从而固定在底板8的四角位置,同时在角钢6的下方设置支脚9,所述上翻板1设置在下翻板5的上方,并在上翻板1与下翻板5的连接处设置合页4,如此,下翻板5向内翻转时,能够向外翻折上翻板1,从而将上翻板1和下翻板5折叠收起,所述插销2设置在上翻板1和下翻板5的上方,并在上横梁14和支撑梁15上设置与插销2对应的销孔,同时在插销2上设置卡销13,从而能够将上翻板1和上横梁14固定,同时将下翻板5和支撑梁15固定,所述下横梁16设置在下翻板5的两侧,并在角钢6上加工与下横梁16对应的通孔,从而固定下横梁16的同时,保证下横梁16能够绕角钢6进行翻转折叠,所述支撑梁15设置在下横梁16的上方和上横梁14的下方,并在支撑梁15和下横梁16之间以及支撑梁15和上横梁14之间交错设置导杆套11和工字导杆12,同时在导杆套11内设置与工字导杆12配合的导槽10,并且下方的导杆套11与上方的工字导杆12配合,上方的导杆套11与下方的工字导杆12配合,并由支撑梁15保证导杆套11和工字导杆12的稳定。

所述螺钉7共16个,与底板8的四角对应,设置在角钢6上。

所述支撑梁15共四个,分两组设置在下翻板5的两侧。

所述钢丝网3分别设置在上翻板1、下翻板5、底板8、上横梁14、导杆套11与工字导杆12和支撑梁15组成的框架,以及支撑梁15、下侧的导杆套11与工字导杆12和下横梁16组成的框架上。

所述支脚9共四个,并与角钢6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收起时,接触插销2与卡销13的配合,并对折上翻板1和下翻板5,同时将两侧下翻板5绕角钢6翻转,并与底板8叠合,同时通过导杆套11和工字导杆12的配合,向下移动上横梁14,并绕角钢6翻转下横梁16,从而将侧边框架折叠,更加方便。

使用时,将两侧支撑梁15、下侧的导杆套11与工字导杆12和下横梁16组成的框架向外翻转,并翻转下翻板5,通过插销2固定两侧的框架,当需要装载更多货物时,向上抽拉上横梁14,并翻转上翻板1,同时通过上翻板1两侧的插销固定上横梁14,卸货时,解除一侧的上翻板1上的插销2,并向外翻折上翻板1,即可更加方便的卸货,效率更高。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