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垃圾袋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4941发布日期:2019-07-24 10:0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垃圾袋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垃圾袋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清创缝合是外科急诊常见手术操作,对于下肢或者全身性的创伤,通常在手术床上进行;对于上肢或上半身的创伤,一般在急诊室或急诊大厅设置的清创缝合工作台上进行。在施行上肢清创、缝合手术操作时,通常需要一个支撑台面,以方便医生进行清创或缝合操作;另需要提供一个用于放置清创液体、无菌包和手术器械的台面或位置,以便医生就近使用,提高效率;为卫生因素考虑,还需提供一个清洗区,以便在此处进行清洗并收集废液和其它废弃物,以免污染。实践中一般是在急诊大厅设置固定台位或者设置可以移动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并按需将固定台位或清创缝合工作台进行分区,以便利使用。

但是由于急诊科室的工作特性,病患情况复杂,人流量较大,医疗辅助设备也种类繁多,在工作繁忙时,设置了固定分区的清创缝合工作台体积较大,与固定台位一样经常干扰其它急诊工作的进行。为解决此问题,专利文献CN207400803U提供了一种医用外科清创缝合车,包括车架,车架的上部设置有缝合台面,车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清创台结构,车架内具有供清创台结构转入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上部设置有缝合台面,车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清创台结构,车架内具有供清创台结构转入的空间,将缝合装置和清创台装置整合在了一起,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上进行清创和缝合,可以节省医疗工作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清创台结构是转动装配在车架的一端的,并且车架内具有供清创台结构转入的空间,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清创台结构收入车架内,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

该医用外科清创缝合车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清创台结构收入车架内,从而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避免影响其它急诊工作的进行。但是其将两个移动部件直接连接在一起,虽然可以将其中一个转入另一个之内以节约空间,但由于两套车轮的各自独立性,在整体移动时常会造成干涉,造成移动路线的不可控,易于人流和其它设备产生干涉。另外,该方案未能提供用于放置清创液体、无菌包和手术器械的台面或位置,不便于医生操作使用。其滑轨上配置的器件不全是常用器械、材料,而许多常用、常换的器械材料还需要从另外配置的装备中取用,使用不便。

总体来说,随着医院急诊工作的规范化和急诊大厅的全科化发展,需要一种全新的清创缝合工作台,以满足急诊大厅的实际需要。适用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合适的分区,至少包括器械材料区、清创缝合区和清洗区,所述器械材料区用于放置每次清创缝合手术时领用的器械材料,避免医生或护士在术中还需另外取用材料;所述清创缝合区应提供坚固台面,以便医生实施手术;所述清洗区能与清创缝合区配合,便利医生对患者上肢进行清洗。

2、具有可调整性,在使用时能够迅速提供足够的分区空间,在不使用时能够迅速收拢,并可移动,以减少空间占用,为急诊大厅的人流和其它医疗处置留出空间。

3、展开使用和收拢转移便利、快速,不需医疗人员进行过多操作。

4、不管处于何种状态,工作台结构均能保持稳定可靠。

5、清洗区具有适宜的收纳装置,在进行清创时能够收纳废弃物,在不需要使用时能提供封闭功能,以免污染,在垃圾量较少但业务繁忙时也不需反复送出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垃圾袋封口装置,能够配合可调整工作形态的工作台,在进行清创时能够收纳废弃物,在不需要使用时能提供封闭功能,以免污染,在垃圾量较少但业务繁忙时也不需反复送出垃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垃圾袋封口装置,设置于清创缝合工作台的台架与设于台架内的垃圾桶之间,包括设置在台架上的上锁口弹性片以及设置在垃圾桶顶部的下锁口弹性片,所述上锁口弹性片设有向上方并向台架内部卷曲的上锁口部,所述下锁口弹性片设有向下方并向台架外部卷曲的下锁口部,所述上锁口部最低点的高度低于所述下锁口部最高点的高度。

所述上锁口部和下锁口部用于分别挂系垃圾袋的两侧边缘,在垃圾桶被推入台架内部时,上锁口弹性片和下锁口弹性片合拢,由于上锁口部和下锁口部具有弹性并且高度不同,两者相互压紧,从而将垃圾袋的两侧边缘压紧,垃圾袋的其余边缘也被折叠压紧在一起,可以封住垃圾袋的口部。在垃圾桶从台架内推出时,上锁口部和下锁口部克服弹性相互分离,垃圾袋的一侧边缘随下锁口弹性片远离台架,而另一侧边缘则被上锁口弹性片拉住,从而将垃圾袋张开,以便收纳废弃物。通过以上设置,使清洗区具有适宜的收纳装置,在进行清创时能够收纳废弃物,在不需要使用时能提供封闭功能,以免污染,在垃圾量较少但业务繁忙时也不需反复送出垃圾。结构简洁可靠,开闭速度快,密封性好。

所述台架内设有封口支承板,所述上锁口弹性片固定于所述封口支承板下方。

所述下锁口弹性片与垃圾桶的外侧边缘及其临近的两个侧边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设有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内侧分别设有一组固定板,侧板和固定板的底端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侧板和固定板的顶端分别与台架顶部的清创缝合台面固定连接;台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竖杆将清创缝合台面和底板分别与侧板及固定板固定连接;台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台板固定板和第二台板固定板,分别通过铰链机构安装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第一台板固定板和第二台板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及固定板固定连接。

台架的一端铰接设置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台架内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第二滑槽内还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台架内设置的垃圾桶。

所述封口支承板的上部与第一滑槽连接,封口支承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连接。

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滑槽固定板,所述滑槽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及固定板固定连接,其中,垃圾桶所在端的滑槽固定板为分体结构,以留出供垃圾桶进出的空间。在第一台板固定板和第二台板固定板所在的一端,在不影响其它机构运动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台板固定板或第二台板固定板与滑槽固定板一体设置。

通过以上设置,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台台架结构,能够有效支撑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以及垃圾桶,在展开和收拢时均能保证稳定可靠。另外,通过各板件和杆件的配合,在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留出了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以及垃圾桶的充分活动空间,保障展开和收拢的可调整性。各板件/杆件间可以采取螺钉或铆接或压接或注塑或者其它可行的连接方式,板件之间可以堆叠连接,也可以嵌入连接,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小块后再连接为不同的部件,现有技术中可以采取的连接手段很多,本申请不再赘述,本申请附图中的连接仅为披露示意。

所述固定板包括上下两块长板,下面的长板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上方的长板顶端与清创缝合台面固定连接。两块长板之间留出供第三连杆与垃圾桶的侧壁铰接连接机构活动的空间,有利于垃圾桶的放置和容积的扩大;还留出了两侧的驱动机构同步联动机构的安装和活动空间,确保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以及垃圾桶活动时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所述垃圾桶的底部和/或侧面通过滑轨固定在底板和/或固定板上。所述滑轨可以采用常见的抽屉导轨或抽屉滑轨,既能将垃圾桶固定,在第三连杆受第三滑块驱动带动垃圾桶移动时,可以保证垃圾桶移出或移入的平稳性。

所述第二滑槽的右端即垃圾桶所在端倾斜设置,其外端的高度高于其内端的高度。利于垃圾桶始终具有一定的向内滑动的重力分力,防止垃圾桶向外脱出、掉落,在解除锁止装置后,垃圾桶也更便于收入台架内部。

在采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垃圾袋封口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适宜的收纳装置,在进行清创时能够收纳废弃物,在不需要使用时能提供封闭功能,以免污染,在垃圾量较少但业务繁忙时也不需反复送出垃圾。

2)结构简洁可靠,开闭速度快,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在收拢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其中踏板部分增加局部剖以展示踏板及脚踏豁口;

图4为图2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在展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在展开状态时的外观视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台架1 第一滑块210 踏板移动槽601

清创缝合台面10 第二滑槽22 踏板连接件602

底板101 第二滑块220 第一牵引绳61

侧板102 第三滑块221 第二牵引绳62

脚踏豁口1020 驱动机构3 第三牵引绳63

固定板103 驱动主杆30 锁止机构7

竖杆104 上导向座301 锁舌71

第一台板固定板105 下导向座302 锁销72

第二台板固定板106 丝杆同步杆309 锁销槽720

滑槽固定板107 驱动齿轮31 锁止弹簧73

第一台板11 联动带轮32 垃圾袋封口装置8

第一连杆110 垃圾桶4 垃圾袋80

第二台板12 第三连杆41 上锁口弹性片81

第二连杆120 第一转向轮51 上锁口部810

移动轮19 第二转向轮52 下锁口弹性片82

滑块导槽200 第三转向轮53 下锁口部820

滑块轴201 第一导向轮55 封口支承板84

第一滑槽21 踏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同时,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具有台架1,所述台架1的顶部设有清创缝合台面10,台架1的一端铰接设置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台架1内分别设有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分别设有第一滑块210和第二滑块220,第一台板11通过第一连杆110与第一滑块210铰接,第二台板12通过第二连杆120与第二滑块220铰接;台架1内还设有驱动第一滑块210和第二滑块220分别沿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移动以推动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翻转的驱动机构3;所述台架1内还设有垃圾桶4,所述垃圾桶4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杆41,第二滑槽22内还设有第三滑块221,所述第三连杆41与第三滑块221铰接,第三滑块221与驱动机构3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第一滑块210、第二滑块220和第三滑块221从而经传动构件升起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并推出垃圾桶4,从而将清创缝合工作台展开为工作使用状态,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用作器械材料区,清创缝合台面10用作清创缝合区,垃圾桶4所在区域用作清洗区。展开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的自锁机构或另行设置的锁止机构例如在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下方设置可取下的止推杆,确保第一台板11、第二台板12、垃圾桶4保持在所需位置。在使用完毕后,解除锁止机构,倚靠驱动机构3的反向驱动或者倚靠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的自重下落,使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回落至台架1的侧面,并带动垃圾桶4回退至台架1内部,从而收拢清创缝合工作台。

根据本申请的清创缝合工作台,具有合适的器械材料区、清创缝合区和清洗区,所述器械材料区用于放置每次清创缝合手术时领用的器械材料,避免医生或护士在术中还需另外取用材料;所述清创缝合区应提供坚固台面,以便医生实施手术;所述清洗区能与清创缝合区配合,便利医生对患者上肢进行清洗。同时具有可调整性,在使用时能够迅速提供足够的分区空间,在不使用时能够迅速收拢,并可移动,以减少空间占用,为急诊大厅的人流和其它医疗处置留出空间。

所述清创缝合台面10用于供医生实施清创或缝合手术操作,其上在使用时可以铺设无菌布以确保卫生。所述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用于分区放置清创液体和缝合手术器械及材料,一方面避免错用,也可以将较重的液体材料放置于稍低些的第二台板12上,防止碰撞滑落意外。在使用时,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滑块210和第二滑块220分别沿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移动,推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向前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翻转至水平状态以放置医疗器械材料。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翻转至水平状态后受台架1侧面阻挡而保持水平,不会过度翻转。与可以通过连杆长度和滑块行程的配合设计,确保其运动精度。

所述驱动机构3设于所述第一滑槽21和/或第二滑槽22中部,第一滑块210和第二滑块220以及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设置于驱动机构3的一侧,第三滑块221及第三连杆41与垃圾桶4的侧壁铰接部设置于驱动机构3的另一侧。避免部件间的传动干扰,并且有利于第一台板11/第二台板12与垃圾桶4分别向两端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1设有底板101和两个侧板102,两个侧板102内侧分别设有一组固定板103,侧板102和固定板103的底端分别与底板101固定连接,侧板102和固定板103的顶端分别与清创缝合台面10固定连接;台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竖杆104将清创缝合台面10和底板101分别与侧板102及固定板103固定连接;台架1的一端设有第一台板固定板105和第二台板固定板106,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的铰链机构,第一台板固定板105和第二台板固定板106的两端分别与侧板102及固定板103固定连接,通过分设第一台板固定板105和第二台板固定板106,可以给第一连杆110及第二连杆120留出充分活动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滑槽固定板107,所述滑槽固定板107的两端分别与侧板102及固定板103固定连接,其中,垃圾桶4所在端的滑槽固定板107为分体结构,以留出供垃圾桶4进出的空间。在第一台板固定板105和第二台板固定板106所在的一端,在不影响其它机构运动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台板固定板105或第二台板固定板106与滑槽固定板107一体设置。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台台架结构,能够有效支撑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以及垃圾桶4,在展开和收拢时均能保证稳定可靠。另外,通过各板件和杆件的配合,在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留出了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以及垃圾桶4的充分活动空间,保障展开和收拢的可调整性。各板件/杆件间可以采取螺钉或铆接或压接或注塑或者其它可行的连接方式,板件之间可以堆叠连接,也可以嵌入连接,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小块后再连接为不同的部件,现有技术中可以采取的连接手段很多,本申请不再赘述,本申请附图中的连接仅为披露示意。

所述固定板103包括上下两块长板,下面的长板底端与底板101固定连接,上方的长板顶端与清创缝合台面10固定连接。两块长板之间留出供第三连杆41与垃圾桶4的侧壁铰接连接机构活动的空间,有利于垃圾桶4的放置和容积的扩大;还留出了两侧的驱动机构3同步联动机构的安装和活动空间,确保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以及垃圾桶4活动时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所述垃圾桶4的底部和/或侧面通过滑轨固定在底板101和/或固定板103上。所述滑轨可以采用常见的抽屉导轨或抽屉滑轨,既能将垃圾桶4固定,在第三连杆41受第三滑块221驱动带动垃圾桶4移动时,可以保证垃圾桶4移出或移入的平稳性。

所述第二滑槽22的右端即垃圾桶4所在端倾斜设置,其外端的高度高于其内端的高度。利于垃圾桶4始终具有一定的向内滑动的重力分力,防止垃圾桶4向外脱出、掉落,在解除锁止装置后,垃圾桶4也更便于收入台架1内部。

所述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为U型槽体,其侧边设有滑块导槽200;所述第一滑块210、第二滑块220和第三滑块221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块轴201,所述滑块轴201设置在所述滑块导槽200内。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驱动机构3为气动推杆/液压推杆/丝杆电机/直线电机/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可以采用上述机构中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通过其安装位置和传动方向的设计将第一台板11及第二台板12和垃圾桶4向所需的方向推动/带动。

作为本申请所重点介绍的一种成本低、噪音低、无需外接任何动力源并且操作使用简便的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一设有齿条的驱动主杆30以及一驱动齿轮31,所述驱动主杆30上的齿条与驱动齿轮31啮合,所述驱动齿轮31设有一联动带轮32;所述第一滑槽21上方设有第一转向轮51和第一导向轮55,所述第二滑槽22上方设有第二转向轮52及第三转向轮53;所述联动带轮32上连接设置第一牵引绳61、第二牵引绳62以及第三牵引绳63,所述第一牵引绳61经第一导向轮55并绕第一转向轮51后与第一滑块210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62绕第二转向轮52后与第二滑块220连接,所述第三牵引绳63绕第三转向轮53后与第三滑块221连接;所述驱动主杆30上设有踏板60。通过踩踏踏板60带动驱动主杆30下降,驱动主杆30带动驱动齿轮31旋转,与驱动齿轮31固定连接的联动带轮32转动,第一牵引绳61、第二牵引绳62以及第三牵引绳63绕联动带轮32转动收卷,从而向不同的方向拉动第一滑块210、第二滑块220及第三滑块221,进而向上举起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并在另一方向上将垃圾桶4推出。通过一个踩踏动作,即可同时展开第一台板11和第二台板12并推出垃圾桶4,快速形成所需的器械材料区、清创缝合区和清洗区,减轻医生或护士的工作量,减少工作台准备时间,提高处置效率,尤其适用于急诊大厅的快节奏繁忙工作环境。由于所需带动的台板及垃圾桶重量相对人体脚踩力量而言较小,因此不会造成使用困难。踏板60或驱动主杆30可以另行设置锁止机构,在各部件运动就位后,锁定并保持所需位置,使用结束后,可以解除锁止,通过台板的自重下落,带动驱动机构3复位。

所述驱动机构3设有上导向座301和下导向座302,所述驱动主杆3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导向座301和下导向座302中设置的导向孔内。用于定位和引导驱动主杆30的运动。

所述上导向座301设置在第一滑槽21的中部,所述下导向座302设置在第二滑槽22的中部。上导向座301可以与第一滑槽21一体或分体连接设置,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或圆柱形。下导向座302的设置与此类同。

所述上导向座301和/或下导向座302分别与侧板102及固定板103连接固定。可以设置稍宽些的上导向座301和下导向座302,以其两端分别与侧板102及固定板103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例如连接轴或其它可行的连接方式。增强上导向座301和下导向座302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驱动主杆30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

所述下导向座302上开设有踏板移动槽601,驱动主杆30上设有踏板连接件602,所述踏板60通过踏板连接件602固定在驱动主杆30上,踏板连接件602穿过所述踏板移动槽601并可在踏板移动槽内移动。可以引导踩踏方向,避免踏板施力方向歪斜,合理分配踩踏力。

所述下导向座302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驱动主杆30的底端以及下导向座302的底部抵接。提供踩踏时的缓冲,使运动平稳,并减少冲击噪音。

所述下导向座302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101上。由于下导向座302主要承受踩踏冲击力,因此从多处进行加强,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3共设置两组,分别设置于两侧的侧板102和固定板103之间。对称踏板,两侧均可操作,提供使用时的便利。

特别地,所述两组驱动机构3的驱动主杆30之间连接设置丝杆同步杆309。通过设置丝杆同步机构,利于保持平衡,不需两边同时踩踏。尽管只踩踏一边也能实现台板和垃圾桶的运动,但因为受力不太平衡,长期反复使用可能造成装置受损,通过同步机构可以使两侧受力保持平衡。从另一角度考虑,也可以只设置一组驱动机构3,也可以将一组驱动机构3直接设置于台架1的中部,距两侧距离相近,并在两侧分别设置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同步杆309在两个驱动主杆30之间共设置两处,分别位于驱动主杆30的上下端。通过多处设置,确保同步机构的刚性。具体而言,所述丝杆同步杆309在两个驱动主杆30之间共设置两处,其中一个丝杆同步杆309设置于上导向座301下方,另一个丝杆同步杆309设置于驱动齿轮31和下导向座302之间。通过具体位置的设置,确保既提供同步功能的同时,也能提供给各个牵引绳的活动空间,并避免同步机构与驱动主杆30的运动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轮51、第一导向轮55、第二转向轮52及第三转向轮53分别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承装置安装在侧板102和/或固定板103上。

所述驱动齿轮31及其联动带轮32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承装置安装在侧板102和/或固定板103上。

在所述固定板103采用上下两块长板这类的分体结构时,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承装置可以设为在高度方向较长,以便可以与固定板103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单边支承,即只在侧板102上连接所述支承装置,或者将固定板103侧的支承装置避开导向轮等零件后再固定安装在侧板102上。

下面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所述侧板102上设有脚踏豁口1020,所述踏板60设置于所述脚踏豁口1020中。通过设置脚踏豁口1020,可以给踩踏踏板60留出脚踏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踏板60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台架1内部,而不需要穿过侧板102伸出工作台外,使工作台整体无向外伸出的零部件,不管是展开使用还是收拢放置时,其外部均为平滑状态,无突出部件,防止磕碰、绊倒等意外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尤其在急诊大厅这种快节奏的复杂环境中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也能减少占用空间。

所述脚踏豁口1020处的侧板102上设有锁止机构7,所述锁止机构7包括锁舌71、锁销72和锁止弹簧73,所述锁销72设置在锁舌71上,锁舌71安装在侧板102上所设的槽孔或者安装在侧板102上的锁止座所设的槽孔中,锁止弹簧73安装在所述槽孔内并与槽孔底部及锁舌71根部分别抵接。

所述侧板102上所设的槽孔或者安装在侧板102上的锁止座所设的槽孔侧壁上设有锁销槽720,所述锁销72设置在所述锁销槽720内。

通过设置锁止机构7,在踩踏踏板60至锁舌71处时,推动锁舌71向内收缩,踏板60通过锁舌71处后,锁舌71在锁止弹簧73的作用下回弹至踏板60上方,从而限制踏板60上升,锁定了踏板60及驱动主杆30的位置,也就锁定了受驱动机构3驱动的部件的位置。在解除锁定时,拉动/拨动锁销72,将锁舌71拉回侧板102上所设的槽孔或者安装在侧板102上的锁止座所设的槽孔中,即可放开踏板60,使驱动机构3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回位。

为操作方便,锁止可靠,在所述踏板60两侧的侧板102上分别设置一组锁止机构7。

下面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垃圾桶4和台架1之间设有垃圾袋封口装置8,所述垃圾袋封口装置8包括设置在台架1上的上锁口弹性片81以及设置在垃圾桶4顶部的下锁口弹性片82,所述上锁口弹性片81设有向上方并向台架1内部卷曲的上锁口部810,所述下锁口弹性片82设有向下方并向台架1外部卷曲的下锁口部820,所述上锁口部810最低点的高度低于所述下锁口部820最高点的高度。

所述台架1内设有封口支承板84,所述上锁口弹性片81固定于所述封口支承板84下方。所述封口支承板84的上部与第一滑槽21连接,封口支承板84的两端分别与侧板102连接。所述下锁口弹性片82与垃圾桶4的外侧边缘及其临近的两个侧边缘固定连接。

所述上锁口部810和下锁口部820用于分别挂系垃圾袋80的两侧边缘,在垃圾桶4被推入台架1内部时,上锁口弹性片81和下锁口弹性片82合拢,由于上锁口部810和下锁口部820具有弹性并且高度不同,两者相互压紧,从而将垃圾袋80的两侧边缘压紧,垃圾袋80的其余边缘也被折叠压紧在一起,可以封住垃圾袋80的口部。在垃圾桶4从台架1内推出时,上锁口部810和下锁口部820克服弹性相互分离,垃圾袋80的一侧边缘随下锁口弹性片82远离台架1,而另一侧边缘则被上锁口弹性片81拉住,从而将垃圾袋80张开,以便收纳废弃物。通过以上设置,使清洗区具有适宜的收纳装置,在进行清创时能够收纳废弃物,在不需要使用时能提供封闭功能,以免污染,在垃圾量较少但业务繁忙时也不需反复送出垃圾。结构简洁可靠,开闭速度快,密封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1底部设有移动轮19。所述移动轮19可以采用常见的定向轮和/或万向轮,固定在台架1底部即可。在移动时,由于所有部件均设置在台架1上,只有台架1具有车轮系统,不会产生多组车轮之间的路线干涉。

本申请所述的“上”、“下”或者“上方”、“下方”以及类似用语是以正常使用的放置状态而言的相对上下关系,亦即本申请附图所大致展示的上下关系。在放置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翻转时,相应的位置关系也应随之转换以理解或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