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耐腐蚀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6974发布日期:2019-08-16 22:3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耐腐蚀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强耐腐蚀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强耐腐蚀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桥架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的起重机,又称天车。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车沿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构成一矩形的工作范围,就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这种起重机广泛用在室内外仓库、厂房、石材加工、码头和露天贮料场等处。

由于桥式起重机使用的广泛性,其应用的领域涉及含有酸、碱以及盐雾等含有强腐蚀物质的恶劣工作环境。然而目前的起重机金属结构耐腐蚀性能较差,为了应对强腐蚀环境往往增加金属结构的厚度,这导致了起重机结构的笨重,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在强腐蚀环境下,如何提高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抗腐蚀性能,降低起重机的能耗,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现有的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防腐蚀技术有:电镀锌、热浸锌、机械镀锌、真空镀锌及油漆涂装防腐蚀等,但这些技术都存在防腐蚀时间短、不耐酸碱、耐盐雾腐蚀性能差、加工过程存在毒性等缺点。同时,目前的强耐腐蚀起重机都无法得知其起吊的物品是否超载,存在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耐腐蚀起重机,其具有较好的防腐蚀和安全使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耐腐蚀起重机,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连接安装有横梁,在横梁中配合安装起重小车,起重小车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横梁中往复移动,还包括超载限制器和报警器,所述超载限制器安装在起重小车上,当起重小车所起吊的物品重量超出超载限制器的限值时,报警器则发出报警信息;在所述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小车缓冲器,在所述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以及横梁的表面均设置有聚脲涂层。

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所述超载限制器为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强耐腐蚀起重机不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具有较好的防腐蚀和安全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耐腐蚀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撑架;2、右支撑架;3、横梁;4、起重小车;5、超载限制器;6、报警器;7、小车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强耐腐蚀起重机,包括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在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之间连接安装有横梁3,在横梁3中配合安装起重小车4,起重小4车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横梁3中往复移动。

为了保证起重小车所起吊的物品重量没有超出其起吊的范围,本强耐腐蚀起重机还包括超载限制器5和报警器6,该超载限制器5安装在起重小车4上,当起重小车4所起吊的物品重量超出超载限制器5的限值时,报警器6则发出报警信息,如此,通过报警器6所发出的报警信息,操作人员即可以得知起重小车所起到物品的重量是否超出极限,从而可以保证使用的安全。另外,为了防止起重小车在横梁中过渡移动,造成碰撞,在横梁的两端还安装有小车缓冲器7。同时,为了提高强耐腐蚀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抗腐蚀性,该左支撑架1、右支撑架2以及横梁3的表面均设置有现有的聚脲涂层,聚脲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从而可以在不增加金属厚度的情况下,保证其抗腐蚀的性能,从而可以使的起重机能适用于化工行业、石材加工、海运码头等含有强酸、强碱及盐雾等强腐蚀物质的恶劣工作环境。同时,在覆盖了聚脲涂层后,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韧性有所提高,改善起重机工作时的受力状况,提高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能。

由于聚脲涂料具有快速成膜、高粘度、几乎不流动等特性,因此在喷涂成膜过程中对金属母材的润湿性和渗透性能就显得相当差,这也就对钢材的表面处理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获得良好的聚脲涂层,必须对工件或试样表面进行正确恰当的预前处理。其处理工艺如下:砂纸打磨→表面清洗除油除锈→喷砂处理→酒精清洗、吹干。

由此可知,本强耐腐蚀起重机不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具有较好的防腐蚀和安全使用性。

具体地,上述的报警器6为声光报警器,以便于更好地提醒操作人员,而上述的超载限制器5则为现有常规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起重小车4的牵引钢缆中。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