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疏通车罐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4394发布日期:2019-07-19 22:3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道疏通车罐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疏通车罐体,属于罐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下水道疏通车外形的整洁和美观。然而,现阶段国内研制生产的下水道疏通车普遍采用圆形罐体结构。该类车辆外形前后不统一,且昂贵的疏通设备暴露在外面,降低了使用寿命。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中大型疏通车由于技术的限制,仍然采用圆形罐体,而小型疏通车已经陆续有方形罐体出现。但目前市场上的方形罐体有着几个局限性:1.只能通过下方消防接头进水,不能满足加水口的多样性需求;2.方形罐体使用寿命低,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漏水现象;3.相比圆形罐体,方形罐体结构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下水道疏通车罐体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水道疏通车罐体,包括底架、下底板、上封板、人孔加水口、防荡板、人形孔、过滤网、进水管、通气管、加强板;底架与下底板焊接于加强板两侧,上封板与下底板焊接形成罐体的轮廓,下底板与上封板均为折弯U型结构;下底板的前、后面均为冲压凸面结构;防荡板的两端与罐体上下面焊接,进水管的两端与罐体上下面焊接,进水管的上端压盖于活动式的过滤网之上,过滤网可拆卸,并能够通过压紧人孔加水口的人孔盖进行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通气管的两端均与罐体上下面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加强板的首端和尾端制有折弯边以保护罐体前后面的棱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罐体具有结构刚度高、过滤网易拆卸的特点,同时通过改进防荡板的结构以及进水管和通气管的布置以增强罐体的适用性;另外罐体前后面采用冲压凸面结构,使得整体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具有整体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形孔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底架、2-下底板、3-上封板、4-人孔加水口、5-防荡板、6-人形孔、7-过滤网、8-进水管、9-通气口、1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

如图1所示,该图为罐体的截面图,本实施例的罐体包括:底架、下底板、上封板、人孔加水口、防荡板、人形孔、过滤网、进水管、通气管、加强板。底架与下底板焊接于加强板两侧,上封板与下底板焊接形成罐体的轮廓,下底板与上封板均为折弯U型结构;下底板的前、后面均为冲压凸面结构;防荡板的两端与罐体上下面焊接,进水管的两端与罐体上下面焊接,进水管的上端压盖于活动式的过滤网之上,过滤网可拆卸,并能够通过压紧人孔加水口的人孔盖进行固定。

通气管的两端均与罐体上下面焊接。

加强板的首端和尾端制有折弯边以保护罐体前后面的棱边。

如图2所示,该图为人形孔截面图,通过压紧人孔盖固定过滤网,防止其上下晃动。

如图3所示,该图为罐体底架局部图,在焊接下底板和底架时,中间焊接一层加强板,且其首尾折弯,利于保护罐体角边,以防止泄漏。

如图4所示,该图为罐体俯视图,进水管与底部消防水管接头相连;人孔进水口为普通水管上加水时的接口;滤网可有效过滤掉加水过程中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