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钢筋形变的钢筋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5926发布日期:2019-07-10 10: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钢筋形变的钢筋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品钢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钢筋形变的钢筋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加工制造行业,可以根据工人们的需求不同,选择具有不同性能的钢筋来进行加工。

现有的钢筋上料设备包括底座、中心轴和支撑板,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减重方孔,中心轴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在中心轴的最上端设置有倒角,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圆形支撑板,支撑板套接在中心轴的周面,在支撑板的上表面竖直连接有过线板,过线板可以围绕中心轴的轴线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过线板开设有过线孔,钢筋卷材在中心轴的导向作用下,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钢筋卷材的首端穿过过线板的过线孔连接到钢筋的加工设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钢筋的加工过程中对钢筋进行取材时,通过加工设备上的拉力,带动钢筋卷材放卷,在此过程中,钢筋容易缠绕在上料装置的中心轴上,增大钢筋卷材在放卷时实际承受的拉力,这样容易导致钢筋在加工之前已经变形,降低产品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钢筋形变的钢筋上料装置,解决了钢筋容易在开卷时发生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止钢筋形变的钢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在支撑杆上方倾斜设置,钢筋卷材套设在缓冲组件上方,当上料装置在上料的过程中,缓冲组件相对于支撑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缓冲组件倾斜设置,所以在加工设备的拉力作用下,钢筋卷材靠近首端的卷材会沿缓冲组件滑动,使钢筋卷材从支撑杆最底端到缓冲组件远离支撑板端头上的分布由密集到稀疏,这样便减小了钢筋实际收到的拉力,解决了钢筋卷材加工前发生变形的问题,保证了钢筋类产品的精度。

较佳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有套杆、伸缩杆和限位螺栓,套杆为中空结构,套杆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伸缩杆插接在套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在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方向垂直于套杆的轴线并且倾斜向下,螺纹孔里边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钢筋卷材从支撑杆最底端到缓冲组件远离支撑板端头上的分布由密集到稀疏,当钢筋卷材剩余比较多的时候,可以将伸缩杆从套杆中拉出,增加缓冲组件的长度,使钢筋卷材分布的更加分散,相反,钢筋卷材剩余较少时,缩短伸缩杆的伸出长度,限位螺栓可以在伸缩杆伸出的任意长度下抵紧伸缩杆,限制伸缩杆滑动。

较佳的,所述缓冲组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若缓冲组件与支撑杆固定角度倾斜设置,钢筋卷材从支撑杆最底端到缓冲组件远离支撑板端头上的分布由密集到稀疏,可以使钢筋卷材放卷更加容易,防止钢筋卷材变形。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凹槽,缓冲组件铰接在支撑杆的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钢筋卷材从支撑杆最底端到缓冲组件远离支撑板端头上的分布由密集到稀疏,对于不同的钢筋加工设备,工作台的高度存在高度差,可以调节缓冲组件的倾斜角度,来使上料装置上料更便捷。

较佳的,支撑杆与缓冲组件之间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套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缸作为驱动,来调节缓冲组件的倾斜角度,到达一定角度时,气缸作为缓冲组件的支撑,防止缓冲组件在钢筋卷材的重力下向下摆动。

较佳的,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设置有带有脚刹的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钢筋卷材的上料装置距离加工设备距离较远时,设置万向轮可以使上料装置的位置移动更加便利,脚刹可以使上料装置在任意位置固定在地面上方。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在支撑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杆,在底座短边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板,支撑杆和辅助杆的两端分别于连接板和底座的长边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钢筋卷材固定在支撑杆和缓冲组件上方,支撑杆两侧的辅助支撑可以使钢筋卷材放卷时更加稳定,防止钢筋卷材发生侧翻。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以及缓冲组件的周面设置有防磨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防磨垫可以减少钢筋卷材在支撑杆和缓冲组件上滑动时的磨碎,保证钢筋卷材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缓冲组件,使钢筋卷材放卷更加容易,防止钢筋卷材在加工设备的拉力作用下的变形,保证了钢筋产品的精度;

2、通过设置气缸,也使该加工装置适应更多了钢筋加工设备,而且不会影响钢筋卷材的放卷,保证了加工前钢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料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中,1、底座;11、万向轮;12、连接板;2、支撑组件;21、支撑杆;22、辅助杆;23、凹槽;24、铰接轴;3、缓冲组件;31、套杆;32、伸缩杆;33、限位螺栓;4、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钢筋形变的钢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组件2和缓冲组件3,支撑组件2倾斜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缓冲组件3倾斜设置在支撑组件2的上方,钢筋卷材套设在支撑组件2和缓冲组件3的上方,钢筋卷材的首端连接到加工设备,加工设备进行取材时,缓冲组件3可以使钢筋卷材分布的更加分散,使钢筋卷材更容易放卷,防止钢筋变形。

参照图1,底座1是由四根方杆首尾固定连接而成,其形状为梯形,为了方便钢筋上料装置的移动,在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有四个带有脚刹的万向轮11,万向轮11分别固定在底座1方杆连接处。

参照图1,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杆21和辅助杆22,支撑杆21在底座1的中线上方倾斜设置,支撑杆21较低的一端与底座1的长边固定,底座1短边上表面固设有连接板12,支撑杆21较高的一端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支撑杆21截面为长方形,辅助杆22对称分布在支撑杆21的两侧,辅助杆22在底座1上方倾斜设置,辅助杆较高的一端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长边的上表面,而且固定点在靠近底座1方杆连接处的位置,其截面为圆形,在支撑杆21和辅助杆22的周面设置有防磨层。钢筋卷材放置在支撑杆21上方时,辅助杆22可以防止钢筋卷材向垂直于底座1中线的方向倾斜,增加钢筋卷材的稳定性,因为支撑杆21和辅助杆22周面设置有防磨层,所以支撑组件2不会破坏钢筋表面的完整性。

缓冲组件3与支撑杆21有固定连接和铰接两种连接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介绍缓冲组件3与支撑杆21铰接的方案。参照图1,缓冲组件3包括套杆31、伸缩杆32和限位螺栓33,支撑杆2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3,凹槽23内设置有铰接轴24,套杆31的端部通过铰接轴24铰接在支撑杆21的凹槽23内部,伸缩杆32插接在套杆31内部,并且可以在套杆31的内部向远离支撑杆21的方向滑动但不会脱离套杆31,为了控制伸缩杆32的伸出长度,在套杆31远离支撑杆21的一端开设有与套杆31轴线垂直螺纹孔,螺纹孔的方向倾斜向下,限位螺栓33与螺纹孔适配,在对缓冲组件3的长度进行调整时,松开抵紧在伸缩杆32周面上的限位螺栓33,向靠近或远离支撑杆21的方向滑动伸缩杆32,达到要求后,继续将限位螺栓33抵紧伸缩杆32的周面。

在支撑杆21和套杆31之间设置有气缸4,气缸4在支撑杆21和套杆31较小夹角的内部,气缸4的活塞杆与套杆31铰接,气缸4的底座1与支撑杆21铰接,为防止钢筋卷材的表面被破坏,在圆杆的周面铺设有防磨层;因为加工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不统一,所以在使用本上料装置之前,可以通过气缸调整缓冲组件3的倾斜角度,使钢筋加工设备取材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钢筋上料装置移动到钢筋加工设备附近,踩下底座1下方万向轮11脚刹,使该上料装置的位置与地面相对固定,通过气缸4调整缓冲组件3的倾斜角度,当缓冲组件3的位置更方便钢筋加工设备取材时停止调节并固定,将钢筋卷材的首端连接到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卷材在支撑杆21和缓冲组件3上的分布由密集到稀疏,方便了钢筋加工设备的取材,很大减小了缓冲组件3端头钢筋所承受的拉力,防止了钢筋的变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