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188发布日期:2019-06-19 01:0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盖密封在填充有食品、医药品、电子部件等内容物的容器的凸缘上而成的包装体,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易开封(易剥离)功能的包装体。
背景技术
:已知例如,作为将食品等以内容物的形式进行密封包装并且具有易开封功能的包装体,具备:容器,其在开口周缘具有凸缘;和盖,所述盖以将填充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开口封闭的方式与凸缘热熔接、并且在外周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比凸缘更向外侧突出的开封用拉片,其中,容器是将具有热熔接性树脂层和基材层(其可剥离地与热熔接性树脂层的一面层叠)的复合片材以热熔接性树脂层成为容器的内侧的方式进行成型而成的,盖的下表面由能够与容器的热熔接性树脂层进行热熔接的热熔接性树脂层构成,在凸缘的上表面的比与盖的热熔接部更靠内侧的部分,在整个圆周上形成具有可将热熔接性树脂层基本截断的深度的缺口(例如参见下述专利文献1)。根据该包装体,通过将开封用拉片提起,凸缘的比缺口更靠外侧部分的热熔接性树脂层从基材层剥离而与盖一同从凸缘分离,由此可容易地进行开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40561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为上述包装体的情况下,将开封用拉片提起而剥离盖时,在剥离位置越过容器的开口后,剥离阻力升高,存在难以将盖完全剥离而与容器的凸缘分离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开封直至最后的包装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以下方式。1)包装体,其具备:容器,所述容器在开口周缘具有凸缘;和盖,所述盖以将填充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开口封闭的方式与凸缘热熔接,并且在外周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比凸缘更向外侧突出的开封用拉片,其中,容器是将具有热熔接性树脂层和基材层的复合片材以热熔接性树脂层成为容器的内侧的方式进行成型而成的,所述基材层可剥离地与热熔接性树脂层的一面层叠,盖的下表面由能够与容器的热熔接性树脂层进行热熔接的热熔接性树脂层构成,在凸缘的上表面的比与盖的热熔接部更靠内侧的部分,在整个圆周上形成具有可将热熔接性树脂层基本截断的深度的缺口,热熔接部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的间隔为0~5mm。2)如上述1)的包装体,其中,构成容器的复合片材的基材层包含金属箔层和基体树脂层,所述基体树脂层的一面与金属箔层层叠,并且另一面可剥离地与热熔接性树脂层层叠,盖由具有热熔接性树脂层和基材层的复合片材形成,所述基材层层叠于热熔接性树脂层的上表面,该复合片材的基材层包含金属箔层。3)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上述1)或2)的包装体的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容器的凸缘上表面的所需位置形成缺口的工序;和使盖的外周部与填充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凸缘的上表面重合,并使它们的重合部中的与缺口的外周缘隔开1~6mm的间隔的外侧部分热熔接的工序。[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上述1)的包装体,热熔接部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的间隔为0~6mm,因此即使在盖的剥离位置越过容器的开口之后,剥离阻力也不会升高,盖可顺利地被剥离至最后,因此开封容易。另外,根据上述1)的包装体,当包装体因受到内压而以盖为中心膨胀时,以缺口为起点,力被分散至剥离预定部和热熔接部,力不易集中施加至仅热熔接部,因此,不易发生内容物从热熔接部漏出。此处,“热熔接部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的间隔”是指,俯视观察时热熔接部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在径向上的距离。上述间隔更优选为0~3mm。根据上述2)的包装体,由于容器及盖中包含金属箔层,因此可获得高的阻隔性,内容物能够长期保存。根据上述3)的包装体的制造方法,由于是将容器的凸缘的上表面与盖的外周部的重合部中的与缺口的外周缘隔开1~6mm的间隔的外侧部分进行热熔接,因此与热熔接部的树脂的种类无关,缺口不会被熔融的树脂封闭,而且能够使形成的热熔接部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的间隔成为0~5mm,能够可靠地得到具有易开封功能的包装体。上述间隔更优选为1~4mm。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体的立体图。[图2]为用作该包装体的容器的成型材料的复合片材的剖面图。[图3]为用作该包装体的盖的材料的复合片材的剖面图。[图4]为示出制造该包装体时将容器的凸缘与盖进行热熔接的工序的部分放大垂直剖面图。[图5]为示出该包装体的未开封时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垂直剖面图。[图6]为示出将该包装体的盖剥离的初期阶段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垂直剖面图。[图7]为示出将该包装体的盖剥离的后期阶段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为沿图7的VIII-VIII线的部分放大垂直剖面图。[图9]为示出将该包装体的盖剥离的最终阶段的状态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包装体2:容器2b:凸缘20:复合片材21:基材层22:热熔接性树脂层23:缺口24:基体树脂层25:金属箔层26:外侧树脂层3:盖3a:开封用拉片30:复合片材31:基材层32:热熔接性树脂层33:金属箔层34:外侧树脂层4:热熔接部5:内容物6:热板S1:热熔接时的热板(密封位置)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的间隔S2:热熔接部的内周缘与缺口的外周缘的间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体的概况。图示的包装体1使用容器2及盖3将食品、医药品等内容物5密封包装。容器2为将复合片材20进行深拉深成型而成的杯状。更具体而言,容器2具备底壁(省略图示)、和从底壁的周缘竖起的周壁2a。另外,容器2在其上方开口周缘具有凸缘2b。凸缘2b为从周壁2a的上端缘朝向径向外侧水平地伸出的平坦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容器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盖3由切割成规定的尺寸及形状的复合片材30形成,以将填充有内容物5的容器2的上方开口封闭的方式,将其下表面的外周部可剥离地与容器2的凸缘2b的上表面热熔接。盖3中,在外周部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比凸缘2b更向外侧突出的开封用拉片3a。图示的拉片3a以从盖3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俯视观察时为大致三角形,将盖3开封时可以用手指捏起。如图2详细所示,构成容器2的复合片材20具备基材层21和热熔接性树脂层22,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22层叠于基材层21的两面中的成为容器2的内侧的面。基材层21由从容器2的内侧(热熔接性树脂层22侧)起依次层叠的基体树脂层24、金属箔层25及外侧树脂层26构成。基体树脂层24由单层或多层的膜构成,所述单层或多层的膜由例如聚乙烯树脂(PE)、聚丙烯树脂(PP)等烯烃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S)、聚氯乙烯树脂(PVC)等热塑性树脂、聚酯树脂(PEs)、聚酰胺树脂(PA)、聚碳酸酯树脂(PC)等热固性树脂形成。金属箔层25作为提高内容物5的保存性的阻隔层发挥功能,例如由铝(包括铝合金。以下相同。)箔、不锈钢箔、铜箔、镍箔、铁箔构成。外侧树脂层26由单层或多层的膜构成,所述单层或多层的膜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聚酰胺树脂(PA)、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N)、聚丙烯树脂(PP)形成。对于构成金属箔层25的金属箔与构成基体树脂层24的膜的层叠、以及构成金属箔层25的金属箔与构成外侧树脂层26的膜的层叠而言,分别介由由二液固化型的聚酯-聚氨酯树脂系粘接剂、聚醚-聚氨酯树脂系粘接剂等形成的粘接剂层27、28进行。另外,代替上述膜,外侧树脂层26也可以由覆盖层(overcoatlayer)构成,所述覆盖层由例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热固性交联性树脂形成。热熔接性树脂层22构成容器2的最内层、即底壁的上表面、周壁2a的内表面、及凸缘2b的上表面,担负对凸缘2b赋予热熔接(热封)性的作用。该热熔接性树脂层22由单层或多层的膜构成,所述单层或多层的膜由例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均聚聚丙烯树脂(HPP)、嵌段聚丙烯树脂(BPP)、无规聚丙烯树脂(RPP)等聚烯烃树脂形成。热熔接性树脂层22、与基材层21的基体树脂层24的层叠利用例如共挤出进行,以使得开封时在两层22和24之间可发生界面剥离。作为用作容器2的成型材料的上述复合片材20的代表构成,例如可举出以下构成。即,可以使用下述复合片材20,其中,使基材层21为具有由厚度80~1000μm(更优选100~300μm)的聚丙烯树脂膜形成的基体树脂层24、由厚度20~300μm(更优选40~150μm)的铝箔(其由按照JISH4160分类的A8079-O形成)形成的金属箔层25、和由厚度20~150μm(更优选20~80μm)的聚丙烯树脂膜形成的外侧树脂层26的3层结构,使热熔接性树脂层22由厚度5~200μm(更优选10~100μm)的聚烯烃树脂膜(聚丙烯树脂膜或聚乙烯树脂膜)构成。构成基体树脂层24的聚丙烯树脂膜、与构成热熔接性树脂层22的聚烯烃树脂膜利用共挤出进行层叠。构成基体树脂层24的聚丙烯树脂膜、与构成金属箔层25的铝箔介由由二液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的厚度0.5~100μm(更优选2~20μm)的粘接剂层27进行层叠。构成金属箔层25的铝箔、与构成外侧树脂层26的聚丙烯树脂膜的层叠也介由与上述粘接剂层27同样的粘接剂层28进行。如图3详细所示,构成盖3的复合片材30包含基材层31、和层叠于基材层31的下表面的热熔接性树脂层32。基材层31形成具备金属箔层33和层叠于金属箔层33的上表面的外侧树脂层34的2层结构。金属箔层33作为提高内容物5的保存性的阻隔层发挥功能,由例如铝箔、不锈钢箔、铜箔、镍箔、铁箔构成。外侧树脂层34由单层或多层的膜(热塑性树脂膜的情况下,熔点比热熔接性树脂层32高)构成,所述单层或多层的膜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聚酰胺树脂(PA)、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N)、聚丙烯树脂(PP)形成。构成金属箔层33的金属箔与构成外侧树脂层34的膜的层叠介由由二液固化型的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聚酯系粘接剂等形成的粘接剂层(36)进行。需要说明的是,代替上述膜,外侧树脂层34也可以由覆盖层构成,所述覆盖层由例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热固性交联性树脂形成。热熔接性树脂层32构成盖3的最下层(最内层),担负下述作用:对盖3赋予热熔接(热封)性,并保护基材层31的金属箔层33免受内容物5的损伤。热熔接性树脂层32由例如聚乙烯树脂(PE)膜、聚丙烯树脂(PP)膜等通用性膜、或者它们的复合膜构成,所述通用性膜或者它们的复合膜可利用与容器2的热熔接性树脂层22的热熔接而进行强粘接,优选由与容器2的热熔接性树脂层22相同的材料构成。构成金属箔层33的金属箔与构成热熔接性树脂层32的膜的层叠介由由二液固化型的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聚酯系粘接剂等形成的粘接剂层35进行。关于用作盖3的材料的上述复合片材30的代表构成,可举出例如以下的构成。即,可以使用复合片材30,所述复合片材30中,使基材层31为具有由厚度6~100μm(更优选9~30μm)的铝箔(其由按照JISH4160分类的A8079-O形成)形成的金属箔层33和由厚度9~50μm(更优选9~25μm)的聚酯树脂膜形成的外侧树脂层34的2层结构,使热熔接性树脂层32由厚度5~200μm(更优选10~100μm)的聚烯烃树脂膜(聚丙烯树脂膜或聚乙烯树脂膜)构成。如图4所示,在容器2的凸缘2b的上表面,在其内周侧的所需位置,缺口23在整个圆周上形成为圆环状。缺口23的深度通常为从热熔接性树脂层22的上表面到达至基材层21的上表面或其附近的程度,换言之,为可将热熔接性树脂层22基本截断的程度。对于缺口23而言,除了使用具有缺口刃(其横截面为大致V形)的热压方式的缺口形成装置来形成以外,也可以使用采用了绿色激光、UV激光等YAG激光、YVO4激光的激光加工机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缺口23所形成的位置可以为凸缘2b上表面与周壁2a内表面的边界部分。在该情况下,剥离盖3后的容器2的开口周边的形状美观。容器2的凸缘2b与盖3的热熔接通过例如热板方式进行,即如图4所示,在盖3的下表面的外周部与容器2的凸缘2b的上表面重合的状态下,在该重合部的所需位置,将已加热为规定温度(100~220℃左右)的环状的热板6以规定压力(100~150kgf左右)按压规定时间(1~10秒左右)。热板6的下表面(加压面)优选由宽度为2mm以上的平坦面构成。需要说明的是,虽省略图示,但在按压热板6时,在凸缘2b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支承构件。进行热熔接时,热板6被配置于凸缘2b与盖3的重合部中与缺口23的外周缘隔开1~6mm(更优选为1~4mm)的间隔S1的外侧部分、即俯视观察时缺口23的外周缘与热板6(密封位置)的内周缘之间的径向的距离S1成为1~6mm(更优选为1~4mm)的部分的上方。热板6的外周缘位于俯视观察时与凸缘2b的外周缘重合或比凸缘2b的外周缘更向外侧伸出的位置。因此,为了满足上述条件,需要预先适当设定凸缘2b上表面的形成缺口23的位置、及热板6的尺寸(内径及外径)。通过上述热熔接工序,如图5所示,在凸缘2b与盖3的重合部的所需位置形成热熔接部4。具体而言,热熔接部4形成于重合部中与缺口23的外周缘的间隔S2成为0~5mm(更优选为0~3mm)的外侧部分、即俯视观察时缺口23的外周缘与热熔接部4的内周缘之间的径向的距离S2成为0~5mm(更优选为0~3mm)的部分。热熔接部4的外周缘优选位于俯视观察时与凸缘2b的外周缘一致的位置。热熔接部4的宽度优选为2mm以上。为上述包装体1的情况下,在未开封状态中,利用容器2及盖3将内容物5密封包装(参见图1、5),因此能够将内容物5以不发生劣化的方式保存。特别地,为上述包装体1的情况下,由于构成容器2的复合片材20及构成盖3的复合片材30中包含阻隔性优异的金属箔层25、33,因此内容物5能够长期保存。而且,在取出内容物5而使用的情况下,当用手指捏着盖3的开封用拉片3a而提起时,从容器2的凸缘2b中的与拉片3a相邻的位置开始,在热熔接性树脂层22与基体树脂层24之间产生界面剥离。在该状态下将拉片3a提起时,在到达缺口23的时间点,比缺口23更靠外侧的热熔接性树脂层部分221跟随盖3而从凸缘2b分离,从而进行开封(参见图6)。此处,遵循阶段对盖3的剥离情况进行说明时,首先,在剥离位置未到达缺口23的初期阶段,盖3先从凸缘2b的外周缘侧剥离,接着,在剥离位置到达缺口23的中间阶段,在凸缘2b的外周缘侧和缺口23侧几乎同时地进行剥离(参见图6)。然后,如图7及图8所示,当盖3的剥离位置(P)越过容器2的开口而到达距与未开封时的拉片3a相反一侧的凸缘2b部分中的缺口23附近(与缺口23的切线方向重合的附近)时,由于与剥离方向的关系,缺口23侧将会先剥离。此时,若缺口23的外周缘与热熔接部4的内周缘的间隔S2大于5mm,则盖3的剥离所需的力变得过大,这之后的开封变得困难。与此相对,为上述包装体1的情况下,由于缺口23的外周缘与热熔接部4的内周缘的间隔S2在0~5mm的范围内,因此在任意剥离位置处,盖3的剥离均无需那么大的力,因此在该状态下剥离至最后而将盖3从凸缘2b完全地分离即全开封是容易的。此外,若使上述间隔S2在0~3mm的范围内,则在剥离盖3直至结束,完全不受阻,能够极顺利地进行开封。分离的容器2及盖3在使用后可分开地处置,再循环变得容易。[实施例]接着,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将均聚聚丙烯树脂(HPP)及嵌段聚丙烯树脂(BPP)以前者成为厚度250μm的层(基体树脂层)、后者成为厚度50μm的层(热熔接性树脂层)的方式共挤出,制作层叠片材。接着,分别使用二液固化型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在由按照JISH4160分类的A8079形成的厚度为120μm的铝箔(金属箔层)的一面贴合上述层叠片材中的均聚聚丙烯树脂(HPP)层侧的面,在铝箔的另一面贴合厚度为30μm的未拉伸聚丙烯树脂(CPP)膜(外侧树脂层),通过在40℃的环境下熟化5天,从而制作容器用复合片材。然后,在将上述容器用复合片材切割为规定形状而成的坯料(blank)的两面涂布微量的硅氧烷,然后使用包含阳模及阴模的模具进行深拉深加工,由此成型为具有凸缘的圆形杯状的容器(底径为开口径为高度为25mm,凸缘宽度为8mm)。在已成型的容器的凸缘上表面的距开口边缘2mm的外侧位置(位置),使用已将V形横截面的缺口刃加热为180℃的缺口形成装置,形成仅将构成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嵌段聚丙烯树脂(BPP)层截断这样深度的缺口。通过这样的方式制作容器。另一方面,分别使用二液固化型粘接剂,在由按照JISH4160分类的A1N30H-O形成的厚度为20μm的铝箔(金属箔层)的一面贴合厚度为12μm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膜(外侧树脂层),在铝箔的另一面贴合厚度为30μm的未拉伸聚丙烯树脂(CPP)膜(热熔接性树脂层),并在40℃的环境下熟化5天,由此得到盖用复合片材。然后,将该复合片材切割为100mm见方的方形,制作盖。在上述容器的凸缘上表面以未拉伸聚丙烯树脂(CPP)膜面接触的方式将上述盖进行重合,在它们的重合面中凸缘的距缺口的外侧2mm的位置直至外周缘为止的部分,以120kgf的加压力按压已加热为200℃的环状的热板(外径为内径为)2秒,由此进行热封(热熔接)。由此,得到实施例1的包装体样品。[实施例2]以在容器的凸缘上表面形成的缺口与密封位置的间隔成为1mm的方式,使用内径为的热板进行热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实施例2的包装体样品。[实施例3]以在容器的凸缘上表面形成的缺口与密封位置的间隔成为4mm的方式,使用内径为的热板进行热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实施例3的包装体样品。[实施例4]以在容器的凸缘上表面形成的缺口与密封位置的间隔成为6mm的方式,使用内径为的热板进行热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实施例4的包装体样品。[比较例1]以在容器的凸缘上表面形成的缺口与密封位置的间隔成为0mm的方式,使用内径为的热板进行热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比较例1的包装体样品。[比较例2]以在容器的凸缘上表面形成的缺口与密封位置的间隔成为7mm的方式,使用内径为的热板进行热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比较例2的包装体样品。<易开封性评价>针对实施例1~4及比较例1、2的包装体样品,将容器的凸缘及与其重合的盖部分沿径向切割,对切断面中的凸缘上表面的缺口的外周缘与热熔接部的内周缘的间隔进行测量。然后,针对与经测量的包装体样品不同的实施例1~4及比较例1、2的包装体样品,用手指捏起凸缘的外侧的盖部分而使盖剥离,验证剥离能否顺利地进行至最后。将测量及验证的结果示于以下的表1。[表1]缺口与热熔接部的间隔易开封性实施例11.5mm○实施例20.3mm○实施例33.7mm○实施例45.0mm○比较例1缺口被封闭功能不良比较例26.7mm×由表1可知,实施例1~4的包装体样品的情况下,能够从凸缘开始直至完全分离为止顺利地进行盖的剥离。与此相对,比较例1的包装体样品中,热封时缺口被熔融树脂封闭,无法进行盖的剥离开封。比较例2的包装体样品的情况下,盖的剥离阻力在全部开封之前变大,难以进一步将盖剥离。[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实用新型可合适地用作将食品、医药品等内容物进行密封包装以使得能够保存一定期间、并且具有易开封功能的包装体。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