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959发布日期:2019-06-19 01:1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粉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铝粉生产过程中,每道加工工序所需不同的机器,每个机器的入料口都设置在较高处,因此对铝粉进行提升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采用人工将铝粉向上提送,这样的的效率太低而且工作量大,因此需要有机器实现这个功能。现有的铝粉提升机大多采用对铝粉进行风送,风送装置采用高速气流带动铝粉向上提升,铝粉由风送机出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而且带动铝粉上升的高速气流进入后续生产的机器中会影响下一步工序的进行,风送机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堵塞的现象,需要频繁的维护,浪费人力物力。现有的铝粉提升机大多是固定与地面上的,不能更换机器的位置,使用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包括进料管、进料绞龙、进料口、上料管、上料绞龙、底座、出料管、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扫粉板、出料口和布套筒,所述进料管的上方侧壁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底部与进料管内部连通,进料管内设有进料绞龙;所述进料管的左端设有上料管,上料管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两排共六个万向轮,上料管内设有上料绞龙;所述上料管的顶端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右侧底面固定于上料管底端,出料管内从右至左依次设有主动带轮、张紧带轮和从动带轮,三个带轮上设有皮带,皮带上设有均布的多个扫粉板;所述出料管的左侧底面处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布套筒;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支撑架底端固定于底座上,第一支撑架的底端固定于进料管的侧壁上,所述上料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底端固定于上料管的外侧壁上,第二支撑架的底端固定于出料管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绞龙包括中心轴和螺旋板,中心轴空心圆柱轴,螺旋板设置在中心轴的外侧一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料绞龙形状与进料绞龙一致,上料绞龙的中心轴和螺旋板的直径都设置为进料绞龙的1.5倍,上料绞龙的最低端位置对比进料绞龙的最低端位置的高度差为半圈上料绞龙的螺旋板的高度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口包括盛料斗、锥形斗、挡板、复位弹簧和格栅,盛料斗为空心圆柱,锥形斗为空心圆锥,锥形斗底段插入进料管中与进料管连通,在盛料斗与锥形斗交接处设有两块挡板,挡板为半圆形板且相向铰接在盛料斗的内侧壁,两块挡板的铰接处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锥形斗的底部设有格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扫粉板包括支撑座、推板和塑料刷,所述支撑座固定于皮带上,支撑座上设有推板,推板顶端设有塑料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料绞龙对铝粉进行提升,效率高而且粉尘污染少,进料口处添加了挡板和格栅使得铝粉分批次的进入管道内,不会以为大量铝粉堆积而造成管道堵塞,并通过柔性的布套筒来配合各种机器的入料口;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添加了万向轮,使得整个机器能够移动,适合多种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中第一绞龙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中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进料管;2、进料绞龙;3、进料口;4、第一支撑架;5、上料管;6、上料绞龙;7、底座;8、万向轮;9、出料管;10、第二支撑架;11、主动带轮;12、张紧带轮;13、从动带轮;14、皮带;15、扫粉板;16、出料口;17、布套筒;21、中心轴;19、螺旋板;31、盛料斗;32、锥形斗;33、挡板;34、复位弹簧;35、格栅;151、支撑座;152、推板;153、塑料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铝粉输送用提升机,包括进料管1、进料绞龙2、进料口3、上料管5、上料绞龙6、底座7、出料管9、主动带轮11、从动带轮13、扫粉板15、出料口16和布套筒17,所述进料管1为水平放置的空心圆柱筒,进料管1的上方侧壁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底部与进料管1内部连通,物料由进料口3倒入进料管1内,进料管1内设有进料绞龙2;所述进料绞龙2包括中心轴21和螺旋板22,中心轴21空心圆柱轴,制成空心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质量以减少进料绞龙2转动的扭矩,螺旋板22设置在中心轴21的外侧一圈;所述进料管1的左端设有上料管5,上料管5为竖直放置的空心圆柱筒,上料管5的底部设有底座7,底座7为梯形台结构以保持整个提升机的稳定性,底座7的底部设有两排共六个万向轮8,底座7配合万向轮8使得整个提升机能够在地面移动,方便更换工作位置,上料管5内设有上料绞龙6;所述上料绞龙6形状与进料绞龙2一致,上料绞龙6的中心轴和螺旋板的直径都设置为进料绞龙2的1.5倍,上料绞龙6直径较大是为了一次性能带动更多的铝粉上升,并且,上料绞龙6的最低端位置对比进料绞龙2的最低端位置的高度差为半圈上料绞龙6的螺旋板的高度差,这种设计是为了铝粉从进料管1进入上料管5中时能够尽快的接触到上料绞龙6并随之上升;所述上料管5的顶端设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为空心长方体管道,出料管9的右侧底面固定于上料管5底端,出料管9内从右至左依次设有主动带轮11、张紧带轮12和从动带轮13,三个带轮上设有皮带14,三个带轮由皮带14连接并传动,皮带14上设有均布的多个扫粉板15,每个扫粉板15均固定于皮带14上且无相对滑动,主动带轮11配合从动带轮13带动皮带14转动,扫粉板15随着皮带14移动,同时张紧带轮12用来使得皮带14保持张紧状态;所述出料管9的左侧底面处设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为一段向下延伸的管道,出料口16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布套筒17,布套筒17为帆布制成的圆柱筒,布套筒17为柔性能够任意弯折和调整,布套筒17能够与多种样式的入料口相配合以将铝粉通过提升机输送进各种后续的加工机器中;所述底座7上设有第一支撑架4,第一支支撑架4底端固定于底座7上,第一支撑架4的底端固定于进料管1的侧壁上,第一支撑架4用来支撑进料管1使其保持水平状态,所述上料管5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支撑架10,第二支撑架10的底端固定于上料管5的外侧壁上,第二支撑架10的底端固定于出料管9的底面,第二支撑架10用来支撑出料管9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3所示,所述进料口3包括盛料斗31、锥形斗32、挡板33、复位弹簧34和格栅35,盛料斗31为空心圆柱,锥形斗32为空心圆锥,锥形斗32底段插入进料管1中与进料管1连通,在盛料斗31与锥形斗32交接处设有两块挡板33,挡板33为半圆形板且相向铰接在盛料斗31的内侧壁,挡板33能绕铰接点转动,两块挡板33转动至水平位置能够拼合成盛料斗31的底面圆,两块挡板33的铰接处均设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使得挡板33保持水平状态,添料时,盛料斗31中的铝粉会压迫挡板33向下转动从而打开进料口3,待盛料斗31中的铝粉落下后,挡板33会由于复位弹簧34的弹力恢复到水平状态从而关闭进料口3;所述锥形斗32的底部设有格栅35,格栅35将落下的铝粉打散,以防止过多的铝粉一次性落入进料管1内影响进料绞龙2的旋转。

如图4所示,所述扫粉板15包括支撑座151、推板152和塑料刷153,所述支撑座151固定于皮带14上,支撑座151上设有推板152,推板152顶端设有塑料刷153,塑料刷153配合推板152将出料管9内的铝粉向左推动制出料口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铝粉由进料口3倒入进料管1内,进料绞龙2旋转将进料管1内的铝粉向左推动至上料管5中,上料绞龙6旋转将铝粉向上提升,铝粉被提升到上料管5最顶层后,皮带14带动扫粉板15将积留在上料管5底部的铝粉向左扫进出料管9,铝粉在出料管9中继续被扫粉板15向右推动至出料口16,最后铝粉由出料口16落下,并通过布套筒17落入进行下步生产工序的机器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 “下”、“前”、“后”、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