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767发布日期:2019-11-12 22:3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场所如高空作业、深井作业、楼宇救援等,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沿绳索快速移动,因此便携式升降机便应运而生。

公开号为CN2051149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绳轮沿绳索升降的便携式升降机,升降机采用的绳轮为固定在墙板上的单绳轮;该绳轮为分体结构,由上下锥面相对的两个锥体装配而成,中间可设有可调节垫片,锥体与垫片以螺栓相固接,所述两个锥体的锥面上均分布有棱条,上锥面和下锥面的棱条交错排列;在机壳的墙板上固定插接有一U型环;还设有分绳器、绳轮压紧装置和保护钢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升降机只是由于升降机体型小从而方便人短距离搬运升降机,但是有很多的风力发电设备、高压电线塔都是安装在山上的,车辆无法直接将升降机运送到山上,导致工作人员需要手持这种便携式升降机进行长途跋涉,由于升降机的重量比较大,单手提着升降机很容易导致人手臂酸痛,行走起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升降机,具有方便人携带进行长途跋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升降机,包括机壳和固定连接在机壳一端爬升机构,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机壳上的背带、设置在机壳内用于将背带收卷起来的收卷机构以及设置在收卷机构上用于调整背带处于收卷机构外一段的长度的锁止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背带的设置可以使人将升降机背到背上,从而方便人带着升降机进行长途跋涉,而收卷机构的设置可以使人在使用升降机进行爬升时将背带收起,避免背带和绳索缠绕到一起,影响升降机的爬升,锁止机构的设置可以使人根据自身情况来对背带处于收卷机构外一段的长度进行调节,使背带可以适用与不同身高的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开设在机壳内的空腔、设置在空腔内并与机壳固定连接的固定轴以及套设在固定轴上并与固定轴固定连接的卷簧,所述背带背离卷簧的一端穿入空腔内缠绕到卷簧上并与卷簧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向空腔外拉动背带时会带动卷簧收缩,当人不需要使用背带时,背带会在卷簧的作用下重新收回到空腔内,而且开设空腔并将卷簧设置在空腔内,可以避免人在背着升降机时,卷簧将人硌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空腔中有背带穿入一侧的锁止片、开设在机壳上与空腔连通的滑孔以及固定连接在锁止片朝向滑孔一侧的推杆,所述推杆背离锁止片的一端从滑孔穿出机壳外,所述推杆与滑孔过盈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以通过向背带所在方向推动推杆,使锁止片将背带抵到空腔内壁上,从而通过摩擦力固定背带的长度,防止人在背着升降机的时候,背带自动伸长,而推杆与滑孔过盈配合可以防止锁止片在背带的作用下向远离背带的方向运动,导致锁止机构失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穿出机壳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膨大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膨大头的设置可以减小工作人员推动推杆时,人手所受到的压强,避免人推动推杆时人手所受到的压强过大,导致人手部疼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带朝向锁止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集的防滑凸棱,相邻的防滑凸棱之间留有供锁止片插入的插接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定好肩带处于收卷机构外一段的长度后,可以将锁止片插入插接间隙中,避免肩带与锁止片之间的摩擦力不足,导致人背着升降机时肩带相对于锁止片产生滑动,导致肩带处于收卷机构外一段伸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的同一侧上设置有两个背带、两个收卷机构和两个锁止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人可以通过双肩背的方式来携带升降机,从而使人可以更轻松的携带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背带相向的一侧背带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链牙,两个所述背带上设置有用于使两个背带上的链牙啮合或脱开的拉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链牙和拉头的设置可以将两个背带连接到一起,从而使人可以根据自身习惯来选择双肩背或者单肩背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连接有背带的一侧加工有内凹的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机壳连接有背带的一侧更贴合人的背部,使人背着升降机时更舒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连接有背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的设置可以使人背着升降机时更舒服,也避免机壳将人背部硌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背带的设置可以使人将升降机背到背上,从而方便人带着升降机进行长途跋涉,而收卷机构的设置可以使人在使用升降机进行爬升时将背带收起,避免背带和绳索缠绕到一起,影响升降机的爬升,锁止机构的设置可以使人根据自身情况来对背带处于收卷机构外一段的长度进行调节,使背带可以适用与不同身高的人;

2、防滑凸棱的设置可以防止肩带与锁止片之间的摩擦力不足,导致人背着升降机时肩带相对于锁止片产生滑动,导致肩带处于收卷机构外一段伸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收卷机构和锁止机构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壳;2、爬升机构;3、背带;31、链牙;32、拉头;4、收卷机构;41、空腔;42、固定轴;43、卷簧;5、锁止机构;51、锁止片;52、滑孔;53、推杆;54、膨大头;55、防滑凸棱;6、海绵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升降机,包括机壳1、固定连接在机壳1一端的爬升机构2、背带3、设置在外内内部用于将背带3收卷起来的收卷机构4以及设置在收卷机构4上的锁止机构5。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绳索穿过爬升机构2,并将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到高处。然后启动爬升机构2,爬升机构2会带着机壳1沿绳索上升。在机壳1连接有背带3的一侧加工有内凹的弧面,以使机壳1可以贴合人的背部,从而使人可以更舒服的背着升降机。

参照图1和图2,收卷机构4包括开设在机壳1一侧靠近爬升机构2一端的空腔41、设置在空腔41内并与机壳1固定连接的固定轴42以及套设在固定轴42上并与固定轴42固定连接的卷簧43,上述的背带3一端缠绕在卷簧43上并与卷簧43固定连接,另一端由空腔41穿出并固定连接在机壳1远离爬升机构2的一端。常态下背带3缠绕在卷簧43上,当人拉动背带3时会带动卷簧43转动收缩,从而使人可以将缠绕在卷簧43上的背带3从空腔41中抽出,当人松开背带3时,背带3会在卷簧43的作用下重新收回到空腔41内并缠绕到卷簧43上。

参照图1和图2,锁止机构5包括滑移连接在空腔41中有背带3穿入一侧的锁止片51、开设在机壳1上与空腔41连通的呈腰形的滑孔52以及固定连接在锁止片51朝向滑孔52一侧的推杆53,推杆53背离锁止片51的一端从滑孔52穿出机壳1外固定连接有方便人推动推杆53的膨大头54,上述的推杆53与滑孔5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在背带3朝向锁止片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集的防滑凸棱55,相邻的防滑凸棱55之间留有供锁止片51插入的插接间隙。

参照图1,在机壳1连接有背带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6,以避免人在背着升降机行走时,被坚硬的机壳1硌伤,在海绵软垫6上开设有供背带3穿过的孔洞,在海绵软垫6上还开设有供膨大头54暴露到外界的孔洞。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常态下,锁止片51处于远离背带3的状态,当人要背起升降机时可以拉动背带3,使收卷在空腔41中的背带3被抽出,当人觉得处于空腔41外的背带3长度合适时,可以向背带3所在方向推动膨大头54,从而使锁止片51插到插接间隙中,从而对背带3处于空腔41外的长度实现固定,然后工人就可以将升降机通过背带3背起来,方便工人携带升降机进行长途跋涉;当人将升降机背到目标位置后,可以推动膨大头54使锁止片51远离背带3,从而使背带3收卷回空腔41内,避免在进行爬升工作时背带3和绳索缠绕到一起,影响升降机的爬升。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和图4,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升降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机壳1的同一侧上设置有两个背带3、两个收卷机构4和两个锁止机构5,在背带3相向的一侧背带3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链牙31,两个所述背带3上设置有用于使两个背带3上的链牙31啮合或脱开的拉头3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人可以通过拉动拉头32来使两个背带3连接到一起或者脱开,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