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架自动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360发布日期:2019-10-15 20:1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架自动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样本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管架自动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检测设备技术中,很多试管架是在固定位放置,在试管架内放置试管,试管内盛放生物样本。当需要采样时,通过移动采样针,将采样针移动至试管架处,并对试管内的样品进行采样。而对于采样针的移动,基本采用机械臂悬吊式布局,以XYZ轴方式移动,来实现样本针对试管架中样本的采取,这种方式对机械机构有一定限制,现有的机械装置结构复杂,精确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试管架自动传送装置,其能够自动传送试管架,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方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管架自动传送装置,包括紧贴设置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机构设置;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设置有随第一传送机构移动的托盘,所述托盘上放置多排试管架,所述试管架的底部设置有槽体;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在沿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移动的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轴杆和将试管架由第一传送机构移动至第二传送机构的前推手;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轴杆,所述前推手穿设在所述轴杆上并能够绕所述轴杆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前推手与轴杆通过扭簧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沿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试管架底部的槽体与所述通孔在一条直线,所述前推手能够转动进入所述试管架底部的槽体并卡设在槽体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推拉机构还包括将试管架由第二传送机构移动至第一传送机构的后推手,所述后推手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后推手抵接试管架的外侧壁以推动试管架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试管架包括多个放置试管的试管容纳腔,在试管架的侧面设置有一排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试管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第二平台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转轴、杆体、拉簧、滚轮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杆体穿设在转轴上并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杆体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抵接定位槽的滚轮,所述杆体的上侧设置有检测杆体运动状态的光电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还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杆体设置在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台的上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环绕所述第一平台的侧面设置,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位于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的交集处,所述方槽的宽度大于试管架的宽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送带,所述托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平台上开设有狭缝,所述推拉机构设置在狭缝内,所述传送机构带动推拉机构沿所述狭缝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导向件以限制试管架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件位于狭缝的两侧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可以移动试管架,克服以往移动样本针的缺陷,方法简单,方便操作。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上的前推手与轴杆间设置有扭簧,前推手能够转动进入所述试管架底部的槽体并卡设在槽体中,方便拉动试管架。

3、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低,结构紧凑,便于维护,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2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多排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平台;11、第一传送带;12、通孔;20、第二平台;21、狭缝;22、导向件;30、托板;31、试管架;32、试管容纳腔;33、定位槽;40、第一安装座;41、前推手;42、后推手;43、轴杆;44、扭簧;45、第一限位件;50、第二安装座;51、转轴;52、杆体;53、拉簧;54、上限位件;55、下限位件;56、滚轮;60、挡板;61、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架31自动传送装置,包括紧贴设置的第一平台10和第二平台20。第一平台10上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第二平台20上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其中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是x轴方向,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是y轴方向。第二传送机构位于第一传送机构的一侧。第一传送机构上设置有随第一传送机构移动的托盘,托盘上放置多排试管架31,试管架31的底部设置有槽体。

第二传送机构包括在沿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移动的推拉机构,推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40、轴杆43和将试管架31由第一传送机构移动至第二传送机构的前推手41。第一安装座40上设置有轴杆43,前推手41穿设在轴杆43 上并能够绕轴杆43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前推手41与轴杆43通过扭簧44连接。第一平台10上沿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设置有通孔12,试管架31底部的槽体与通孔12在一条直线,前推手41能够转动进入试管架31底部的槽体并卡设在槽体中。参照图4-图5所示为推拉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前推手41可以绕转轴51转动,而扭簧44则可以给前推手41施加一定的回复力。在第一安装座 40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件45,第一限位件45可以对前推手41的转动进行限位。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试管架31在第一传送机构的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至通孔12的上侧,推拉机构在第二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向试管架31运动。随着前推手41慢慢抵压试管架31的侧壁,前推手41在力的作用下向y轴反方向循环,前推手41即慢慢移动至试管架31的底侧,而试管架31的底侧开设有槽体,前推后在扭簧44回复力的作用下旋转成竖直状态,即前推手41被卡设在试管架 31底部的槽体内。此时第二传送机构驱动前推手41拉着试管架31移送至第二平台20上。而前推手41拉着试管架31移动时,从图中右侧看,第一限位件 45限制前推手41做逆时针旋转,保证前推手41仅仅地拉着试管架31。

推拉机构还包括将试管架31由第二传送机构移动至第一传送机构的后推手42,后推手42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40上,后推手42抵接试管架31的外侧壁以推动试管架31移动。当推拉机构将试管架31送回第一传送机构时,后推手42仅仅地抵着试管架31的侧壁,直至后推手42将试管架31移送至第一传送机构上。而在通孔12所在平台的下侧为镂空设置。后推手42推动着试管架31沿y轴正方向移动,当试管架31已移送至第一传送结构时,推拉机构继续沿y轴正方向运动,前推手41慢慢被通孔12一侧的第一平台10抵压并绕轴杆43转动,从图3-图4的右侧看前推手41发生顺时针旋转,此时前推手41 转动90度后即位于第一平台10的下侧,从而使得第一推手与试管架31底部的槽体脱离。

试管架31包括多个放置试管的试管容纳腔32,在试管架31的侧面设置有一排定位槽33,定位槽33与试管容纳腔3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传送机构上设置有与定位槽33相配合的定位机构。

参照图6-图7所示,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第二平台20上的第二安装座50,第二安装座50上设置有转轴51、杆体52、拉簧53、滚轮56和光电传感器,杆体52穿设在转轴51上并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杆体5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40间设置有拉簧53,杆体52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抵接定位槽33的滚轮56,杆体52的上侧设置有检测杆体52运动状态的光电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杆体52可绕转轴51转动。在拉簧53的作用下,杆体5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座50靠近,此时杆体52的另一端即远离第二安装座50,而由于该端设置有滚轮56。在工作过程中,第二传送机构带动试管架31移动而滚轮56抵接试管架31的外壁,由于试管架31的外壁设置有一排定位槽,在试管架31移动过程中,滚轮56会滚进定位槽33中,那么此时第二安装座50与滚轮56的距离变大,拉簧53收缩。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杆体52的位置变化,即将信号传输给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运动停止,那么试管架31即停止移动。此时采样针采样。之后,第二传送机构带动试管架31继续运动,滚轮56沿试管架31的侧壁运动,会再次进入下一个定位槽,试管架31运动停止,可以再次取样,如此便可依据定位槽,对试管架31进行点位,从而使得试管容纳腔32位于取样证下,便于取样。定位机构可以对试管架进行准确定位,方便采样针定点取样,精确度高。

在第二安装座50上还设置有上限位件54和下限位件55,杆体52设置在上限位件54和下限位件55之间。上限位件54和下限位件55可对杆体52进行限位,保证杆体52在水平面内转动。

在第一平台10的上侧设置有挡板60,挡板60环绕第一平台10的侧面设置,挡板60上开设有方槽61,方槽61位于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的交集处,方槽61的宽度大于试管架31的宽度。挡板60是将第一传送机构的上侧区域与第二传送机构的上侧区域分开,而方槽61则是便于试管架31从第一传送机构移送至第二传送机构。

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送带11,托盘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带 11上。

第二平台20上开设有狭缝21,推拉机构设置在狭缝21内,传送机构带动推拉机构沿狭缝21移动。推拉机构设置在狭缝21内结构更为紧凑。

第二平台20上设置有两个导向件22以限制试管架31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件22位于狭缝21的两侧设置。两个导向件22间的距离略大于试管架31的宽度。在第二传送机构的作用下,试管架31在两个导向件22之间移动。

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传送带,第一安装座40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