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4182发布日期:2019-07-24 10: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角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墙板在运输以及搬运等过程中,其拼接角极易受破损,因此人们会在墙板的四个角设置护角以提高其抗撞击性,从而保证产品完好无损地运到目的地。

现有的墙板护角如图2所示,由一块护角板8弯折成90°制成,常用材料为泡沫、木板或纸,泡沫利用良好的缓冲作用来防止撞损,但是抗冲击强度较低,木板强度虽然比泡沫高,但质地坚硬,缓冲弹性较差,而且使用木板成本较高,纸护角易吸水受潮。此外传统的包装方式是在墙板的四个角用四块单独的护角加以衬垫,这种包装在搬运过程中,手只能握住护角处,中间段墙板的拼接角不慎受力仍然十分容易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能够将护角设置为长条形,避免了墙板中段在搬运过程中受损,通过在顶板和第一侧板之间设置内圆弧和外圆弧,增大增厚段、第二侧板和底板的厚度以及在增厚段和底板之间增设加强板提高护角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作为缓冲,提高护角的弹性,整体制造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性好,防损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加强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的顶板包括延伸段和增厚段,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与增厚段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与延伸段和增厚段的交界点处相连接,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端相连接,所述加强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所述加强板在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分隔出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所述延伸段底面与第二侧板左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段,所述增厚段底面与第二侧板右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圆弧段,所述顶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内外分别设有内圆弧和外圆弧。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第一侧板、加强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段、第二侧板和加强板的厚度一致且为底板的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为底板厚度的两倍,所述增厚段的厚度从左至右逐渐增大,增后段最薄处的厚度与底板的厚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底板和加强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顶板、底板和加强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除所述加强板以外还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护角设置为长条形,避免了墙板中段在搬运过程中受损,通过在顶板和第一侧板之间设置内圆弧和外圆弧,增大增厚段、第二侧板和底板的厚度以及在增厚段和底板之间增设加强板提高护角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作为缓冲,提高护角的弹性,整体制造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性好,防损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的左视图;

图2是传统运输护角的左视图。

图中:1-顶板、11-延伸段、111-第一圆弧段、121-第二圆弧段、12-增厚段、2-第一侧板、21-内圆弧、22-外圆弧、3-加强板、4-第二侧板、5-底板、6-第一空槽、7-第二空槽和8-护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包括顶板1、第一侧板2、加强板3、第二侧板4和底板5,所述的顶板1包括延伸段11和增厚段12,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与增厚段12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的顶端与延伸段11和增厚段12的交界点处相连接,所述底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底端相连接,所述加强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5之间,所述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连接,所述加强板3在顶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和底板5之间分隔出第一空槽6和第二空槽7,所述延伸段11底面与第二侧板4左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段111,所述增厚段12底面与第二侧板4右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圆弧段121,所述顶板1与第一侧板2的连接处内外分别设有内圆弧21和外圆弧22,所述顶板1、第一侧板2、加强板3、第二侧板4和底板5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段11、第二侧板4和加强板3的厚度一致且为底板5的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侧板2的厚度为底板5厚度的两倍,所述增厚段12的厚度从左至右逐渐增大,增后段12最薄处的厚度与底板5的厚度一致,所述顶板1、底板5和加强板3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顶板1、底板5和加强板3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相互垂直,除所述加强板3以外还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护角根据墙板需要保护的侧边的长度切割好,接着将切割后的护角放置在墙板的侧边上。护角延伸段11的底面和第二侧板4的左面贴牢墙板,保证护角与墙板之间位置的相对稳定性,条形的护角避免了墙板中段在搬运过程中受损,通过在顶板1和第一侧板2之间设置内圆弧21和外圆弧22,增大增厚段12、第二侧板2和底板5的厚度以及在增厚段12和底板5之间增设加强板3提高护角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空槽6和第二空槽7作为缓冲,提高护角的弹性,整体制造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性好,防损安全性高。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