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8209发布日期:2019-08-09 21:2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运行过程中随着电梯轿厢内流转的人员和物资数量变化,电梯轿厢总重也会改变,当这种改变总量较小的时候对电梯的运行影响不大,但是当总体重量变化较大时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为了保证电梯轿厢的稳定性,目前实际运行的电梯设备会对配重系统添加一些补偿措施应对这种变动,目前的补偿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加大曳引驱动电机驱动力补偿配重与电梯实际重量之间的差额,一种是使用的电梯补偿链等配重补偿设施。其中增加电梯驱动力会提高曳引电机规格要求,增加设备投入资金,且维护费用高,补偿链等设施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且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能够根据轿厢总重自动分配电梯配重,保证轿厢运行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所述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包括电梯轿厢、曳引机、曳引绳、重力传感器、配重分配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配重分配装置由配重导向轮组、主配重块和若干辅助配重块组成;所述配重导向轮组包括主配重导向轮和若干辅助配重导向轮,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数量与所述辅助配重块数量相同,所述主配重导向轮的轮轴向外延伸处设置齿轮机构;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上有与主配重导向轮轴上齿轮结构相合的结构,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能够在所述PLC控制器的作用下与主配重动向轮轴分开或啮合;所述主配重导向轮上分别设置曳引绳槽和主配重绳槽,所述辅助配重轮上设置辅助配重绳槽;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轿厢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外接警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配重块的重量与轿厢重量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共有4个,每个辅助配重导向轮连接的辅助配重由电梯的最大载重量确定,所述4块辅助配重的重量分别最大载重量的1/2、1/5、1/5、1/1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包括轮轴、轮槽和齿轮分,所述轮槽部分设置在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外圆中间位置,齿轮部分设置在轮槽两侧,所述齿轮的齿根高出轮槽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包括轮轴、轮槽和齿轮是三个部分,所述轮槽和齿轮设置在所述配重导向轮外圆表面,所述齿轮部分与轮槽位置相邻,且齿根高于轮槽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配重导向轮上安装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主配重块之外设置辅助配重块,并通过PLC控制器根据轿厢顶部重力感应器的反馈数量自动确定辅助配重块分配,整个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保证轿厢运行的稳定性的同时,可以降低运行中所需的电机驱动力,增加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配重分配箱内侧面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配重分配箱内正面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中配重分配箱内正面工作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配重分配箱、2.曳引机、3.曳引绳、4.电梯轿厢、5.主配重块、6.辅配重块、7重力传感器;

11.主配重导向轮、12.主配重导向轮轮轴、13.辅助配重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提供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所述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包括电梯轿厢4、曳引机2、曳引绳3、重力传感器7、配重分配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配重分配装置为配重分配箱1,所述配重分配箱1体内布设配重导向轮组、主配重块5和若干辅助配重块6组成;所述配重导向轮组包括主配重导向轮11和若干辅助配重导向轮13,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数量与所述辅助配重块6数量相同,所述主配重导向轮轮轴12向外延伸处设置齿轮机构;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上13有与主配重导向轮轮轴12上齿轮结构相合的结构,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能够在所述PLC控制器的作用下与主配重导向轮轴12分开或啮合;所述主配重导向轮11上分别设置曳引绳槽和主配重绳槽,所述辅助配重轮上设置辅助配重绳槽;所述重力传感器7安装在电梯轿厢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7和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外接警报装置,通过以上设置PLC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重力传感器7反馈的数据调节辅助配种的组合,使配重与电梯轿厢总重最为接近,降低曳引机2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压力。

所述主配重块5的重量与电梯轿厢4重量相等,在空置时曳引机2只需要克服摩擦力即可驱动电梯轿厢4升降。

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共有4个,每个辅助配重导向轮13连接的辅助配重块6的质量由电梯的最大载重量确定,所述4块辅助配重块的质量分别最大载重量的1/2、1/5、1/5和1/10,这种配重设置可以以最大载重量的1/10为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成最大载重量的1/10~1倍重量,有效减少辅助配重块的用量。

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包括轮轴、轮槽和齿轮三部分,所述轮槽部分设置在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外圆中间位置,齿轮部分设置在轮槽两侧,所述齿轮的齿根高出轮槽表面,此结构有利于所属辅助导向轮13与主配重导向轮啮合,的同时不影响辅助配重绳的卷绕。

所述主配重导向轮11上安装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器可以监控配重绳受力状态,出现过重或过轻时可以及时通过PLC控制器连接警报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

提供一种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所述电梯配重智能分配系统包括电梯轿厢4、曳引机2、曳引绳3、重力传感器7、配重分配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配重分配装置为配重分配箱1,所述配重分配箱1体内布设配重导向轮组、主配重块5和若干辅助配重块6组成;所述配重导向轮组包括主配重导向轮11和若干辅助配重导向轮13,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数量与所述辅助配重块6数量相同,所述主配重导向轮轮轴12向外延伸处设置齿轮机构;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上13有与主配重导向轮轮轴12上齿轮结构相合的结构,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能够在所述PLC控制器的作用下与主配重导向轮轴12分开或啮合;所述主配重导向轮11上分别设置曳引绳槽和主配重绳槽,所述辅助配重轮上设置辅助配重绳槽;所述重力传感器7安装在电梯轿厢上方,所述重力传感器7和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外接警报装置,通过以上设置PLC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重力传感器7反馈的数据调节辅助配种的组合,使配重与电梯轿厢总重最为接近,降低曳引机2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压力。

所述主配重块5的重量与电梯轿厢4重量相等,在空置时曳引机2只需要克服摩擦力即可驱动电梯轿厢4升降。

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13共有4个,每个辅助配重导向轮13连接的辅助配重块6的质量由电梯的最大载重量确定,所述4块辅助配重块的质量分别最大载重量的1/2、1/5、1/5、1/10,这种配重设置可以以最大载重量的1/10为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成最大载重量的1/10~1倍重量,有效减少辅助配重块的用量。

所述辅助配重导向轮包括轮轴、轮槽和齿轮是三个部分,所述轮槽和齿轮设置在所述配重导向轮外圆表面,所述齿轮部分与轮槽位置相邻,且齿根高于轮槽表面,此结构有利于所属辅助导向轮13与主配重导向轮啮合,的同时不影响辅助配重绳的卷绕。

所述主配重导向轮11上安装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器可以监控配重绳受力状态,出现过重或过轻时可以及时通过PLC控制器连接警报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