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021发布日期:2019-08-21 00:1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以及化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气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成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目前大部分加油站的油气排放装置都采用“冷凝+吸附”比较成熟的方法,现将油气冷凝到-40度左右,使大部分油气液化,剩余油气经过吸附罐进行吸附,由于吸附可以达到很高的回收率,排放浓度低,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由于存储油罐在使用一段时候后需要对罐内进行清理以及维护,以确保油罐的正常使用,油罐上均安装有人孔盖,工作人员从人孔盖进入到罐内进行清理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275434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人孔盖,包括固接于容器本体的底座和连接在该底座上的封头,所述封头的中部设有转轴,转轴的外侧设有与其螺纹连接并位于封头内侧的活动套,活动套的外壁下端设有与其固定相连的固定板,固定板通过与其活动相连的连接板和其外侧的转动机构相连,转动机构的上端与封头的内壁活动相连且转动机构的外端部设有固定结构,封头通过固定结构与底座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和活动套的螺纹运动实现对封头和底座的固定相连,具有开关方便、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且密封性好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转动轴与活动台之间的螺纹运动使人孔盖与罐体之间的碰撞强度大,造成的机械损伤大,影响油罐与人孔盖的正常固定以及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其具有缓冲人孔盖与油罐之间的机械碰撞,延长人孔盖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包括油罐以及与所述油罐铰接的人孔盖,所述油罐与所述人孔盖之间设置有若干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所述油罐铰接的扣钩以及与所述扣钩相对应的卡扣槽,所述卡扣槽位于所述人孔盖上,所述扣钩卡接于所述卡扣槽内,所述油罐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人孔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降低机械碰撞的缓冲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钩与卡扣槽之间的卡接效果,实现人孔盖与油罐之间的固定效果,给人孔盖施加一个远离油罐的作用力,人孔盖带动驱动杆运动,在缓冲装置的作用力,驱动杆对人孔盖推动速度被减缓,人孔盖与油罐之间的碰撞减小,避免人孔盖与油罐之间的激烈碰撞,延长人孔盖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所述油罐固定连接的箱体、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的缓冲板以及若干组用于液压油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液压油的空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缓冲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缓冲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带动缓冲板运动,液压油从第一通孔中运动至缓冲板的另一端,实现减小缓冲板运动速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恢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恢复件的恢复原形作用下实现缓冲板在箱体内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空腔之间连接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液压油定向流动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从第二通孔运动至缓冲腔内,并且在单向阀的限制流动方向的作用下,液压油朝向一个方向循环流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孔盖靠近于所述油罐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周向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油罐位于开口处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板抵接的抵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密封圈,密封圈与抵接环之间相互挤压并且完全贴合,实现人孔盖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的截面圆直径沿着朝向所述油罐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抵接环截面圆直径沿着朝向所述油罐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抵接环靠近于所述油罐一端的端面圆直径不大于所述密封板靠近于所述油罐一端的端面圆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环与密封板之间的尺寸相配合,实现密封圈与抵接环之间的完全贴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孔盖上设置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插接的有位于所述密封板上的凹槽,所述密封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恢复件,所述第二弹性恢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板以及所述人孔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杆在凹槽内沿着朝向密封盖的方向运动,在第二弹性恢复件恢复原形的作用下,密封板朝向抵接环运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杆位于所述凹槽内的部分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朝向所述人孔盖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凹槽朝向所述人孔盖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开口处的尺寸大于所述凹槽开口处尺寸,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在凹槽内运动并且凸块与凹槽之间实现卡接,避免凸块从凹槽内滑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给扣钩施加一个远离卡扣槽的作用力,驱动人孔盖朝向远离油罐的方向运动,油罐带动驱动杆运动,驱动杆将缓冲板驱动在箱体内运动,子啊单向阀的作用下,液压油从第一通孔流入至缓冲板的另一侧,液压油从第二通孔内运动至缓冲腔内,实现减慢缓冲板的运动,降低人孔盖与油罐之间的碰撞强度,第一弹性恢复件的作用下实现缓冲板的往复运动。

(2)人孔盖带动密封板朝向油罐的方向运动,密封板上的密封圈朝向抵接环的方向运动,密封杆朝向凹槽运动,凸块卡接在凹槽内,第二弹性恢复件被压缩,密封圈朝向抵接环运动并且与抵接环完全贴合,实现人孔盖与油罐之间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剖视图。

附图标记:1、油罐;2、人孔盖;3、锁紧装置;4、扣钩;5、卡扣槽;6、驱动杆;7、缓冲装置;8、箱体;9、缓冲板;10、第一通孔;11、空腔;12、第一弹性恢复件;13、缓冲腔;14、第二通孔;15、单向阀;16、密封板;17、密封圈;18、抵接环;19、密封杆;20、凹槽;21、第二弹性恢复件;2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油气回收设备,包括油罐1以及人孔盖2,人孔盖2的一端与油罐1设置为铰接,给人孔盖2施加一个开启的作用力,人孔盖2的一端绕油罐1转动,油罐1与人孔盖2之间设置有三组锁紧装置3,锁紧装置3实现油罐1与人孔盖2之间的固定效果,锁紧装置3包括与油罐1铰接的扣钩4以及与扣钩4相对应的卡扣槽5,扣钩4的一端与油罐1铰接,扣钩4的另一端插接于卡扣槽5内,卡扣槽5竖直设置且位于人工盖上,扣钩4与卡扣槽5卡接且实现人孔盖2与油罐1之间的固定效果。

如图1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人孔盖2的开启与关闭过程中与油罐1发生的机械碰撞,人孔盖2与油罐1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减小人孔盖2朝向油罐1运动的作用力,降低人孔盖2的运动速度,油罐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6,缓冲装置7包括与油罐1固定连接的箱体8、与箱体8滑动连接的缓冲板9以及两组用于液压油通过的第一通孔10,箱体8上设置有驱动孔,驱动杆6通过驱动口后与驱动杆6转动连接,箱体8内设置有空腔11,液压油放置在空腔11内,缓冲板9与箱体8设置为滑动连接,人孔盖2在运动过程中带动驱动杆6运动,驱动杆6带动缓冲板9运动,液压油从第一通孔10内朝向缓冲板9运动的反方向运动,实现对缓冲板9减速的效果。

如图5所示,为了确保缓冲的效果,箱体8内设置有缓冲腔13,缓冲腔13与空腔11连接有两组第二通孔14,两组第二通孔14分别位于缓冲板9的两侧,第一通孔10以及第二通孔14内均设置有单向阀15,四组单向阀15允许液压油通过的方向均相同,液压油从单向阀15通过的方向与人孔盖2实现开启时运动的方向相反;当人孔盖2实现开启时,液压油直接从第一通孔10内流向空腔11内位于缓冲板9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当人孔盖2实现关闭时,液压油通过第二通孔14进入到缓冲槽内,并且在另外一组第二通孔14内运动从缓冲槽内运动至空腔11内,实现对缓冲板9的缓冲效果。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实现人孔盖2自动关闭的效果,缓冲板9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恢复件12,第一弹性恢复件12的另一端与空腔11内远离于驱动杆6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恢复件12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弹性形变的弹簧,在第一弹性恢复件12的作用下,缓冲板9在箱体8内往复运动,缓冲板9带动驱动杆6运动,实现人孔盖2的往复运动;当人孔盖2开启时,油罐1外壁上位于人孔盖2开启的位置上设置有两组与卡扣槽5相对应的扣钩4,实现人孔盖2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确保人孔盖2与油罐1之间的密封性,人孔盖2靠近于油罐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板16,密封板16固定连接有密封杆19,人孔盖2上设置有凹槽20,密封杆19的另一端插接凹槽20内,密封杆19位于凹槽20的部分设置有凸块22,凸块22以及凹槽20竖直方向上的尺寸沿着朝向人孔盖2的方向均逐渐减小,凸块22位于凹槽20开口处的尺寸大于凹槽20开口处的尺寸,凸块22卡接在凹槽20内,凸块22与凹槽20滑动连接,密封杆19上套设有第一弹性恢复件12,第一弹性恢复件12与密封杆19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一弹性恢复件12的两端分别与人孔盖2以及密封板16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密封板16的周向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17,油罐1开口处位置上设置有抵接环18,抵接环18与密封圈17抵接实现人孔盖2的密封效果,抵接环18以及密封板16的截面圆之间沿着朝向油罐1方向逐渐减小,密封板16远离于人孔盖2一端的端面圆直径大于密封板16靠近于油罐1一端的断面圆直径,密封圆与抵接环18完全贴合,有利于提高密封圈17的密封效果;密封板16跟随人孔盖2一起朝向油罐1方向运动,密封圈17与抵接环18抵接,人孔盖2继续向下运动并且在扣钩4与卡扣槽5的作用下,第二弹性恢复件21被压缩,密封板16被驱动向下运动,密封圈17与抵接环18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给人孔盖2施加一个开启的作用力,人孔盖2带动驱动杆6运动,驱动杆6朝向远离油罐1的方向运动,缓冲板9跟随驱动杆6运动,第一弹性恢复件12被压缩,液压油从第一通孔10内朝向远离第一弹性恢复件12的方向运动,缓冲板9的运动速度减小,人孔盖2与油罐1的碰撞强度减小,当需要人孔盖2一直开启时,将扣钩4与卡扣槽5相互卡接,人孔盖2与油罐1固定连接,实现人孔盖2的一直开启状态;第一弹性恢复件12被压缩,将扣钩4与卡扣槽5分离,缓冲板9被驱动朝向远离第一弹性恢复件12的方向运动,液压油从第一通孔10内的单向阀15进入到远离第一弹性恢复件12的一侧,液压油从第二通孔14内流入至缓冲腔13内,液压油再从另一组第二通孔14内流入至空腔11内,人孔盖2朝向油罐1的方向运动,给扣钩4施加一个与卡扣槽5卡接的作用力,实现人孔盖2与油罐1的固定效果,密封板16朝向油罐1的方向运动,凸块22在凹槽20内运动,第二弹性恢复件21被压缩,密封圈17与抵接环18完全贴合,实现人孔盖2与油罐1的密封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