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盒系统的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053发布日期:2019-08-16 22:2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盒系统的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白酒灌装车间输盒系统的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白酒灌装车间的生产线以输送皮带输盒,简单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安全和质量隐患。实际生产环节中,礼盒在输送皮带上沿输送方向呈卧倒姿态摆放、开口端与输送方向相背,盒盖置于礼盒盒体内随礼盒一并输送。同时,输盒系统为跃层结构,上、下层水平输送皮带之间是通过倾斜输送皮带相衔接。当礼盒被输送到衔接处时,往往会出现自卧倒姿态翻转为竖立姿态,并会在继续向下输送的过程中再次翻倒为开口端朝向输送前方的卧倒姿态,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礼盒内的盒盖掉出,卡在下游衔接处或掉落的现象,导致输盒系统堵塞,甚至会砸伤线上员工,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也会刮花礼盒,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盒系统的防堵装置,以期能够提高白酒灌装车间输盒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输盒系统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盒系统的防堵装置,应用于白酒灌装车间的输盒系统中,所述输盒系统是以皮带输送线体输送礼盒,所述皮带输送线体包括上层水平皮带输送线、下层水平皮带输送线和衔接于二者之间的倾斜皮带输送线,所述礼盒在输送皮带上是沿着输送方向呈卧倒姿态摆放、开口端与输送方向相背,盒盖置于盒体内,所述防堵装置设于倾斜皮带输送线的上端部,临近与上层皮带输送线衔接位置处,结构设置为:

一对竖杆对称安装在横杆的两杆端,构成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以两竖杆末端固装在所述倾斜皮带输送线的两侧支架上,在所述横杆上悬挂横跨于所述倾斜皮带输送线的输送皮带正上方的PVC软帘,所述PVC软帘的高度大于礼盒盒高,底端与输送皮带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高度小于礼盒宽度;

所述PVC软帘是由多根PVC窄片体沿输送皮带的横向紧密排列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各层输送皮带的上端面,沿输送方向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布设多个贴板,各贴板横向粘贴于所述输送皮带上,长度为输送皮带宽度的2/3。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盒系统的下降衔接处安装防堵装置,防止礼盒在该位置翻转,避免出现因礼盒翻转导致盒盖掉落的现象,防止输盒系统堵塞,或盒盖掉落砸伤人员,同时也减少了礼盒的损耗,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水平皮带输送线;2倾斜皮带输送线;3输送皮带;4竖杆;5横杆;6PVC软帘;7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输盒系统的防堵装置应用于白酒灌装车间的输盒系统中,输盒系统是以皮带输送线体输送礼盒,皮带输送线体包括上层水平皮带输送线1、下层水平皮带输送线(未图示)和衔接于二者之间的倾斜皮带输送线2,礼盒在输送皮带3上是沿着输送方向呈卧倒姿态摆放、开口端与输送方向相背,盒盖置于盒体内,防堵装置设于倾斜皮带输送线2的上端部,临近与上层皮带输送线衔接位置处,结构设置为:

一对竖杆4对称安装在横杆5的两杆端,构成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以两竖杆4末端固装在倾斜皮带输送线2的两侧支架上,在横杆5上悬挂横跨于倾斜皮带输送线2的输送皮带3正上方的PVC软帘6,PVC软帘6的高度大于礼盒盒高,底端与输送皮带3的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高度小于礼盒宽度;

PVC软帘6是由多根PVC窄片体沿输送皮带3的横向紧密排列构成。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各层输送皮带3的上端面,沿输送方向以相同的间距间隔布设多个贴板7,各贴板7横向粘贴于输送皮带3上,长度为输送皮带3宽度的2/3;贴板7的作用是抵住礼盒,使礼盒与输送皮带3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优选的,可将相邻前后两贴板7之间的区域设置为容纳一个礼盒,实现礼盒之间有序排列。

当礼盒随上层水平皮带输送线1输送至与倾斜皮带输送线2衔接处时,与未改进前的生产现状相同,礼盒会翻转至开口端朝上的竖立姿态,翻转的礼盒紧接着经过防堵装置,在PVC软帘6的阻挡作用下又翻转回最初的姿态,以横卧的姿态通过PVC软帘6,在PVC软帘6的作用下与输送皮带3接触更为紧密,从而保证以横卧姿态继续向下,避免造成输送堵塞或盒盖掉落砸伤线上员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