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开启装置的塑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5529发布日期:2020-08-21 15:0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带有开启装置的塑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开启装置的塑料容器,该塑料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容器罩。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wo2012048922、ch700312、w02006046730、w003093128、us6705462、us6886686、us4247001和us2008067172分别可知一种塑料容器,该塑料容器在容器腔室中具有集成的配发装置,用于将容纳在容器腔室中的物质配发到混合容器中。这样的塑料容器通常被设计为容器封闭件,或者在使用时被放置在混合容器开口上。当操纵配发装置时,容器被打开并且物质从容器腔室被配发到混合容器中。

每个塑料容器均包括一个容器本体、穿刺件和密封膜。在此,容器本体形成容器内部空间或者容器腔室,用于容纳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的、液滴状的或液态的药物、饮料添加剂、试剂等,该容器内部空间或容器腔室通过密封膜来封闭。穿此件被以如下方式可移动地收纳在容器内部空间中:致动穿刺件,使其朝向密封膜的方向运动并切开密封膜。被收纳在容器内部空间中的物质可以从容器中出来。对穿刺件的致动可以通过柔性的拱形膜片来进行,或者穿刺件的一部分被密封地引导穿过容器壁引导并且可以直接使其致动。

专利文献us6003728示出了密封膜的一种替代方案。在此,容器腔室通过一个可推开的下部密封盖来代替密封膜被封闭,该密封盖借助于周向的隆起被力配合地接纳在容器壁的槽中。密封盖可以通过窄的铰链桥连接到容器壁,并且在打开位置时基本上垂直地伸入混合容器中。穿刺件中间地作用在密封盖上。为了实现配发,必须以相当大的力将密封盖从锁定连接中压出并随后“跳”入打开位置。在此可能会发生:铰链桥断裂,并且密封盖掉入混合容器中。

这些已知的塑料容器的缺点在于:它们是由多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被分开制造,并随后根据另一方法步骤进行组装。这花费了时间和金钱。

这些已知的容器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被切开的膜或向外枢转的密封盖经常浸入到混合容器的液体中并保持在打开位置。因此,几乎不可能从混合容器中干净地取出塑料容器。并且,这种已知的具有集成的配发装置的容器的结构设计通常是复杂和昂贵的。此外,对密封膜的撕裂或切开是不可控的,因此对塑料容器的致动是容易出错的。已知容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物质是不受控制地并且经常是沿着外围边缘区域配发。因此,例如粉状的或粒状的物质可能会粘在混合容器颈部的内表面上,而没有被完全、干净地配发到混合容器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能够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已知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塑料容器来实现。该塑料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罩和用于打开容器罩的开启装置。

容器本体包括容器壁和布置在下部区域中的容器底部,其中,在容器本体的与容器底部相对置的上端处构造有容器开口。容器本体在上部区域中包括一周向的上裙边。用于覆盖容器开口的容器罩可以被紧固在容器本体的上裙边上。该上裙边关于容器轴线径向向外地与容器壁的上边缘间隔开。该上裙边通过铰接的连接部与容器壁连接,其中,该铰接的连接部允许上裙边相对于容器壁和开启装置移动,从而可以使塑料容器从关闭位置进入到打开位置。

通过这种相对移动,与容器壁作用连接的、用于打开容器罩的开启装置被压向与上裙边位置固定地作用连接的容器罩。

在此,铰接的连接元件使得能够简单地制造塑料容器,该塑料容器具有用于容纳在塑料容器中的物质的集成的配发或打开装置,其中,容器本体和容器罩限定了用于物质的容器内部空间。在此,容器壁的上边缘可以被设计为用于容器罩的开启装置,这将在下面做进一步地说明。

替代地,还可以在容器内部空间中布置单独的开启装置,例如穿刺件。

容器轴线由容器底部和容器开口在中心限定,其中,容器壁不必被构造为围绕容器轴线的圆柱形,而是也可以具有其它的形状。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启装置可以在关闭位置上位于容器罩下方或位于容器内部,并且在打开位置时向上移动,使得容器罩被切开、刺穿或推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接的连接部在关闭位置上沿横截面观察可以基本上是环形的或u形的。当上裙边移动到打开位置时,该铰接的、环形或u形的连接部将被拉伸。在此其可以产生回复力,以促使上裙边移回到关闭位置。最大的移动可以大致对应于连接部分的长度,即,大致为该环形或u形连接部的侧边长度的两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铰接的连接部可以被构造为柔性的和/或弹性的薄点。一般情况下,该铰接连接部被设计为比容器壁的标准壁厚更薄。容器壁和上裙边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壁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裙边可以形成基本上平行于容器壁延伸的壁。该壁的下端可以连接到该铰接的连接部。在上裙边处或者在该壁的上端处可以形成周向向外指向的凸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裙边可以通过所述连接部一体地形成在容器壁上。容器本体可以例如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化地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器罩可以是具有多个活瓣的容器盖,并且容器壁的上边缘形成开启装置。该开启装置例如可以被布置和设计为,使其能够推开具有多个活瓣的容器盖。通常,开启装置相对于铰接连接部的凸出区域是向上突出的,即,沿容器盖的方向突出。

这种容器盖可以具有外围紧固边缘和多个活瓣,这些活瓣分别通过铰链与该紧固边缘连接,其中,开启装置沿容器盖方向的移动会导致活瓣围绕相应的铰链偏转。

对塑料容器的致动会使得活瓣向外枢转,其中,容器盖开始在中心打开。在此,活瓣本身就像斜坡那样起作用,将物质中心地释放到混合容器中。

在相同申请人和相同申请日期的、标题为“具有集成的配发装置的封壳(kapselmitintegrierterabgabeeinrichtung)”瑞士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种具有活瓣的容器盖,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到本申请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活瓣可以通过在容器盖中开缝或者在容器盖的顶表面中开缝而形成,这些开缝形成容器盖的多个区段。这些区段可以是逐渐变尖的区段,其尖端在塑料容器的纵轴线上汇合。优选地,它们是均匀的或相同形状的扇形区段,因此容器盖的平坦的圆形表面是被划分为至少三个相同的扇形区段。在此,容器盖从中心打开并因此确保了物质被受控地配发。在活瓣之间可以存在桥接开缝的接片,这些接片形成预定断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链可以被设计为,在容器盖的打开状态下,有回复力作用在活瓣上。铰链例如可以被构造为弧形的、特别是圆弧形的。在此,回复力作用在向外枢转打开的活瓣上,并且在开启装置回撤之后,活瓣会运动回到关闭位置。现在可以从混合容器中干净地取出封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由容器壁的上边缘形成的开启装置可以具有前止挡面,该前止挡面在塑料容器被致动时压向多个活瓣并使这些活瓣向外枢转。

在此,止挡面也可以由多个(子)止挡面形成。优选地,止挡面被构造为环形的,或者多个(子)止挡面被环形地布置。在此,通常每个止挡面均相对于相应的铰链径向向内偏移地布置。

也就是说,环形止挡面是相对于多个膜式铰链径向向内偏移地布置,或者多个环形布置的止挡面是相对于多个膜式铰链分别径向向内偏移地布置。

换句话说,环形止挡面或者多个环形布置的止挡面的直径小于铰链与环形中心的距离。优选地仅是略小,使得止挡面尽可能靠近膜式铰链地碰到活瓣,但是仍然离活瓣足够远,以确保存在足够高的杠杆作用来压开活瓣。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是开启装置稍作移动,活瓣也能够几乎完全向外枢转,即相对于平坦的初始位置向外枢转至接近90°。理想情况下,在开启装置向前完全运动时,所述的向外枢转为至少6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器罩可以是密封膜,并且开启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切割刃。在此,密封膜可以紧固在上裙边的向外指向的凸缘上。该上裙边或者该凸缘可以具有支撑面,利用该支撑面支撑塑料容器,以引起沿着混合容器的混合容器开口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裙边可以包括带有螺纹、优选为内螺纹的外围围板,通过该外围围板可以将塑料容器拧在混合容器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启装置可以是布置在内部空间中的穿刺件,其相对于容器壁或容器底部被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塑料容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塑料容器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剖视图的细节视图;

图4示出了在关闭位置(a)和在打开位置(b)时连接部的细节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1的塑料容器的透视图,其具有部分打开的容器罩;

图6示出了具有密封膜的塑料容器的细节视图;

图7示出了具有开启装置的塑料容器的透视图,该开启装置具有多个穿刺件和一个密封膜;

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塑料容器的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具有集成的开启装置的塑料容器。图4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塑料容器的截面。该塑料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容器罩2(在图1和图2中局部以截面示出)。容器本体1包括容器壁3,该容器壁在下端部具有容器底部4并且在上端部具有容器开口5。容器壁3具有基本上为圆锥形的形状。容器壁在上端部还具有外围周向的上裙边6。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裙边6被构造为平行于容器壁3延伸的壁61,其具有例如5至15mm的高度。裙边6在壁61的上端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凸缘62,该凸缘具有用于增强的、向下指向的外围围板63。

在壁61的下端部上,裙边6通过铰接的连接部8与容器壁3连接。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该铰接的连接部8具有环形的或u形的横截面。容器壁3和裙边6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壁厚。连接部8被设计为比容器壁3或裙边6更薄。连接部8是柔性的,使得裙边6可以相对于容器壁3从关闭位置(图4(a))移动到打开位置(图4(b))。在容器壁3上的铰接连接部8的凸出部81的上方,容器壁3进一步向上延伸并在其上边缘7上形成开启装置9。上边缘7位于由凸缘62所限定的平面的下方。

该环形或u形的铰接连接部8通过两个端部区域连接在容器壁3上或上裙边6上。在关闭位置,两个端部基本上位于相同的高度。在打开位置,它们彼此移开并且该铰接连接部87被拉伸。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容器罩2是具有多个用于覆盖容器开口5的活瓣24的容器盖2',并且具有外围紧固边缘21。在相同申请人和相同申请日期的标题为“具有集成的配发装置的封壳”的瑞士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种容器盖2',其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到本申请中。容器盖2'可以通过紧固边缘21被直接紧固在裙边6上,或者如同所示出的实施方式那样在外围紧固边缘21上具有周向的、向下指向的围板22,该围板具有布置在其外表面上的周向的隆起23。为了紧固容器盖2',该周向的隆起23被锁定在布置在裙边6的壁61的内表面上的互补凹槽64中。

在所示出的容器盖2'的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盖表面中的连续的开缝25形成四个均匀的扇形区段形状的活瓣24。这些活瓣24分别通过铰链26、优选为膜式铰链与容器盖2'的紧固边缘21连接。在活瓣24之间可以存在桥接开缝25的保持接片,该保持接片形成预定断裂点。代替缝隙的,也可以采用薄点形式的预定断裂点。

图4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a)和处于打开位置(b)的铰接的连接部7的细节视图。在关闭位置上,裙边6相对于容器壁3或开启装置9处于上部位置,在该位置上铰接的连接部8具有环形或u形的横截面,并且容器壁3的上边缘7或者说开启装置9位于由凸缘定义的面的下方。在此,开启装置9被容器盖2'覆盖。

为了打开容器盖2',将紧固有容器盖2'的裙边6沿着容器轴线a朝向容器底部4的方向向下移动。例如,这可以通过将具有凸缘62的塑料容器压到混合容器的颈部上来实现。该凸缘同时形成支撑面65。在此,开启装置9相对于容器盖2'移动,并以上边缘7按压容器盖的活瓣24。在打开位置上,开启装置9突出超过裙边6的凸缘62。柔性设计的铰接连接部8在此被拉伸(参见图4(b))。在此,最大移动大致对应于连接部8的长度或者说u形的侧边长度的两倍。

容器盖2'上的膜式铰链26将活瓣24保持在容器盖2'上,该膜式铰链可以被设计为弧形的(参见图1)。这使得在向外枢转的活瓣24上,也就是在打开位置上,有回复力作用在活瓣24上。如果开启装置9被再次撤回,则活瓣24也至少部分地关闭。

容器底部4在所示出的实施形式中是向外拱起的。在容器壁3的下端部构造有伸出容器底部4的围板31。

图5示出了根据图1的塑料容器,其具有被部分打开的容器盖2'。在此,活瓣24围绕膜式铰链26向外枢转。

图6示出了以密封膜2"作为容器罩2的塑料容器的细节视图。密封膜2"被紧固在上裙边6上,例如将其焊接在裙边6的凸缘上。

开启装置9可以被构造为切割刃,例如由容器本体1或者说容器壁3的上边缘7形成切割刃。切割刃从塑料容器的关闭位置到其打开位置的相对移动导致密封膜2"被切开。

图7和图8同样以透视图和细节视图示出了具有密封膜2"的塑料容器,其中,在图7中未示出密封膜2"。与图6的塑料容器不同的是,开启装置9配设有至少一个穿刺件10。开启装置9被构造为,其与容器壁3作用连接。穿刺件10从塑料容器的关闭位置到其打开位置的相对移动导致对密封膜2"的穿刺。

在所示出的该实施方式中,开启装置9位于容器壁3的上边缘7上。其也可以例如借助于锁定件被紧固在容器壁3上。

开启装置9可以被设计为例如具有过滤开口11的过滤板的形式。过滤开口可以用滤纸覆盖。

附图标记列表

1容器本体

2容器罩

2'容器盖

2"密封膜

21紧固边缘

22围板

23隆起

24活瓣

25开缝

26铰链,膜式铰链

3容器壁

31围板

4容器底部

5容器开口

6裙边

61壁

62凸缘

63围板

64凹槽

65支撑面

7上边缘

8铰接的连接部

9开启装置

10穿刺件

11过滤开口

a容器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