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5591发布日期:2020-08-21 15:0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拼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拼接装置应用于收容多个元件的载带的拼接。拼接装置通过在使一对载带的端部对接的状态下将拼接带粘贴于两面,从而对一对载带进行拼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粘贴拼接带之前在适当的切断部位切断一对载带的结构。由此,实现了被拼接的一对载带的接缝上的进给孔的间隔的维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02965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拼接装置中,在拼接处理中,载带的一部分被切断,因此根据载带的状态,收纳元件的腔室可能被切掉。例如,在特定的元件种类的保有数没有富余的情况下,要求在拼接装置中以不产生与载带的切断相伴的元件的废弃的方式执行拼接处理。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与拼接处理的执行相伴的元件的废弃的产生的拼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拼接装置,具备:载带搬运装置,向使具有收纳元件的多个腔室的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接近的方向分别对所述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进行搬运;切断装置,执行对所述第一载带的第一切断部位及所述第二载带的第二切断部位分别进行切断的切断处理;带粘贴装置,在由所述载带搬运装置定位于拼接位置的所述第一载带和所述第二载带粘贴拼接带;及切断部位设定部,将与所述第一载带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通过所述多个腔室的直线和所述第一载带的端部的交点作为第一带端,以在所述切断处理中所述第一带端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切断部位。

发明效果

根据这样的结构,对于作为拼接处理的对象的第一载带,在切断处理中第一带端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由此,在从第一载带的第一带端起最初的腔室中收纳有元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伴随切断处理的执行而产生元件的废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拼接装置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载带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供给带的俯视图。

图4是对应各载带的种类来表示通常模式的拼接处理中的载带的切断位置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拼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第一载带的第一切断部位与第二载带的第二切断部位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拼接装置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拼接装置通过在使一对载带的端部对接的状态下将拼接带粘贴在两侧而对一对载带进行拼接。关于一对载带,例如一方是使用中途的旧带,另一方是补给用的新带。

1-1.拼接装置10的结构

如图1所示,拼接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11、上部盖12、载带搬运装置13、切断装置14、供给带搬运装置15、带粘贴装置16、开关17、带端检测传感器18、元件检测传感器19和控制装置20。装置主体11的整体形状形成为长方体形状。装置主体11在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供载带90(参照图2)插入的插入口111。

两个插入口111通过形成于装置主体11的内部的带搬运路112而相互连通。带搬运路112是沿拼接装置1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槽。带搬运路112对从各个插入口111插入的作为拼接对象的一对载带90进行支撑。

上部罩12是相对于装置主体11开闭的罩元件。上部罩12在关闭状态下构成带搬运路112的上表面。上部罩12在拼接之后的取出处理中设为打开状态,以能够取出被拼接的一对载带90的方式进行开放。

载带搬运装置13沿着带搬运路112分别搬运从两个插入口111插入的一对载带90。这里,如图2所示,载带90是收纳多个元件93的带部件。载带90具有基带91和盖带92(图2中用虚线表示)。在基带91上,在宽度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腔室911。

腔室911形成为具有底部的凹状。腔室911沿基带91的长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各个腔室911分别收纳一个元件93。另外,在基带91上,在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缘部形成有进给孔912。进给孔912沿基带91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nf形成。进给孔912与载带搬运装置13的带齿卷盘131的齿卡合,用于载带90的搬运。

盖带92由薄膜状的高分子膜形成。盖带9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粘接于基带91的上表面。由此,盖带92封闭腔室911的开口部。由此,防止基带91的腔室911所收纳的元件93的脱落。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载带9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通过多个腔室911的直线(以下,称为“零件线lp”)与载带90的端部(图2的粗线所示的边缘线le)的交点定义为“带端”。如图2的粗虚线所示,即使载带90的端部相对于搬运方向倾斜,载带90的带端dt也位于零件线lp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零件线lp在载带90的宽度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分别通过多个腔室911的中央。

载带搬运装置13使带齿卷盘131旋转,将一对载带90沿着带搬运路112搬运。由此,载带搬运装置13将一对载带90的切断部位定位于第一切断位置pc1或第二切断位置pc2。另外,载带搬运装置13将被切断的一对载带9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搬运,将一对载带90各自的端部定位于拼接位置ps。上述的“拼接位置ps”是设置于拼接装置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位置,是通过拼接对一对载带90进行连结的位置。

切断装置14执行将从各个插入口111插入的一对载带90在由后述的控制装置20的切断部位设定部21设定的预定的切断部位切断的切断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装置14具有与带搬运路112上的第一切断位置pc1对应地配置的第一切断器141及与第二切断位置pc2对应地配置的第二切断器142。

第一切断器141和第二切断器142在切断处理中切入到通过载带搬运装置13在带搬运路112中搬运的一对载带90。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装置14通过第一切断器141及第二切断器142以一系列的动作切断一对载带90。切断装置14将通过切断处理而产生的载带90的无用部分(切掉的部分)从管道(未图示)废弃。

供给带搬运装置15搬运供给带80,并且以能够在拼接处理中从供给带80粘贴拼接带83的方式使供给带80露出。在此,如图3所示,供给带80是在基带81与盖带82(图3中用虚线表示)之间夹着多个拼接带83的三层结构的带部件。在基带81上以预定间隔粘贴有正面用拼接带831和背面用拼接带832这两个拼接带(以下简称为“一对拼接带83”)。

基带8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沿基带81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进给孔811。进给孔811与供给带搬运装置15的带齿卷盘(未图示)的齿卡合,用于供给带80的搬运。基带81沿着基带81的宽度方向形成定位孔812。定位孔812用于供给带80相对于作为拼接对象的一对载带90的定位。

盖带82是以覆盖粘贴于基带81的多组拼接带83的方式粘贴的膜部件。一对拼接带83中的正面用拼接带831横跨一对载带90而粘贴在它们的表面上。一对拼接带83中的背面用拼接带832横跨一对载带90而粘贴在它们的背面。

供给带搬运装置15搬运供给带80,并且从基带81剥离盖带82。由此,供给带搬运装置15使粘贴于基带81的一对拼接带83露出。一对拼接带83成为分别横跨定位于拼接位置ps的一对载带90的两端部的状态。

带粘贴装置16在一对载带90的正面及背面粘贴一对拼接带83。具体而言,带粘贴装置16将使一对拼接带露出的供给带80的一部分折回。并且,带粘贴装置16将一对拼接带83按压在被定位于拼接位置ps上的一对载带90的表面和背面上。

由此,一对拼接带83成为被施加预定的按压力而粘接于一对载带90的状态。之后,一对拼接带83在拼接之后的取出处理中,分别从基带81剥离,与被拼接的一对载带90一起从拼接装置10被取出。

开关17为了切换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而接受作业者的切换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中包含通常模式及两种限制模式。开关17通过切换操作,设为选择通常模式的状态、选择两种限制模式的两个状态和使它们自动选择的状态的共计4种状态中的某一种状态。稍后将描述动作模式的切换的细节。

带端检测传感器18在带搬运路112上的预定位置检测载带90的端部。带端检测传感器18例如是由从带搬运路112的上方照射光的投光部和在带搬运路112的下方接收光的受光部构成的光电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端检测传感器18以能够在支撑于带搬运路112的载带90的宽度方向上检测多个腔室911的中央部的方式设置。由此,带端检测传感器18检测载带90的端部中的带端dt。

带端检测传感器18对后述的控制装置20输出与检测结果对应的信号。另外,带端检测传感器18在带搬运路112中配置于从载带搬运装置13的带齿卷盘的旋转中心向搬运方向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由此,后述的控制装置20基于带端检测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和检测出带端dt时的载带搬运装置13的带齿卷盘的旋转角度,识别载带90的进给孔912与带端dt的位置关系。

元件检测传感器19对收纳在载带90的腔室911中的元件93进行检测。换言之,元件检测传感器19是检测载带90的多个腔室911中的未收纳元件93的空腔的检测传感器。元件检测传感器19例如与带端检测传感器18同样地是具有投光部和受光部的光电传感器。元件检测传感器19对控制装置20输出与检测结果对应的信号。控制装置20基于元件检测传感器19的检测结果,识别载带90中的空腔的数量及相邻的两个腔室911的间隔。

控制装置20主要由cpu、各种存储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装置20基于预先设定的程序、参数,执行拼接处理。控制装置20在拼接处理中,基于从各种传感器输出的信息,适当设定载带90的拼接量、切断部位等,控制载带搬运装置13、切断装置14等的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20具备切断部位设定部21、模式切换部22及位置调整部23。

在此,在通常模式的拼接处理中,包括将一对载带90切断的切断处理和将拼接带83粘贴于切断后的载带90的带粘贴处理。切断部位设定部21在切断处理中,根据插入到拼接装置10的载带90的种类(例如,腔室911的间隔)、状态(例如,空腔的数量),设定一对载带90中的切断部位。

在上述那样的通常模式的拼接处理中,一对载带90以均从端部切断适当长度、在接缝不存在空腔的方式进行拼接。因此,根据载带90中的空腔的数量少于预定量等的状态,载带90被切掉包含收纳元件93的腔室911在内的适当长度。被切掉的部分所收纳的元件93成为废弃的对象。

但是,例如在特定的元件种类的保有数没有富余的情况下,在拼接处理中不产生元件的废弃成为优先事项。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切断部位设定部21以在切断处理中一对载带90中的一方即第一载带901(参照图1及图2)的带端(以下,称为“第一带端dt1”)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的方式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

具体而言,切断部位设定部21能够采用下述的方式。在第一方式中,切断部位设定部21以在切断处理中将第一带端dt1定位于带搬运路112中的第一切断器141的配置位置(相当于第一切断位置pc1)的方式将第一带端dt1设定为第一切断部位t1。在第二方式中,切断部位设定部21以在切断处理中将第一带端dt1定位于比带搬运路112中的第一切断器141的配置位置(第一切断位置pc1)靠供第一载带901插入的插入口111侧的位置的方式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

在上述的第一方式、第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第一载带901的第一带端dt1都不会因第一切断器141的切入而被切掉。但是,在第一方式中,在第一载带901的端部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与第一带端dt1相比向搬运方向的前侧突出的剩余部分(图2的斜线部分)被切掉。由此,在粘贴拼接带83时,能够防止剩余部分与一对载带90中的另一方即第二载带902发生干涉。

以下,将如上述那样以在切断处理中第一带端dt1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的方式由切断部位设定部21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的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称为“限制模式”。在此,在之前说明的通常模式的拼接处理中,以在切断处理中将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双方切断的方式通过切断部位设定部21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及第二切断部位t2。

具体而言,在通常模式的拼接处理中,例如第一载带901如图4的第一列和第二列所示,以将相邻的腔室911的中央部切断的方式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另外,图4表示两种第一载带901及无法判别种类的第一载带901和与它们对应的第一切断部位t1。另外,由于第二载带902为与第一载带901对称的形状,因此在图4中在括号内标注对应的附图标记而仅表示对应关系。

与此相对,在限制模式的拼接处理中,第一载带901的第一带端dt1在切断处理的执行后也始终残存,因此长度方向上的从第一带端dt1到最初的进给孔912的长度不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位设定部21在限制模式的拼接处理的切断处理中,基于第一载带901的多个进给孔912与第一带端dt1的位置关系,设定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切断部位t2。具体而言,切断部位设定部21首先根据由带端检测传感器18检测出第一带端dt1时的载带搬运装置13的动作状态(例如,带齿卷盘131的角度)算出从第一带端dt1至最初的进给孔912的长度n1。

接着,切断部位设定部21以从执行切断处理后的第二载带902的带端dt2-2到最初的进给孔为止的长度n2(参照图6的第三列)成为从相邻的进给孔912的间隔nf减去上述长度n1而得到的值(nf-n1)以下(n2≤nf-n1)的方式设定第二载带902中的第二切断部位t2。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执行切断处理,能够切掉第二载带902中的对拼接无用的部位。因此,在进行了拼接之后,能够使第一载带901与第二载带902的接缝的状态变得良好,并且能够适当地维持接缝中的进给孔912的间隔nf。

此外,在拼接处理的限制模式下,除了如上述那样切断第二载带902以外,对于第二载带902而言,也可以与第一载带901同样地不切掉第二载带902的带端(以下,称为“第二带端dt2”)。即,切断部位设定部21以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带端dt2不被切断而被保留的方式设定第二切断部位t2。

此时,切断部位设定部21也可以以在切断处理中将第二带端dt2定位于带搬运路112中的第二切断器142的配置位置(相当于第二切断位置pc2)的方式将第二带端dt2设定为第二切断部位t2。另外,切断部位设定部21也可以以在切断处理中将第二带端dt2定位于比带搬运路112中的第二切断器142的配置位置靠供第二载带902插入的插入口111侧的位置的方式设定第二切断部位t2。

作为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模式切换部22在通常模式与限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式切换部22根据开关17的状态(通常模式、两种限制模式、自动选择模式)在通常模式与限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限制模式的第一种是根据第一载带901的进给孔912与第一带端dt1的位置关系来设定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切断部位t2的类型。另外,限制模式的第二种是以在切断处理中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带端dt2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的方式设定第二切断部位t2的类型。

在上述的“自动选择模式”中,根据插入了拼接装置10的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的种类、状态,自动地选择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式切换部22根据由元件检测传感器19检测出的第一载带901中的空腔的数量在通常模式与限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具体而言,模式切换部22例如在从第一载带901的端部侧起配置的多个腔室911中的空腔的数量为规定数(例如1个)以下的情况下,将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切换为限制模式。此外,上述的规定数能够由作业者等任意地设定。另外,在自动选择模式下选择的限制模式的种类既可以固定为两种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通过开关17进一步选择。

位置调整部23基于第一载带901的多个进给孔912与第一带端dt1的位置关系,调整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相对于拼接位置ps的定位。详细而言,在切断处理之后执行的带粘贴处理中,以与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无关地适当维持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的接缝上的进给孔912的间隔nf的方式调整它们的定位。

1-2.由拼接装置10进行的拼接处理

参照图1、图2、图4-图6对由拼接装置10进行的拼接处理进行说明。以下,将从图1的左侧的插入口111插入的载带90称作第一载带901,将从图1的右侧的插入口111插入的载带90称作第二载带902。拼接处理是在第二载带902的后端拼接第一载带901的前端的处理。另外,开关17通过作业者的切换操作而选择某一状态。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20首先执行一对载带90的识别处理(步骤10(以下,将“步骤”记载为“s”))。详细而言,控制装置20在检测到第一载带901从插入口111插入时,利用载带搬运装置13沿着带搬运路112来搬运第一载带901。然后,控制装置20根据与带端检测传感器18及元件检测传感器19的检测结果相应的信号,识别第一载带901的种类、状态。

通过对第一载带901的识别处理,识别从第一带端dt1至最初的进给孔912的长度n1、空腔的数量及相邻的腔室911的间隔nc。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元件检测传感器19中采用光电传感器的结构中,在空腔为2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能够识别腔室911的间隔nc。在空腔为1以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不清楚腔室911的间隔nc。

此外,对于第二载带902也执行与第一载带901同样的识别处理。此时,在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的腔室911的间隔nc不同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可以视为种类不同而向作业者报告错误。

接着,控制装置20执行切断部位设定处理(s20)。模式切换部22在开关17成为自动选择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s21:是),判定从第一载带901的端部侧起配置的多个腔室911中的空腔的数量是否达到规定数(s22)。模式切换部22在空腔的数量为规定数以上的情况下(s22:是),将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另一方面,模式切换部22在空腔的数量小于规定数的情况下(s22:否),将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设定为限制模式。

另外,模式切换部22在开关17成为通常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s23:是),将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另一方面,模式切换部22在开关17成为两种限制模式中的任一状态的情况下(s21:否、s23:否),将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设定为限制模式。

当将拼接处理设定为通常模式时,切断部位设定部21首先设定第一载带901的第一切断部位t1(s24)。详细而言,如图4的各列所示,切断部位设定部21在全部的空腔被切掉的部位且是相邻的腔室911的中央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此外,在空腔的数量不足规定量的情况下,切断部位设定部21在从第一带端dt1切掉规定长度以上的部位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

另外,空腔的数量为1以下,存在相邻的腔室911的间隔nc不清楚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图4的第三列所示,切断部位设定部21考虑到腔室911的间隔nc与进给孔912的间隔nf相等的类型(nc=nf)和一半的类型(nc=nf/2),为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切断腔室911而将从腔室911错开腔室911的间隔nc的1/4的部位设定为第一切断部位t1。

切断部位设定部21接着设定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切断部位t2(s25)。关于通常模式下的第二切断部位t2的设定方法,由于与第一切断部位t1的设定(s24)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由此,在第二载带902中,以全部的空腔被切掉且相邻的腔室911的中央被切断的方式设定第二切断部位t2。

当拼接处理被设定为限制模式时,切断部位设定部21首先将第一带端dt1设定为第一切断部位t1(s31)。例如,如图6的第一列所示,切断部位设定部21将第一载带901的零件线lp与边缘线le的交点设为第一带端dt1,将该第一带端dt1设为第一切断部位t1。由此,在之后的切断处理(s50)中,如图6的第二列所示,防止第一带端dt1被切掉。另外,在第一载带901中存在剩余部分的情况下,其剩余部分在切断处理(s50)中被切掉。

切断部位设定部21接下来判定第二载带902的切断是否被允许(s32)。切断部位设定部21在根据开关17的状态而选择了两种限制模式中的允许第二载带902的切断的第一种的情况下(s32:是),设定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切断部位t2(s3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自动选择模式设定了限制模式的情况下(s22:否),作为选择了第一种限制模式的情况进行处理。

在第二切断部位t2的设定(s33)中,切断部位设定部21首先计算相邻的进给孔912的间隔nf与从第一带端dt1到最初的进给孔912的长度n1之间的差值(nf-n1)。并且,如图6的第三列所示,切断部位设定部21将从自第二载带902的后端起第预定数个(在图6中为第三个)进给孔912向第二带端dt2侧离开了上述的差值(nf-n1)而得到的部位设定为第二切断部位t2。

此时,为了在拼接之后可靠地防止第一载带901与第二载带902重叠,也可以通过将第二载带902的后端比上述差值(nf-n1)稍长地切掉的方式设定第二切断部位t2。切断部位设定部21在两种限制模式中的不允许第二载带902的切断的第二种的情况下(s32:否),将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带端dt2设定为第二切断部位t2(s41)。

例如,如图6的第四列所示,切断部位设定部21将第二载带902的零件线lp与边缘线le的交点设为第二带端dt2,将该第二带端dt2设为第二切断部位t2。由此,在之后的切断处理(s50)中,如图6的第五列所示,防止第二带端dt2被切掉。另外,在第二载带902存在剩余部分的情况下,其剩余部分在切断处理(s50)中被切掉。

接着,位置调整部23在如上述那样设定了第一切断部位t1及第二切断部位t2的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被定位在拼接位置ps时,判定第一带端dt1与第二带端dt2的搬运方向的距离ce是否超过规定值vc(s42)。在此,以维持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的接缝上的进给孔912的间隔nf的方式,对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进行定位。

但是,通过上述那样的第一切断部位t1及第二切断部位t2的设定,在切断处理(s50)中,第一带端dt1及第二带端dt2均不会被切掉。因此,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通过被定位而在一定程度上重叠或一定程度地分离。若第一载带901与第二载带902在一定程度上重合或分离,则有可能成为拼接不合格的原因,或者在使用了被拼接的载带90时成为动作不良的原因。

因此,位置调整部23在上述那样的判定(s42)中,判定第一载带901和第二载带902是否超过规定值vc而分离或重合。如图6的第五列所示,在第一带端dt1及第二带端dt2的搬运方向上的距离ce不超过规定值vc的情况下(s42:否),控制装置20设为正常而结束切断部位设定处理(s20)。另一方面,在第一带端dt1及第二带端dt2的搬运方向上的距离ce超过规定值vc的情况下(s42:是),位置调整部23执行错误处理(s43)。

在上述的错误处理中包含限制之后的带粘贴装置16对一对拼接带83的粘贴。由此,作为结果,带粘贴装置16限制一对拼接带83的粘贴。另外,也可以向作业者报告错误,以促使作业者判断是中断带粘贴处理还是允许继续。由此,作业者能够变更所选择的动作模式、或准备手动切断的载带90等以应对错误。

之后,执行切断装置14的切断处理(s50)。具体而言,以在切断部位设定处理(s20)中设定的第一切断部位t1位于带搬运路112上的第一切断位置pc1的方式搬运第一载带901。同样地,以第二切断部位t2位于带搬运路112上的第二切断位置pc2的方式搬运第二载带902。之后,以第一切断器141通过第一切断部位t1且第二切断器142通过第二切断部位t2的方式驱动切断装置14。

通过上述那样的切断处理(s50),以无论拼接处理在哪个动作模式下都将第一切断部位t1及第二切断部位t2包含于边缘线le的方式切断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之后,执行利用带粘贴装置16的带粘贴处理(s60)。具体而言,位置调整部23首先基于第一载带901的进给孔912与第一带端dt1的位置关系,调整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相对于拼接位置ps的定位。

载带搬运装置13以使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接近至由位置调整部23调整后的位置的方式进行搬运,并定位于拼接位置ps。并且,以在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的表面及背面粘贴一对拼接带83的方式驱动带粘贴装置16。

由此,一对拼接带83被按压于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成为被施加预定的按压力而粘接于一对载带90的状态。然后,上部盖12成为打开状态,执行取出处理(s70)。由此,一对拼接带83分别从基带81剥离,能够与被拼接的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一起从拼接装置10取出。

1-3.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效果

上述的拼接装置10具备:向使具有收纳元件93的多个腔室911的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接近的方向分别对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进行搬运的载带搬运装置13;执行分别对第一载带901的第一切断部位t1及第二载带902的第二切断部位t2进行切断的切断处理(s50)的切断装置14;将拼接带83粘贴于由载带搬运装置13定位于拼接位置ps的第一载带901及第二载带902的带粘贴装置16;及将与第一载带90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通过多个腔室911的直线lp和第一载带901的端部le的交点作为第一带端dt1而以在切断处理(s50)中使第一带端dt1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的方式设定第一切断部位t1的切断部位设定部21。

根据这样的结构,对于作为拼接处理的对象的一对载带90中的一方即第一载带901,在限制模式的拼接处理的切断处理(s50)中第一带端dt1不被切掉而被保留。由此,在从第一载带901的第一带端dt1起最初的腔室911中收纳有元件9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伴随切断处理(s50)的执行而产生元件93的废弃。

2.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在实施方式的切断处理(s50)中,载带搬运装置在第一切断部位t1定位于带搬运路112上的第一切断位置pc时,从当前的第一载带901的位置向一个方向搬运。与此相对,载带搬运装置13可以在将第一切断部位t1定位于第一切断位置pc时,以使一端通过第一切断位置pc之后返回的方式进行搬运,将第一切断部位t1定位在第一切断位置pc。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在以使第一载带901返回的方式进行搬运之前,能够与通常模式的动作相同。由此,能够使对通常模式和限制模式的动作进行指令的程序的共同部分增多。但是,若以使第一载带901返回的方式进行搬运,则存在对齿隙产生影响的担忧,因此从高精度地对第一载带901进行定位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方式。

在实施方式中,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能够通过开关17进行切换。与此相对,拼接装置10也可以将所执行的拼接处理的动作模式设为固定。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一载带901为补给用的新带的方式。与此相对,第一载带901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用中途的旧带,在后端拼接补给用的载带。

附图标记说明

10:拼接装置11:装置主体111:插入口112:带搬运路13:载带搬运装置14:切断装置141:第一切断器142:第二切断器16:带粘贴装置17:开关18:带端检测传感器19:元件检测传感器20:控制装置21:切断部位设定部22:模式切换部23:位置调整部80:供给带83:拼接带90:载带901:第一载带902:第二载带91:基带911:腔室912:进给孔93:元件pc1:第一切断位置pc2:第二切断位置ps:拼接位置dt:带端dt1:第一带端dt2:第二带端nf:(进给孔的)间隔n1:(从第一带端到最初的进给孔的)长度n2:(从第二带端到最初的进给孔的)长度lp:零件线le:边缘线(载带的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