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444发布日期:2019-05-07 22:2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烟嘴是设置在烟草容器前的一种内部连通的吸烟物件,使用烟嘴不仅能滤去香烟中部分有害物质,保护人体的健康,而且能降低香烟焦油含量,提高香烟的品质。烟嘴的制造材料通常包括硫化硬胶、合成树脂和陶瓷等。

传统的陶瓷烟嘴生产加工过程包括一道给制备好的陶瓷烟嘴上釉的工序,而这道工序大部分还是由人工来完成,通过人工操作将陶瓷烟嘴放置接料工装上,然后再进行喷釉操作。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导致生产成本大,另一方面喷釉的加工生产环境会形成大量的粉尘,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设计一种陶瓷烟嘴的自动装料装置,可以自动化地实现将多个陶瓷烟嘴放置在接料工装上,完成上釉前的装料工序,并且保证与其它自动化装置在相应工序上的加工节拍相匹配,便于实现生产完全自动化,解决依靠人工操作带来的上述问题。经过检索,尚未发现国内有相关技术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陶瓷烟嘴上釉工序前对陶瓷烟嘴进行装料的过程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同时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其中所述陶瓷烟嘴包括形状为扁头的第一端和形状为圆头的第二端,所述陶瓷烟嘴内开设有一通孔并连通所述陶瓷烟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陶瓷烟嘴自动装料装置包括:

落料结构,所述落料结构通过多通道的方式对所述陶瓷烟嘴进行落料,并控制落料的频率;

接料结构,所述接料结构设置在所述落料结构的下方,包括多个接料工装,所述接料结构用于接纳从所述落料结构落下的所述陶瓷烟嘴至所述接料工装上,并将所述接料工装移动至下一个工位;

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所述落料结构的上方,用于对落入所述接料工装上的陶瓷烟嘴进行压紧,且保证各个陶瓷烟嘴与所述接料工装定位面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其中,所述落料结构包括:落料块,所述落料块上设置有多排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均沿所述落料块的纵向分布,所述落料块还设置有多排拉板通道,所述拉板通道均沿所述落料块的横向分布,且与各排所述上料通道连通,所述落料块上设置有多个落料孔,每个所述落料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拉板通道内、相邻两个所述上料通道之间的位置;落料控制板,所述落料控制板设置在所述落料块的上表面,所述落料控制板用于将所述上料通道内的陶瓷烟嘴移动至对应的所述落料孔的正上方,并从所述落料孔落下;落料平台,所述落料平台上开设有一落料口,所述落料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料平台的上表面,且所述落料块的全部落料孔均位于所述落料口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上料通道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陶瓷烟嘴的第一端朝上的截面形状一致。

其中,所述落料控制板底部凸出设置有多排拉板,所述拉板与所述拉板通道一一对应,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拉板通道内,每排所述拉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上料槽,所述上料槽与所述上料通道一一对应,且所述上料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上料通道一致,所述落料控制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压紧通道,所述压紧通道与所述落料孔一一对应,所述压紧通道贯穿所述落料控制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拉板的下表面。所述落料控制板的其中一侧还设置有一落料气缸,所述落料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料平台上,所述落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落料控制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接料结构包括一接料工装通道,所述接料工装通道经过所述落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接料工装设置在所述接料工装通道内,所述接料工装通道的其中一侧还设置有一推料气缸,所述接料工装通道和所述推料气缸均设置在一工作台上。其中,每个所述接料工装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陶瓷烟嘴的通孔相匹配的接料销,每个所述接料销均与所述落料孔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一压紧平台,所述压紧平台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料平台上,所述压紧平台的底部设置有一压块,所述压块底部设置有多个压杆,与所述落料孔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压紧平台上还固定设置有一压料气缸,所述压料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压紧平台并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落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和所述压料气缸均与一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设置有落料结构、接料结构和压紧结构,可以一体化地完成陶瓷烟嘴的落料、接料和压紧过程,各部分结构之间的操作配合方式合理,衔接紧凑,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高;同时,本发明采用多通道的方式进行落料,可一次性在整个接料工装上装料,进一步简化了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装料的效率;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全自动化的方式控制,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工作节拍和配合的有序性,且保证与其它自动化装置在相应工序上的加工节拍相配合,便于实现生产完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落料结构和压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落料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落料控制板结构适宜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陶瓷烟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陶瓷烟嘴;2-落料结构;201-落料块;202-上料通道;203-拉板通道;204-落料孔;205-落料控制板;206-落料平台;207-落料口;208-拉板;209-上料槽;210-压紧通道;211-落料气缸;3-接料结构;301-接料工装;302-接料工装通道;303-推料气缸;304-工作台;305-接料销;4-压紧结构;401-压紧平台;402-支撑柱;403-压块;404-压杆;405-压料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陶瓷烟嘴上釉工序前对陶瓷烟嘴进行装料的过程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同时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其中所述陶瓷烟嘴1包括形状为扁头的第一端和形状为圆头的第二端,所述陶瓷烟嘴1内开设有一通孔并连通所述陶瓷烟嘴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如图5所示。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包括:落料结构2,所述落料结构2通过多通道的方式对所述陶瓷烟嘴1进行落料,并控制落料的频率;接料结构3,所述接料结构3设置在所述落料结构2的下方,包括多个接料工装301,所述接料结构3用于接纳从所述落料结构2落下的所述陶瓷烟嘴1至所述接料工装301上,并将所述接料工装301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压紧结构4,所述压紧结构4设置在所述落料结构2的上方,用于对落入所述接料工装301上的陶瓷烟嘴1进行压紧,且保证各个陶瓷烟嘴1与所述接料工装301定位面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落料结构2连接一上料装置,上料装置能将陶瓷烟嘴1送入落料结构2上,落料结构2通过多通道的方式对陶瓷烟嘴1进行落料,使得陶瓷烟嘴1穿过落料结构2内部并落入设置在落料结构2下方的接料结构3,且能控制落料的频率,保证与接料的频率相一致。接料结构3包括多个接料工装301,接料工装301可接取从落料结构2落下的陶瓷烟嘴1,并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处,完成将陶瓷烟嘴1进行接料和搬运的工序。而设置在落料结构2上方的压紧结构4,当全部陶瓷烟嘴1落入接料工装301后,压紧结构4可将陶瓷烟嘴1压紧在接料工装301上,且让陶瓷烟嘴1与接料工装301定位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以便于后续的上釉工序。整个装置可一体化地完成陶瓷烟嘴1的落料、接料和压紧过程,各部分结构之间的操作配合方式合理,衔接紧凑,作业的效率及可靠性高。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落料结构2包括:落料块201,所述落料块201上设置有多排上料通道202,所述上料通道202均沿所述落料块201的纵向分布,所述落料块201还设置有多排拉板通道203,所述拉板通道203均沿所述落料块201的横向分布,且与各排所述上料通道202连通,所述落料块201上设置有多个落料孔204,每个所述落料孔204分别设置在所述拉板通道203内、相邻两个所述上料通道202之间的位置;落料控制板205,所述落料控制板205设置在所述落料块201的上表面,所述落料控制板205用于将所述上料通道202内的陶瓷烟嘴1移动至对应的所述落料孔204的正上方,并从所述落料孔204落下;落料平台206,所述落料平台206上开设有一落料口207,所述落料块201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料平台206的上表面,且所述落料块201的全部落料孔204均位于所述落料口207的正上方。其中,所述上料通道20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陶瓷烟嘴1的第一端朝上的截面形状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落料块201上设置了多排上料通道202,从上料装置输送的陶瓷烟嘴1将会进入各排上料通道202,由于上料通道202的截面形状与陶瓷烟嘴1的第一端朝上的截面形状一致,因此在上料通道202内的陶瓷烟嘴1均以第一端朝上的形式。在落料块201上设置的多排拉板通道203,用于放置设置在落料块201上表面的落料控制板205,且在拉板通道203内设置了多个落料孔204,当上料通道202内充满陶瓷烟嘴1后,落料控制板205可将各个陶瓷烟嘴1移至对应落料孔204的正上方,陶瓷烟嘴1从落料孔204落下并穿过落料块201以及底部的落料平台206上的落料口207,落入接料结构3的接料工装301上,完成一组陶瓷烟嘴的落料过程。

其中,所述落料控制板205底部凸出设置有多排拉板208,所述拉板208与所述拉板通道203一一对应,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拉板通道203内,每排所述拉板208上均开设有多个上料槽209,所述上料槽209与所述上料通道202一一对应,且所述上料槽209的截面形状与所述上料通道202一致,所述落料控制板205上还开设有多个压紧通道210,所述压紧通道210与所述落料孔204一一对应,所述压紧通道210贯穿所述落料控制板205的上表面和所述拉板208的下表面。所述落料控制板205的其中一侧还设置有一落料气缸211,所述落料气缸211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料平台206上,所述落料气缸211的活塞杆与所述落料控制板205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在落料控制板205底部设置了多排拉板208,各排拉板208与拉板通道203一一对应,且可以在拉板通道203内滑动。而在每排拉板208上均开设了多个上料槽209,上料槽209与上料通道202一一对应,并且上料槽209的截面形状与上料通道202一致。在初始位置,各个上料槽209均位于对应的上料通道202的位置处,此时陶瓷烟嘴1通过上料装置进入并填满整个上料通道202,然后落料控制板205上的拉板208沿拉板通道203滑动,带动位于各个上料通道202和拉板通道203交接处的陶瓷烟嘴1沿拉板通道203移动至对应落料孔204的正上方,并从落料孔204落下,完成一组陶瓷烟嘴1的落料过程。随后,落料控制板205回到初始位置,此时设置在落料控制板205上的压紧通道210正好位于各个落料孔204的正上方,便于设置在落料结构2上方的压紧结构4穿过压紧通道210和落料孔204对接料工装301上的陶瓷烟嘴1进行压紧。其中,落料控制板205的移动通过设置在落料平台206上的落料气缸211驱动,使得落料控制板205上的拉板208可沿对应的上料通道202来回滑动。

其中,所述接料结构3包括一接料工装通道302,所述接料工装通道302经过所述落料口207的正下方,所述接料工装301设置在所述接料工装通道302内,所述接料工装通道302的其中一侧还设置有一推料气缸303,所述接料工装通道302和所述推料气缸303均设置在一工作台304上。其中,每个所述接料工装301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陶瓷烟嘴的通孔相匹配的接料销305,每个所述接料销305均与所述落料孔204一一对应。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接料工装301从接料工装通道302的入口进入落料口207的正下方,接收从各个落料孔204内下落的陶瓷烟嘴1,并且通过一次落料完成整个接料工装301的装料,再通过推料气缸303将接料工装301推至接料工装通道302的出口,再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其中,接料工装301上设置了多个与陶瓷烟嘴1的通孔相匹配的接料销305,具有导向的作用,在陶瓷烟嘴1落入接料工装后,接料销305能引导陶瓷烟嘴1自动地插入接料销305上,并通过压紧结构4压紧,方便后续对陶瓷烟嘴1的搬运和上釉过程。另外,各个接料销305与落料孔204一一对应,接料销305是同时进行接料的,当接料工装301的全部接料销305完成接料后,再将此接料工装301移至下一个工位。本装置可同时对一个接料工装301进行装料,简化了落料结构2和接料结构3的设计,装料的效率高。

如图2所示,所述压紧结构4包括一压紧平台401,所述压紧平台401通过多个支撑柱402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料平台206上,所述压紧平台401的底部设置有一压块403,所述压块403底部设置有多个压杆404,与所述落料孔204一一对应。所述压紧平台401上还固定设置有一压料气缸405,所述压料气缸405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压紧平台401并与所述压块403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烟嘴多通道自动装料装置,当全部陶瓷烟嘴1从落料孔204落入接料工装301后,落料控制板205回到初始位置,此时设置在落料控制板205上的压紧通道210正好位于各个落料孔204的正上方。然后,设置于压紧平台401上的压料气缸405推动压块403向下移动,使得压块403底部的各个压杆404向下移动,分别进入并穿过与之对应的压紧通道210和落料孔204,最后压杆404的底部接触已落入接料工装301上的陶瓷烟嘴1,将其压紧后各个压杆404再通过压料气缸405收回,完成对陶瓷烟嘴1的压紧和高度位置校准的过程。当压杆404从压紧通道210收回后,再通过移动落料控制板205,开始新一轮的落料过程。整个装置的落料结构2、接料结构3和压紧结构4之间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配合有序。

其中,所述落料气缸211,所述推料气缸303和所述压料气缸405均与一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烟嘴自动装料装置,采用全自动化的方式控制陶瓷烟嘴1的落料、接料和压紧过程,通过一控制系统分别与落料气缸211,推料气缸303和压料气缸405电连接,实现对整个装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工作节拍和配合的有序性,提高陶瓷烟嘴1装料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