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2247发布日期:2019-08-17 01:2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炭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



背景技术:

输煤系统是燃煤电厂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配套系统之一,为了保证和稳定电厂用煤的需求,电厂内部会设置够电厂使用一定天数储煤量的煤场,以避免电厂在运行期间受煤源供应问题而导致频繁停机的情况发生。

现有的输煤系统一般由输煤线、转运站、煤场以及主厂房煤仓间等设施构成,燃煤以码头或汽车卸煤的方式达到电厂后,先是通过输煤线和转运站进入煤场储存,然后再从煤场通过输煤线和转运站落入主厂房煤仓间顶部的煤斗内,最后通过煤斗进入锅炉燃烧,锅炉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水变成蒸汽后即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虽然上述输煤系统实现了燃煤输送的自动化,提高了燃煤的输送效率,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主厂房煤仓间的高度与汽轮机组的容量相关,通常在20m至40m之间,而码头(码头卸煤)和卸煤沟(汽车卸煤)的地势又较低,因此,输煤线需要爬升至几十米的高度才能从码头(码头卸煤)或卸煤沟(汽车卸煤)达到煤仓间的顶部,并且,输煤线的爬升角度又不能太大,从而导致输煤线的跨度较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地面空间;

2、虽然输煤线上设有封闭钢板,以解决落煤和飘煤的问题,但是由于输煤线的长度过长,因此依然不能完全地避免局部的煤散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该输煤系统占用的地面空间小,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彻底的解决了落煤和飘煤的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对电厂环境的污染。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包括上游输送线、进煤场输送线、封闭煤场、出煤场输送线、下游输送线以及主厂房煤仓间,所述封闭煤场和所述主厂房煤仓间设于地面上,所述上游输送线和所述出煤场输送线设于地面下,所述进煤场输送线和所述下游输送线自地面下爬升至地面上,且所述下游输送线的爬升方向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上游输送线的上游端设有上游转运站,所述上游输送线的下游端通过中间转运站与所述进煤场输送线的上游端相接,所述进煤场输送线的下游端通过煤场前转运站与所述封闭煤场相接,所述封闭煤场通过煤场后转运站与所述出煤场输送线的上游端相接,所述出煤场输送线的下游端直接与所述下游输送线的上游端相接,所述主厂房煤仓间的顶部设有煤斗,所述煤斗的上方设有进仓输送线,所述下游输送线的下游端直接与所述进仓输送线的上游端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游输送线包括立式机架以及设于所述立式机架上的第一给煤机、垂直提升输送机和第一皮带式输送机,所述立式机架垂直于地面,且所述立式机架的底端埋于地面下,顶端高于所述进仓输送线,所述第一给煤机设于所述立式机架的底部,所述垂直提升输送机沿着所述立式机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给煤机的出口与所述垂直提升输送机的进口相接,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机靠近所述立式机架的顶部设置且高于所述进仓输送线,所述垂直提升输送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机的进口相接,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机的出口与所述进仓输送线的上游端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煤场输送线包括第一栈桥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栈桥内的第二皮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一栈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煤场后转运站的外墙和所述立式机架相接,第二皮带式输送机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的进口相接,所述煤场后转运站内设有第二给煤机和碎煤机,所述第二给煤机的出口与所述碎煤机的进口相接,第二皮带式输送机的上游端与所述碎煤机的出口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栈桥与水平面呈12°至18°的夹角,且所述第一栈桥与所述煤场后转运站的外墙相接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栈桥与所述立式机架相接的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煤场包括封闭式的干煤棚以及设于所述干煤棚内的斗轮机和轨道,所述轨道铺设于地面上,所述斗轮机设于所述轨道上,所述轨道的两侧设有燃煤堆放区域,所述煤场前转运站和所述煤场后转运站也设于所述干煤棚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干煤棚内还设有第三皮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三皮带式输送机设于所述轨道的中间,所述煤场前转运站内设有第三给煤机,所述第三皮带式输送机的上游端与所述第三给煤机的出口相接,所述第三皮带式输送机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的进口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干煤棚内还设有推煤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煤场输送线包括第二栈桥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栈桥内的第四皮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二栈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转运站的外墙和所述煤场前转运站的外墙相接,所述第四皮带式输送机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三给煤机的进口相接,所述中间转运站内设有筛分机和第四给煤机,所述筛分机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给煤机的进口相接,所述第四给煤机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皮带式输送机的上游端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游输送线包括第三栈桥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栈桥内的第五皮带式输送机,所述第三栈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游转运站的外墙和所述中间转运站的外墙相接,所述上游转运站内设有第五给煤机,所述第五皮带式输送机的上游端与所述第五给煤机的出口相接,所述第五皮带式输送机的下游端与所述筛分机的进口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转运站、所述煤场前转运站、所述煤场后转运站以及所述下游输送线上均设有除尘间,所述除尘间内设有除尘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通过采用隐藏于地面下的输送线和垂直于水平面的输送线,不仅减少了对地面空间的占用,同时还缩短了整体的长度,从而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隐藏于地面下的输送线不会发生落煤和飘煤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对电厂环境的污染,提升其景观、清洁、环保形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游输送线和主厂房煤仓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封闭煤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i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游输送线;11、第三栈桥;2、进煤场输送线;21、第二栈桥;22、第四皮带式输送机;3、封闭煤场;31、干煤棚;32、斗轮机;33、轨道;34、第三皮带式输送机;35、推煤机;4、出煤场输送线;41、第一栈桥;42、第二皮带式输送机;5、下游输送线;51、立式机架;52、第一给煤机;53、垂直提升输送机;54、第一皮带式输送机;6、主厂房煤仓间;61、煤斗;62、进仓输送线;7、上游转运站;71、第五给煤机;8、中间转运站;81、第四给煤机;9、煤场前转运站;91、第三给煤机;10、煤场后转运站;101、第二给煤机;102、碎煤机;103、除尘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包括上游输送线1、进煤场输送线2、封闭煤场3、出煤场输送线4、下游输送线5以及主厂房煤仓间6,封闭煤场3和主厂房煤仓间6设于地面上,上游输送线1和出煤场输送线4设于地面下,进煤场输送线2和下游输送线5自地面下爬升至地面上,且下游输送线5的爬升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上游输送线1的上游端设有上游转运站7,上游输送线1的下游端通过中间转运站8与进煤场输送线2的上游端相接,进煤场输送线2的下游端通过煤场前转运站9与封闭煤场3相接,封闭煤场3通过煤场后转运站10与出煤场输送线4的上游端相接,出煤场输送线4的下游端直接与下游输送线5的上游端相接,主厂房煤仓间6的顶部设有煤斗61,煤斗61的上方设有进仓输送线62,下游输送线5的下游端直接与进仓输送线62的上游端相接。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通过采用隐藏于地面下的输送线和垂直于水平面的输送线,不仅减少了对地面空间的占用,同时还缩短了整体的长度,从而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隐藏于地面下的输送线不会发生落煤和飘煤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对电厂环境的污染,提升其景观、清洁、环保形象。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下游输送线5包括立式机架51以及设于立式机架51上的第一给煤机52、垂直提升输送机53和第一皮带式输送机54,立式机架51垂直于地面,且立式机架51的底端埋于地面下,顶端高于进仓输送线62,第一给煤机52设于立式机架51的底部,垂直提升输送机53沿着立式机架51竖直设置,第一给煤机52的出口与垂直提升输送机53的进口相接,第一皮带式输送机54靠近立式机架51的顶部设置且高于进仓输送线62,垂直提升输送机53的出口与第一皮带式输送机54的进口相接,第一皮带式输送机54的出口与进仓输送线62的上游端相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方案,出煤场输送线4包括第一栈桥41以及设于第一栈桥41内的第二皮带式输送机42,第一栈桥41的两端分别与煤场后转运站10的外墙和立式机架51相接,第二皮带式输送机42的下游端与第一给煤机52的进口相接,煤场后转运站10内设有第二给煤机101和碎煤机102,第二给煤机101的出口与碎煤机102的进口相接,第二皮带式输送机42的上游端与碎煤机102的出口相接。在本实施例中,碎煤机102优选全通过环锤式碎煤机102,并采用独立基座和减震弹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栈桥41与水平面呈12°至18°的夹角,且第一栈桥41与煤场后转运站10的外墙相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栈桥41与立式机架51相接的一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封闭煤场3包括封闭式的干煤棚31以及设于干煤棚31内的斗轮机32和轨道33,轨道33铺设于地面上,斗轮机32设于轨道33上,用于进行煤炭的堆放和取料作业,轨道33的两侧设有燃煤堆放区域,煤场前转运站9和煤场后转运站10也设于干煤棚31内。另外,为了便于煤炭的堆放,干煤棚31内还设有推煤机35。在本实施例中,干煤棚31优选条弧形,当然,也可以根据电厂的环境选用圆弧形或筒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干煤棚31内还设有第三皮带式输送机34,第三皮带式输送机34设于轨道33的中间,煤场前转运站9内设有第三给煤机91,第三皮带式输送机34的上游端与第三给煤机91的出口相接,第三皮带式输送机34的下游端与第二给煤机101的进口相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进煤场输送线2包括第二栈桥21以及设于第二栈桥21内的第四皮带式输送机22,第二栈桥21的两端分别与中间转运站8的外墙和煤场前转运站9的外墙相接,第四皮带式输送机22的下游端与第三给煤机91的进口相接,中间转运站8内设有筛分机(图未示)和第四给煤机81,筛分机的出口与第四给煤机81的进口相接,第四给煤机81的出口与第四皮带式输送机22的上游端相接。在本实施例中,筛分机优选轮齿式筛分机,其可将颗粒度为250mm以上的大块以及编织带、草绳等杂物去除,提高燃煤的纯净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栈桥21与水平面呈12°至18°的夹角,且第二栈桥21与中间转运站8的外墙相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栈桥41与煤场前转运站9的外墙相接的一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上游输送线1包括第三栈桥11以及设于第三栈桥11内的第五皮带式输送机,第三栈桥11的两端分别与上游转运站7的外墙和中间转运站8的外墙相接,上游转运站7内设有第五给煤机71,第五皮带式输送机的上游端与第五给煤机71的出口相接,第五皮带式输送机的下游端与筛分机的进口相接。

进一步地,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为了减少燃煤输送时扬起的煤尘,中间转运站8、煤场前转运站9、煤场后转运站10以及下游输送线5的立式机架51上均设有除尘间103,除尘间103内设有除尘器(图未示)。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输煤系统占用的地面空间小,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彻底的解决了落煤和飘煤的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对电厂环境的污染。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