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8620发布日期:2019-08-10 00:4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上的集装器的装配工艺,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装器,一种容器或载体,航空运输时(货物、邮件、行李)专用,它不像海运和陆运的集装箱那么庞大,它是专为飞机设计的,特点轻便,小巧.规格包括集装板和集装箱,型号多种多样,随着集装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亦逐步应用到轨道交通上,以便于对货物的集装和运输。

目前集装器的箱门大多数都是采用合页铰接形式,展开时会比较占用一定的空间体积,而在轨道交通上,体积设计本身就比较窄小,不适合集装器本体的箱门全部展开,尤其是外开式的箱门,很容易因地方窄小而很难打开,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其采用卷帘门形式制得集装器,从而节约了开门空间,且整个装配工艺从内置外,方便快捷,提高了装配效率,有利于降低装配成本。

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所述装配工艺的步骤为:

步骤1、集装器本体装配:利用型材搭建内框架结构,且各个型材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铆接相连,内框架结构的正面为安装箱门的开口空间;

步骤2、卷帘门装配:在内框架结构的箱门处安装卷帘门;

步骤3、在内框架结构的外表面铆接金属板材或复合材料蒙皮。

本发明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在集装器本体的内框架的靠近箱门口的内底壁开设操作孔,集装器本体的内框架的内顶壁前部为复位腔,在复位腔的两端内底壁上开设导向槽,两个导向槽的内底壁分别与操作孔的两端内顶壁连通;

操作孔的两端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卷轴,卷轴的两端安装上卷门装置,卷门装置包括钢丝绳;卷轴两端位于导向槽内部的表面均固定套接上卷线辊,钢丝绳的底端固定卷绕在卷线辊的表面;

复位腔的内壁安装上卷门装置,卷门装置包括卷帘板;卷帘板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导向槽内,将钢丝绳沿导向槽向往连接至卷帘板上;多个卷帘板之间均通过拉绳首尾固定串联。

本发明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设置有一步骤,该步骤用于安装自锁装置:

自锁装置包括复位孔,复位孔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孔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复位孔的内顶壁通过开设的限位槽与操作孔的内底壁连通,复位弹簧将控制杆始终向外部顶出;

控制杆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卡板,销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卡板的表面和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卡板的表面与限位槽的表面滑动插接,卡板的表面呈三角形状,卡板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相适配,扭力弹簧始终将卡板向上扭转,之后被限位槽给限位住,同时设置扭力弹簧的扭力小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以便于操作;

卷轴的中部表面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卡板的表面卡接,卡槽的内壁与卡板的表面相适配,卡板与卡槽卡接后,能够始终保持卷轴只能进行单向周向转动;

钢丝绳带动卷帘板上下拉动,进而对集装器本体箱门开启和关闭,占用体积小,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通过卷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卷门装置,达到了对集装器本体的箱门改进成卷帘式,钢丝绳带动卷帘板上下拉动,进而对箱门开启和关闭,占用体积小,便于操作。

二、通过卷轴的中部设置有自锁装置,达到了对卷帘板实现自锁的效果,当卷帘板向下拉动时,卷轴表面的卡槽与卡板卡接后被定位,防止卷轴反向转动,当开门时,脚部顶动控制杆,控制杆带动卡板离开卡槽,卷帘板在拉力弹簧作用下被拉回只复位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中的集装器本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中的集装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中的集装器的自锁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中的集装器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中的集装器的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1、集装器本体;2、操作孔;3、卷轴;31、复位孔;32、复位弹簧;33、控制杆;34、限位槽;35、安装槽;36、卡板;37、扭力弹簧;38、卡槽;4、钢丝绳;41、卷线辊;42、锁块;5、复位腔;51、卷帘板;52、拉力弹簧;6、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装配工艺,所述装配工艺的步骤为:

步骤1、集装器本体1装配:利用型材搭建内框架结构,且各个型材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铆接相连,内框架结构的正面为安装箱门的开口空间;

步骤2、卷帘门装配:在集装器本体1的内框架的靠近箱门口的内底壁开设操作孔2,,集装器本体1的内框架的内顶壁前部为复位腔5,在复位腔5的两端内底壁上开设导向槽6,两个导向槽6的内底壁分别与操作孔2的两端内顶壁连通;

操作孔2的两端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卷轴3,卷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卷门装置,卷门装置包括钢丝绳4;卷轴3两端位于导向槽6内部的表面均固定套接上卷线辊41,钢丝绳4的底端固定卷绕在卷线辊41的表面,卷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上锁块42,该锁块42的横截面呈正方形状,通过卷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卷门装置,达到了对集装器本体1的箱门改进成卷帘式,可通过配制与锁块42相适配的钥匙转动卷轴3,卷轴3带动卷线辊41表面的钢丝绳4卷动;

复位腔5的内壁设置有卷门装置,卷门装置包括卷帘板51;卷帘板51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导向槽6内,将钢丝绳4沿导向槽6向往连接至卷帘板51上;多个卷帘板51之间均通过拉绳首尾固定串联,卷门装置还包括拉力弹簧52,拉力弹簧52的一端自由端与卷帘板51的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拉力弹簧52的另一端自由端与复位腔5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

步骤3、在内框架结构的外表面铆接金属板材或复合材料蒙皮;

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设置有一步骤,该步骤用于安装自锁装置:

自锁装置包括复位孔31,复位孔3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2,复位孔31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控制杆33,控制杆33的一端与复位弹簧32的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复位孔31的内顶壁通过开设的限位槽34与操作孔2的内底壁连通,复位弹簧32将控制杆33始终向外部顶出;

控制杆33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35,安装槽35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卡板36,销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37,扭力弹簧37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卡板36的表面和安装槽3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卡板36的表面与限位槽34的表面滑动插接,卡板36的表面呈三角形状,卡板36的表面与限位槽34的内壁相适配,扭力弹簧37始终将卡板36向上扭转,之后被限位槽34给限位住,同时设置扭力弹簧37的扭力小于复位弹簧32的弹力,以便于操作;

卷轴3的中部表面开设有卡槽38,卡槽38的内壁与卡板36的表面卡接,卡槽38的内壁与卡板36的表面相适配,卡板36与卡槽38卡接后,能够始终保持卷轴3只能进行单向周向转动;

钢丝绳4带动卷帘板51上下拉动,进而对集装器本体箱门开启和关闭,占用体积小,便于操作;

通过卷轴3的中部设置有自锁装置,达到了对卷帘板51实现自锁的效果,当卷帘板51向下拉动时,卷轴3表面的卡槽38与卡板36卡接后被定位,防止卷轴3反向转动,当开门时,脚部顶动控制杆33,控制杆33带动卡板36离开卡槽38,卷帘板51在拉力弹簧52作用下被拉回只复位腔5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