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4271发布日期:2019-08-30 23:4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或者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装配式预制砼道路板在工程项目临建道路中使用越来越多,为了实现一次性吊运到位实现无缝拼接的装配式预制砼道路板及其吊装工具,公开号为cn10445251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砼道路板及其吊装工具。吊装工具包括夹具和吊具,夹具包括横梁、对称连接于横梁两端的夹持组件和连接两夹持组件的钢丝绳,吊具通过钢丝绳将两组夹具连成一体。预制砼道板的两侧边预埋有钢管。起吊时,两组夹具夹持组件上的圆钢柱插入内嵌的钢管内、横梁位于砼道路板的上侧将砼道路板的两端夹住,将两组夹具的钢丝绳分别挂到起吊方钢两端的钢丝绳卡环内侧,然后将起吊方钢中间位置处的起吊吊环挂于起吊设备的挂钩上即可将一块砼道路板平稳起吊;将砼道路板吊至合适位置后将圆钢柱从预埋的钢管内拔出,使装配式砼道路板能一次性吊运到位且能实现无缝拼接。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将装配式砼道路板平稳起吊且能实现无缝拼接,但是在起吊和完成吊装时,都需要人工手动将圆钢柱插入或者取出砼道路板侧壁内嵌的钢管,而砼道路板的尺寸一般宽度较宽,因此人工操作中,需要不断将圆钢柱插入和取出砼道路板上的钢管,吊装效率低下,且人工来回在起吊装置下走动,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解决了吊装中人工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起吊和完成吊装时的自动锁止和自动解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包括起吊板和位于起吊板下方的承重板,起吊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起吊绳,起吊板与承重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承重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起吊板上,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均朝向起吊板内倾斜设置;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可插入装配式预制砼侧壁钢管内的锁止件。

本发明的原理是:起吊绳用于起吊中进行力的传递,方便起吊;起吊板和称重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初始状态未吊装时,由于起吊板重力作用在第一弹性复位件上,第一弹性复位件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一弹性复位件防止起吊板直接压在连接杆上,防止连接杆被挤压变形而被损坏;由于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均朝向起吊板内倾斜设置,因此两根连接杆呈八字型分布,当起吊时,首先起吊板由于起吊绳的拉力作用,使得起吊板与承重板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一复位弹簧被拉伸,同时连接杆在承力过程中,由于其倾斜设置,使得连接杆绕其与起吊板转动连接处逐渐转动,由于连接杆倾斜设置,连接杆对滑块作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使滑块滑动,在该分力作用下,两个滑块逐渐靠近,从而使滑块带动锁止件插入到装配式预制砼道路板侧壁钢管内,最终完成对砼道路板的自动锁止。

当完成吊装后,砼道路板被逐渐放置好后,再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使得起吊板和承重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由于连接杆也受到来自起吊板重力作用和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作用,使得连接杆下端向承重板的外侧转动,使两块滑块同时滑动且相互远离,滑块带动锁止件退出砼道路板的钢管,从而实现自动解锁。

采用上述方案的优点是:

1.能够实现自动锁止和自动解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吊装时和完成吊装时,都需要人工将圆钢柱插入和取出钢管,操作复杂,吊装效率低。本申请中,在吊装和完成吊装时,依靠起吊板和承重板之间距离的改变,实现吊装中的自动锁止和自动解锁,提升吊装的效率。

2.吊装稳定:在吊装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不仅提供回复力,辅助完成吊装后的自动解锁操作;而且在吊装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还提供力的传递作用,使起吊板上的部分起吊作用力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作用于承重板,使承重板上的受力点增加,使吊装过程中承重板能更加稳定地被吊起;在起吊过程中,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的缓冲作用和具有一定的挠性,使得滑块可以平稳地滑动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阻碍承重板的转动,从而使锁止件平稳地自动插入和取出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整个设备运行更加平稳。

3.可以防止砼道路板掉落:在吊装过程中,当锁止件插入到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中时,两根连接杆还是处于倾斜状态,由于连接杆对滑块的作用力是倾斜的,连接杆对滑块还是具有水平方向的分力,该分力使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且拉动锁止件紧紧地插入到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中,能有效防止砼道路板掉落。

进一步,两个滑块相互正对设置,两个相互正对的两个滑块组成一个滑块组。

相比于将两个滑块错开设置,两个滑块滑动过程中滑动方向不能保证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承重板在滑块作用力下发生转动,使承重板在吊装中不稳定。本方案中,将两个滑块正对设置,两个滑块沿承重板滑动时滑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滑块滑动时对承重板的作用相互抵消,使得承重板能够稳定完成吊装。

进一步,滑块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组中的四个滑块位于承重板的四个角。

滑块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组中的四个滑块位于承重板的四个角,使得承重板的受力点增加,承重板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每组滑块组对应设置有锁止件,使锁止件对砼道路板的固定点增加,从而使砼道路板在吊装过程中更加平稳地被固定。

进一步,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杆上,滑块的顶部与承重板的底面相接触,承重板上开有供连接杆转动空间的避位槽。

相比于将滑杆固定连接于承重板的顶部,吊装时,部分吊装力是通过连接杆传递到滑块上,滑块在将力直接传递至滑杆,而吊装时砼道路板的质量较大,容易使滑杆在多次使用后发生变形,造成吊装稳定性受到影响。本方案中,滑杆是位于承重板的底部,滑块滑动时滑块的顶部与承重板的底部相接触,从而使滑块传递吊装力时,滑块与承重板抵紧,部分吊装力是通过滑块直接作用在承重板上,其余的吊装力是通过滑杆传递至承重板,从而减少滑杆受到的剪切力,有效减少滑杆变形的可能,使滑块的顺畅滑动得到保障,有利于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进一步,锁止件包括l型的插杆,插杆的横直部可插入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内,插杆的竖直部滑动连接于承重板上,滑块和竖直部固定连接。

滑块滑动时,滑块带动插杆的竖直部滑动,从而带动插杆的横直部插入或者退出砼道路板侧板的钢管,实现自动锁止或者自动解锁。

进一步,承重板上开有滑槽,竖直部的顶部穿过滑槽后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承重块滑动连接于承重板的上端。

相比于直接将竖直部滑动连接于承重板的底部,竖直部与承重板的接触面积小,竖直部与承重板的连接处容易受力损坏。本方案中,将承重板上开设滑槽,并使竖直部顶部由下至上穿过滑槽后固定连接承重块,使承重块滑动连接在承重板上端,承重块与承重板之间接触面积大,承力效果更好。

进一步,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位于两个滑块之间。

相比于两个滑块之间无作用力关系,连接杆转动过程中,为保证在吊装完毕后滑块能顺利滑回到初始位置,在连接杆转动过程中,连接杆不能转动到竖直状态(如果转动到竖直状态,则无法保证在完成吊装后两个滑块是相互远离的滑动,有可能两个滑块是相互靠近滑动而使设备无法实现自动解锁)。本方案中将滑杆上套设第二弹性复位件,且第二弹性复位件位于两个滑块之间,方便完成吊装后,第二弹性复位件驱使两个滑块相互远离,保证自动解锁顺利进行。

进一步,起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杆,承重板上开有与导杆正对的导向孔。

在起吊板上设置导杆,且在承重板上开设与导杆正对的导向孔,导杆和导向孔轴孔配合,使得起吊板和承重板相对运动时不发生相对转动,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准确。

进一步,导杆与第一弹性复位件同轴设置。

将导杆和第一弹性复位件同轴设置,能有效避免起吊板和承重板相互靠近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发生扭曲而变形损坏,将导杆与第一弹性复位件同轴设置后,导杆对第一弹性复位件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起吊绳的数量为两根且长度相等,且起吊绳的四个端点固定连接于起吊板上端的四个角。

相比于仅用一根起吊绳,起吊绳只能对起吊板的顶部提供两个支撑点,起吊过程中起吊板容易发生转动而无法快速完成对砼道路板的吊装。本方案中,起吊绳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起吊绳的长度相等,将两根起吊绳的四个端点固定连接在起吊板上端后,起吊过程中,起吊施力机构对起吊绳的作用力点位于起吊板的正上方,使得起吊过程中起吊板能更加稳定地起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起吊板1、承重板2、起吊绳3、导杆4、导向孔5、压缩弹簧6、滑杆7、滑块8、连接杆9、避位槽10、插杆11、横直部12、竖直部13、钢条14、承重块15、t型滑槽16、复位弹簧17、支撑板18。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构件吊装设备,包括起吊板1和位于起吊板1下方的承重板2,起吊板1的上端两个对角线处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一根起吊绳3,两根起吊绳3的长度相等,使得起吊时,起吊绳3位于起吊板1的正上方,便于起吊板1的平稳起吊。

如图4所示,起吊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杆4,对应的,结合图3,承重板2上开设有与导杆4正对的导向孔5,导杆4上套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包括压缩弹簧6。结合图1和图2,承重板2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并排设置的滑杆7,滑杆7分别位于承重板2的前侧和后侧,每根滑杆7上横向滑动连接有两块滑块8,同一滑杆7上的两个滑块组成一个滑块组,结合图4,每个滑块8的顶部均通过轴孔配合方式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起吊板1的底部,且同一滑块组上的两根连接杆9的上端靠起吊板1的内侧倾斜,使得同一滑块组上的连接杆9呈八字型分布,为方便连接杆9在承重板2内移动,因此对应地,在承重板2内开设有避位槽10。

如图2所示,滑杆7上滑动连接有两个l型的插杆11,两个插杆11位于滑杆7的两侧侧部,使两个滑块8位于两个插杆11之间。插杆11包括横直部12和竖直部13,横直部12呈圆柱状,可插入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中,竖直部13和滑块8之间通过钢条14固定连接,结合图4,竖直部13的顶部穿过承重板2后固定连接有承重块15,为方便竖直部13在承重板2内移动,对应地,承重板2内开设有tt型滑槽16,使竖直部13可在tt型滑槽16下部滑动,而承重块15能在tt型滑槽16的上部滑动。

如图2所示,同一滑块组的两个滑块8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复位件为套设于滑杆7上的复位弹簧17,方便滑块8在吊装过程中复位。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待吊装的砼道路板位于滑块8的下侧,且横直部12与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正对;起吊板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挤压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为起吊板1提供支撑,防止起吊板1与承重板2贴合而损坏连接杆9;同时,同一滑块组上的两个滑块8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力下相互远离,使得两根连接杆9呈八字型,且此时同一滑杆7两侧的横直部12距离最远。

2.起吊阶段:

在起吊时,起吊装置将起吊绳3吊起,起吊绳3将起吊力作用于起吊板1上,使得起吊板1逐渐上移,使压缩弹簧6逐渐回复至自然状态,与此同时,起吊板1带动连接杆9的上端向上移动,由于承重板2具有一定重量且同一滑块组上的两个连接杆9呈八字型,连接杆9上端向上移动时,连接杆9对滑块8施加拉力,其施力方向沿连接杆9的倾斜方向,因此滑块8在受到竖直向上的分力的同时,还受到沿水平方向的分力,该水平方向的分力使同一滑块组的两个滑块8沿滑杆7滑动而相互靠近,滑块8通过钢条14带动竖直部13移动,从而使同一滑杆7两侧的横直部12插入到砼道路板侧壁的钢管内,实现砼道路板的自动锁止。

当起吊板1继续向上移动,横直部12完全插入到钢管内,此时同一滑块组上两根连接杆9依旧呈八字型,但是两根连接杆9的下端已经相互靠近,因此两根连接杆9的夹角变小,但是由于连接杆9还是处于倾斜状态,因此连接杆9对滑块8的作用力使得滑块8在水平面内的分力还是存在,该水平面的分力有助于推动横直部12插入钢管,并能防止横直部12在外力作用下退出钢管,有效防止砼道路板掉落的情况。

3.完成吊装:

当完成吊装时,砼道路板被逐渐放置在预定地点,随着起吊绳3不断下放,承重板2下端的砼道路板为承重板2提供支撑,使得承重板2自身重力逐渐由砼道路板承受,因此连接杆9受到承重板2重力作用减小,同一滑块组内两个滑块8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力下相互远离,使得滑块8推动横直部12滑出钢管内,横直部12对砼道路板的锁止作用消失,从而实现自动解锁,使吊装快速完成。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承重板2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当承重板2被放置在砼道路板上时,支撑板18为承重板2提供支撑,使得承重板2与砼道路板之间的间距合适,防止其间距过小而影响滑块8的横向滑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