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薯机的压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2712发布日期:2019-12-14 00:3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薯机的压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收薯机收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收薯机的压杆机构。



背景技术:

收薯机主要由多组由传动杆组成的传动装置来收获从藤蔓上切割下来的薯类作物,在收获薯类作物时,传动杆底部的链带由链轮带动传动,使得多个传动杆来回交替运动,进而将薯类作物输送到储存箱中。但在收薯机的链带往往保持一定的松弛度,以防链带绷紧,在遇到外力冲击时,发生损坏,然而收薯机在田地里工作时,会经常遇到磕磕碰碰的地方,因此,链带需要保持一定的松弛度,然后由此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松弛的链带在传动时,因其与链轮贴合度差,在链轮转动时,链带极易发生打滑的现象,进而传动杆停止传动,收薯工作停止,但收薯机依然前进,导致部分的薯类作物收获不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传统的解决方法为,采用质量较大的链带,使得链带的上半部分紧密的贴合在链轮上,但是,此种解决方案解决的不够彻底,在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链带会发生上下晃动,依旧存在链带与链轮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链带压紧到链轮上的收薯机的压杆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收薯机的压杆机构,所述压杆机构对应设置在传输机构两侧边缘处的上方;所述压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收薯机上的横梁、压紧轮;所述压紧轮转动连接在横梁上;所述压紧轮压合到靠近第二链轮的传输杆上;

所述压紧轮包括配重盘及压紧带;所述压紧带固定在配重盘的外周;所述配重盘转动连接在横梁上;

所述压紧带包括压紧齿及压紧齿槽;所述压紧齿与压紧齿槽交替设置;所述压紧齿插入到两相邻的传输杆之间;所述传输杆插入到压紧齿槽内。

将传输杆组最前端的多个传输杆下压至链带的链槽与齿牙卡合,有效地防止传输杆组最前端传输杆连接的链带在自身张力下,脱离第二链轮上的齿牙,进而防止发生链带打滑现象,保证收薯机收薯工作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所述压杆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杆、铰轴、转动连杆、弹性件、第二固定座及连接片;所述第一固定座对应固定在横梁两端;所述固定连杆对应固定在横梁的两端底部;所述转动连杆通过铰轴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杆上;所述压紧轮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连接片固定在转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杆朝向收薯机的后端倾斜;所述固定连杆与转动连杆的活动夹角范围为0-90度;所述固定连杆与转动连杆的初始夹角为10度。

能够让固定连杆与转动连杆错开转动,防止两者在一条竖线上设置,转动不便。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杆通过铰轴连接在转动连杆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平行于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带卡勾的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套接卡勾的卡孔。

优选地,所述配重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倾斜,且倾斜度与固定连杆一致。

优选地,所述传输杆的截面为圆形时,压紧齿槽为圆槽;所述传输杆的截面为梯形,压紧齿槽为梯形槽。

配重盘上的压紧齿带压在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上,压紧齿插入到两相邻的传输杆之间,传输杆插入到压紧齿槽内,压紧轮将传输杆及其连接的链带压合在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上,防止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转动时,链带打滑,保证薯类作物输送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因地势问题,若遇到不平整的地面时,弹性件固定端固定在横梁上,弹性件活动端连接在与固定连杆铰接的转动连杆上,在配重盘受到地面凸块的冲击力上升时,配重盘一端连接的转动连杆与固定连杆发生相对转动,并挤压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转动连杆发生小幅度的转动,即使得配重盘依旧贴合在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上,防止配重盘的位置固定,导致其与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发生碰撞,提高压紧轮的安全防护性能,反之当遇到凹陷时,弹性件保证压紧轮缓慢下降,直至贴合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上,防止压紧轮固定在一个位置时,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无法及时作出位置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a.压紧轮将传输杆及其连接的链带压合在链轮上,防止链轮转动时,链带打滑,保证薯类作物输送工作的正常进行;

b.压紧轮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在横梁上,既能防止压紧轮与链轮发生碰撞,又防止压紧轮固定在一个位置时,遇到凹陷的地面时,无法及时作出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压杆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压杆机构的整体轴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链带及链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压紧轮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收薯机的压杆机构,所述压杆机构对应设置在传输机构两侧边缘处的上方。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多组传输杆组。多个传输杆组依次从收薯机的最底部设置到收薯机的顶端。所述传输杆组倾斜设置。前一个传输杆组的末端搭接在后一个传输杆组首端的上方。第一个传输杆组的前端与地面接触。所述压杆机构设置在第一个传输杆组前端的上方。

所述传输杆组包括传输杆9、链带11、杆套12、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所述杆套12设置在传输杆9的中间部位。所述杆套12均匀的固定在链带11的外表面上。所述杆套12的轴向与链带11的传输方向垂直。同一轴向上至少分布有一个杆套12。所述链带11的两个转向端分别设置有带动链带11传动的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所述第二链轮14设置在收薯机的底部,所述第一链轮13的位置高于第二链轮14。

将传输杆组最前端的多个传输杆下压至链带11的链槽与齿牙卡合,有效地防止传输杆组最前端传输杆连接的链带11在自身张力下,脱离第二链轮14上的齿牙,进而防止发生链带11打滑现象,保证收薯机收薯工作的正常运行。

所述压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收薯机上的横梁1、压紧轮6。所述压紧轮6转动连接在横梁1上。所述压紧轮6压合到靠近第二链轮14的传输杆9上。

所述压紧轮6包括配重盘6a及压紧带6b。所述压紧带6b固定在配重盘6a的外周。所述配重盘6a转动连接在横梁1上。

通过调节配重盘6a的重量来使得压紧带6b紧紧的贴合在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上。

所述压紧带6b包括压紧齿6b1及压紧齿槽6b2。所述压紧齿6b1与压紧齿槽6b2交替设置。所述压紧齿6b1插入到两相邻的传输杆9之间。所述传输杆9插入到压紧齿槽6b2内。

所述压杆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2、固定连杆3、铰轴4、转动连杆5、弹性件7、第二固定座8及连接片10。所述第一固定座2对应固定在横梁1两端。所述固定连杆3对应固定在横梁1的两端底部。所述转动连杆5通过铰轴4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杆3上。所述压紧轮6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杆5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座8通过连接片10固定在转动连杆5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7连接在第一固定座2与第二固定座8之间。

所述转动连杆5朝向收薯机的后端倾斜。所述固定连杆3与转动连杆5的活动夹角范围为0-90度,优选为10-45度。所述固定连杆3与转动连杆5的初始夹角为10度。

能够让固定连杆3与转动连杆5错开转动,防止两者在一条竖线上设置,转动不便。

所述固定连杆3通过铰轴4连接在转动连杆5的中间位置。

所述连接片10平行于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弹性件7为两端带卡勾14的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座2与第二固定座8上开设有套接卡勾14的卡孔15。

所述配重盘6a通过轴承13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杆5上。

所述第一固定座2倾斜,且倾斜度与固定连杆3一致。

所述传输杆9的截面为圆形时,压紧齿槽6b2为圆槽。所述传输杆9的截面为梯形,压紧齿槽6b2为梯形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配重盘6a上的压紧齿带6b压在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上,压紧齿6b1插入到两相邻的传输杆之间,传输杆9插入到压紧齿槽6b2内,压紧轮6将传输杆9及其连接的链带11压合在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上,防止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转动时,链带11打滑,保证薯类作物输送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因地势问题,若遇到不平整的地面时,弹性件7固定端固定在横梁1上,弹性件7活动端连接在与固定连杆3铰接的转动连杆5上,在配重盘6a受到地面凸块的冲击力上升时,配重盘6a一端连接的转动连杆5与固定连杆3发生相对转动,并挤压弹性件7,在弹性件7的弹性作用下,使得转动连杆5发生小幅度的转动,即使得配重盘6a依旧贴合在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上,防止配重盘6a的位置固定,导致其与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发生碰撞,提高压紧轮6的安全防护性能,反之当遇到凹陷时,弹性件7保证压紧轮6缓慢下降,直至贴合到第一链轮13及第二链轮14上,防止压紧轮6固定在一个位置时,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无法及时作出位置调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