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9775发布日期:2020-04-21 21:5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上料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mic产品声孔处的防尘网的原料为载膜卷盘方式,现有技术中对于防尘网的上料是通过人工实现的,通过人工将防尘网从载膜上取下,并将其对应粘贴在mic产品的对应位置上。

但该种上料方式会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人工粘贴防尘网精度低,造成产品误差甚至不合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上料导致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机架;

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供料组件设置成供应原料;

剥离组件,所述剥离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剥离组件设置成使所述物料与所述载体分离;

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回收组件设置成回收所述载体;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回收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回收组件运动。

根据发明实施例的上料装置,机架作为供料组件、剥离组件、回收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安装载体,原料包括物料和载体,物料固定在载体上,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将物料从载体上剥离并将载体进行回收,因此将原料固定在供料组件上,通过供料组件为生产线供应原料,当原料到达剥离组件的位置时,物料与载体分离,物料用于产品的生产,载体被回收组件回收处理,驱动组件连接在回收组件上,通过回收组件的运动实现载体的持续不间断回收,同时也实现了原料的持续不间断输送,且该种设置方式,可控制原料的输送速度,以适应生产线对于物料的需求,实现了物料的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了人工上料带来的误差,提高了上料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物料的自动上料,原料上设置有一段不具有物料的载体,先将载体缠绕在回收组件上,驱动组件开始动作,带动物料持续不间断输送至剥离组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料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承接板,所述剥离组件包括:

剥离板,所述剥离板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剥离板与所述承接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所述物料的尺寸,所述间隙设置成使所述物料与所述载体分离并转至所述承接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组件还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连接在机架上;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平整组件,所述平整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料组件和所述剥离组件之间,包括:

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真空吸盘设置成在所述原料周围产生负压区以使进入所述剥离组件的原料平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整组件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连接在所述真空吸盘上并与所述真空吸盘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以供所述原料通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料组件包括:

固定辊,所述固定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固定辊设置成固定原料;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辊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回收组件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组件包括:

回收辊,所述回收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回收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上料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线与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上料装置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去掉供料组件和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11、光纤放大器;

2、供料组件;21、固定辊;22、第二限位件;

3、剥离组件;31、剥离板;32、基板;33、第一限位件;34、间隙;

4、回收组件;41、回收辊;

5、显示屏;

6、平整组件;61、真空吸盘;62、压块;611、容纳槽;

7、承接板;71、检测件;

8、原料;81、物料;82、载体;

9、导向组件;91、第一导向辊;92、第二导向辊;93、第三导向辊;94、第四导向辊;95、第五导向辊;96、第六导向辊;97、第七导向辊;98、第八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料装置,包括:

机架1;

供料组件2,供料组件2连接在机架1上,供料组件2设置成供应原料8;

剥离组件3,剥离组件3连接在机架1上,剥离组件3设置成使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

回收组件4,回收组件4连接在机架1上,且回收组件4设置成回收载体82;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在回收组件4上,驱动组件设置成用于驱动回收组件4运动。

根据发明实施例的上料装置,机架1作为供料组件2、剥离组件3、回收组件4和驱动组件的安装载体82,原料8包括物料81和载体82,物料81固定在载体82上,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将物料81从载体82上剥离并将载体82进行回收,因此将原料8固定在供料组件2上,通过供料组件2为生产线供应原料8,当原料8到达剥离组件3的位置时,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物料81用于产品的生产,载体82被回收组件4回收处理,驱动组件连接在回收组件4上,通过回收组件4的运动实现载体82的持续不间断回收,同时也实现了原料8的持续不间断输送,且该种设置方式,可控制原料8的输送速度,以适应生产线对于物料81的需求,实现了物料81的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了人工上料带来的误差,提高了上料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物料81的自动上料,原料8上设置有一段不具有物料81的载体82,先将载体82缠绕在回收组件4上,驱动组件开始动作,带动物料81持续不间断输送至剥离组件3,本申请所对应的原料为mic产品用的防尘网原料,防尘网为物料,载膜为载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要实现物料81与载体82的分离可通过对物料81施加外力和载体82的移动配合使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还可采用部件切入物料81与载体82的连接位置将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物料81施加外力和载体82的移动配合使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具体的,剥离组件3包括剥离板31,在机架1上设置有承接板7,承接板7用于承接并暂时储存与载体82分离的物料81,剥离板31与承接板7之间设置有间隙34,从供料组件2输送来的原料8沿着剥离板31的上方运动,在间隙34处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载体82穿过间隙34连接在回收组件4上,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载体82持续运动,当原料8到达间隙34处,由于间隙34小于物料81的尺寸,承接板7对物料81产生一个外力,使物料81不能再随着载体82一同运动,进而使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分离后的物料81转至承接板7上等待进行产品的生产。

其中,间隙34的大小可跟随物料81的大小改变,剥离板31与承接板7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变,即剥离板31和承接板7均与机架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改变剥离板31在机架1上的位置和承接板7在机架1上的位置,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物料81的剥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剥离组件3还包括基板32,基板32连接在机架1上,剥离板31可拆卸连接在基板32上,且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以改变间隙34的大小,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和滑槽实现位置的改变和锁定,供料组件2输出的原料8先经过基板32,再运动至剥离板31,在基板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33,两个限位件之间形成供原料8穿过的空间,用于对供料组件2输送的原料8的方向进行修正,防止原料8偏移导致物料81不能被精确剥离和剥离后载体82不能正常被回收组件4回收的情况出现。

其中,第一限位件33与基板3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进行更换,可为螺接、卡接或滑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32上设置有滑槽,第一限位件3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的横截面可为圆弧槽、v型槽或燕尾槽,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燕尾槽,第一限位件33滑动连接在燕尾槽内,根据原料8的宽度,调节两个第一限位件33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匹配,当两个第一限位件33的位置固定后,通过螺栓进行第一限位件33和基板3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防止在原料8输送的过程中,第一限位件33发生偏移导致物料81不能被精确剥离和剥离后载体82不能正常被回收组件4回收的情况出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8所示,原料8的运动是通过载体82的回收实现的,由于在进行物料81和载体82的剥离时,承接板7会减缓载体82的运动速度,可能会导致由供料组件2输出的原料8出现叠层或褶皱,因此在供料组价和剥离组件3之间设置有平整组件6,通过平整组件6对到达剥离组件3的原料8进行修正,避免叠层或褶皱的产生,具体的,平整组件6包括真空吸盘61,通过真空吸盘61在原料8周围产生负压以使原料8紧贴在真空吸盘61上,在回收组件4的运动下逐步运动脱离真空吸盘61,使真空吸盘61至剥离组件3之间的原料8平整,能够匹配回收组件4的回收速度。

其中,在平整组件6处,真空吸盘61的吸力可根据原料8的重量进行改变,使其既能够达到平整,也不会脱离真空吸盘61的负压作用,在真空吸盘61的上方还设置有容纳槽611,原料8在负压的作用下一直处于容纳槽611内,槽壁对原料8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611的宽度大于等于原料8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8所示,平整组件6还包括压块62,压块62连接在真空吸盘61上并与容纳槽6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以供原料8通过,压块62的设置,可防止真空吸盘61失效时,仍能够起到对原料8进行平整的作用,容纳空间与原料8的尺寸匹配,即恰好允许原料8通过,并与原料8之间形成摩擦力。

其中,要实现原料8的平整,还可在供料组件2上设置有驱动件以驱动供料组件2运动,但供料组件2的运动速度要低于回收组件4的运动速度,两者之间的原料8在速度差的作用下绷紧以消除叠层或褶皱。

其中,压块62与真空吸盘6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为螺接、卡接或插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螺接,通过改变压块62与真空吸盘61之间的距离可匹配不同尺寸的原料8,同时调节剥离板31与承接板7之间的距离,扩大了本申请中的上料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供料组件2包括固定辊21,原料8为盘状,固定在固定辊21上,在回收组件4和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固定辊21转动释放原料8,在固定辊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2,防止固定辊21在转动的过程中原料8从固定辊21上脱离,保证原料8的持续供应。

其中,第二限位件22的直径大于原料8的直径,固定辊21的长度大于原料8的宽度,固定辊21与第二限位件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改变两个第二限位件22之间的距离来适配不同宽度的原料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供料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固定辊21上的锁定件,锁定件用于锁定原料8和固定辊21之间的相对位置,防止在回收组件4和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原料8和固定辊21之间相对转动,锁定件与盘状的原料8的内部中空位置配合,锁定件包括三个卡爪,三个卡爪距离固定辊21中心的距离大于原料8的内部中空与原料8中心的距离,即卡爪与盘状原料8之间为过盈连接,防止原料8发生自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连接在机架1上,驱动件和回收组件4分别与传动组件连接以用于驱动回收组件4运动,通过传动组件降低了驱动件的输出速度,驱动件为电机,传动组件为带轮或链轮,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为带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收组件4包括回收辊41,回收辊4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且回收辊41与传动组件连接,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实现转动以对载体82进行回收,当原料8上的物料81全部被剥离后,载体82在回收辊41上形成盘状结构。

其中,在回收辊41的两侧可设置第三限位件,第三限位件与回收辊4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便调节回收辊41的适用范围并使载体82的回收过程不发生偏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接板7上设置有检测件71,检测件71与驱动组件电连接,当检测件71检测到承接板7上存在物料81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中的驱动件停止,物料81被取走检测件71检测到承接板7上没有物料81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启动,本申请的上料装置还包括光纤放大器11,检测件71通过光纤放大器11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驱动件电连接,将检测件71检测后的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驱动件是否动作。

其中,物料81在载体82上的排列方式为多行多列的阵列形式,沿载体82的长度方向定义为行,沿载体82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列,检测件71的数量等于每一列物料81的数量,以便对每一物料81进行检测,当多个检测件71中有至少一个检测件71没有检测到物料81时,可提醒工作人员查找物料81缺少的原因,每一检测件71与光纤放大器11之间通过线路电连接,控制器与驱动件之间通过线路电连接,在机架1上可设置容纳线路的空间,避免电线与其他部件缠绕影响上料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还可设置有显示屏5,显示屏5显示原料8的剩余量、原料8的移动速度和驱动件的运行参数等,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并对驱动件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变原料8的移动速度。

其中,原料8的剩余量可通过检测件71的检测次数和原料8的总量确定,原料8的移动速度和驱动件的运行参数可通过设置传感器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上料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9,导向组件9连接在机架1上,通过导向组件9来改变原料8或载体82的走向和对原料8或载体82的支撑,具体的导向组件9包括第一导向辊91、第二导向辊92、第三导向辊93、第四导向辊94、第五导向辊95、第六一导向辊、第七导向辊97和第八导向辊98,其中,第一导向辊91、第二导向辊92、第三导向辊93、第四导向辊94、第六导向辊96和第七导向辊97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第五导向辊95和第八导向辊98连接在机架1上,第一导向辊91设置在平整组件6和供料组件2之间,且原料8从第一导向辊91的下方进入平整组件6,第二导向辊92和第三导向辊93设置在平整组件6和剥离组件3之间,第二导向辊92和第三导向辊93分别位于原料8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二导向辊92和第三导向辊93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件连接,第四导向辊94设置在第二导向辊92和基板32之间且靠近基板32,原料8从第四导向辊94的上方进入基板32,第五导向辊95设置在剥离组件3和回收组件4之间,第五导向辊95设置在载体82的下方,第六导向辊96和第七导向辊97设置在第五导向辊95与回收组件4之间,第六导向辊96和第七导向辊97分别位于载体82的上方或下方,第八导向辊98设置在第七导向辊97和回收组件4之间,第八导向辊98位于载体82的下方,导向辊的数量不仅限于上述描述,可增加或减少,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在第一导向辊91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四限位件,对进入真空吸盘61的容纳槽611的原料8的位置进行修正,避免原料8无法正确进入到真空吸盘61的容纳槽611中,并能够适配不同宽度的原料8,在第四导向辊94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五限位件,对进入基板32的原料8进行位置上的修正,并能够适配不同宽度的原料8,在第六导向辊96和第七导向辊97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六限位件和第七限位件,对完成剥离后的载体82进行位置上修正,以便于回收组件4回收,并能够适配不同宽度的原料8。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线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上料装置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说一下本申请的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

将原料8固定在供料组件2的固定辊21后,由于原料8上设置有一段不具有物料81的载体82,先将载体82缠绕在回收组件4上,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辊91、真空吸盘61和压块62形成的容纳空间、第二导向辊92、第三导向辊93、第四导向辊94、基板32、剥离板31、间隙34、第五导向辊95、第六导向辊96、第七导向辊97和第八导向辊98,载体82装载到回收组件4后,开启驱动件,实现自动上料;

驱动件开启、驱动回收辊41转动,当第一列物料81运动至间隙34处,剥离板31和承接板7配合使物料81与载体82分离,物料81转至承接板7上,当检测件71检测到承接板7上有物料81时,通过光纤放大器11和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停止,生产线的其他工序将承接板7上的物料81取走,当检测件71检测到承接板7上没有物料81时,通过光纤放大器11和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再次开启,一直循环;

在进行物料81与载体82剥离的过程中,真空吸盘61持续在原料8的周围产生负压,并与压块62配合使到达基板32的原料8平整绷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