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9765发布日期:2020-04-21 21:5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饰包装袋制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



背景技术:

公知:服饰包装袋主要用于衣服或裤子,避免包装的衣服或裤子在运输中收到磨损,或堆叠在一起。同时也可以方便客户挑选。所以一个好看、个性的服饰包装袋能够通过视觉和触感相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能够提升商品的档次,有利于商品商标推广,且能够增加品牌的宣传能力,增强品牌效益。

现有用于制作服饰包装袋的设备,一般包括放料机构、用于涂刷商标图案的涂刷机构和收料机构,放料机构、涂刷机构和收料机构一般呈横卧并排,所以厂区占用空间较大,空气中粉尘也易散落其上,不便于清理和打扫。另外,应用上述现有的服饰包装袋的设备,虽然能生产出来图案精美,仅能视觉上给人以美感,却无法做到触感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通过手指触摸与服饰包装袋的产生触感,反馈给人体信号更直接,更能让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所以,现有服饰包装袋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市场需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服饰包装袋的设备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包括机架,还包括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胶水活化装置、用于制袋膜料放卷的移动放卷装置和用于拉丝膜与制袋的膜料复合的复合装置,所述机架包括竖立设置且对位布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以及处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横向支架,所述左支架处于所述右支架的左侧,所述横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的上端和所述右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安装在所述左支架上,所述胶水活化装置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上,所述复合装置安装在所述右支架上;

所述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包括拉丝膜放料机构和涂胶机构,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与所述涂胶机构在所述左支架上呈上下布置,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处于所述涂胶机构上方;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左支架上,并且伸入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之间;

所述胶水活化装置包括烘箱、多个风机和多个用于产生红外线的发热体,所述烘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上,所述烘箱包括箱盖和供涂胶后拉丝膜通过的箱体,多个所述风机沿所述机架左右方向并排安装在所述箱盖上,多个所述发热体沿所述机架左右方向并排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发热体的工作端朝向涂胶后拉丝膜;

所述复合装置包括用于上胶后拉丝膜复合在制袋膜料上的压合机构和用于收卷复合后模料的复合收卷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安装在所述右支架上,所述右支架上具有向所述左支架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复合收卷机构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移动放卷装置位于所述右支架与所述左支架的之间,并处于所述烘箱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包括第一磁粉制动器、安装板、加固板、第一气缸、用于安装待放卷拉丝膜卷的第一气胀轴和两根沿所述机架前后方向横卧并呈上下并布置的滑杆,所述滑杆固定于所述左支架的右侧,所述安装板呈竖立设置,所述安装板通过滑套安装在所述滑杆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支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驱动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滑杆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气胀轴沿所述左支架前后方向横卧地处于所述安装板前方,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其前侧面和后侧面并供所述第一气胀轴安装的第一孔,所述第一气胀轴的后端活动穿射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磁粉制动器处于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所述第一磁粉制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气胀轴的后端部连接;所述加固板竖立地处于所述安装板前侧,所述加固板通过滑套安装在所述滑杆,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经一根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一根以上用于引导拉丝膜的导辊;所述左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处于所述滑杆上方并与所述滑杆相平行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装有套体,所述套体通过梅花手轮螺丝固定在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套体上拆卸安装有用于感应拉丝膜是否跑偏的第一红外线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涂胶机构包括泵、胶槽、上胶辊、用于过渡传输拉丝膜的压辊和辊轴,所述左支架具有第一立板和对位处于第一立板后方的第二立板,所述压辊、所述上胶辊、所述辊轴和所述胶槽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自上而下布置,所述胶槽通过调整主件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连接,所述上胶辊沿所述左支架的前后方向横卧,所述压辊和所述辊轴分别处于所述上胶辊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胶辊并排;所述辊轴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压辊,且能驱动压辊上下摆动并压迫过渡传输于压辊和辊轴之间拉丝膜紧贴上胶辊表面上进行上胶的手动驱动组件;所述上胶辊具有中心轴和筒体部分,所述上胶辊中心轴的两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且所述上胶辊的筒体部分没入于所述胶槽内,所述第二立板上固定安装有处于所述第二立板的后侧面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所述上胶辊中心轴后端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上胶辊转动;所述泵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前侧面上,所述泵的进料端通过管体连通盛装有胶水的胶桶,所述泵的出料端通过管体与所述胶槽相通,所述胶槽的底部开设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上连连接有用于胶水回流至上述胶桶内的回流管。

进一步,所述手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手轮、第一蜗杆、第一涡轮、第一转轴、两条齿条、用于固定第一蜗杆的第一固定座和两根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并且分别铰接于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内壁上供所述压辊安装和上下摆动的第一摆杆;所述第一转轴处于所述压辊的上方,并与所述压辊并排;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和后端转动地安装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且其两端部穿出相应的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一涡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部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一蜗杆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涡轮相啮合,所述第一手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蜗杆伸出所述第一立板的部分上;两条所述齿条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两条所述齿条前后并排且竖立设置,两条所述齿条的下端部分别铰接于相应所述第一摆杆的上,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装两个分别用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均安装有与相应所述驱动齿轮呈左右并排,并配合相应所述驱动齿轮限制所述齿条竖直上下移动的第一轴承。

进一步,所述调整主件包括第二手轮、第二蜗杆、第二涡轮、第二转轴、第二固定座和用于安装和固定所述胶槽的矩形固定框,所述第二转轴处于所述上胶辊的正下方,并与所述上胶辊并排;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和后端转动地安装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且其两端部穿出相应的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涡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蜗杆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与所述第二涡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手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蜗杆伸出所述第二立板的部分上;所述矩形固定水平横卧地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上胶辊的下方,所述矩形固定框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通过两根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所述右支架具有底座、第三立板和对位地处于第三立板后方的第四立板,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均竖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冷却辊、胶辊和两根分别铰接于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相对侧壁上,并供胶辊安装和上下摆动的第二摆杆,所述冷却辊沿所述右支架前后方向横卧,所述冷却辊具有中心轴,所述冷却辊中心轴的前端和后端转动地安装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上,并且其两端部穿出相应的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后端垂直贯穿所述第四立板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的传动轴,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和两皮带轮与所述传动轴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穿出所述第四立板的后端通过皮带和两皮带轮与所述冷却辊中心轴的后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冷却辊转动;所述冷却辊和所述胶辊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冷却辊处于所述胶辊的正上方,所述胶辊的两端部转动地安装在相应的所述第二摆杆上,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相应的所述第二摆杆同时向上摆动,且通过所述胶辊与所述冷却辊相对转动使上胶后拉丝膜复合在制袋膜料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摆杆铰接。

进一步,所述复合收卷机构包括第二气胀轴和磁粉离合器,所述第三立板的左侧面和所述第四立板的左侧面具有上述的延伸部,所述磁粉离合器固定在所述第四立板上,并处所述第四立板上延伸部的下方,所述磁粉离合器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处于所述第四立板前侧和后侧,所述磁粉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通过一链条和两齿轮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立板的延伸部上转动地安装有同轴转动的从动链轮和主齿轮,所述磁粉离合器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链轮,所述主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二气胀轴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二气胀轴中心轴的两端部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所述第二气胀轴中心轴的后端安装有用于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的副齿轮。

进一步,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气胀轴中心轴的两端部分别置入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开口朝上,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均铰接有一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气胀轴中心轴的两端部限制在所述第一缺口内的压块,所述压块上与背离铰接处的侧面设置有通过凹陷形成的卡口,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均铰接有一根用于卡入相应的所述卡口内的杆,所述杆的自动端上具有螺纹段,所述杆的螺纹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通过顶压固定所述压块的旋转块。

进一步,所述移动放卷装置包括移动架、摆动架、第二磁粉制动器和用于安装制袋膜料卷的杆体,所述移动架具有水平部和固定在水平架左端部上的竖直部,所述摆动架处于所述水平部正上方,所述摆动架以能上下翻转地铰接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竖直部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处于所述摆动架前侧和后侧,并用于带动所述摆动架上下翻转的第三气缸,所述摆动架具有前后对位并通过槽钢连接在一起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左端部与所述竖直部铰接,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右端部均开设有开口朝上并供所述杆体的前后端置入于内的第二缺口,所述前侧板的右端部上安装有两个处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并用于支撑置入于内的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杆体的前端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磁粉制动器通过螺钉紧固安装在所述后侧板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二磁粉制动器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所述后侧板并通过齿轮副与所述杆体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杆体的后端上固定套装有一个用于通过卡接固定所述杆体后端的限位轮,所述杆体上套装有处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并用于固定制袋膜料卷的夹持块;所述竖直部上安装有用于感应制袋膜料是否跑偏的第二红外线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发热体为浴霸灯泡或陶瓷加热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通过拉丝膜放料机构与涂胶机构在左支架上呈上下布置,拉丝膜放料机构处于涂胶机构上方;两个机构采用上下并排布置,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粉尘掉落在上胶前或上胶后的拉丝膜,保证膜料干净且极大地缩小水平的面积,减少空气粉尘降落在设备上面积,所以粉尘着陆较少,便于清理。此外,拉丝膜放料机构活动安装在左支架上,并且伸入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烘箱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架上,压合机构安装在右支架上,右支架上具有向左支架延伸的延伸部,复合收卷机构安装在延伸部上;移动放卷装置位于右支架与左支架的之间,并处于烘箱的下方,这样拉丝膜放料机构和移动放卷装置基本处于烘箱的正下,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粉尘掉落与膜料上,减少空气粉尘降落在拉丝膜放料机构和移动放卷装置,所以粉尘着陆较少。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和布局,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布局巧妙且合理,占用空间少,所以粉尘着陆较少,便于清理。

(2)本发明包括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胶水活化装置、用于制袋膜料放卷的移动放卷装置和用于拉丝膜与制袋膜料复合的复合装置,所以能够将拉丝膜(公知:拉丝膜表面具有拉丝效果,手指触摸具有凹凸感或颗粒感,)上胶,通过胶水活化后,直接后复合在制袋膜料图案上,两者巧妙的相结合,使得制袋膜料上图案不仅精美的同时,还具有拉丝膜的拉丝效果,手指触摸具有拉丝膜的立体感,所以触感佳。因此,通过本发明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获得复合后制袋膜料,制成服饰包装袋,不仅具有立体效果,而且触摸具有立体感,视觉和触感效果极佳。易被人们记住,能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同时便于商标品牌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即左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即右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的移动放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手动驱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包括机架,还包括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胶水活化装置、用于制袋膜料放卷的移动放卷装置和用于拉丝膜与制袋的膜料复合的复合装置,所述机架包括竖立设置且对位布置的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以及处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之间的横向支架13,所述左支架11处于所述右支架12的左侧,所述横向支架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的上端和所述右支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安装在所述左支架11上,所述胶水活化装置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13上,所述复合装置安装在所述右支架12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和布局,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布局巧妙且合理,占用空间少,所以粉尘着陆较少,便于清理。此外,所以能够将拉丝膜(公知:拉丝膜表面具有拉丝效果,手指触摸具有凹凸感或颗粒感,)上胶,通过胶水活化后,直接后复合在制袋膜料图案上,两者巧妙的相结合,使得制袋膜料上图案不仅精美的同时,还具有拉丝膜的拉丝效果,手指触摸具有拉丝膜的立体感,所以触感佳。因此,通过本发明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获得复合后制袋膜料,制成服饰包装袋,不仅具有立体效果,而且触摸具有立体感,视觉和触感效果极佳。易被人们记住,能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同时便于商标品牌的推广。

所述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包括拉丝膜放料机构和涂胶机构,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与所述涂胶机构在所述左支架11上呈上下布置,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处于所述涂胶机构上方;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左支架11上,并且伸入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之间。这样拉丝膜放料机构和涂胶机构采用上下并排布置,采用这样结构布局,能够有效避免粉尘掉落在上胶前或上胶后的拉丝膜,保证膜料干净且极大地缩小水平的面积,减少空气粉尘降落在设备上面积,所以粉尘着陆较少,便于清理。

所述胶水活化装置包括烘箱(图中未给出)、多个风机(图中未给出)和多个用于产生红外线的发热体(图中未给出),这里具体是所述风机选用现有的风机,所述发热体为浴霸灯泡或陶瓷加热灯。所述烘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13上,所述烘箱包括箱盖和供涂胶后拉丝膜通过的箱体,多个所述风机沿所述机架左右方向并排安装在所述箱盖上,多个所述发热体沿所述机架左右方向并排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发热体的工作端朝向涂胶后拉丝膜;采用这样结构布局,能够有效地减少烘箱的空间占用,同时风机沿机架左右方向并排安装和多个发热体沿机架左右方向并排安装,上胶拉丝膜通过烘箱时,风机对准通过烘箱上胶后拉丝膜直接抽风、除湿气效果更好。多个发热体持续对通过烘箱上胶后拉丝膜供热作用,能够对上胶后拉丝膜上胶水迅速活化,便复合。

所述复合装置包括用于上胶后拉丝膜复合在制袋膜料上的压合机构和用于收卷复合后模料的复合收卷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安装在所述右支架12上,所述右支架12上具有向所述左支架11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复合收卷机构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移动放卷装置位于所述右支架12与所述左支架11的之间,并处于所述烘箱的下方。采用这样结构布局,使得拉丝膜放料机构和移动放卷装置基本处于烘箱的正下,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粉尘掉落与膜料上,减少空气粉尘降落在拉丝膜放料机构和移动放卷装置,所以粉尘着陆较少,便于清理、检修和保养。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丝膜放料机构包括第一磁粉制动器21、安装板22、加固板23、第一气缸24(第一气缸24选用现有的气缸)、用于安装待放卷拉丝膜卷的第一气胀轴24和两根沿所述机架前后方向横卧并呈上下并布置的滑杆25,所述滑杆25固定于所述左支架11的右侧,所述安装板22呈竖立设置,所述安装板22通过滑套安装在所述滑杆25上,所述第一气缸24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支架11,所述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驱动与所述安装板22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板22在所述滑杆25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气胀轴24沿所述左支架11前后方向横卧地处于所述安装板22前方,所述安装板22上开设有贯穿其前侧面和后侧面并供所述第一气胀轴24安装的第一孔,所述第一气胀轴24的后端活动穿射于所述安装板22上,所述第一磁粉制动器21处于与所述安装板22的后侧,所述第一磁粉制动器2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气胀轴24的后端部连接;采用第一磁粉制动器21能够让第一气胀轴24转动更加平顺(即放卷拉丝膜更加平顺,不会出现拉丝膜放卷不稳定,拉丝膜受拉幅宽变窄的问题)。由于第一磁粉制动器21不会受电压波动所影响,同时,也不会由于电机刚启动发生的窜动,导致膜料拉断或拉丝膜受拉幅宽变窄的问题。具体的,第一磁粉制动器21选用现有的磁粉制动器。所述加固板23竖立地处于所述安装板22前侧,所述加固板23通过滑套安装在所述滑杆25,所述加固板23与所述安装板22之间经一根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加固板23与所述安装板22之间安装有一根以上用于引导拉丝膜的导辊29;所述左支架11上固定安装有处于所述滑杆25上方并与所述滑杆25相平行的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上套装有套体27,所述套体27通过现有的梅花手轮螺丝固定在在所述固定杆26上,所述套体27上拆卸安装有用于感应拉丝膜是否跑偏的第一红外线感应器28(第一红外线感应器28选用现有的红外线感应器),实现第一红外线感应器28可以在固定杆26左右调节,调节方便,便于适用于感应不同幅宽拉丝膜或其他膜料料,不同幅宽膜料都适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实现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同时,通过第一红外感应,感应放卷拉丝膜是否跑偏,第一气缸24做出相应的动作驱动安装板22迅速移动,实现自动调整放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胶机构包括泵31、胶槽32、上胶辊33(选用现有常用具有光面筒壁的滚筒)、用于过渡传输拉丝膜的压辊34和辊轴35,泵31选用现有的小型电机泵,所述左支架11具有第一立板和对位处于第一立板后方的第二立板,所述压辊34、所述上胶辊33、所述辊轴35和所述胶槽32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自上而下布置,所述胶槽32通过调整主件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连接,所述上胶辊33沿所述左支架11的前后方向横卧,所述压辊34和所述辊轴35分别处于所述上胶辊33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胶辊33并排;所述辊轴35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压辊3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手动驱动组件,通过手动驱动组件驱动压辊34上下摆动并压迫过渡传输于压辊34和辊轴35之间拉丝膜紧贴上胶辊33表面上进行上胶;通过手动驱动组件方便手动调节压辊34向下摆动压迫过渡传输于压辊34和辊轴35之间拉丝膜始终紧贴上胶辊33表面上,便于上胶,调整方便且迅速,还能起到辅助调整拉丝膜张紧起作用。也适用其它不同膜料上胶。所述上胶辊33具有中心轴和筒体部分,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均开设有供所述上胶辊33中心轴的两端转动穿设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内均安装有现有的滚珠轴承,所述上胶辊33中心轴的两端穿过所述滚珠轴承内圈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上胶辊33的筒体部分没入于所述胶槽32内,所述第二立板上固定安装有处于所述第二立板的后侧面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选用现有普通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所述上胶辊33中心轴后端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上胶辊33转动;所述泵3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前侧面上,所述泵31的进料端通过管体连通盛装有胶水的胶桶36,所述泵31的出料端通过管体与所述胶槽32相通,所述胶槽32的底部开设有出胶口(图中未给出),所述出胶口上连连接有用于胶水回流至上述胶桶36内的回流管。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第一电机,主要是便于单独控制上胶辊33转动,便于拉丝膜上胶更均匀(即第一电机带动上胶辊33转动方向与拉丝膜传输方向相反),这样能够拉丝膜涂胶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手轮41、第一蜗杆42、第一涡轮43、第一转轴44、两条齿条45、用于固定第一蜗杆42的第一固定座46和两根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并且分别铰接于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内壁上供所述压辊34安装和上下摆动的第一摆杆47;所述第一转轴44处于所述压辊34的上方,并与所述压辊34并排;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均开设有对位的,且供第一转轴44的前端和后端对应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44通过该第一通孔安装在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一转轴44的前端和后端相应地穿出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一涡轮43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4的前端部上,所述第一固定座46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一蜗杆42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46上并与所述第一涡轮43相啮合,所述第一手轮41安装在所述第一蜗杆42伸出所述第一立板的部分上;两条所述齿条45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两条所述齿条45前后并排且竖立设置,两条所述齿条45的下端部分别铰接于相应所述第一摆杆47的上,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44上套装两个分别用于所述齿条45相啮合的驱动齿轮48(驱动齿轮48选用现有普通齿轮),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均安装有与相应所述驱动齿轮48呈左右并排,并配合相应所述驱动齿轮48限制所述齿条45竖直上下移动的第一轴承49(第一轴承49选用现有推力轴承或滚珠轴承)。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第一涡轮43和第一蜗杆42,能够形成自锁,所以调整后不需要设置限位机构,结构简单,且巧妙,同时通过手轮就能够直接操作。设置的齿条45、驱动齿轮48和第一轴承49,使得齿条45时能处于驱动齿轮48和第一轴承49之间,并且只能上下升降,同时由于第一摆杆47在摆动过程中,齿条45与第一摆杆47铰接处会产生相对位移,齿条45也能够自适应摆动轻微摆动且不影响上下升降,所以结构巧妙,适用且简单,无需电控不耗费电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主件包括第二手轮51、第二蜗杆52、第二涡轮53、第二转轴54、第二固定座55和用于安装和固定所述胶槽32的矩形固定框,所述第二转轴54处于所述上胶辊33的正下方,并与所述上胶辊33并排;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转轴54的前端和后端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轴54的前端和后端通过此第二通孔,并转动地穿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二涡轮53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54的前端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座55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蜗杆52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55上并与所述第二涡轮53相啮合,所述第二手轮51安装在所述第二蜗杆52伸出所述第二立板的部分上;所述矩形固定水平横卧地处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上胶辊33的下方,所述矩形固定框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通过两根第二连接杆57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54上。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转动第二涡轮53就能直接调节胶槽32的倾角。设置的第二涡轮53和第二蜗杆52,能够形成自锁,所以调整后不需要设置限位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调节,且无需电控不耗费电能。

本发明中,所述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还包括刮胶机构,刮胶机构包括用于对上胶辊33上刮除胶块的刮胶板,这里刮胶机构采用现有膜料传输机构的刮胶机构,并通过常规方式安装,所以这里就不进一步阐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支架12具有底座121、第三立板和对位地处于第三立板后方的第四立板,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均竖立固定在所述底座121上;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选用现有普通电机)、冷却辊62(冷却辊62选用现有的冷却辊)、胶辊66(胶辊66选用现有的胶辊)和两根分别铰接于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相对侧壁上,并供胶辊66安装和上下摆动的第二摆杆63,所述冷却辊62沿所述右支架12前后方向横卧,所述冷却辊62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冷却辊62中心轴的前端和后端相应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冷却辊62中心轴的前端和后端通过此第三通孔转动地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上;所述第二电机6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21上,所述底座121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后端垂直贯穿所述第四立板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的传动轴64(传动轴64选用普通轴杆),所述第二电机6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和两皮带轮与所述传动轴64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4穿出所述第四立板的后端通过皮带和两皮带轮与所述冷却辊62中心轴的后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冷却辊62转动;所述冷却辊62和所述胶辊66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冷却辊62处于所述胶辊66的正上方,所述胶辊66的两端部转动地安装在相应的所述第二摆杆63上,所述第三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相应的所述第二摆杆63同时向上摆动,且通过所述胶辊66与所述冷却辊62相对转动使上胶后拉丝膜复合在制袋膜料上的第二气缸65(第二气缸65选用现有的气缸),所述第二气缸65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摆杆63铰接。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整体呈上下布置,实现布局紧凑,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收卷机构包括第二气胀轴71(第二气胀轴选用现有的气胀轴)和磁粉离合器72,所述第三立板的左侧面和所述第四立板的左侧面具有上述的延伸部,所述磁粉离合器72固定在所述第四立板上,并处所述第四立板上延伸部的下方,所述磁粉离合器72的动力输出端和动力输入端分别处于所述第四立板前侧和后侧,所述磁粉离合器72的动力输入端通过一链条和两齿轮与所述传动轴64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立板的延伸部上转动地安装有同轴转动的从动链轮73和主齿轮74,所述磁粉离合器72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链轮75,所述主链轮75和所述从动链轮73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二气胀轴71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二气胀轴71中心轴的两端部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所述第二气胀轴71中心轴的后端安装有用于与所述主齿轮74相啮合的副齿轮7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实现布局紧凑,结构简单,通过一个电机(即第二电机61)就能够实现同时冷却辊62和第二气胀轴71转动,通过磁粉离合器72实现第二气胀轴71转动速度可控,避免启动第二电机61发生串动拉动膜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气胀轴71中心轴的两端部分别置入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开口朝上,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均铰接有一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气胀轴71中心轴的两端部限制在所述第一缺口内的压块77,所述压块77上具有第二气胀轴71中心轴外表面相应的弧形凹部,与所述压块77上与背离铰接处的侧面设置有通过凹陷形成的卡口,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均铰接有一根用于卡入相应的所述卡口内的杆78,所述杆78的自动端上具有螺纹段,所述杆78的螺纹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通过顶压固定所述压块77的旋转块79,所述压块77处于卡口部处具有供所述旋转块79顶压的水平面。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实现第二气胀轴71在所述第三立板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立板的上的延伸部上拆卸安装。使用时,第二气胀轴71两端部分分别置入第一缺口内压上压块77,并将杆78置入卡口内,在通过旋紧旋转块79,旋转块79顶压住压块77上卡口部位的顶面,完成第二气胀轴71两端限位安装,结构简单且独特,安装方便,避免第二气胀轴71后端部传动时发生跳辊或打齿的发生,保证第二气胀轴71稳定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放卷装置包括移动架81(具体是移动架81底部专设有现有带刹车的脚轮)、摆动架82、第二磁粉制动器83(第二磁粉制动器83选用现有的磁粉制动器)和用于安装制袋膜料卷的杆体84,所述移动架81具有水平部和固定在水平架左端部上的竖直部,所述摆动架82处于所述水平部正上方,所述摆动架82以能上下翻转地铰接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竖直部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处于所述摆动架82前侧和后侧,并用于带动所述摆动架82上下翻转的第三气缸85,所述摆动架82具有前后对位并通过槽钢连接在一起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左端部与所述竖直部铰接,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右端部均开设有开口朝上并供所述杆体84的前后端置入于内的第二缺口,所述前侧板的右端部上安装有两个处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并用于支撑置入于内的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杆体84的前端的第二轴承86,所述第二磁粉制动器83通过螺钉紧固安装在所述后侧板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二磁粉制动器83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所述后侧板并通过齿轮副(齿轮副为两个现有相啮合的齿轮)与所述杆体84的后端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后侧板开设有供的第三孔,所述第二磁粉制动器83的动力输出轴穿所述第三孔的端部和所述杆体84的后端上具固定有相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杆体84的后端上固定套装有一个用于通过卡接固定所述杆体84后端的限位轮87,所述杆体84上套装有处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并用于固定制袋膜料卷的夹持块88;所述竖直部上安装有用于感应制袋膜料是否跑偏的第二红外线感应器89(第二红外线感应器89选用现有的红外线感应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移动放卷装置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都不固定连接,实现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且可以配合放卷,方便实用性强,且在放卷过程中能自动纠偏保证制袋膜料放卷稳定。设置的第二磁粉制动器83、第二轴承86和限位轮87,实现能够独立平稳收卷工作。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将移动放卷装置移动至风箱正下方,实现制袋膜料放卷和复合后拉丝膜同处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由于风箱遮挡,能避免杂物掉落在复合后拉丝膜料上影响收卷。

所以,本发明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其结构简单,布局巧妙且合理,占用空间少,易清理。不仅能使服饰包装袋具有立体效果,而且触摸具有立体感,视觉和触感效果极佳。易被人们记住,能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同时便于商标品牌的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一种服饰包装袋的自动拉丝膜复合机,机架上除了安装有拉丝膜放料涂胶装置、胶水活化装置和用于拉丝膜与制袋膜料复合的复合装置之外,还安装有多根用于引导和传输膜料的导辊,这些导辊也均采用现有的并通过常规方式安装。同样,移动放卷装置的竖直部上安装有多根用于引导和传输膜料的导辊。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