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9817发布日期:2020-07-07 14:3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了刹车鼓的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电梯的曳引机,已知有在电梯的运行时对与曳引轮构成为一体的刹车鼓进行旋转驱动,在停止时使电磁制动器的刹车片与刹车鼓的制动面压接来进行制动。

此外,已知有一种电梯用曳引机,为了清扫刹车鼓的制动面,在曳引机的壳体上设置有能观察刹车鼓的制动面的窗部,利用插入窗部的脱脂构件来清扫制动面(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125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记载于上述文献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电梯井内的垃圾或油等异物从用于观察刹车鼓的制动面的窗部的开口部分侵入,曳引机发生故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在设置有用于观察刹车鼓的制动面的窗部的情况下,防止垃圾或油等异物从窗部的开口侵入。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例如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的电梯用曳引机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若举出其一个示例,则该电梯用曳引机包括:壳体;主轴,该主轴与架设有使轿厢移动的钢丝绳的曳引轮安装为一体,并且被可旋转地支承于壳体;刹车鼓,该刹车鼓与主轴安装为一体并具有制动面;制动器装置,该制动器装置使刹车片与制动面接触来对刹车鼓进行制动;窗部,该窗部设置于壳体并且具有能确认刹车鼓的制动面的开口;以及盖板构件,该盖板构件覆盖窗部的开口并且是透明的。

另外,上述电梯用曳引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梯,也具有与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梯用曳引机相同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防止垃圾或油等异物从用于观察刹车鼓的制动面的窗部的开口侵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曳引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板构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板构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板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有盖板构件的窗部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有盖板构件的窗部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有盖板构件的窗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的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要素或相同功能的构件使用相同标号,省略发明的重复说明。

图1是本例的电梯1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电梯1包括形成于建筑物内的电梯井2、轿厢3、对重4、钢丝绳5、电梯用曳引机6。通过利用曳引机6使钢丝绳5移动,从而轿厢3及对重4在电梯井2内进行升降。另外,本示例的电梯1是不需要将机房设置在电梯井2的上部的无机房型,对于建筑物上部的载重较少,此外,能较自由地设计电梯井。

图2是本示例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主视图,图3是本示例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电梯用曳引机6包括:壳体12、刹车鼓13、电磁式制动器装置14、具有开口15a的窗部15、覆盖开口15a的盖板构件10。

壳体12由铸铁等形成,其内部形状是有底的圆筒形状,除了刹车鼓13以外还收纳电动机转子、定子等。在壳体12的中心部形成有中空的轴套部,将主轴16以可旋转的状态插入该轴套中。另外,经由以抑制振动为目的的防振橡胶将壳体12固定于设置在电梯井2内的未图示的曳引机固定构件。

刹车鼓13以与主轴16结合的状态配置于壳体12的内部,在其外周具有制动面13a。此外,如图3所示,刹车鼓13与配置在刹车鼓13外侧的曳引轮8一起与主轴16一体地旋转。

电磁式制动器装置14的内部具有未图示的铁芯、电枢、制动弹簧、刹车片等。在使轿厢3升降运行时,通过在内置于铁芯的电磁线圈中使电流流过,从而对铁芯进行励磁并吸引电枢。其结果是,克服制动弹簧的弹簧力,使电枢的刹车片朝远离刹车鼓3的方向移动,解除制动器装置14的制动力。另一方面,在使轿厢3停止并维持该状态时,切断对电磁线圈的通电并使其消磁,利用制动弹簧的弹簧力将刹车片按压在刹车鼓13的制动面13a上。其结果是,利用制动器装置14对刹车鼓13进行制动。

窗部15一体地设置于壳体12的肩部附近的,并且配置在不对设置于壳体12的上部的制动器装置14产生干扰的位置。此外,在窗部15形成有用于观察刹车鼓13的制动面13a的贯通孔即开口15a。此外,窗部15兼用用于安装盖板构件10的安装部,在窗部15上安装有透明的盖板构件10以使得覆盖开口15a。

图4是本示例的盖板构件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由用于覆盖窗部15的开口15a的矩形的底面101、以及竖直设置于底面101的周端部的多个侧面102构成。此外,在底面101的上端部侧的中央附近,设置有用于插入螺钉构件11的螺钉插通孔21。另外,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的底面101由长度宽度150mm、厚度1mm的透明的树脂板构成。

盖板构件10通过将底面101的上缘部、左右缘部折弯,从而形成为具有由上侧折弯部102a、左侧折弯部102b及右侧折弯部102c构成的作为侧壁部的侧面的大致箱形。另外,在底面101的下缘部不形成折弯部。

盖板构件10利用插入螺钉插通孔21的1个螺钉构件11,安装固定于窗部15(壳体12)。由此,通过将盖板构件10形成为大致箱形,从而能用折弯部分102a、102b、102c从上方及侧方覆盖窗部15的开口15a。由此能防止垃圾或油等异物从开口15a侵入。另外,本示例中由于由树脂材料形成而难以使盖板构件开裂,但例如也可以使用透明的玻璃等材料来形成盖板构件。

图5是本示例的盖板构件的侧视图,图6是本示例的盖板构件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在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的上侧折弯部102a形成有随着远离底面101而朝下倾斜、即朝底面101侧倾斜的倾斜部20。

此外,在盖板构件10的左侧折弯部102b,形成有沿着侧面10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挡油用的槽部17。另外,在右侧折弯部102c也形成有相同的槽部17。此外,如图6所示,槽部17形成在左侧折弯部102b及右侧折弯部102c的侧面的内侧。

图7是示出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7所示,盖板构件10利用1个螺钉构件11安装固定于窗部15。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是透明的,因此,即使在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的状态下,也能从窗部15的开口15a观察刹车鼓13的制动面13a的状态。由此,能确认刹车鼓13的制动面13a的状态而无需拆下盖板构件10,能减少作业者的工夫。

此外,本示例中,由于仅用1个螺钉构件11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并将固定部位抑制在1个部位,因此能减少由于盖板构件10与壳体12的热膨胀率不同而产生的盖板构件10的破损。也就是说,若固定部位为2个部位以上,则由于因电动机等产生的热量使盖板构件10产生比壳体12更大的变形(强制变形)的情况下,从固定部位破损的可能性变大。根据本示例,由于将固定部位设为1个部位,因此能减小由于强制变形而导致的盖板构件10的破损。

如上所述,为了防止因强制变形而导致的损坏,而将固定部位设为1个部位,则盖板构件10的周端部附近的固定强度变弱,在盖板构件10的周端部附近与壳体12之间可能容易产生间隙等。本示例中,将盖板构件10形成为箱形并使从盖板构件10的周端部到开口15a为止的距离变长,因此能防止从间隙等进入的垃圾等异物侵入开口15a的情况。

此外,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在底面101的下缘部不设置折弯部,而使相对于壳体表面的接触分离自由度变高,因此能使因强制变形而产生的盖板构件的变形从下缘部释放。

图8是示出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盖板构件10在嵌入形成为朝壳体12的肩部位置突出的窗部15的状态下,通过1个螺钉构件11一点固定于壳体12。此外,在壳体12的上表面部形成有随着远离开口15a而朝下侧倾斜的壳体倾斜部30。

由此,通过在壳体12的上表面设置壳体倾斜部30,从而能使从壳体12的上方滴下的油等液体异物朝与开口15a所在侧相反的方向释放。由此,能防止油等异物从上侧折弯部102a的端部与壳体12的间隙侵入开口15a。此外,如上所述,在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的上侧折弯部102a也设置有倾斜部20,因此能使从盖板构件10的上方滴下的油等液体异物流向壳体倾斜部30。另外,沿着壳体倾斜部30流动的液体异物滴落至曳引轮8,并作为润滑油被再利用。

图9是示出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在壳体12的侧面部,在与安装于窗部15的状态的盖板构件10的槽部1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挡油用的对向槽部18。对向槽部18沿着壳体12的侧面部的上下方向形成。

由此,通过将对向槽部18设置于壳体12的侧面,从而能利用对向槽部18回收附着于壳体12的侧面并从盖板构件10的侧周端部与壳体12的间隙侵入的油等液体异物,并使该液体异物流向下方。由此,能防止油等异物从左右折弯部102b、102c的端部侵入开口15a。此外,如上所述,在本示例的盖板构件10的左侧折弯部102b及右侧折弯部102c的内侧面也设置有槽部17,因此能用槽部17回收从盖板构件10的侧周端部绕转侵入的油等液体异物,并使该液体异物流向下方。

由此,本示例中,即使为了防止因强制变形而导致的破损,将固定部位设为1个部位,在盖板构件10与壳体12之间容易产生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槽部17、对向槽部18回收从间隙侵入的油等异物。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的电梯用曳引机6及电梯1,即使在为了观察刹车鼓13的制动面13a而设置窗部15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垃圾或油等异物从窗部15的开口15a侵入。另外,在无机房的电梯中,机房的壁等墙壁较少,因此通过利用轿厢3的移动而产生的风而从电梯井2的空间飞散的垃圾等异物较多,因此本发明是有效的。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梯并不限定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在其他材料、结构等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结构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更。例如,本示例中,利用1个螺钉构件11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但为了提高固定强度,可以使用多个螺钉构件11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

此外,本示例中,使用螺钉构件11将盖板构件10安装于窗部15,但例如也可以在盖板构件10和窗部15形成由突起和槽组成的卡合部,以使盖板构件10与窗部15钩住的方式进行安装。

标号说明

1电梯,

2电梯井,

3轿厢,

4对重,

5钢丝绳,

6电梯用曳引机,

8曳引轮,

10盖板构件,

11螺钉构件,

12壳体,

13刹车鼓,

13a制动面,

14制动装置,

15窗部,

15a开口,

16主轴,

17槽部,

18对向槽部,

20倾斜部,

21螺钉插通孔,

30壳体倾斜部,

101底面,

102侧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