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207发布日期:2019-12-03 18: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组合自立式起重机,可以完成最艰巨的高架起重任务,可以承担频繁的高架物料输送工作。它可安装在任何普通15cm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面上,不会给建筑物的屋顶结构施加压力,目前,在中国内使用的组合自立式起重机多为钢质,起重量在75kg-2000kg之间,主梁总长达10m。相较于传统梁式也称为门架式单轨起重机,跨度更大,安装布局有更多的灵活性,对输送货物的位置更随意。

但是目前的组合自立式起重机的四个立柱和各横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以安装完成后基本上无法进行扩展,而且移动起重机时需要整体移动,非常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包括立柱机构,立柱机构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及右后立柱,左前立柱与右前立柱通过前横梁连接,左后立柱与右后立柱通过后横梁连接,左前立柱与左后立柱通过左纵向滑轨连接,右前立柱与右后立柱通过右纵向滑轨连接,左纵向滑轨与右纵向滑轨通过横向滑轨连接,其中;

前横梁左端及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左立板及第一右立板,还包括第二左立板及第二右立板,第一左立板与第二左立板分别设于左前立柱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前横梁左端固定于左前立柱上;第一右立板与第二右立板分别设于右前立柱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前横梁右端固定于右前立柱上;

后横梁左端及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左立板及第三右立板,还包括第四左立板及第四右立板,第三左立板与第四左立板分别设于左后立柱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后横梁左端固定于左后立柱上;第三右立板与第四右立板分别设于右后立柱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后横梁右端固定于右后立柱上。

其中,左前立柱顶端设有水平第一前底板,左后立柱顶端设有水平第一后底板,还包括第一前顶板及第一后顶板,左纵向滑轨前端设于第一前底板与第一前顶板之间,第一前底板与第一前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左纵向滑轨前端夹持固定;左纵向滑轨后端设于第一后底板与第一后顶板之间,第一后底板与第一后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左纵向滑轨后端夹持固定;右前立柱顶端设有水平第二前底板,右后立柱顶端设有水平第二后底板,还包括第二前顶板及第二后顶板,右纵向滑轨前端设于第二前底板与第二前顶板之间,第二前底板与第二前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右纵向滑轨前端夹持固定;右纵向滑轨后端设于第二后底板与第二后顶板之间,第二后底板与第二后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右纵向滑轨后端夹持固定。

其中,左纵向滑轨滑槽两个端部均设有橡胶垫;右纵向滑轨滑槽内两个端部均设有橡胶垫。

其中,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及右后立柱底部均设有地脚,地脚包括板式地脚本体,地脚本体为矩形,矩形四个顶角内分别设有调平螺纹孔,矩形中心设有立柱连接处,立柱连接处四周设有数个固定螺纹孔,调平螺纹孔距离矩形中心的距离大于固定螺纹孔距离矩形中心的距离。

其中,地脚本体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自立式起重机,各个立柱与各个横梁及滑轨之间通过两个夹板螺纹夹持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横梁和滑轨,更换简单易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立柱和横梁进行扩展。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的地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一种组合自立式起重机,包括立柱机构,立柱机构包括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及右后立柱4,左前立柱1与右前立柱2通过前横梁5连接,左后立柱3与右后立柱4通过后横梁6连接,左前立柱1与左后立柱3通过左纵向滑轨7连接,右前立柱2与右后立柱4通过右纵向滑轨8连接,左纵向滑轨7与右纵向滑轨8通过横向滑轨10连接,其中;

前横梁5左端及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左立板15及第一右立板,还包括第二左立板14及第二右立板,第一左立板15与第二左立板14分别设于左前立柱1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前横梁5左端固定于左前立柱1上;第一右立板与第二右立板分别设于右前立柱2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前横梁5右端固定于右前立柱2上;

后横梁6左端及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左立板及第三右立板,还包括第四左立板及第四右立板,第三左立板与第四左立板分别设于左后立柱3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后横梁6左端固定于左后立柱3上;第三右立板与第四右立板分别设于右后立柱4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将后横梁6右端固定于右后立柱4上。

前,后横梁通过立板夹持在立柱上,便于拆卸,进一步的,螺栓可以穿过立柱连接,使安装更稳定。

更优的技术方案,左前立柱1顶端设有水平第一前底板,左后立柱3顶端设有水平第一后底板,还包括第一前顶板及第一后顶板,左纵向滑轨7前端设于第一前底板与第一前顶板之间,第一前底板与第一前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左纵向滑轨7前端夹持固定;左纵向滑轨7后端设于第一后底板与第一后顶板之间,第一后底板与第一后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左纵向滑轨7后端夹持固定;右前立柱2顶端设有水平第二前底板12,右后立柱4顶端设有水平第二后底板,还包括第二前顶板13及第二后顶板,右纵向滑轨8前端设于第二前底板12与第二前顶板13之间,第二前底板12与第二前顶板13通过螺栓连接将右纵向滑轨8前端夹持固定;右纵向滑轨8后端设于第二后底板与第二后顶板之间,第二后底板与第二后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将右纵向滑轨8后端夹持固定。

左右纵向滑轨放置于立柱顶端的底板上,上侧设有顶板,并通过螺栓夹紧固定,便于拆卸和安装。

更优的技术方案,左纵向滑轨7滑槽两个端部均设有橡胶垫;右纵向滑轨8滑槽内两个端部均设有橡胶垫17。在滑动过程中左、右纵向滑轨上的葫芦小车9在滑动至滑轨端部时容易与端部碰撞发出震动和噪音,在滑槽端部设有橡胶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震动和噪音,也避免抓取的货物因震动掉落。

横向滑轨10上滑动连接葫芦小车11,横向滑轨滑槽两个端部设有防震橡胶垫16,作用同上。

更优的技术方案,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及右后立柱4底部均设有地脚,地脚包括板式地脚本体18,地脚本体为矩形,矩形四个顶角内分别设有调平螺纹孔181,矩形中心设有立柱连接处182,立柱连接处182四周设有数个固定螺纹孔183,调平螺纹孔181距离矩形中心的距离大于固定螺纹孔183距离矩形中心的距离。

在起重机安装过程中,直接通过固定螺纹孔旋入固定螺栓进行安装,很容易因为地面不平造成安装不水平。在矩形地脚本体的直角内设置调节螺纹孔,在安装时先通过调节螺栓插入调节螺纹孔内将地脚本体水平固定至地面上,这是不平的地面与地脚本体之间会有空隙,通过填充物将空隙填平,再通过固定螺栓旋至固定螺纹孔内进行固定,即可以使地脚本体在不平的地面上水平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自立式起重机,各个立柱与各个横梁及滑轨之间通过两个夹板螺纹夹持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横梁和滑轨,更换简单易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立柱和横梁进行扩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