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集装置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1141发布日期:2019-10-29 20:4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收集装置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收集装置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



背景技术:

高铁、动车、学校、快餐公司、餐饮店、赛场、展会等的饭盒配送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批量的饭盒进行加热,且不能破坏饭菜的营养成分、不变色、不改变风味。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共同的作用,对饭菜起到了杀菌的作用,满足了食品的卫生指标要求的同时还能保持饭菜原有的营养和风味,因此微波加热隧道是目前大型饭盒加热设备的最佳选择。

微波加热隧道通常包括炉体支架,隧道微波炉和安装于炉体支架上的传送带,传送带的有一部分从隧道微波炉内部穿过。现有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通常由工作人员在出料口对加热完成的饭盒进行收集处理,这种由人力控制出料的方式耗时费力,影响工作人员的其他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收集装置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收集装置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包括炉体支架和安装于炉体支架上的隧道微波炉,炉体支架上还设有一条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有一部分穿设于所述隧道微波炉内,所述隧道微波炉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导板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盒,开口处为饭盒入口,所述导板开设有饭盒出口,所述饭盒入口正对所述导板的饭盒出口,多个所述收纳盒绕所述转盘的圆心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收集装置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力对盒饭进行收集处理。进一步的说明了收集装置包括导板和转盘,导板上开设有饭盒出口,转盘上设有多个收纳盒,收纳盒开设有饭盒入口,因此可盒饭可通过导板滑动并从饭盒出口落入收纳盒内。此外,设置多个收纳盒并在转盘的带动下依次使不同的收纳盒的饭盒入口正对饭盒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饭盒入口的长略大于所述饭盒的长,所述饭盒入口的宽略大于所述饭盒的宽,所述收纳盒内水平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略低于所述收纳盒的开口面,所述收纳盒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升降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饭盒入口的尺寸大于饭盒的外轮廓尺寸,因此饭盒才有可能落入饭盒入口内,通过设置弹簧配合升降板对落入收纳盒内部的饭盒进行缓冲,以免盒饭在下落过程中倾斜或翻倒等,亦可避免因下落时冲量过大使得饭盒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底部对应每个所述升降弹簧的位置围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为“L”形的立柱,所述弹簧座与所述收纳盒的侧壁围成框,所述升降弹簧固定于框内,多个所述弹簧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收纳盒内部还设有弹簧座,由于弹簧座的的存在且多个弹簧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因此使得升降板最低只能下降至弹簧座的上表面。由于弹簧座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的最短长度,因此弹簧不会因压力而损坏。同时,弹簧安装于弹簧座与收纳盒围成的框内,可以防止弹簧偏移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面对所述转盘圆心的一侧为第一长侧壁,第一长侧壁开设有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贯穿所述收纳盒的两侧,所述升降板连接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包括手柄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引导槽,所述手柄为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长方体块,所述手柄的宽度大于所述引导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收纳盒上设有引导槽,又因升降板设有限位栓,而限位栓的转轴处于限位槽内,因此可以限制限位板在收纳盒内部的滑动,一定程度上避免升降板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上对应每个收纳盒的位置固定有一个盒座,所述盒座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盒,所述收纳盒抵接与所述盒座的内部,所述盒座的一侧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与所述引导槽共线并贯穿盒座的该侧壁,所述控制槽的宽度等于所述手柄的宽度,所述控制槽的两端延伸并超出所述引导槽的两端,超出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手柄的长度的一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控制槽,所述手柄抵接于所述盒座的外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收纳盒通过盒座间接固定在转盘上,进一步地,说明了盒座的上端面开口设置,使得饭盒可以通过该开口处落入饭盒入口内。此外,说明了盒座上开设有控制槽,且说明了控制槽的位置和尺寸,由于控制槽的宽度与手柄的宽度相等,因此控制槽可以配合限位栓使得收纳盒可以固定于盒座内,或从盒座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座背离所述转盘圆心的一侧开口设置并设为进出口,所述收纳盒靠近所述进出口的一侧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盒座背离转盘的圆心的一侧开口设置,使得收纳盒可以从该进出口移入或移出,方便工作人员对收纳盒进行更换。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拉环,进一步加强了更换收纳盒时的便捷程度。由于拉环为软材料,因此不影响收纳盒整体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靠近所述进出口的侧面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纳盒取出后,通过设置盖板可以产生对收纳盒内部的防尘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相对的两个短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盒的上表面,每个所述辅助槽贯穿自身所在的侧壁两侧,所述辅助槽的长度大于饭盒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收纳盒上还开设有辅助槽,由于辅助槽的存在,使得盒饭便于从收纳盒的内部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隧道微波炉的出料口处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为弧形板,所述导轨与所述传送带间留有间隙,所述导轨抵接于所述导板的上表面,所述导轨的一端固定于炉体支架上,所述导轨的另一端向所述饭盒出口延伸并与所述饭盒出口的侧边缘对齐,所述导轨数量为二,对称分布于所述炉体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炉体支架上还设有导轨,由于导轨与传送带之间留有间隙,因此不影响传送带运转。导轨为弧形板,因此可以平缓的将盒饭导入导板上,进而从饭盒出口进入饭盒入口。通过设置该导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盒饭偏离轨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收集装置,可以代替人力对盒饭进行逐个收集,由收纳盒收集盒饭,并由工作人员对收纳盒进行收集处理,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也比较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收纳部的俯视图;

图4为收纳部隐去升降板后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炉体支架;11、隧道微波炉;12、传送带;13、出料口;2、收集装置;3、导板;31、饭盒出口;4、转盘;41、盒座;411、进出口;412、控制槽;42、收纳盒;421、饭盒入口;43、升降弹簧;44、升降板;45、弹簧座;46、引导槽;47、拉环槽;48、拉环;49、限位栓;491、手柄;492、转轴;50、导轨;51、盖板;52、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收集装置的食品微波加热隧道,包括一个炉体支架1,炉体支架1上设有隧道微波炉11和一条传送带12,传送带12的运输边处于水平面内,且运输边穿设于隧道微波炉11内。隧道微波炉1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13,炉体支架1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电机和电机轴(图中未标出电机和电机轴),传送带12由电机带动并进行运动。

隧道微波炉11的出料口13一侧设有收集装置2,收集装置2包括导板3和转盘4。其中,导板3为横截面为连续相切的“S”状弧形,导板3的上表面第一端与所述传送带12的上表面平齐,导板3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炉体支架1的方向延伸并位于第一端的下方。导板3的第二端开设有饭盒出口31,饭盒出口31贯穿导板3的上下表面。

转盘4位于靠近地表的水平面内,并在转盘4电机(图中未标出)的带动下旋转。转盘4上设有若干收纳盒42,多个收纳盒42结构尺寸相同,且多个收纳盒42绕转盘4的轴线均匀分布。

转盘4上对应每个收纳盒42的位置固定有一个盒座41,参见图2,盒座41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盒,盒座41的内部空腔刚好可以容纳收纳盒42。盒座41背离隧道微波炉11的一侧同样开口设置,并设为进出口411。盒座41与进出口411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控制槽412,控制槽412的上端位于盒座41的上表面之下,控制槽412的下端位于盒座41的下表面之上,且控制槽412贯穿盒座41的该侧壁。

收纳盒42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盒,该开口处为饭盒入口421,且饭盒入口421的长边略大于饭盒的长边,饭盒入口421的宽略大于饭盒的宽边。饭盒入口421与饭盒出口31正对且外形尺寸相同。

参见图4和5,收纳盒42的底部四角处各固定有一个升降弹簧43,升降弹簧43可沿竖直方向伸缩。收纳盒42的内部水平设有升降板44,升降板44的下表面与四个升降弹簧43固定连接。在升降板44上无其他物品时,在升降弹簧43的作用下使得升降板44的上表面略低于收纳盒42的开口面。升降板44可沿竖直方向在收纳盒42内部上下滑动。

收纳盒42的底部四角处还分别设有一个弹簧座45,弹簧座45的底部与收纳盒42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座45为横截面呈“L”形的柱体,并与收纳盒42相邻的两侧面围成框形,升降弹簧43安装于框形的内部。此外,多个弹簧座45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弹簧座45的高度略大于升降弹簧43完全压缩时的高度。

收纳盒42面对转盘4圆心的一侧为第一长侧壁(图中未标出),第一长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引导槽46,引导槽46贯穿第一长侧壁的两侧。引导槽46与控制槽412共线,引导槽46对于控制槽412较短,且使得控制槽412的两端超出引导槽46的两端相同的距离。此外,引导槽46的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弹簧座45的顶部。

收纳盒42背离转盘4圆心的一侧为第二长侧壁(图中未标出),第二长侧壁的中部开设有水平的拉环槽47,且拉环槽47贯穿第二长侧壁,连通收纳盒42的内部与外侧。第二长侧壁设有拉环48。拉环48为柔软纺织品,拉环48的两端分别有一部分固定于第二长侧壁的内侧,拉环48的中间部分穿过拉环槽47并置于收纳盒42外部。

此外,升降板44连接有限位栓49,限位栓49包括手柄491和转轴492,其中转轴492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板44上开设的轴孔(图中未示出)内。并且,在升降板44内部绕轴孔一周开设有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对应的,转轴492上固定有凸起(图中未示出),凸起绕转轴492的圆周面一周设置,并与限位槽进行配合,使得转轴492能且仅能沿轴孔进行转动。

转轴492的另一端穿过引导槽46和控制槽412,并与手柄491固定连接,使得手柄491抵接于盒座41的外侧面。手柄491为长方体块,其宽度等于控制槽412的宽度,其长度小于盒座41的宽度,且等于控制槽412与引导槽46的长度差。

饭盒由传送带12输送至导板3上,由导板3的上表面下滑,并从导板3上开设的饭盒出口31落下,并从饭盒入口421进入收纳盒42内部,由升降弹簧43配合升降板44作用,使得饭盒平稳下落。此外,设置弹簧使得当升降板44上每有一盒盒饭时,弹簧下降单个盒饭高度的距离。

看回图1,为使得饭盒可以准确在导板3上进入饭盒出口31,在隧道微波炉11的出料口13处设有导轨50。导轨50为弧形板,导轨50的一端固定于炉体支架1上,导轨50的另一端向饭盒出口31延伸并与饭盒出口31的侧边缘对齐,导轨50数量为二,对称分布于炉体支架1上。

此外,转盘4电机为间歇电机,使得单个收纳盒42装满后,转盘4电机带动转盘4旋转并让下一个收纳盒42的饭盒入口421正对饭盒出口31。

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限位栓49,使得手柄491位于竖直平面内,使得手柄491可以从控制槽412内移出。此时可以通过拉环48,从盒座41内取出收纳盒42。工作人员可将收纳盒42收集装箱,统一运输。

看回图2,为防止装满的收纳盒42内部被灰尘等污染,在收纳盒42靠近进出口411的侧面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51。在第二长侧壁的顶部边缘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底座(图中未标出),底座之间固定有一根盖轴,盖板51可绕盖轴转动。当盖板51翻转至饭盒入口421时,刚好可以盖住收纳盒42的上表面。

为便于从收纳盒42内取出盒饭,在收纳盒42相对的两个短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辅助槽52,辅助槽52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盒42的上表面,每个所述辅助槽52贯穿自身所在的侧壁两侧,辅助槽52的长度大于饭盒的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