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1517发布日期:2020-01-21 22:5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卷取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领域。随着手机板、汽车板等方面的开发应用,玻璃布向更薄、更轻量化发展,对玻璃布的外观及平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玻璃布的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玻璃布的卷取平整性更是成为一个公关难题。

传统的卷取装置采用压棍自重对布捆进行压制卷取,布捆卷取张力变化无法与卷径匹配调整,控制简单且控制精度不足,无法满足超薄电子布的卷取品质,织造卷取过程中易发生折痕、炮筒等异常,无法满足下游覆铜板客户的使用要求,同时,传统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卷径时,存在一定误差,精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包括卷出部、卷取部、玻璃纤维布、plc控制器、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磁粉张力控制装置、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以及卷径检测装置,所述卷出部与卷取部之间包卷玻璃纤维布,且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磁粉张力控制装置、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以及卷径检测装置依次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所述卷取部的输入端通过设置导线连接有卷取马达;

所述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辊筒、张力传感器、压辊气压缸、e/p控制器和电空比例阀,所述第一辊筒的两端架设在压辊气压缸的活塞杆上,且第一辊筒的两端均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e/p控制器安装在压辊气压缸底端,并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磁粉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磁粉制动器和磁粉离合器,且磁粉制动器和磁粉离合器分别安装在卷出部和卷取部的输出端,并通过磁粉控制主板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包括嵌入壳、精密气压缸、精密调压阀、补偿罗拉、送料电机、第二辊筒和弹簧,所述精密气压缸的输出端与补偿罗拉两端的内轴连接,且补偿罗拉与第二辊筒之间通过玻璃纤维布,所述送料电机安装在第二辊筒内轴的两端;

所述卷径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丝杆、脉冲传感器和步进电机,所述丝杆与步进电机配套安装,且丝杆位于卷取部一侧,所述步进电机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和脉冲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精密气压缸的输出端与补偿罗拉的内轴保持垂直,所述送料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辊筒的内轴保持水平。

优选的,所述丝杆与卷取部的轴心线保持垂直,且红外传感器为圆柱状,朝向卷取部保持垂直。

优选的,所述送料电机与嵌入壳通过设置弹簧连接,且弹簧为钢性弹簧,直径为10cm。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fx3ga-24mr-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改进后的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依据张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和p/e控制器的控制,能够根据布捆卷径变化与布捆张力及时匹配调整,提升张力控制灵敏性,对布捆内外层张力控制更加精准,减少因布捆内外层卷取张力不协调造成的炮筒、折痕异常。

2、通过设置改进后磁粉张力控制装置和卷径检测装置,用卷径检测装置能够通过脉冲传感器得到更为精确的卷径变化的数值,将卷径变化实时传送至磁粉控制主板上,依照设定值经主板控制程式进行计算,输出电压,进而通过磁粉刹车张力变化控制卷出部压辊的摩擦力对布面进行展开铺平,减少布面张力差异利于卷取。

3、通过设置改进后的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利用精密调压阀及精密气压缸对补偿罗拉进行调压,利用气压完成罗拉加压、减压的动作,对罗拉重量进行匹配调整,在精密气压缸的输出端跟换不同重量的补偿罗拉,在超薄布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卷取品质的提升,产品报废量明显减少,收率提升较多,也为制造厂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的卷径检测装置与传统装置对比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的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剖视图。

图中:1、卷出部;2、卷取部;3、玻璃纤维布;4、磁粉制动器;5、第一辊筒;6、张力传感器;7、压辊气压缸;8、e/p控制器;9、plc控制器;10、卷取马达;11、磁粉离合器;12、嵌入壳;13、精密气压缸;14、精密调压阀;15、补偿罗拉;16、送料电机;17、第二辊筒;18、弹簧;19、红外传感器;20、丝杆;21、脉冲传感器;22、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卷取装置,包括卷出部1、卷取部2、玻璃纤维布3、plc控制器9、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磁粉张力控制装置、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以及卷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卷出部1与卷取部2之间包卷玻璃纤维布3,且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磁粉张力控制装置、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以及卷径检测装置依次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所述卷取部2的输入端通过设置导线连接有卷取马达10;

卷径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19、丝杆20、脉冲传感器21和步进电机22,丝杆20与步进电机22配套安装,且丝杆20位于卷取部2一侧,步进电机2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9和脉冲传感器21;

卷径进行变化时,红外传感器19在步进电机22的带动下,在丝杆20表面上下移动,红外传感器19与卷取部2顶端刚好相切的位置时,脉冲传感器21开始工作,当红外传感器19移动到与卷取部2底端刚好相切的位置时,脉冲传感器21将开始工作到此时的脉冲频率通过电信号传递到plc控制器9进行计算,若是脉冲频率10000就是每秒钟的脉冲个数,除以步进电机设置的若干个脉冲转一圈,得知丝杠螺距就可以计算出步进电机22在丝杆20上位移的距离,从而得出精确的卷径变化,通过对卷径检测装置的改进,对布捆卷径变化检测更加精准。

优选的,精密气压缸13的输出端与补偿罗拉15的内轴保持垂直,送料电机16的输出端与第二辊筒17的内轴保持水平,使得精密气压缸13带动补偿罗拉15上下位移,实现加压和减压的动作,送料电机16带动第二辊筒17上的布,实现收取工作;

优选的,丝杆20与卷取部2的轴心线保持垂直,且红外传感器19为圆柱状,朝向卷取部2保持垂直,使红外传感器19更加精确的得到红外光线与卷取部2辊筒面相切的位置,提高了精准性;

优选的,送料电机16与嵌入壳12通过设置弹簧18连接,且弹簧18为钢性弹簧,直径为10cm,弹簧18受压压缩和回复力,为补偿罗拉15对第二辊筒17挤压时实现了缓冲作用;

优选的,plc控制器型号为fx3ga-24mr-cm,可编程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内部设有各种算法及控制端,对装置进行依次分别控制。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所述e/p自动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辊筒5、张力传感器6、压辊气压缸7、e/p控制器8和电空比例阀,所述第一辊筒5的两端架设在压辊气压缸7的活塞杆上,且第一辊筒5的两端均安装有张力传感器6,所述e/p控制器8安装在压辊气压缸7底端,并与plc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磁粉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磁粉制动器4和磁粉离合器11,且磁粉制动器4和磁粉离合器11分别安装在卷出部1和卷取部2的输出端,并通过磁粉控制主板与plc控制器9电性连接;

随着布捆厚度变化,通过设计安装高精度的卷径检测装置后,将卷径变化实时精准的通过脉冲传感器21回传至plc控制器9,依照设定值经plc程式进行计算,不断实时输出电流信号传送至e/p控制器8,同时张力传感器6将所得数值回传至e/p控制器8,进而控制电空比例阀对压辊气压缸7压力进行实时调整,达到布捆卷径变化与布捆张力及时匹配调整,提升张力控制灵敏性,对布捆内外层张力控制更加精准,减少因布捆内外层卷取张力不协调造成的炮筒、折痕异常,与此同时,利用高精度卷径检测装置将卷径变化实时传送至磁粉控制主板,依照设定值经主板控制程式进行计算,输出电压供磁粉制动器4刹车工作,进而通过磁粉刹车张力变化控制卷出部1的摩擦力对布面进行展开铺平,减少布面张力差异利于卷取,采用e/p气压自动控制装置及磁粉张力自动调整装置配合完成,提升卷取张力的平稳性,两种独立控制装置的互补作用,使用布捆内外层张力变化曲线明显改善。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补偿罗拉张力精准控制装置包括嵌入壳12、精密气压缸13、精密调压阀14、补偿罗拉15、送料电机16、第二辊筒17和弹簧18,精密气压缸13的输出端与补偿罗拉15两端的内轴连接,且补偿罗拉15与第二辊筒17之间通过玻璃纤维布3,送料电机16安装在第二辊筒17内轴的两端;

利用精密调压阀14及精密气压缸13对补偿罗拉15进行调压,利用气压完成罗拉加压、减压的动作,同时送料电机16带动第二辊筒17上的布,实现收取工作,在加压和减压的过程中,弹簧18受压压缩和回复力,为补偿罗拉15对第二辊筒17挤压时实现了缓冲作用,避免加压量过大导致布面断裂,同时可以更换不同重量的补偿罗拉15,进行匹配调整,在超薄布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补偿罗拉15有协调卷取布面张力的作用,补偿罗拉重量过轻则无法满足协调布面张力的作用,易发生布面松弛、松边等异常,在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卷取过程中,罗拉重量对卷取平整度关联较大,因布面过薄,罗拉过重时对布面形成经向拉伸,布面张力不均不易卷取,通过对补偿罗拉15压力的独立控制,实现布面张力精准控制,布捆平整度大大提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