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8784发布日期:2019-10-19 03:2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干冰(CO2)膨胀烟丝技术的冷端浸渍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烟丝堆放在浸渍器内密封,充液前需排出浸渍器中的空气并使其升压到工艺设定值,然后将液态CO2接入浸渍器内,并使液位达到检测位置。待液态CO2浸泡烟丝达到一定时间后,液态CO2靠自身重力作用排至工艺罐,罐内气体分别被排放到高、低压回收罐,然后再利用高压罐中气体反吹浸渍器内的干冰烟丝,使干冰烟丝松散。从浸渍器出来的干冰烟丝先由开松器松散(或粉碎),然后存放在振动柜中,然后经限量管、皮带机进入升华器去完成膨胀工序。

目前,大多数干冰膨胀烟丝生产线所用的浸渍器通常包括浸渍容器和密封盖,密封盖与浸渍容器之间的转动结构只是靠加油嘴进行定期润滑,润滑效果不佳,再加上浸渍器的工况温度比较低,容易造成密封盖转动结构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能够保证在密封盖开合时衬套与转动轴之间的转动配合面上均布有润滑油,减少因摩擦所导致的磨损现象,降低设备故障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所述浸渍器包括浸渍容器和密封盖,浸渍容器上设有第一铰接架,密封盖上设有与第一铰接架对应的第二铰接架,所述密封盖转动结构包括:

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部设在第一铰接架上,转动轴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注油盲孔,注油盲孔的盲端开设有径向延伸、并且贯通至转动轴外周壁的多个导油通孔,位于导油通孔端口处的转动轴外周壁上开设有与导油通孔连通、并且朝远离导油通孔方向延伸的多个润滑油扩散槽;

衬套,衬套套设在开设有所述润滑油扩散槽的转动轴上,衬套外周壁上开设有注油通孔,衬套内周壁上开设有与注油通孔连通、并且周向延伸的润滑油主流槽,以及轴向延伸、并且与润滑油主流槽连通的多个润滑油分流槽;

转动管,转动管套设在衬套上,转动管外周壁与第二铰接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注油盲孔开设有在转动轴端面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导油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导油通孔同轴布置。

优选地,所有所述润滑油扩散槽呈辐射状分布。

优选地,所有所述润滑油扩散槽呈X字形分布。

优选地,所有所述润滑油分流槽周向均布。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润滑油分流槽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架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安装在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上设有润滑油封堵件,润滑油封堵件用于封堵注油盲孔的端口。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封堵件为闷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润滑油被注入转动轴的注油盲孔内,接着,润滑油流入多个导油通孔内;最后,润滑油流入多个润滑油扩散槽内。转动轴如此设计,能够使润滑油流经更多的转动轴外周壁。与此同时,首先,润滑油被注入衬套的注油通孔内,接着,润滑油流入润滑油主流槽内,最后,润滑油流入多个润滑油分流槽内,衬套如此设计,能够使润滑油流经更多的衬套内周壁。在衬套与转动轴的转动配合中,润滑油能够均布在衬套与转动轴的转动配合间隙中,从而能够保证在密封盖开合时衬套与转动轴之间的转动配合面上均布有润滑油,减少因摩擦所导致的磨损现象,降低设备故障率。经测试,在上述浸渍器采用了上述密封盖转动结构、并且经过一段时间跟踪检查和使用情况统计,未发现由密封盖转动结构导致的设备故障现象。故上述密封盖转动结构解决了因二氧化碳泄漏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有效保障了烟丝浸渍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渍器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转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转动轴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转动轴外周壁的展开图;

图5显示为沿图4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显示为衬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7显示为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浸渍器

11 浸渍容器

111 第一铰接架

112 轴承座

12 密封盖

121 第二铰接架

2 转动轴

21 注油盲孔

22 导油通孔

23 润滑油扩散槽

3 衬套

31 注油通孔

32 润滑油主流槽

33 润滑油分流槽

4 转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上述浸渍器1(参见图1)包括浸渍容器11和密封盖12(密封盖12可以设置在浸渍容器11的上开口处,也可以设置在浸渍容器11的下开口处),浸渍容器11上设有第一铰接架111,密封盖12上设有与第一铰接架111对应的第二铰接架121(第二铰接架121通常呈悬臂状),上述密封盖转动结构(参见图2)包括:

转动轴2(参见图3、图4以及图5),转动轴2的两端部设在第一铰接架111上,转动轴2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注油盲孔21,注油盲孔21的盲端开设有径向延伸、并且贯通至转动轴外周壁的多个导油通孔22,位于导油通孔22端口处的转动轴外周壁上开设有与导油通孔22连通、并且朝远离导油通孔22方向延伸的多个润滑油扩散槽23;

衬套3(参见图6和图7),衬套3套设在开设有上述润滑油扩散槽23的转动轴2上,衬套外周壁上开设有注油通孔31,衬套内周壁上开设有与注油通孔31连通、并且周向延伸的润滑油主流槽32(润滑油主流槽32可以呈环状,也可以呈C字型),以及轴向延伸、并且与润滑油主流槽32连通的多个润滑油分流槽33;

转动管4(参见图2),转动管4套设在衬套3上,转动管外周壁与第二铰接架12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润滑油被注入转动轴2的注油盲孔21内,接着,润滑油流入多个导油通孔22内;最后,润滑油流入多个润滑油扩散槽23内。转动轴2如此设计,能够使润滑油流经更多的转动轴外周壁。与此同时,首先,润滑油被注入衬套3的注油通孔31内,接着,润滑油流入润滑油主流槽32内,最后,润滑油流入多个润滑油分流槽33内,衬套3 如此设计,能够使润滑油流经更多的衬套内周壁。在衬套3与转动轴2的转动配合中,润滑油能够均布在衬套3与转动轴2的转动配合间隙中,从而能够保证在密封盖12开合时衬套3 与转动轴2之间的转动配合面上均布有润滑油,减少因摩擦所导致的磨损现象,降低设备故障率。经测试,在上述浸渍器1采用了上述密封盖转动结构、并且经过一段时间跟踪检查和使用情况统计,未发现由密封盖转动结构导致的设备故障现象。故上述密封盖转动结构解决了因二氧化碳泄漏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有效保障了烟丝浸渍的质量。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开设上述注油盲孔21,注油盲孔21开设有在转动轴端面的中心处。

为了便于一次性开设两个上述导油通孔22,导油通孔2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导油通孔22同轴布置。在具体加工导油通孔22时,可使用开孔钻横向贯穿转动轴2,这样可同时开设两个导油通孔22。

如图4所示,为了使润滑油流经更多的转动轴外周壁,所有润滑油扩散槽23呈辐射状分布。进一步的,所有润滑油扩散槽23呈X字形分布。

如图7所示,为了使润滑油流经更多的衬套内周壁,所有润滑油分流槽33周向均布。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润滑油分流槽3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安装上述转动轴2,上述第一铰接架111上设有轴承座112,上述转动轴2的端部安装在轴承座112上。进一步的,上述轴承座112上设有润滑油封堵件(未予图示),润滑油封堵件用于封堵注油盲孔21的端口。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润滑油封堵件可以为闷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浸渍器的密封盖转动结构能够保证在密封盖开合时衬套与转动轴之间的转动配合面上均布有润滑油,减少因摩擦所导致的磨损现象,降低设备故障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