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0590发布日期:2020-01-15 00:1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厂房预制梁柱节点及主梁侧模的安装施工辅助用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仓储物流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厂房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的结构形式,随之而来的是预制梁柱节点及主梁侧模安装施工的多种方式方法、以及此处模板施工工具选择的多样性。

目前现有的预制梁柱节点及主梁侧模安装施工,主要是采用悬臂车,人员站在悬臂车上进行铺设模板,这就使得铺设模板时,由于模板体积相对加大,容易导致重心不稳出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同一个悬臂车同时只能对主梁的一侧进行模板铺设,这就导致预制梁柱节点及主梁侧模安装施工成本投入的增加,且安装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受力性能高、成本投入少、便于现场施工及推广应用的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以解决上现有预制梁柱节点及主梁侧模安装施工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包括承载梁和挂篮,所述承载梁架设在所述主梁上,所述挂篮分别装设在所述承载梁的两端,所述承载梁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支腿和平移轮,所述平移轮折叠式装设在所述承载梁的两侧面,两侧所述挂篮与所述主梁之间通过一加强梁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主梁为两根,所述主梁分别平行设置并与所述挂篮的顶端两侧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加强梁的两侧分别沿着所述挂篮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加强梁的中部与所述主梁固定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主梁顶端还装设有呈三角形的稳定梁,所述稳定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挂篮的两端相连,所述加强梁的两侧分别沿着所述挂篮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加强梁的中部与所述稳定梁固定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承载梁为矩形钢管,所述加强梁为角钢。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承载梁的底部设有一窗口,且所述窗口对应的所述承载梁两侧设有一转轴,所述液压升降支腿包括液压缸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铰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液压缸装设在所述安装架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平移轮包括安装支腿和行走轮,且所述行走轮装设在所述安装支腿上,所述安装支腿呈折叠状装设在所述承载梁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通过采用承载梁与挂篮的结构设计,利用承载梁架设在主梁上,通过挂篮的结构设计,为模板的安装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可以在挂篮的两侧同时对主梁两侧的模板进行安装,可以有效提高其安装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快捷。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使用,还在承载梁上设置液压升降支腿和平移轮,通过液压升降支腿和平移轮的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将两者折叠,以不干涉其使用,而在需要转移铺设地点时,可以通过液压升降支腿将承载梁和挂篮向上顶起,以高出主梁上的突出钢筋,然后,将平移轮向下推动支撑在主梁的端面,利用主梁与平移轮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位置转移,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梁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包括承载梁10和挂篮20,承载梁10架设在主梁上,挂篮20分别装设在承载梁10的两端,承载梁10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支腿50和平移轮60,平移轮60折叠式装设在承载梁10的两侧面,两侧挂篮20与主梁之间通过一加强梁30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通过采用承载梁10与挂篮20的结构设计,利用承载梁10架设在主梁上,通过挂篮20的结构设计,为模板的安装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可以在挂篮20的两侧同时对主梁两侧的模板进行安装,可以有效提高其安装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快捷。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使用,还在承载梁10上设置液压升降支腿50和平移轮60,通过液压升降支腿50和平移轮60的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将两者折叠,以不干涉其使用,而在需要转移铺设地点时,可以通过液压升降支腿50将承载梁10和挂篮20向上顶起,以高出主梁上的突出钢筋,然后,将平移轮60向下推动支撑在主梁的端面,利用主梁与平移轮60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位置转移,使用方便快捷。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铺设主梁两侧模板的工具,利用加强梁30的设计,将挂篮20与主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梁为两根,主梁分别平行设置并与挂篮20的顶端两侧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梁30的两侧分别沿着所述挂篮2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加强梁30的中部与所述主梁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主梁顶端还装设有呈三角形的稳定梁40,稳定梁40的两端分别与挂篮20的两端相连,加强梁30的两侧分别沿着挂篮2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加强梁30的中部与稳定梁40固定相连,并在稳定梁40的最高点与承载梁10之间还设有支撑梁。通过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梁40,以提高其整体连接稳定性和强度。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梁10为矩形钢管,加强梁30为角钢,而挂篮20制作工序是,用角钢先焊接两个方体框架后用两根通长条矩形钢管在方体框架上边对称焊接起来,再用钢筋在每根长形角钢上方焊接一个三角形的稳定梁40,焊接钢筋长度要延伸至挂篮20外侧面,起到一个加强稳定作用,还可作为起吊上梁的吊点;最后焊接挂篮20底面钢骨架,将焊接好的挂篮20基本构造后,在挂篮20站人底面钢骨架上,铺设结构施工产生的木模余料,或焊接一块2㎜厚铁板,用于上人施工。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梁10的底部设有一窗口,且窗口对应的承载梁10两侧设有一转轴,液压升降支腿50包括液压缸51和安装架52,安装架52两端铰接在所述转轴上,液压缸51装设在安装架52上。其中,平移轮60包括安装支腿61和行走轮62,且所述行走轮62装设在所述安装支腿61上,安装支腿61呈折叠状装设在所述承载梁10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楼面模板铺设过程中,用吊车将挂篮20成品吊装至需安装模板的预制梁两端搁置,工人入篮后开始预制梁柱节点及主梁侧模的安装施工。使用本发明的挂篮20可就地取材,其构造组成的所需材料在工地现场都可取得,(厂房的月台结构包边都要用到的角钢,砼结构都要用到钢筋,结构施工产生的木模余料甚至铝模都是挂篮20的材料构成),按此方法,工人可直接在预制梁需支模的范围作业,即减少了材料摊销费用和人工投入,又降低了登高车等机械的使用频率,具有结构设计简洁,施工操作简单的优点。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