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2054发布日期:2020-01-17 21:0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



背景技术:

塑料桶多用于各种非危险品的包装,具有良好的气密特性,它有不易碎、不生锈、质轻等特点,而且耐油、耐强腐蚀性能好优异。多用于需要保温、防潮、耐压、抗腐蚀的物品的包装。塑料桶的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塑料吹塑、注塑、吸塑、滚塑而成。如一些较大体积的塑料桶,包括容积为10—25l的塑料桶,装满物品后总质量约为10—25公斤,塑料桶上的提手进行搬运时,提手容易损坏导致塑料桶摔落,且单手或双手提塑料桶也比较困难;搬运时或双手抓握桶沿,但目前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桶沿的壁口较薄,抓握时易割到手,使得搬运亦困难。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包括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桶身,所述的桶身上成型有桶沿,所述的桶沿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桶身上设置有桶盖,桶身的桶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着力部,所述的着力部为与桶底板一体成型的向上凹陷的供手掌抓握着力的凹槽体。

所述桶盖的上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使环形凹槽处的桶盖盖壁形成薄弱部。

所述桶身的桶底板下侧设置有桶身的延长部,对应着力部的延长部上开设有缺口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着力部,可以通过抱式方法进行搬运,使搬运更方便轻松;对应着力部的延长部上开设的缺口部,方便手掌的收放,塑料桶放下时不会压倒手掌;环形凹槽使得容易在桶盖上形成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桶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包括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桶身1,所述的桶身1上成型有桶沿2,所述的桶沿2上设置有提手3,所述桶身1上设置有桶盖4;桶身1的桶底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着力部6,所述的着力部6为与桶底板5一体成型的向上凹陷的供手掌抓握着力的凹槽体。当塑料桶装满物品后质量较重,无法或比较困难通过提手3或桶沿2进行搬运时,搬运者可以将塑料桶双手抱起,双手手掌抓握桶底板5的着力部6,即可以轻松搬运。

实施例2,见图3至图4,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包括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桶身1,所述的桶身1上成型有桶沿2,所述的桶沿2上设置有提手3,所述桶身1上设置有桶盖4;桶身1的桶底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着力部6,所述的着力部6为与桶底板5一体成型的向上凹陷的供手掌抓握着力的凹槽体。在以上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桶身1的桶底板5下侧设置有桶身1的延长部8,对应着力部6的延长部8上开设有缺口部9。搬运者通过着力部6抱式搬运塑料桶时,可以直接先蹲下双手手掌穿过缺口部9后抓握着力部6然后再抱起,使搬运更方便,当放下塑料桶时也无需担心塑料桶的底沿压伤手掌,其中,延长部8为双手手掌穿过缺口部9抓握着力部6提供了空间。

实施例3,见图5至图6,一种便于搬运的塑料桶,包括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桶身1,所述的桶身1上成型有桶沿2,所述的桶沿2上设置有提手3,所述桶身1上设置有桶盖4;桶身1的桶底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着力部6,所述的着力部6为与桶底板5一体成型的向上凹陷的供手掌抓握着力的凹槽体。在以上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桶盖4的上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7,使环形凹槽7处的桶盖4盖壁形成薄弱部。塑料桶经常用来包装盛装涂料,涂料需要搅拌器搅拌,开启桶盖搅拌会使大量涂料飞溅,造成浪费,还脏污衣物和地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锐物如刀具能轻易地将环形凹槽7处的桶盖4盖壁撕裂,形成圆形窗口,搅拌器可以通过圆形窗口进行搅拌。而且搅拌器的搅拌棒可以先拆卸穿过圆形窗口后再与搅拌机连接,即可进行搅拌,使用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