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6851发布日期:2020-04-21 17:4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收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收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收卷机械不具备良好的自动工作能力,或者是不够可靠,操作也更加繁琐,因此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言具有一定的不好影响,此外现有的纺织生产线上的收卷机械基本不具备不间断自动卸料的能力,需要其他机械进行辅助,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自动收卷机来改善这一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动收卷机,具体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收卷机,包括基座、支架、收卷辊、收卷电机组、卸料小车,所述支架设于基座上,包括转轴、收卷辊托架、辅架以及翻转支架,所述转轴水平架设于收卷辊托架与辅架之间,所述翻转支架设于转轴上,且靠近辅架一侧对称转轴开设有两处卸料门,所述收卷辊设于包括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并通过翻转支架对称设于转轴两侧,所述收卷电机组设于收卷辊托架一侧,包括收卷电机与翻转电机,所述收卷电机通过设于翻转支架内的传动机构与收卷辊的一端相连,所述翻转电机通过设于收卷辊托架内的传动机构与翻转支架的旋转中心相连;

所述基座一侧设有与收卷辊的轴向平行的轨道,所述卸料小车设于轨道上,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架、托料台与行程开关,所述移动平台与轨道配合,所述升降架设于移动平台上,所述托料台设于升降架上,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托料台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门的门轴设于翻转支架靠近收卷辊的一侧,且该门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卸料门远离门轴的一侧设有电磁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电机通过设于翻转支架内的减速齿轮组与收卷辊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转电机设有2台,对称于收卷辊托架两侧设于基座上,均通过传动带与转轴的同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平台通过设于移动平台上的移动电机驱动,所述升降架通过设于移动平台上的牵引电机上下移动,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托料台与升降架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节省人力,降低操作人员的数量,安全可靠,且具备较好的自动化水平,操作简单,能完成收卷、卸料的整个过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其中:基座1、转轴2、收卷辊托架3、辅架4、翻转支架5、卸料门51、门轴52、电磁开关53、第一收卷辊6、第二收卷辊7、收卷电机8、减速齿轮组81、翻转电机9、传动带91、轨道10上、移动平台11、移动电机111、升降架12、牵引电机121、托料台13、行程开关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收卷机,包括基座1、支架、收卷辊、收卷电机组、卸料小车,所述支架设于基座上,包括转轴2、收卷辊托架3、辅架4以及翻转支架5,所述转轴2水平架设于收卷辊托架3与辅架4之间,所述翻转支架5设于转轴2上,且靠近辅架4一侧对称转轴2开设有两处卸料门51,所述收卷辊设于包括第一收卷辊6和第二收卷辊7,并通过翻转支架5对称设于转轴2两侧,所述收卷电机组设于收卷辊托架3一侧,包括收卷电机8与翻转电机9,所述收卷电机8通过设于翻转支架5内的传动机构与收卷辊的一端相连,所述翻转电机9通过设于收卷辊托架3内的传动机构与翻转支架5的旋转中心相连;

所述基座1一侧设有与收卷辊的轴向平行的轨道10,所述卸料小车设于轨道10上,包括移动平台11、升降架12、托料台13与行程开关14,所述移动平台11与轨道10配合,所述升降架12设于移动平台11上,所述托料台13设于升降架12上,所述行程开关14设于托料台13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参照图2和图3文字提示标注的布料、方向与小车移动方向,当第一收卷辊6收到设定的米数后就翻转到第二收卷辊7的位置,卸料小车的托料台13开始上升,卸料小车上的行程开关14感应到卷棉后,托料台13停止上升,打开辅架4上托着收卷辊的卸料门51,卸料小车带动卷棉开始向外移动,卸料小车移动的同时收卷辊托架3也开始上升,上升到位托着收卷辊防止下坠和损坏。卸料小车向外移动到位后卷棉也与收卷辊完全分离开,完全分离后卸料小车的托料台13开始下降到设定的最低位,关上托收卷轴的卸料门51,再把卷棉从卸料小车上搬走,跟着卸料小车回位等待下次的操作。

如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卸料门51的门轴52设于翻转支架5靠近收卷辊的一侧,且该门轴52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卸料门51远离门轴52的一侧设有电磁开关53,这样就可以实现电气化控制卸料门51的开关,提高自动化水平,具体来说是通过操控面板连接电路控制的方式实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收卷电机8通过设于翻转支架5内的减速齿轮组81与收卷辊的一端相连,确保收卷电机8的输出端能够平稳输出转矩至收卷辊所处的位置,使其进行收卷面料的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翻转电机9设有2台,对称于收卷辊托架3两侧设于基座1上,均通过传动带91与转轴2的同一端连接,双翻转电机9使得翻转支架5可以正反转都有充分动力,当需要往其中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就由靠近转向一侧的翻转电机9进行翻转操作,归位的时候通过反向的电机输出转矩。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平台11通过设于移动平台11上的移动电机111驱动,所述升降架12通过设于移动平台11上的牵引电机121上下移动,所述行程开关14设于托料台13与升降架12的连接处,确保了卸料台13可以顺利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以及水平方向的卸料操作,并且不会移动超出预设的高度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收卷机,包括基座、支架、收卷辊、收卷电机组、卸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于基座上,包括转轴、收卷辊托架、辅架以及翻转支架,所述转轴水平架设于收卷辊托架与辅架之间,所述翻转支架设于转轴上,且靠近辅架一侧对称转轴开设有两处卸料门,所述收卷辊设于包括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并通过翻转支架对称设于转轴两侧,所述收卷电机组设于收卷辊托架一侧,包括收卷电机与翻转电机,所述收卷电机通过设于翻转支架内的传动机构与收卷辊的一端相连,所述翻转电机通过设于收卷辊托架内的传动机构与翻转支架的旋转中心相连;

所述基座一侧设有与收卷辊的轴向平行的轨道,所述卸料小车设于轨道上,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架、托料台与行程开关,所述移动平台与轨道配合,所述升降架设于移动平台上,所述托料台设于升降架上,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托料台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的门轴设于翻转支架靠近收卷辊的一侧,且该门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卸料门远离门轴的一侧设有电磁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电机通过设于翻转支架内的减速齿轮组与收卷辊的一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机设有2台,对称于收卷辊托架两侧设于基座上,均通过传动带与转轴的同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通过设于移动平台上的移动电机驱动,所述升降架通过设于移动平台上的牵引电机上下移动,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托料台与升降架的连接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收卷机,包括基座、支架、收卷辊、收卷电机组、卸料小车,所述卸料小车设于轨道上,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架、托料台与行程开关,所述移动平台与轨道配合,所述升降架设于移动平台上,所述托料台设于升降架上,所述行程开关设于托料台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节省人力,降低操作人员的数量,安全可靠,且具备较好的自动化水平,操作简单,能完成收卷、卸料的整个过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雄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高明科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1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