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漏斗式吊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7924发布日期:2020-01-03 09:4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漏斗式吊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漏斗式吊笼结构。



背景技术:

吊笼是升降机中运送人员或物料升降的笼状装置,利用吊笼能够在工程施工中方便物料或者人员的转运。

发明人认为:随着近年越来越多的超高和异形建筑物的出现,升降机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很难满足建筑市场上各种变化的建筑物,具体的不足为:

1)现有吊笼在不增加横截面积的情况下,难以增加吊笼的运量,单独增加吊笼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不便于物料在吊笼中的分布,搬运困难。而增加吊笼横截面积将会增加升降通道所占用的空间,建筑物内部空间浪费严重。

2)现有吊笼一般为单侧翻板门开合并,吊笼的进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漏斗式吊笼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吊笼结构物料运输量不足,吊笼进料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带漏斗式吊笼结构,包括吊笼,所述吊笼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吊笼底部,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翻板门。

在吊笼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进料口及翻板门,能够使得吊笼的进料效率增加一倍。

所述吊笼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一侧面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开闭的端盖,所述吊笼的底部具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位于漏斗的正上方,所述漏料口处设有盖板;

在吊笼的底部设置漏斗,能够利用吊笼底部的漏料口实现物料从吊笼向漏斗的转运,盖板能够实现漏料口在进料时打开,送料时关闭。

所述翻板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底端与进料口的底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门板能够沿第一销轴转动以实现翻板门的开闭。

采用门板与进料口铰接的方式,使得翻板门更快速的实现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在吊笼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与翻板门的方式,能够在不增加吊笼单个进料口大小的情况下,将吊笼的进料速度提升一倍。

采用在吊笼底部固定连接漏斗的方式,漏斗与吊笼实现分层运输,能够避免简单增加吊笼高度造成的物料堆积不便,搬运困难的问题;同时,吊笼与漏斗中的物料分开卸料,加快了卸料速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吊笼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车上料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漏斗卸料的示意图。

图中:1、吊笼;1a、盖板;2、转运车;3、翻板门;4、第二销轴;5、漏斗;5a、端盖;6、第一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漏斗式吊笼结构,包括吊笼,所述吊笼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吊笼底部,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翻板门;

所述吊笼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一侧面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开闭的端盖,所述吊笼的底部具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位于漏斗的正上方,所述漏料口处设有盖板;

所述翻板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底端与进料口的底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门板能够沿第一销轴转动以实现翻板门的开闭。

进一步,所述吊笼的底端通过多个第二销轴与漏斗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漏斗上端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漏料口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底端与漏斗铰接,所述盖板能够在设定范围内转动以实现盖板的开闭。

进一步,所述吊笼中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卷筒固定连接,卷筒固定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门板的上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挂钩,所述盖板上设有挂环,所述挂钩与挂环配合使用以实现盖板与漏斗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一种带漏斗5式吊笼1结构,包括吊笼1,所述吊笼1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吊笼1底部,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翻板门3,所述翻板门3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底端与进料口的底端通过第一销轴6铰接,所述吊笼1中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卷筒固定连接,卷筒固定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门板的上部固定连接。门板在钢丝绳的牵引下实现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实现门板的关闭,钢丝绳的轴线与竖直面应具有一定角度,可以在吊笼1的侧面设置滑轮组,利用滑轮组实现钢丝绳的转向。即使电机安装于门板正上方时,也能够方便利用钢丝绳牵引门板关闭。

所述吊笼1的底部通过多个第二销轴4与漏斗5固定连接,所述漏斗5的一侧面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能够开闭的端盖5a,所述吊笼1的底部具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位于漏斗5的正上方,所述漏斗5上端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漏料口的横截面积。这种设置方式能使得从吊笼1中落下的物料完全进入漏斗5中。

所述漏料口处设有盖板1a;当盖板1a从漏料口处移除时,能够利用漏料口向漏斗5送料;当盖板1a盖在漏料口上方时,可以遮蔽漏料口,仅进而在吊笼1底端面放置物料。

进一步,所述盖板1a的底端与漏斗5铰接,所述盖板1a能够在设定范围内转动以实现盖板1a的开闭。

进一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挂钩,所述盖板1a上设有挂环,所述挂钩与挂环配合使用以实现盖板1a与漏斗5的固定。

具体的,盖板1a可以通过第三销轴与漏斗5底端铰接。

工作原理:当使用本装置时,移动升降机,将吊笼1牵引到物料储存位置,然后控制电机旋转使得钢丝绳防松,翻板门3中的门板得以打开,门板处于水平状态,不会影响外界转运车2的进入;

然后,将漏料口处的盖板1a移除,将漏斗5的端板关闭,利用转运车2向吊笼1中运送物料,然后物料从漏料口进入漏斗5,当漏斗5中物料盛满后,将端板重新盖在漏料口上方;

然后重新利用转运车2向吊笼1中运送物料,使得物料在吊笼1中聚集,当吊笼1中物料盛满后,转运车2停止送料。

反向转动电机,使得卷筒收紧钢丝绳,钢丝绳收紧带动门板转动,门板关闭;升降机运动将吊笼1及漏斗5送到作业位置。

转动电机,使得卷筒放松钢丝绳,门板开启,从吊笼1中卸料;

打开端盖5a中挂环与挂钩的连接,使得出料口露出,漏斗5卸料。

当物料卸料完毕后,关闭端盖5a,利用挂环与挂钩固定端盖5a与漏斗5,关闭门板,升降机带动吊笼1结构返回物料储存位置。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