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酒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168发布日期:2019-12-17 21:25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酒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酒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酒瓶。



背景技术:

红葡萄酒在储藏、展示时通常倾斜放置,经过长时间窖藏密封的红葡萄酒,酒中单宁在开瓶前氧化程度是很低的,酒香味封在酒里,直接喝起来酸涩,果香味淡。通过醒酒可以让葡萄酒透透气,吸收氧气,充分地氧化,释放迷人的香气,降低涩味,使酒的口感柔和、醇厚。传统的醒酒方法是将刚开启的葡萄酒酒瓶保持直立进行沉淀,然后小心移动酒瓶,进行换瓶操作,逐渐倾斜酒瓶,慢慢让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然后经过大约半小时不停的摇动和停放醒酒器,让酒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使单宁酸氧化,达到去除酸涩及其它杂味。这种传统醒酒方法耗时长、操作费劲,且醒酒效果不好,需人工辅助操作,不够干净卫生,且可能对酒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酒瓶,使得红酒瓶不用借助酒架就能实现倾斜放置,使得红酒瓶具有醒酒器的功能。

一种红酒瓶,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瓶身和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瓶颈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底面为斜面且与所述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面与第一底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45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均为平面,在所述第一底面与水平面接触时,所述红酒瓶的重心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底面内,在所述第二底面与水平面接触时,所述红酒瓶的重心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底面内。

优选地,所述瓶身和所述瓶颈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瓶身的外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所述瓶身的最大外径所对应的水平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的对称轴线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四周设置有防滑圈。

优选地,所述防滑圈为向外突出的一圈防滑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红酒瓶设置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以第一底面作为瓶底面时,红酒瓶在竖直方向上能正常放置,以第二底面作为瓶底面时,无需借助外置酒架,红酒瓶就能倾斜放置,增加红酒瓶内的液面的面积,既可用于展示,同时也便于醒酒,无需另行准备醒酒器,使得红酒的存放和取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酒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红酒瓶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红酒瓶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酒瓶的侧视图。

附图中,1-瓶颈,2-瓶身,3-瓶底,4-第一底面,5-第二底面,6-夹角,7-防滑圈,8-防滑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一种红酒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瓶颈1、瓶身2和瓶底3,所述瓶底3包括第一底面4和第二底面5,所述第一底面4与所述瓶颈1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底面5为斜面且与所述第一底面4之间的夹角6为钝角。

红酒瓶设置了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以第一底面作为瓶底面时,红酒瓶在竖直方向上能正常放置,可以对空红酒瓶进行正常的装酒作业,当红酒瓶装满红葡萄酒后,以第二底面作为瓶底面,这样无需借助外置酒架,红酒瓶就能倾斜放置存储起来,也能起到展示作用。当需要开启红酒瓶饮用时,打开瓶塞,将红酒瓶以第二底面作为瓶底面倾斜放置来醒酒,增加红酒瓶内的液面的面积,让酒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这样就无需另行准备醒酒器,让红酒的存放和取用更加方便。

作为所述一种红酒瓶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底面5与第一底面4之间的夹角小于145度。这样当红酒瓶以第二底面作为瓶底面时,瓶颈与瓶底面的夹角小于45度,尤其是作为展示用时,瓶颈与瓶底面的夹角可设置在20度左右展示效果更佳,同时也进一步增大酒液的液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底面4和第二底面5均为平面,在所述第一底面4与水平面接触时,所述红酒瓶的重心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底面4内,在所述第二底面5与水平面接触时,所述红酒瓶的重心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底面5内。这样保证红酒瓶在竖直方向和倾斜方向放置时,红酒瓶不会轻易歪倒。由于一般的酒瓶瓶身为圆柱形,瓶底面为圆形,因此,所述瓶身2和所述瓶颈1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这样的瓶身和瓶底之间施加斜面切割得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再结合图1所示,所述瓶身2的外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所述瓶身2的最大外径所对应的水平面与所述第二底面5的对称轴线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重合。这样整体造型美观,而且容量空间合理。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底面4和第二底面5表面的四周设置有防滑圈7。具体的,所述防滑圈7为向外突出的一圈防滑凸点8。在取用或存放红酒瓶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酒瓶设置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以第一底面作为瓶底面时,红酒瓶在竖直方向上能正常放置,以第二底面作为瓶底面时,无需借助外置酒架,红酒瓶就能倾斜放置,既可用于展示,同时也便于醒酒,无需另行准备醒酒器。当然在特殊情况下,红酒瓶也可设计成其他形状替代传统的圆柱形,比如方形,那么此时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平面图形都将变为矩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