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1066发布日期:2020-02-14 15:0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布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



背景技术:

码布机用于纺织厂、印染厂、绣花厂等整理车间,主要起到码布、计长、验布等作用,是纺织品后处理设备中的一种,应用十分广泛。

如图1所示,码布机包括用于驱动布料的送布装置a1、用于放置堆码好的布料的码布台a2、固定在码布台a2上的龙门架a3、转动安装在龙门架a3内的用于带动布料在码布台a2上往复运动的布刀装置a4以及设置于码布台a2两端的将布料压紧的压布机构a5;压布机构a5包括转动安装在码布台a2上的转轴以及套设在转轴上的压布爪。当布料还未到达该压布机构a5的位置时,转轴转动,压布爪抬起。当布料落在压布爪以下时,转轴转动,使得压布爪将布料边缘压紧。布料在送布装置a1的作用下输送到在龙门架a3下摆动的布刀装置a4上,布刀装置a4在码布台a2两端做往复运动,布料在摆动到码布台a2两端的压布机构a5时被压布机构a5压紧。在布刀装置a4和压布机构a5的配合下,使得布料堆码成多层。

但是,现有的码布机在工作过程中,转轴的轴线高度固定,导致压布爪压紧布料边缘时的高度固定,而布料在码布台上堆叠的厚度越来越大,使得压布爪压紧布料边缘时的角度改变,从而使得压布爪与布料的接触面积减小,容易发生布料边缘难以被压布爪压紧的情况。

为此,亟需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该压布机构能够根据布料的厚度调节压布爪压紧布料边缘时的高度,进而使得压布爪在布料厚度不同时均能压紧布料边缘,防止布料在堆叠过程中与压布爪脱离,保证了码布机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该压布机构根据布料的厚度调节了压布爪压紧布料边缘时的高度,进而使得压布爪在布料厚度不同时均能压紧布料边缘,防止布料在堆叠过程中与压布爪脱离,保证了码布机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包括固定于码布台上并设置于码布台一侧的第一安装板、固定于码布台上并设置于码布台远离第一安装板一侧的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转轴、固定于转轴上的压布爪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转轴高度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开设于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侧壁上的第一调节槽、开设于第二安装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侧壁上的第二调节槽、滑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槽内的第一调节块、滑动连接于第二调节槽内的第二调节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调节架、竖直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的调节丝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调节架上的调节电机;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块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槽内顶壁以及内底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丝杆上端穿出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并与所述调节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布刀装置摆动并驱动所述调节电机工作的检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码布机工作时,布刀装置不断摆动,使得布料叠放至码布台上且布料的厚度不断增大,而随着布刀装置的不断摆动,检测部检测到布刀装置的摆动并驱动调节电机工作,带动了调节丝杆转动,驱动了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块于第一调节槽内滑动,此时第二调节块于第二调节槽内滑动,带动了转轴竖直移动,从而调节了压布爪的高度,使得压布爪在布料厚度不同时均能压紧布料边缘,防止布料在堆叠过程中与压布爪脱离,保证了码布机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靠近第一安装板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块,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的移动架、固定于所述移动架与所述第一调节块之间的固定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移动架上的压布电机;所述压布电机输出轴端部与所述转轴穿出所述第一调节块的端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刀装置摆动时,压布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使得压布爪松开以堆码的布料边缘,与此同时布料边缘朝向压布爪堆码,然后检测部驱动调节电机工作,使得第一调节块上移,从而调节了压布爪上移,而当第一调节块上移时,带动了固定杆移动,使得移动架以及压布电机随转轴移动,从而有效防止了第一调节块的移动影响到转轴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压布爪的侧壁上开设有长度方向竖直的滑槽,所述移动架端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固定有设置于滑槽端部的弹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块移动时,固定杆随之移动,带动了移动架沿开设于第一安装板上的滑槽移动,而当移动架移动至滑槽端部时,移动架与设置于滑槽端部的弹性块接触并挤压弹性块至弹性块变形,从而缓冲了移动架的滑动,有效减少了移动架滑动至极限位置时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丝杆上套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保护套以及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槽内顶壁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表面固定并密封;所述第二保护套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槽内底壁固定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丝杆上套设有第一保护套以及第二保护套,有效隔绝了调节丝杆,有效防止了外界的杂物进入到调节丝杆与第一调节块之间的螺纹间隙中,使得调节丝杆与第一调节块的螺纹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部包括与码布台侧壁固定的检测架、固定于检测架上的光电传感器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控制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调节电机以及所述压布电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刀装置摆动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布刀装置摆动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调节电机以及压布电机,使得调节电机与压布电机均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当压布爪转动的同时,压布爪的高度提升,从而使得压布爪充分压紧布料边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码布机上的布料叠放完毕时,操作人员按压复位按钮,使得控制器发送信号至压布电机以及调节电机,压布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压布爪松开布料边缘,而调节电机转动,使得转轴以及压布爪下降至码布前的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布爪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与之固定的压布套、一端与所述压布套外壁固定的压布条以及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轴轴线平行的同步条,所述压布套以及所述压布条均设有多根并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且多个所述压布条底面均与同步条上表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边缘随着布刀装置的摆动而移动至压布爪处时,压布电机工作,带动了转轴转动,使得压布套以及压布转动,从而使得摆动的布料边缘移动至同步条下侧,然后压布电机反向转动,使得同步条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从而压紧布料边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条底面固定有橡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条底面固定有橡胶条,而橡胶条具有弹性,使得同步条与布料之间弹性接触,有效减小了布料与同步条之间的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码布机工作时,布刀装置不断摆动,使得布料叠放至码布台上且布料的厚度不断增大,而当布刀装置的不断摆动时,检测部检测到布刀装置的摆动并驱动调节电机工作,带动了调节丝杆转动,驱动了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块于第一调节槽内滑动,此时第二调节块于第二调节槽内滑动,带动了转轴竖直移动,从而调节了压布爪的高度,使得压布爪在布料厚度不同时均能压紧布料边缘,防止布料在堆叠过程中与压布爪脱离,保证了码布机的稳定工作;

2.当布刀装置摆动时,压布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使得压布爪松开以堆码的布料边缘,与此同时布料边缘朝向压布爪堆码,然后检测部驱动调节电机工作,使得第一调节块上移,从而调节了压布爪上移,而当第一调节块上移时,带动了固定杆移动,使得移动架以及压布电机随转轴移动,从而有效防止了第一调节块的移动影响到转轴的转动;

3.当码布机上的布料叠放完毕时,操作人员按压复位按钮,使得控制器发送信号至压布电机以及调节电机,压布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压布爪松开布料边缘,而调节电机转动,使得转轴以及压布爪下降至码布前的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码布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布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1、送布装置;a2、码布台;a3、龙门架;a4、布刀装置;a5、压布机构;1、第一安装板;11、滑槽;12、弹性块;2、第二安装板;3、转轴;4、压布爪;41、压布套;42、压布条;43、同步条;44、橡胶条;5、调节部;51、第一调节槽;52、第二调节槽;53、第一调节块;54、第二调节块;55、调节架;56、调节丝杆;561、第一保护套;562、第二保护套;57、调节电机;6、驱动部;61、移动架;62、固定杆;63、压布电机;7、检测部;71、检测架;72、光电传感器;73、控制器;74、复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码布机的压布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转轴3、压布爪4、调节部5、驱动部6以及检测部7。结合图3所示,第一安装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其较大的表面竖直设置,且其设置于码布台a2一侧并与码布台a2上表面固定。第二安装板2为矩形板状,其竖直设置于码布台a2远离第一安装板1的一侧,且第二安装板2底面与码布台a2上表面固定。转轴3为截面呈圆形的轴状结构,其轴线水平,且其一端朝向第一安装板1,另一端朝向第二安装板2。

如图4所示,压布爪4包括压布套41、压布条42、同步条43以及橡胶条44。压布套41为圆形管状,其套设于转轴3上并与转轴3固定,且压布套41设有多个,多个压布套41沿转轴3的轴线均匀分布。结合图2所示,压布条42的截面呈矩形,其长度方向呈弧形,压布条42设置于压布套41靠近布刀装置a4的一侧,且其一端与压布条42外壁固定。压布条42设有多个,多个压布条42分别与多个压布套41连接。同步条43为矩形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转轴3的轴线平行,同步条43上表面与各个压布条42的底面固定,且同步条43设置于压布条42远离压布套41的一端。橡胶条44为矩形条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上表面与同步条43底面固定,且橡胶条44的长度方向与同步条43的长度方向垂直。橡胶条44设有多个,多个橡胶条44沿同步条4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如图2、图3所示,调节部5包括第一调节槽51、第二调节槽52、第一调节块53、第二调节块54、调节架55、调节丝杆56以及调节电机57。第一调节槽51开设于第一安装板1靠近转轴3中部的侧壁上,其截面呈矩形,且其长度方向竖直。第一调节块53为矩形块状,其滑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槽51内,且第一调节块53的滑动方向竖直。第二调节槽52开设于第二安装板2靠近转动轴中部的侧壁上,其截面呈矩形,且第二调节槽52的长度方向竖直。第二调节块54为矩形块状,其设置于第二调节槽52内并与第二调节槽52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二调节块54的滑动方向竖直。转轴3靠近第一调节块53的一端穿过第一调节块53靠近转轴3中部的侧壁并与第一调节块53转动连接,转轴3靠近第二调节块54的一端与第二调节块54靠近转轴3中部的侧壁转动连接。调节架55为u形板状,其两端竖直朝下并与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固定。调节丝杆56竖直设置于第一调节槽51内,其下端与第一调节槽51内底壁转动连接,其上端穿出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并与第一安装板1转动连接,且调节丝杆56穿过第一调节块53上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调节电机57与调节架55上表面固定,其输出轴竖直穿过调节架55上表面并与调节丝杆56上端固定。此外,调节丝杆56上套设有第一保护套561以及第二保护套562,第一保护套561与第二保护套562均为圆管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第一保护套561一端与第一调节槽51内顶壁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块53上表面固定并密封。第二保护套562一端与第一调节块53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槽51内底壁固定并密封。

如图2、图3所示,驱动部6包括移动架61、固定杆62以及压布电机63。第一安装板1远离转轴3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截面呈矩形,其长度方向竖直,且滑槽11共设有两条,两条滑槽11分别设置于第一调节槽51两侧。滑槽11内设有弹性块12,弹性块12为矩形块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块12设置于滑槽11内并与滑槽11内壁固定。弹性块12共设有四块,四块弹性块12分别设置于两条滑槽11的两端。移动架61为水平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滑槽11内并与滑槽11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杆62为截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其一端与移动架61远离第一调节块53的内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块53远离转轴3中部的侧壁固定。压布电机63固定于移动架61远离第一调节块53的外侧壁,其输出轴穿过移动架61远离第一调节块53的内侧壁并与转轴3靠近第一调节块53的端部固定。

如图2、图3所示,检测部7包括检测架71、光电传感器72、控制器73以及复位按钮74。检测架71为截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其竖直设置,且其下端侧壁与码布台a2靠近第一安装板1的侧壁固定。光电传感器72设置于检测架71上端并与检测架71远离码布台a2的侧壁固定,且光电传感器72的检测端朝向布刀装置a4,用于检测布刀装置a4的摆动次数。控制器73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远离转轴3中部的侧壁上并与第一安装板1固定,其分别与光电传感器72、压布电机63以及调节电机57电连接。复位按钮74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连接控制器73的侧壁上,其与控制器73电连接,且当操作人员按压复位按钮74时,控制器73控制调节电机57转动,带动调节丝杆56转动,驱动了第一调节块53、转轴3以及压布爪4下移至初始位置,使得压布机构a5的状态恢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码布机工作时,布刀装置a4不断摆动,使得布料叠放至码布台a2上且布料的厚度不断增大,而随着布刀装置a4的不断摆动,光电传感器72检测到布刀装置a4的摆动,然后控制器73驱动调节电机57工作,带动了调节丝杆56转动,驱动了与调节丝杆56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块53于第一调节槽51内滑动,此时第二调节块54于第二调节槽52内滑动,带动了转轴3竖直移动,从而调节了压布爪4的高度,使得压布爪4在布料厚度不同时均能压紧布料边缘,防止布料在堆叠过程中与压布爪4脱离,保证了码布机的稳定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