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9076发布日期:2020-01-15 00: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片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发展,玻璃屏幕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作为显示屏。在生产玻璃屏幕时,生产好的玻璃屏幕插装在料框的插槽内,在进行下个加工工序或者出产时需要对其清洗。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生产输送线上料框的玻璃屏幕转移至清洗输送线上料框内;或者将清洗输送线上料框内清洗好的玻璃屏幕转移至生产输送线上的料框内。但是,现有的玻璃屏幕的转移以及插片均是通过机械手来实现的,具体机械手通过一片一片的夹取玻璃屏幕进行转移插片,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片机,其可一次夹取多个工件进行转移插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插片机,包括机体、插片机械手以及至少两个用于输送料框的输送机构,插片机械手用于将其中一个输送机构的料框内的工件转移至另一个输送机构的料框内;插片机械手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夹具,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具沿机体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具沿机体的宽度方向运动;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具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夹具包安装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驱动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隔设置于安装架的底端并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板上设有多个沿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夹块;第二夹板上设有多个沿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二夹块;多个第一夹块和多个第二夹块一一对应设置;各个第一夹块和各个第二夹块之间间隔形成夹持空间。

优选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均设有夹持槽;夹持槽沿第一夹块或第二夹块的高度方向延伸;夹持槽的横截面呈v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与安装架的底端固定;所述第二夹板在驱动件的带动下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板运动;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多个弹性部件;各个弹性部件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夹板;各个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抵接于第二夹块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各个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夹板上;各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夹块内;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弹簧套装于连接杆外;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夹板;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夹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摄像头。

优选的,机体上固接有固定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座、第一电机、齿轮以及齿条;第一电机安装于驱动座上;枢接于驱动座的底端并与第一电机转轴同步联接;所述齿条固接于固定架上并沿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驱动座上,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螺母以及导向机构,丝杆沿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所述螺母螺纹套装于丝杆外表面并在导向机构的引导下沿丝杆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螺母上固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安装于安装座;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沿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架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上形成有转移工位;所述转移工位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阻挡组件;所述转移工位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阻挡组件;第一阻挡组件用于抵接料框的端部;第二阻挡组件用于抵接于料框的侧部。

优选的,第一阻挡组件包括挡板以及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固接于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下方;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沿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挡板延伸;挡板可沿机体的高度方向伸出于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

优选的,第二阻挡组件包括定位块以及定位块驱动件,定位块驱动件用于带动定位块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转移工位的侧部运动;定位块驱动件包括第三气缸、驱动板以及驱动柱;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固接于输送机构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驱动板固接以带动驱动板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运动;驱动板上设有引导孔;所述驱动柱与定位块固接并滑动的穿接于引导孔内;引导孔用于在驱动板沿输送方向运动时引导驱动柱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转移工位的侧部运动。

优选的,所述引导孔为斜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通过插片机械手的夹具实现工件的夹取,而夹具的多个第一夹块和多个第二夹块可一一对应形成多个夹取空间,即依次可夹取多个工件,夹具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下可在输送机构之间往复运动,完成工件由一个输送机构的料框转移至另一个输送机构的料框内。而夹具在第三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可上下运动,一次将多个工件由料框取出后,再转移至另一输送机构的料框处一次将多个工件插入,整体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片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体;20、输送机构;211、挡板;222、第二气缸;221、定位块;222、定位块驱动件;223、第三气缸;224、驱动板;225、引导孔;226、驱动柱;30、插片机械手;311、第一电机;312、齿条;313、齿轮;321、丝杆;33、第一气缸;34、摄像头;35、夹具;351、第一夹板;352、第二夹板;353、驱动件;354、第一夹块;355、第二夹块;356、夹持槽;357、弹簧;40、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插片机,包括机体10、插片机械手30以及至少两个输送机构20,输送机构20用于输送料框40。而插片机械手30用于将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0的料框40内的工件转移至另一个输送机构20的料框40内。

具体的是,插片机械手3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夹具35,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夹具35可沿机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夹具35沿机体10的宽度方向运动。在第三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夹具35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运动。

另外,夹具35包安装架、第一夹板351、第二夹板352以及驱动件353,第一夹板351和第二夹板352间隔设置于安装架的底端,在驱动件353的带动下第一夹板351和第二夹板352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板351上设有多个第一夹块354,多个第一夹块354沿第一夹板35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二夹板352上设有多个第二夹块355,多个第二夹块355沿第二夹板35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上述多个第一夹块354和多个第二夹块355一一对应设置,且各个第一夹块354和各个第二夹块355之间间隔形成夹持空间。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片机时,本实施例中的以输送机构20设置两个,两个输送机构20沿机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工件为玻璃屏幕为例,在进行工件的转移插片时,使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0与生产线衔接,另一个输送机构20与清洗线衔接。

如此,其中一个与生产线衔接的输送机构20可输送插满玻璃屏幕的料框40,而另一个与清洗线衔接的输送机构20可输送空的料框40,在进行工件转移插片时,夹具35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下沿机体10的宽度方向运动,即可在输送机构20之间往复运动,而夹具35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机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则可使夹具35运动至对应料框40的上方,在夹具35位于插满多个玻璃屏幕的料框40上方时,可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带动夹具35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运动,夹具35向下运动至料框40内,使料框40的一排插槽位于第一夹板351和第二夹板352之间,此后,驱动件353带动第一夹板351和第二夹板352相互靠近,而夹具35的多个第一夹块354和多个第二夹块355可一一对应形成多个夹取空间,即第一夹块354和第二夹块355可对应夹取各个插槽内的玻璃屏幕,实现玻璃屏幕的整排夹取。此后,第二驱动组件可带动夹具35运动至另一输送机构20的料框40的上方,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夹具35沿机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准确位于料框40的上方,第三驱动组件再带动夹具35向下运动,第一夹块354和第二夹块355一一对应料框40的各个插槽,在夹具35向下运动过程中,玻璃屏幕整排插入插槽内,此后驱动件353带动第一夹板351和第二夹板352相互远离即可。如此,实现整排转移插片,整体效率较高,且夹取的每片玻璃屏幕都可以在单独的夹紧在单个的第一夹块354和第二夹块355之间。

优选的,在第一夹块354和第二夹块355上均设有夹持槽356,该夹持槽356沿第一夹块354或第二夹块355的高度方向延伸,如此,在夹取玻璃屏幕时,玻璃屏幕的侧边可嵌置在夹持槽356内,使玻璃夹持效果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是,夹持槽356的横截面呈v型,即夹持槽356的两个侧壁均为斜面,在夹持玻璃时,玻璃屏幕的侧边可经斜面引导更好的进入夹持槽356内。

进一步的是,上述的第一夹板351与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而第二夹板352可在驱动件353的带动下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板351运动。具体在第二夹板352上设有多个弹性部件;各个弹性部件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夹板352;各个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抵接于第二夹块355上。如此,实现夹取时,可通过驱动件353带动第二夹板352向着靠近第一夹板351运动,第二夹板352上的各个第二夹块355向着对应的第一夹块354靠近,夹紧玻璃屏幕。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夹块355与第二夹板352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使玻璃屏幕的侧边与第二夹块355的接触均为柔性接触,防止刚性夹伤。且夹取的每片玻璃屏幕都可以在单个的弹性部件下,夹紧在单个的第一夹块354和第二夹块355之间。

当然,第一夹块354和第二夹块355均可选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同样也可实现与玻璃侧边的柔性接触。

进一步的是,在第二夹板352上设有多个连接杆,使各个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夹板352上,各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夹块355内。另外,弹性部件为弹簧357,弹簧357套装于连接杆外;弹簧357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夹板352;弹簧357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夹块355。如此,可通过弹簧357提供弹性应力使第二夹抵紧于玻璃屏幕的侧边,使玻璃屏幕夹取结构稳定,同时还可实现与玻璃屏幕的柔性接触。

优选的,在安装架上设有摄像头34,在进行玻璃屏幕插片时,可通过摄像头34对料框40的插槽进行拍摄定位,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第三驱动组件根据摄像头34的拍摄结果带动夹具35运动,实现准确插片。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机体10上固接有固定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座、第一电机311、齿轮313以及齿条312;第一电机311安装于驱动座上;枢接于驱动座的底端并与第一电机311转轴同步联接;齿条312固接于固定架上并沿机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齿轮313与齿条312啮合。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驱动座上,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321、螺母以及导向机构,丝杆321沿机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螺母螺纹套装于丝杆321外表面并在导向机构的引导下沿丝杆321的延伸方向运动;螺母上固接有安装座,第三驱动组件安装于安装座;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33,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安装架与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固定。如此,在驱动夹具35沿机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可通过第一电机311带动齿轮313转动,齿轮313转动过程中可沿与之啮合的齿条312运动,驱动座便可沿机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实现夹具35在机体10的长度方向运动。在驱动夹具35沿机体10的宽度方向运动时,第二电机带动丝杆321转动,丝杆321转动带动与之螺纹配合的螺母转动,螺母的转动运动可在导向机构的引导下沿丝杆321的延伸方向运动,实现夹具35在宽度方向的运动。在驱动夹具35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运动时,则可通过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伸缩来实现。

当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第三驱动组件也可由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滑台等其他直线运动输出机构来实现。

优选的,在输送机构20的输送端面上形成有转移工位,具体在转移工位沿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阻挡组件;转移工位沿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阻挡组件;第一阻挡组件用于抵接料框40的端部;第二阻挡组件用于抵接于料框40的侧部。如此,在进行转移插片时,两个输送机构20的料框40分别输送至转移工位时,第一阻挡组件可抵挡至料框40的端部,而第二阻挡组件则可抵接至料框40的侧部,两个输送机构20的料框40均可被定位,即在玻璃屏幕转移插片过程中,可使料框40的结构稳定。

当然,在没有第一阻挡组件和第二阻挡组件的情况下,进行玻璃屏幕转移时,可将两边的输送机构20停止。

进一步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组件包括挡板211以及第二气缸222,第二气缸222的缸体固接于输送机构20的输送端面下方;第二气缸222的活塞杆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与挡板211延伸;挡板211可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伸出于输送机构20的输送端面。如此,料框40运动至转移工位时,可通过第二气缸22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带动挡板211向着输送机构20的输送端面运动,伸出于输送机构20的输送端面,便可抵接至料框40的端部。而在玻璃屏幕插片完成后,可第二气缸222的活塞杆回缩,挡板211向下运动,隐藏于输送机构20的输送端面下方,如此,料框40可被继续输送。

进一步的是,第二阻挡组件包括定位块221以及定位块驱动件222353,定位块驱动件222353用于带动定位块221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转移工位的侧部运动,即在料框40运动至转移工位时,可通定位块驱动件222353带动定位块221沿转移工位的侧部运动,定位块221可抵接至料框40的侧部,如此,料框40的侧部和端部均可被限制,料框40定位结构更加稳定。

具体的是,定位块驱动件222353包括第三气缸223、驱动板224以及驱动柱226;第三气缸223的缸体固接于输送机构20上,而第三气缸223的活塞杆沿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延伸并与驱动板224固接,第三气缸223的活塞杆伸缩可以带动驱动板224沿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运动。另外,在驱动板224上设有引导孔225;驱动柱226与定位块221固接并滑动的穿接于引导孔225内;引导孔225用于在驱动板224沿输送方向运动时引导驱动柱226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转移工位的侧部运动。即,在驱动定位块221运动时,第三气缸223的活塞杆可带动驱动板224运动,驱动板224运动,可带动引导孔225运动,而驱动柱226可则相对引导孔225滑动,在引导孔225的引导下,驱动柱226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转移工位运动,进而带动定位块221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转移工位运动,避免了纯气动定位中因气压不稳定而产生的定位异常问题。

具体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孔225为斜孔,斜孔可在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上偏斜,因而驱动柱226在引导孔225内滑动时便可在输送机构20的输送方向上偏斜,实现定位块221在转移工位的侧部运动。当然,引导孔225也可选用圆弧结构来实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