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3039发布日期:2020-04-21 17:2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机之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利用复数金属框体连组成一输送带,输送带作用面两两金属框体搭扣得承载待烘干物,输送带非作用面所有金属框体呈垂挂状形成开放通道,细微的掉落物会直接掉落至下一输送带,因开放通道使热对流效果更好,达输送带使用寿命增长及干燥效率更佳者。



背景技术:

现今干燥机设置有一干燥机主体,干燥机主体上设有数组输送带组,每一输送带组均包含有一输入端与一输出端,上一输送带组的输出端接续下一输送带组的输入端,以之达成接序输送的动作,惟,习知输送带组所使用的输送带一般皆为平面带状的玻璃纤维网,如此当玻璃纤维网输送带行进于输送带组上方的作用面及输送带组下方的非作用面时,其输送带组通常设有复数滚轮杆用以支撑输送带,当输送带移至输送带组上方的作用面时,滚轮杆系在输送带下方,此时具有支撑输送带的作用,当输送带移至输送带组下方的非作用面时,滚轮杆则是在输送带上方,此时输送带没有被支撑,运转中如有掉落物穿过作用面的输送带往下掉落时,多数细物则会在非作用面的输送带上形成累积,长时间下来不仅会压坏输送带,也会造成传动不顺畅等问题,而造成其习知输送带组的寿命减短,或需要经常待机维修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输送带为平面带状,非作用面也会因带状面积而阻碍热空气对流,造成热量损失、降低干燥效率及能源耗损者。

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之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之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之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之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之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之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主要为在网片表面设有复数贯穿网孔,一体成型或焊接有网片的复数金属框体连接组成一输送带,该金属框体两长边设成垂直面及斜面,两短边近垂直面处以枢轴枢接至两传动链条上,输送带上方作用面处金属框体斜面上缘搭扣另一金属框体垂直面上缘形成平面,得以承载待烘干物;如此当输送带运转至输出端时,所有金属框体因本身重量形成垂挂状,输送带非作用面的多数垂挂金属框体处形成开放通道,细微的掉落物会直接掉落至下一输送带,且因开放通道使热对流效果更好,达输送带使用寿命增长及干燥效率更佳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包括:

一干燥机主体,所述干燥机主体上设有数组输送带装置,每一组所述输送带装置均包含有一输入端与一输出端,所述输送带装置上方的面为作用面,所述输送带装置下方的面为非作用面,由上一组所述输送带装置的所述输出端接续下一组所述输送带装置的所述输入端,以之形成接序输送的目的;其中:

所述输送带装置包含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为复数的金属框体组成,所述金属框体表面成型有一网片,所述网片上设复数贯穿网孔,所述金属框体两短边的一侧设枢接孔,得以枢轴枢接至两侧传动结构的传动链条上,所述金属框体远离所述枢接孔的长边处设成往内下斜的斜面,所述金属框体接近所述枢接孔的长边处设成垂直面,两两所述金属框体组接距离恰使所述斜面上缘得以搭扣于另一所述金属框体垂直面上缘,如此所述作用面得以形成一平面而可承载待烘干物,而当所述金属框体行进到所述输出端往下超过九十度时,所述金属框体本身的重心使得所述金属框体往下旋摆而形成垂挂状,使所述非作用面处形成开放通道,供掉落物直接通过及热对流无阻碍通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框体得为以金属薄板经钣金加工一体成型的所述金属框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框体与所述网片以一体成型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框体与所述网片以焊接固定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包含有:一干燥机主体,前述干燥机主体上设有数组输送带装置,每一组输送带装置均包含有一输入端与一输出端,系由上一组输送带装置的输出端接续下一组输送带装置的输入端,以之形成接序输送的目的,主要在于:输送带装置包括一输送带,网片表面设有复数贯穿网孔,一体成型或焊接有网片的复数金属框体连接组成该输送带,前述金属框体两短边的一侧设枢接孔,得以枢轴枢接至两侧的传动链条上,金属框体远离枢接孔的长边处设成往内下斜的斜面,金属框体接近枢接孔的长边处设成垂直面,两两金属框体组接距离恰使斜面上缘得以搭扣于另一金属框体垂直面上缘,如此得以形成一平面而可承载待烘干物,而当其金属框体行进到输出端往下超过九十度时,本身重心使得金属框体往下旋摆而形成垂挂状,输送带非作用面的多数垂挂金属框体处形成开放通道;如此,达到输送带作用面为平面得承载,非作用面为开放通道得使细微的掉落物直接掉落至下一输送带,不会有掉落物累积造成输送带损坏的问题,使输送带运转顺畅及其输送带寿命得以延长,非作用面处的开放通道不会阻碍热对流,因开放通道使热对流效果更好、干燥效率更佳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输送带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输送带装置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输送带装置平面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金属框体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传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干燥机平面剖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之干燥机立体示意图。

图中,10、干燥机主体;20、输送带装置;21、输入端;22、输出端;23、作用面;24、非作用面;30、金属框体;31、网片;311、贯穿网孔;32、枢接孔;33、枢轴;34、斜面;35、垂直面;40、传动结构;41、传动链条;50、待烘干物;60、掉落物;70、热空气;a、平面;b、垂挂状;c、开放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包含有:

一干燥机主体10,前述干燥机主体10上设有数组输送带装置20,每一组前述输送带装置20均包含有一输入端21与一输出端22,前述输送带装置20上方面为作用面23,前述输送带装置20下方面为非作用面24,上一组前述输送带装置20的输出端22接续下一组前述输送带装置20的输入端21,以之形成接序输送的目的;其中:

前述输送带装置20包括一输送带,复数网片31表面设有复数贯穿网孔311,一体成型或焊接有前述网片31的复数金属框体30连接组成前述输送带,前述金属框体30两短边的一侧设枢接孔32,得以枢轴33枢接至两侧传动结构40的传动链条41上,前述金属框体30远离前述枢接孔32的长边处设成往内下斜的斜面34,前述金属框体30接近前述枢接孔32的长边处设成垂直面35,两两前述金属框体30组接距离恰使前述斜面34上缘得以搭扣于另一前述金属框体30垂直面35上缘,如此前述作用面23得以形成一平面a而可承载待烘干物,而当其前述金属框体30行进到前述输出端22往下超过九十度时,本身重心使得前述金属框体30往下旋摆而形成垂挂状b,前述输送带之前述非作用面24多数垂挂的前述金属框体30处形成开放通道c;前述开放通道c供掉落物60直接通过及热对流气体无阻碍通过,如此,达到输送带作用面23为平面a得承载,非作用面24为开放通道c得使掉落物60通过及热对流气体无阻碍通过,不会有掉落物60累积造成输送带损坏的问题,亦可使得输送带运转顺畅及其输送带寿命得以延长,且非作用面24不会阻碍热对流,干燥效率更佳者。

所述之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其中前述金属框体30得为以金属薄板经钣金加工一体成型的前述金属框体30。

所述之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其中前述金属框体30与前述网片31以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之干燥机输送带装置,其中前述金属框体30与前述网片31以焊接固定而成。

如图6、7所示,输送带的作用面23为平面a得承载待干燥物50,输送带的非作用面24为开放通道c,掉落物60可以直接通过开放通道c而无阻碍,另一方面热空气70由下往上的热对流时,开放通道c也不会阻碍热空气70的热对流,所以热对流只面对一层的输送带,习知热对流需要面对二层的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的热对流的效率会更佳,对空气的阻碍或阻力会更低,设备上净压值、空气输出功率、电能的损耗等都可以大幅的降低,如此也可以更节能而干燥效果也可以更佳者。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之干燥机输送带装置,确为业界首见而符合实用新型专利之新颖性要件者,而其全面性之创新设计,符合实用新型专利之进步性要件,而其复数金属框体组成输送带,输送带作用面两两金属框体搭扣得承载待干燥物,输送带非作用面所有金属框体呈垂挂状,不会有累积掉落物的问题,且非作用面开放通道不会阻碍热对流,干燥效率更佳,符合较佳之产业利用性者。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