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资管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8473发布日期:2020-05-29 12:4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资管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资管理箱,主要应用于物资管理箱内工具的管理方面。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物资管理箱服务于企业生产,数量大、种类多、箱内的工具类型各异,从而衍生出许多的问题:

1、因工具及物资管理箱形状大小各异,分类众多,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其管理难度。

2、工具及物资管理箱使用人员频繁,使用地点不固定,对工具及物资管理箱的实际使用状况难以快速掌握,往往需花费部分时间去了解掌握,降低工作效率。

3、物资管理箱内的工具繁多,使用现场状况复杂,容易造成工具遗失,给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且排除安全隐患费时费力,最后还不一定能排除,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物资管理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物资管理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安装在箱体上,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eva内衬、工具盒、碰珠、碰珠座、卡槽、工具槽和接触式传感器,所述卡槽设置在箱体的内壁,所述eva内衬放置在箱体内,所述工具盒通过卡槽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碰珠座安装在箱体的壁面,所述碰珠安装在工具盒的壁面,所述碰珠与碰珠座连接,所述eva内衬和工具盒上均设置有工具槽,所述工具槽内安装有接触式传感器。该物资管理箱结构安装牢固,工具在工具槽内不会乱跑还能接触到接触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物资管理箱,还包括支撑架和塑料盒,所述支撑架放置在箱体内,所述eva内衬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塑料盒安装在工具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沿着箱体的内壁设置一圈。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盒与箱体通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碰珠座位于卡槽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物资管理箱,还包括显示模块、供电电池、主控盒、rfid读写模块和rfid天线;所述显示模块安装在箱盖的外部,所述供电电池、主控盒、rfid读写模块和rfid天线均安装在箱体内、且均位于eva内衬的下方,所述供电电池与主控盒连接,所述rfid读写模块、rfid天线、显示模块和接触式传感器均与主控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rfid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工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eva内衬与工具盒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槽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工具槽内安装有一个接触式传感器,多个接触式传感器之间通过电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物资管理箱主要用于企业对于物资管理箱内工具的管理,物资管理箱采用智能化管理及报警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内部工具的所有信息,盒盖后能立即检测箱内工具的具体情况,若有工具异常会立刻启动声光报警系统。一整套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匹配不同的工具且能够通过定制不同的eva来进行箱内工具的自由搭配,扩大了物资管理箱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资管理箱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资管理箱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资管理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箱盖2、eva内衬3、工具盒4、支撑架5、塑料盒6、碰珠7、碰珠座8、卡槽9、工具槽10、接触式传感器11、显示模块12、供电电池13、主控盒14、rfid读写模块15、rfid天线16、rfid电子标签17、工具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物资管理箱,包括箱体1、箱盖2、eva内衬3、工具盒4、支撑架5、塑料盒6、碰珠7、碰珠座8、卡槽9、工具槽10和接触式传感器11,箱盖2安装在箱体1上,卡槽9设置在箱体1的内壁,卡槽9沿着箱体1的内壁设置一圈,eva内衬3放置在箱体1内,工具盒4通过卡槽9安装在箱体1内,eva内衬3与工具盒4之间存在间隙,工具盒4与箱体1通过电连接,碰珠座8安装在箱体1的壁面,碰珠座8位于卡槽9的下方,碰珠7安装在工具盒4的壁面,碰珠7与碰珠座8连接,eva内衬3和工具盒4上均设置有工具槽10,工具槽10内安装有接触式传感器11,通常情况下支撑架5放置在箱体1内,eva内衬3安装在支撑架5上,塑料盒6安装在工具盒4内,工具槽1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工具槽10内安装有一个接触式传感器11,多个接触式传感器11之间通过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物资管理箱,还包括显示模块12、供电电池13、主控盒14、rfid读写模块15和rfid天线16;显示模块12安装在箱盖2的外部,供电电池13、主控盒14、rfid读写模块15和rfid天线16均安装在箱体1内、且均位于eva内衬3的下方,供电电池13与主控盒14连接,rfid读写模块15、rfid天线16、显示模块12和接触式传感器11均与主控盒14连接,rfid天线16与rfid电子标签17连接,rfid电子标签17安装在工具18上。

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内有独立的工具盒4和eva内衬3,eva内衬3和工具盒4上设置有工具槽10,工具槽10中设置有接触式传感器11,工具盒4与箱体1通过电连接,箱体1底部固定有rfid读写模块15和rfid天线16、主控盒14,rfid读写模块15和rfid天线16读取管理箱内物资信息,处理的物资在位信息通过主控盒14显示于箱盖2的显示屏幕上。

(1)当工具槽10中的接触式传感器11被打开时,rfid天线16未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17时,则判断为物资在箱体1内。

(2)当工具槽10中的接触式传感器11被未打开时,rfid天线16检测到到rfid电子标签17时,则判断为物资在箱体1内。

(3)当工具槽10中的接触式传感器11被打开,rfid天线16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17时,则判断为物资在箱体1内。

(4)当工具槽10中的接触式传感器11被未打开,rfid天线16未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17时,则判断为物资不在箱体1内。

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式传感器11装在工具盒4的底部与装在塑料盒两端的碰珠7通过电相连,每个接触式传感器11之间通过电连接,箱体1内有专门供工具盒4固定限位的支撑筋,碰珠座8固定在箱体1内部两侧与主控盒14通过电连接,用于和碰珠7接触传递电信号进行工具盒4内的物资在位信息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rfid电子标签17放置在热缩套管内然后固定在工具18上防止标签脱落,rfid电子标签17给予每件工具18唯一的编码代号。

本实施例中的箱盖2上的显示模块12的与主控盒14无线通讯连接,主控盒14内收集的物资信息显示于箱盖2的显示屏幕上。

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电池13、主控盒14、rfid读写模块15和rfid天线16通过电连接并一起安装在箱体1的底部,eva内衬3内部含有一块支撑架5与箱体1底部接触,支撑架5上安装有接触式传感器11,接触式传感器11与主控盒14通过电连接。

1、目前rfid技术存在信号波无法穿透金属工具导致会出现rfid天线16工作中部分rfid电子标签17无法识别的情况,因此我们增加了接触式传感器11,使之与rfid技术相互配合,大大降低工具无法识别的风险,给整个工具箱加了双重保险。

2、eva内衬3的可定制性决定了该物资管理箱广阔的使用范围,用户可以定做多套大型工具的eva内衬3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下对工具的不同需求,diy式的设计使得工具的整理方便快捷合理。eva内衬3的减震效果也能更好的保护箱体1底部的电子元器件免受损害,提高使用寿命。

3、优化的无线接收显示屏去掉繁琐的走线,节省空间,能够在物资管理箱使用中起到不打开箱子就能知道箱内情况的作用,并具有箱内工具异常(例如工具遗失等)提示,消除安全隐患。

4、大容量的可移动的供电电池13为物资管理箱在任何工作环境条件下提供了持久的续航能力,还具备充电口,方便用户给移动电源充电。

5、工具盒4与箱体1之间的通过碰珠7和碰珠座8结构简化线路,让用户在取出工具盒4的过程中有舒适的体验感,而又不影响信息的传输。

该物资管理箱是由主控盒14中的mcu控制蓝牙模块,rfid读写模块15,检测模块,供电电池13。其中蓝牙模块是以蓝牙芯片为主的外围电路,rfid读写模块15为集成模块,检测模块由主控mcu检测信号,供电电池13由主控mcu控制各部分电源通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