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6207发布日期:2020-04-28 20:1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载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料结构。



背景技术:

物料的承载件通常设置一容置槽以留出承载物料的空间,多个承载件堆叠后方便物料的运输,承载件之间依靠堆叠接触的面摩擦防止倒塌,随着承载件堆叠的层数增加,倒塌的危险系数变高;此外,当承载件未承载物料时,容置槽浪费了大量空间,致使增大了承载件的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载料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载料结构,包括多个承载件,每个承载件用于承载并定位物料,多个所述承载件依次叠层布置,所述载料结构还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接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设有两个相对的抵接面,每个所述支撑件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载件之间,且所述支撑件的两个所述抵接面分别用于抵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有穿孔,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插槽,所述限位部能够分别插入所述穿孔或所述插槽,与位于底层的所述承载件相接的所述支撑件的限位部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穿孔的深度,与位于其余层的所述承载件相接的所述支撑件的限位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穿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轮廓仿形于所述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插槽包括两个不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限制另一支撑件的限位部沿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所述插槽和所述穿孔的轴线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面上设有胶片。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周壁设有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承载件沿其径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载料结构还包括插销,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沿径向分别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插销依次穿过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过孔及另一所述支撑件的第二过孔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料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支撑部沿径向设有通孔,所述限位部沿径向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之间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件,四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承载件的四角处。

上述载料结构中所述支撑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之间,且利用所述支撑件的抵接面和抵接面分别抵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使二者在轴向定位,利用所述支撑件的限位部穿过穿孔并插入另一所述支撑件的插槽以使每一所述承载件于径向定位,使多个堆叠的所述承载件稳定承载物料,并消除了在运输过程中多个所述承载件倒塌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载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d为图1中载料结构的支撑件在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载料结构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载料结构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载料结构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载料结构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载料结构100,100’,100”,100”’,100””

承载件10

穿孔11

支撑件20,30

支撑部21,31

抵接面211,213

胶片2111,2131

插槽215,315

第一侧壁2151

第二侧壁2153

第一过孔217

通孔219

限位部23,33

胶套231

第二过孔233

螺纹孔235

插销40

紧固件50

螺纹5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连接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载料结构100,包括多个承载件10。每个承载件10用于承载并定位物料(图未示)。所述承载件10为陶瓷板,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10也可以为金属材质制成的波浪板状等结构。所述承载件10的数量为三个,但不限于此。三个所述承载件10依次叠层布置。所述载料结构100还包括多个与位于底层的所述承载件10相接的所述支撑件20和多个与位于其余层的所述承载件10相接的支撑件30。支撑件30位于底层的所述承载件10和与其相邻的中间层的所述承载件10之间,并用于抵持二者以留出底层的所述承载件10的载料空间以及使底层和中间层的所述承载件10相对定位。支撑件20位于中间层的所述承载件10和与其相邻的顶层的所述承载件10之间,并用于抵持二者以留出中间层的所述承载件10的载料空间以及使中间层和顶层的所述承载件10相对定位。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之间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件20/30,四个所述支撑件20/30分别位于所述承载件10的四角处,但不限于此。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a,所述支撑件20包括相接的支撑部21和限位部23。所述支撑部21设有两个相对的抵接面211和抵接面213。所述抵接面211和抵接面213用于分别抵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以使二者于轴向定位。所述支撑部21背离所述限位部23的一侧设有插槽215。所述插槽215的截面为圆形,但不限于此。所述承载件10于四角处分别设有四个穿孔11。所述限位部23为圆柱形结构,但不限于此。所述限位部23能够分别插入所述穿孔11或所述插槽215。所述支撑件30包括支撑部31和限位部33。所述支撑部31背离所述限位部33的一侧设有插槽315。所述支撑件30与所述支撑件20的结构大致一致,区别在于,所述限位部23的长度大于所述穿孔11的深度以使所述限位部23能够插入所述插槽315,所述限位部33的长度小于所述穿孔11的深度以使位于底层的所述承载件10能够置于一平台上。

请参阅图1,所述穿孔11的深度和所述插槽215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限位部23的长度,使所述抵接面213能够与中间层及顶层的所述承载件10背离底层的所述承载件10的一侧贴合。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穿孔11的深度和所述插槽215的深度之和也可以等于所述限位部23的长度。

请参阅图1,所述限位部23插入所述穿孔11,所述限位部23的周壁止挡所述穿孔11的孔壁以限制所述承载件10沿其径向移动。所述支撑件20的抵接面211和抵接面213分别止挡承载件10于轴向移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之间的多个所述支撑件20/30能够使二者定位,消除了堆叠的多个承载件10存在倒塌的危险。

请参阅图1,所述限位部23、所述插槽215和所述穿孔11的轴线共线,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3也可以为两个相接的柱体构成一阶梯轴结构,所述限位部23的两个柱体的轴线可以设为不共线,只要限位部23能够分别插入穿孔11和插槽215/315中即可。

可以理解,所述承载件10的数量依据要承载的物料的数量设定,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10也可以为十个等其他数量。

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三个或其他数量的所述支撑件20/30。

请参阅图1,所述承载件10的穿孔11贯通整个所述承载件10。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位于底层的所述承载件10的穿孔11可以仅贯通所述承载件10朝向所述支撑件30的一侧即可。

请参阅图2b,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215的截面呈十字形,所述插槽215包括相交的第一侧壁2151和第二侧壁2153。另一支撑件20的限位部23仿形于所述插槽215,且当其插入所述插槽215后受所述第一侧壁2151和第二侧壁2153止挡以避免沿周向转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215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如图2c所述;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215的截面大致呈d形,如图2d所示;但不限于此,只要所述限位部23的轮廓仿形于所述插槽215,且插槽215包括两个不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限制另一支撑件20的限位部23沿周向转动即可。

所述承载件10和所述支撑20、30由陶瓷材料制成,使所述载料结构100承载的物料应用于烧结工艺中,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10和/或所述支撑20、30也可以由金属或塑料等材质制成,所述载料结构100承载的物料也可以应用于机械冷加工或焊接等工艺中。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载料结构100’与所述载料结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载料结构100’在所述抵接面211和所述抵接面213上分别设有胶片2111和胶片2131。所述胶片2111和胶片2131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抵接以增大摩擦力,使承载件10在运输过程中载料稳定。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载料结构100”与所述载料结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载料结构100”在所述限位部23上设有胶套231。所述胶套231与两个所述承载件10的穿孔11的内壁抵接以增大摩擦力,使承载件10在运输过程中载料稳定。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5,载料结构100”’与所述载料结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载料结构100”’还包括插销40。所述支撑部21沿径向设有第一过孔217。所述限位部23沿径向设有第二过孔233。所述第一过孔217与所述第二过孔233相对且连通。所述插销40依次穿入所述支撑件20的第一过孔217及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支撑件20的第二过孔233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20于轴向固定,进而使相邻的两个承载件10于轴向固定。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6,载料结构100””与所述载料结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载料结构100””还包括紧固件50。所述紧固件50的一端设有螺纹51。所述支撑部21沿径向设有通孔219。所述限位部23沿径向设有螺纹孔235。所述紧固件50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19并与所述螺纹孔235螺纹连接。

结合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可以看出,所述载料结构100中所述支撑件2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之间,且利用所述支撑件20的抵接面211和抵接面213分别抵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件10使二者在轴向定位,利用所述支撑件20的限位部23穿过穿孔11并插入另一所述支撑件的插槽215以使每一所述承载件10于径向定位,使多个堆叠的所述承载件10稳定承载物料,并消除了在运输过程中多个所述承载件10倒塌的危险。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