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047发布日期:2020-05-20 01: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在生产机器人时有多重复杂的工序,需要将机器人在每道工序上进行中转,现在工厂中的中转箱不能对不同机器人进行同时中转,同时存在对机器人保护不足的现象,容易造成机器人磕碰,影响商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机器人进行有效保护,防止磕碰,同时方便运输的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尤其适合在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的箱体顶壁开口,所述的箱体内上、下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所述的模具箱包括上放置模具、及与上放置模具相配合的下放置模具,所述的上放置模具、下放置模具上、下设置,在模具箱内用于放置机器人,在模具箱内设有模具槽,所述的上放置模具顶壁外侧设有上减震件,所述的下放置模具的底壁外侧设有下减震件,

所述的箱体内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左固定板,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右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左固定板和第一右固定板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模具箱左、右两侧,

所述的第一左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左螺杆、第二左螺杆,所述的第一左螺杆、第二左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箱体左壁上的第一左穿孔、第二左穿孔,且分别通过第一左螺母、第二左螺母固定在箱体左外壁上,

所述的第一右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右螺杆、第二右螺杆,所述的第一右螺杆、第二右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箱体右壁上的第一右穿孔、第二右穿孔,且分别通过第一右螺母、第二右螺母固定在箱体右外壁上,

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上盖,所述的上盖的下表面设有气囊,所述的上盖下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的箱体上边缘设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内设有减震垫。

进一步,所述的上减震件、下减震件结构相同,所述的上减震件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设在模具箱的外壁上,在底板上设有减震棉。

进一步,所述的箱体内前、后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

进一步,每个所述的模具箱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的箱体的底壁下表面设有缓冲垫。

进一步,所述的气囊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堵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减震件的设置能够减少模具箱与模具箱之间的相互碰撞,有利于保护机器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能够对模具箱进行充分固定,对机器人进行进一步保护,防止磕碰,同时方便运输,提高商品质量;上盖与箱体的连接方式,起到对箱体内的机器人的缓冲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盖的侧视图。

图3是箱体的俯视图。

图中:

1、箱体2、上盖3、上放置模具

4、下放置模具5、上减震件6、下减震件

7、第一左固定板8、第一右固定板9、气囊

10、固定块1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包括箱体1和上盖2,所述的箱体1顶壁开口,所述的箱体内上、下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所述的模具箱包括上放置模具3、及与上放置模具3相配合的下放置模具4,所述的上放置模具3、下放置模具4上、下设置,在模具箱内用于放置机器人,在模具箱内设有模具槽,所述的上放置模具3顶壁外侧设有上减震件5,所述的下放置模具4的底壁外侧设有下减震件6,

所述的箱体1内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左固定板7,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右固定板8,所述的第一左固定板7和第一右固定板8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模具箱左、右两侧,

所述的第一左固定板7上设有第一左螺杆、第二左螺杆,所述的第一左螺杆、第二左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箱体1左壁上的第一左穿孔、第二左穿孔,且分别通过第一左螺母、第二左螺母固定在箱体1左外壁上,

所述的第一右固定板8上设有第一右螺杆、第二右螺杆,所述的第一右螺杆、第二右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箱体1右壁上的第一右穿孔、第二右穿孔,且分别通过第一右螺母、第二右螺母固定在箱体1右外壁上,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使得将模具箱固定在箱体1内,实现对模具箱的固定的作用,防止在运动时出现模具箱碰撞、移动的现象,

所述的箱体1上设有上盖2,所述的上盖2的下表面设有气囊9,所述的上盖2下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固定块10,所述的箱体1上边缘设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固定槽11,所述的固定槽11内设有减震垫。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减震件5、下减震件6结构相同,所述的上减震件6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设在模具箱的外壁上,在底板上设有减震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1内前、后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模具箱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1的底壁下表面设有缓冲垫。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囊9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堵头。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上盖打开,将机器人放在模具箱的上、下放置模具之间,然后将其整体放在箱体内,使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实现对箱体的固定的作用,待每个模具箱放满后,将上盖盖在箱体上即可,这样改中转箱起到了多重对机器人保护的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的箱体顶壁开口,所述的箱体内上、下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所述的模具箱包括上放置模具、及与上放置模具相配合的下放置模具,所述的上放置模具、下放置模具上、下设置,在模具箱内用于放置机器人,在模具箱内设有模具槽,所述的上放置模具顶壁外侧设有上减震件,所述的下放置模具的底壁外侧设有下减震件,所述的箱体内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左固定板,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右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左固定板和第一右固定板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模具箱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左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左螺杆、第二左螺杆,所述的第一左螺杆、第二左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箱体左壁上的第一左穿孔、第二左穿孔,且分别通过第一左螺母、第二左螺母固定在箱体左外壁上,所述的第一右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右螺杆、第二右螺杆,所述的第一右螺杆、第二右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箱体右壁上的第一右穿孔、第二右穿孔,且分别通过第一右螺母、第二右螺母固定在箱体右外壁上,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上盖,所述的上盖的下表面设有气囊,所述的上盖下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的箱体上边缘设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内设有减震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减震件、下减震件结构相同,所述的上减震件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设在模具箱的外壁上,在底板上设有减震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前、后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模具箱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底壁下表面设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堵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机器人的中转箱,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的箱体顶壁开口,所述的箱体内上、下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具箱,所述的模具箱包括上放置模具、及与上放置模具相配合的下放置模具,所述的箱体内左、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左固定板,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一右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下减震件的设置能够减少模具箱与模具箱之间的相互碰撞,有利于保护机器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能够对模具箱进行充分固定,对机器人进行进一步保护,防止磕碰,同时方便运输,提高商品质量;上盖与箱体的连接方式,起到对箱体内的机器人的缓冲保护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伟;丁晓强;吴婷;沈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迈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