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抗静电双面胶缠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0221发布日期:2020-05-12 18:1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韧性抗静电双面胶缠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抗静电双面胶缠裹装置。



背景技术:

双面胶是以纸、布、塑料薄膜为基材,再把弹性体型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均匀涂布在上述基材上制成的卷状胶粘带,由基材、胶粘剂、离型纸(膜)或者叫硅油纸三部分组成。

双面胶作为现代粘黏产品使用率非常高,目前现有的双面胶在生产时一般均有胶层和设置在胶层两侧的覆盖层组成,采用这种结构,在使用时只需要先揭除其中一面覆盖层然后粘黏到预设位置,然后揭除另一覆盖层进行粘黏,然而在卷曲过程中,双面胶存在一定的回松,从而导致卷曲的紧实度不够,且生产过程大都以人工操作为主,费时费力,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制作支出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韧性抗静电双面胶缠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与调节、安全性高的高韧性抗静电双面胶缠裹装置,包括底板、第一伺服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底座、第四升降座、第五支撑板、第六支撑板、输出轴、套筒、限位块、气缸、从动轴、第一定位盘、导向辊、张紧辊、收卷辊、第一电机座、方形孔、第二定位盘、第二伺服电机、凸轮、第一偏心齿轮、第二偏心齿轮、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和第二电机座,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靠近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气缸沿套筒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盘,所述第一定位盘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卷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座,且第二电机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第三底座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四升降座,所述第四升降座远离第三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五支撑板和第六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第六支撑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辊的表面沿中心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内壁有凸起能与张紧辊表面的凹槽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辊和张紧辊的表面均包裹有离型纸。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伸出套筒延伸到第一定位盘的圆孔内部,所述输出轴和从动轴的一端均设有方形孔,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均为方形与方形孔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轴,所述第一偏心轴与第三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齿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偏心齿轮,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的中心偏下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轴,所述第二偏心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四升降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沿中心对称分布有凸轮,且第一偏心轴上的凸轮与第二偏心轴上的凸轮两两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的转动,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以主动齿轮的转动能带动输出轴的转动,输出轴与套筒转动连接,套筒不转动,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气缸沿套筒中心对称分布,气缸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盘固定连接,输出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卷辊,连接部分位于第一定位盘内,能保证输出轴以及收卷辊正常转动,又通过气缸的收缩来控制第一定位盘的移动,当气缸收缩时,就可取下收卷辊,当气缸伸长时,收卷辊正常转动,这中结构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且方便取放收卷辊,易于操作。

2.双面胶通过导向辊的导向,经过张紧辊来调整张力,再到收卷辊卷曲,当收卷辊转动加快导向辊转动相对较慢时,双面胶的卷曲就会出现一定的回松,这时就需要调节张紧辊,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整个第四升降座以及张紧辊的的升降来调节张力,来保证双面胶处于绷紧状态,使卷曲紧实,同理,当卷曲快要结束时,收卷辊先减速,而导向辊相对转动较快,也会出现回松,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同样的方式调节即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套筒、第一定位盘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和输出轴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孔与第一定位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辊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结构结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辊和限位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伺服电机;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第三底座;8、第四升降座;9、第五支撑板;10、第六支撑板;11、输出轴;12、套筒;13、限位块;14、气缸;15、从动轴;16、第一定位盘;17、导向辊;18、张紧辊;19、收卷辊;20、第二电机座;21、第一电机座;22、方形孔;23、第二定位盘;24、第二伺服电机;25、凸轮;26、第一偏心齿轮;27、第二偏心齿轮;28、第一偏心轴;29、第二偏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12所示的一种高韧性抗静电双面胶缠裹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伺服电机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底座7、第四升降座8、第五支撑板9、第六支撑板10、输出轴11、套筒12、限位块13、气缸14、从动轴15、第一定位盘16、导向辊17、张紧辊18、收卷辊19、第二电机座20、第一电机座21、方形孔22、第二定位盘23、第二伺服电机24、凸轮25、第一偏心齿轮26、第二偏心齿轮27、第一偏心轴28和第二偏心轴2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靠近第二支撑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4,且气缸14沿套筒12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气缸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盘16,所述第一定位盘16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套筒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1,所述输出轴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卷辊19,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座21,所述第一电机座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的上方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所述输出轴1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5与从动齿轮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4与第一支撑板5滑动连接,所述输出轴11与第一支撑板5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7,所述第三底座7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座20,且第二电机座20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座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第三底座7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四升降座8,所述第四升降座8远离第三底座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辊1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第五支撑板9和第六支撑板10,所述第五支撑板9远离底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7,所述导向辊17与第六支撑板10转动连接。

所述张紧辊18的表面沿中心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3,且限位块13的内壁有凸起能与张紧辊18表面的凹槽紧密配合,便于调节,卷曲不同宽度的双面胶,同时是卷曲不会歪斜。

所述导向辊17、张紧辊18、收卷辊19的表面均包裹有离型纸,起到防粘黏的作用,也防止双面胶损坏。

所述输出轴11伸出套筒12延伸到第一定位盘16的圆孔内部,所述输出轴11和从动轴15的一端均设有方形孔22,所述收卷辊19的两端均为方形与方形孔22卡接,方便下料和上辊,结构比较简单,实用性强。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轴28,所述第一偏心轴28与第三底座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28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齿轮26,所述第一偏心齿轮26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偏心齿轮27,所述第二偏心齿轮27的中心偏下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轴29,所述第二偏心轴29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四升降座,通过简单的齿轮升降结构来实现对双面胶卷曲时张力的调节,保证双面胶卷曲紧实

所述第一偏心轴28和第二偏心轴29沿中心对称分布有凸轮25,且第一偏心轴28上的凸轮25与第二偏心轴29上的凸轮25两两接触,保证整个升降结构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带动主动齿轮3的转动,主动齿轮3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4的转动,从动齿轮4与输出轴11固定连接,所以主动齿轮3的转动能带动输出轴11的转动,输出轴11与套筒12转动连接,套筒12不转动,套筒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4,且气缸14沿套筒12中心对称分布,气缸14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盘16固定连接,输出轴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收卷辊19,连接部分位于第一定位盘16内,能保证输出轴11以及收卷辊19正常转动,又通过气缸14的收缩来控制第一定位盘16的移动,当气缸14收缩时,就可取下收卷辊19,当气缸14伸长时,收卷辊19正常转动,双面胶通过导向辊17的导向,经过张紧辊18来调整张力,再到收卷辊19卷曲,当收卷辊19转动加快导向辊17转动相对较慢时,双面胶的卷曲就会出现一定的回松,这时就需要调节张紧辊18,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转动带动整个第四升降座8以及张紧辊18的的升降来调节张力,来保证双面胶处于绷紧状态,使卷曲紧实,同理,当卷曲快要结束时,收卷辊19先减速,而导向辊17相对转动较快,也会出现回松,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3同样的方式调节即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